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校对)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58

  第二场射箭,秦青百步穿杨,箭箭射中红心,夏侯沅峰也是毫不示弱,最后两人并列第一,秦青十分不服气,若是真的上阵杀敌,情况不会这般,但是皇上既然已经如此评定,他也只得无奈接受。
  李贽微微摇头,他久在军中,知道这样射靶容易,但若是骑射,就没有这样轻易了,但是这是演武,不是军中大比,自然无可奈何,他对江哲说道:“若是比试射箭,还是应该考验骑射才行,在我军中,斥候回报军情,需以弓箭,五百步外,骑马飞射,必须将带着情报的响箭射到中军大营外面的箭靶上,这样的射箭比试,未免无用。”
  我咋舌不已,怪不得雍王兵精,天下皆知。
  皇上和皇后看看沉默的长乐公主,有些忧心,皇后低声问道:“长乐,哀家看夏侯那孩子真是不错,你不中意么?”
  长孙贵妃连忙道:“贞儿,若是你看不中他,韦膺、秦青和其他少年才俊,不论你看中哪个,你父皇都不会拦阻。”
  长乐公主仍然沉默,李援笑道:“还有一场比试呢,或许长乐会有中意的人选。”但是他的笑容有些勉强。想必是看出了长乐公主沉默中的反对。
  这时,下面的武场上,夏侯沅峰和一个黑衣青年对面而立,这个黑衣青年面庞棱角分明,沉静淡漠。身形和夏侯沅峰相仿,不像夏侯那样身姿如同临风玉树,他周身上下透着骠悍的气息,仿佛浑身蕴含着爆炸般的力量,一举一动又如同一只黑豹般优雅。
  我看着那个黑衣青年,心中满是赞佩,问道:“殿下,此人是谁?”
  李贽道:“他叫裴云,曾是齐王麾下的先锋勇将,是少林的俗家弟子,据说此人武功卓绝,数年前,他两个哥哥都战死沙场,他的父亲中书侍郎裴敬上书父皇,要求将他调回京中,父皇体恤裴家只有这一脉香烟,所以特旨诏回,现在是禁军北营统领,此人忠勇,深受父皇和秦大将军的宠爱,只是性情有些古怪,不喜欢和人交往,若非如此,恐怕也会是父皇看中的驸马人选,他这次参赛,据说是因为夏侯沅峰,因为此人素有禁军第一高手之称,他和夏侯沅峰谁是长安第一青年高手,争议颇多,平日限于身份,不能比武,这次是趁机比武来了。”
  我看看小顺子,问道:“你看了他们前面的比武,觉得谁比较可能夺魁。”
  小顺子淡淡道:“裴云是少林高手,我看他修习的可能是七十二绝技中的无敌金刚力,而且已经有了七成火候,再过十年,夏侯沅峰必然不是他的对手。”
  李贽闻言道:“那么现在他不如夏侯沅峰么?”
  小顺子道:“启禀殿下,夏侯沅峰此人的武功路数,走的是阴柔路数,所以进境极快,但是到了后期不免多受挫折,若没有过人的才智毅力,只怕难以登峰造极,所以现在他的武功强过裴云,但取胜也不容易,因为比武交手,还要看各种因素,裴云既然是沙场骁将,那么冷静和果决就超过常人,所以这次胜败应是四六之数,裴云还是有机会的。”
  这时场上两人相互施礼,开始交手,夏侯沅峰用的是剑,裴云用的是刀,我虽然不懂武功,却也觉得夏侯沅峰手中之剑轻灵逸动,满场都是雪光飞舞,而裴云的刀法却是端凝稳重,守得严密非常,招式之间更是森严高古,一派大家气象。
  小顺子看的很认真,眼神十分炽热,我忍不住问道:“怎么样?现在谁占优势。”
  小顺子答道:“裴云使得是六合刀法,是少林嫡传,和外面流传的大不相同,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夏侯沅峰的剑法乃是越女剑法,相传从春秋时流传下来的,博大精深,裴云虽然守得很稳,但是若是不能反击,也没有什么用处,我看夏侯沅峰的内力也很精纯,恐怕是不会后继无力的。”
  这时,裴云突然一声轻叱,刀法一变,刀法变得凌厉凶狠,可是仍然隐隐带着慈悲意味,这种矛盾让人看的若有所思。小顺子惊喜地道:“这是少林秘传的修罗刀法,以修罗手段,实现慈悲心肠,果然不凡。”一时间场上剑影刀光,绚丽辉煌,一种强烈的血腥意味却涌现出来。这时夏侯沅峰身形一纵,跳了起来,接着凌空翻转,一剑劈下,裴云的长刀上举,硬生生的接了一剑,夏侯沅峰虽然是居高临下,却没有占到丝毫便宜,他再度身形弹起,只见他身形矫健如苍鹰,沉浮在裴云的刀风刃海当中,搏杀如苍鹰博兔,往来如如春燕穿梭,看的观战之人都是大声喝彩。裴云被迫得左右招架,手忙脚乱,这时,夏侯沅峰久战不下,似乎极为愤怒,突然身剑合一,如同闪电一般刺向裴云,裴云手中长刀横挡,这一剑是夏侯沅峰全力而为,裴云却是有些仓促,一声脆响,却是长刀折断,夏侯沅峰从裴云身边掠过,但他的身形却诡异的折转,回身一剑,剑如流光电影,直刺裴云心窝,裴云手中只有一柄断刀,场中上下一阵惊呼,裴云面色沉凝,抛下断刀,两手迎上,只听一阵金铁之声,两人身形分开,夏侯沅峰一脸阴冷,使得俊美绝伦的面容有些失色,而裴云衣袖如蝴蝶纷飞,双手小臂之下肤色隐隐带着金色,却是毫发无伤。
  这时观武楼上响起鸣锣,不一会儿,有内宦下来传旨,说道陛下有令,裴云兵器折断,当作败论,二卿都是朝中俊杰,不可生死相搏。夏侯沅峰虽然取胜,但是神色间隐隐不快,上前领旨谢恩。裴云却是神色淡淡,领旨之后便退了下去。
  大雍的这次演武盛会就这样结束了,夏侯沅峰以两场第一,一场第二,成为其中魁首,而韦膺和秦青也各有一场第一,也是可以满足的,但是出乎我和雍王的意料,皇上没有宣布择婿的结果,甚至连该有的赏赐都没有颁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十章
心有所属
  演武结束之后,雍帝李援笑着问道:“长乐,你看夏侯沅峰如何?”
  长乐公主淡淡道:“不错。”
  李援喜道:“若是以他为皇儿驸马,长乐意下如何?”
  长乐公主淡淡道:“其人虽好,奈何儿心如止水。”
  李援又道:“既然此人你不中意,那么这么多文武俊杰,长乐你可有中意之人。”
  长乐公主突然落泪,上前下拜道:“父皇,儿臣虽然得归父皇膝下,但是仍是南楚王后,国主还在生,儿纵无廉耻,焉有别夫改嫁的道理。”
  李援大怒,道:“朕一心为你择取佳婿,你却如此固执。”气冲冲的站起,正要训斥,却见长乐公主跪伏于地,珠泪滚滚,虽然玉容不似初回时那般憔悴,但是仍然是全无青春少妇应有的光彩,李援颓然坐下,良久才道:“是朕不该迫你,皇儿,你放心,朕绝不再为难你。”
  当此事传到我耳中的时候,不知怎么,我心里有些高兴,长乐公主仍然是我印象中那样贤淑知礼,无论她对国主如何,但是还是尽到了责任,就算日后她真的再嫁,我也不会瞧她不起了。
  这件事情并没有这样平息,虽然李援暂时放弃了让长乐公主再嫁的打算,但是其他人并没有放弃,窦皇后和颜贵妃、纪贵妃都来相劝,长乐公主既不能赶走她们,又不愿改变心意,这一天,雍王妃高氏进宫,闻及此事,便劝长孙贵妃让公主到雍王府小住几日,等到十五再回宫。
  长孙贵妃没有立刻答应,她犹豫的看了高氏一眼,有些事情还只有她知道,长乐公主的事情就是别人不过问,她也要过问的,那日回宫,她问身边的宫女,可有注意公主对什么人较为留意,出乎她的意料,宫女绿娥回禀道:“公主总是冷冷淡淡,不过雍王来的时候,奴婢看见公主看着雍王身边的男子,而且笑得很开心,可是转眼又跟平常一样了。”长孙贵妃是知道那人是谁的,江哲江随云,自己若是到翠鸾殿,常常看了女儿拿着一本诗卷,里面全是江哲的诗词,其中有一部分是女儿的笔迹,另外一些都是一个陌生人的笔迹,自己曾经问过,却是在南楚时江哲送进宫里来的,原来,女儿心仪之人竟是那个南楚降臣么,可是自己曾经盘问过服侍女儿的侍女,都说女儿在南楚恪守妇道宫规,从来不曾有悖礼教,那些诗词也是梁婉向江哲索取之后送进宫的,自己只道女儿喜爱那人的诗文,如今看来恐怕女儿早就心有所属,只是从前碍于身份,没有表现出来,当然也有可能是女儿原本没有这个心思,如今提及择婿之事,才有了这个想法。若是让女儿到雍王府去,说不定可以让女儿和那人相见。
  可是长孙贵妃皱紧了眉头,若是大雍人,就是职位再低微,只要人品好,女儿喜欢,她都不在意,可是那人是南楚降臣,就是女儿愿意,那人也未必答应,毕竟女儿曾是南楚王后,转念一想,长孙贵妃心道,不管如何,女儿去了雍王府,定然能够散散心,至于她心意如何,我也好探究一下,主意打定,长孙贵妃便道:“长乐去你那里玩玩也好,绿娥,你一向谨慎,也跟着公主去,公主若有什么事情,也好让你回来禀告。”她打定主意,让绿娥暗中注意长乐的举止行动,好看看女儿心意究竟如何。
  长乐公主也很开心暂时离宫出游,到了雍王府,王妃陪着公主到花园游玩,王府的花园从湖泊那里分成内园和外园,中间用花木、甬道等间隔开来,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但是内外却是分明,今日天空晴朗,在内宅花园里面的凉亭中,王妃命人摆上果品,让奴婢奶娘带着世子李骏和两个庶出的女儿以及柔蓝一起,在亭子外面嬉戏,自己带着两个侧妃陪着公主在亭中观看,不远处就是湖泊,此时天气晴朗,湖水清澈,宛如碧玉一般明净,几个孩子嬉笑打闹,十分天真有趣,长乐公主看了一会儿,觉得心情十分愉快,笑道:“王嫂,我记得我走的时候,王兄还没有儿女呢,想不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儿三女。”
  王妃笑道:“公主猜错了,你王兄子嗣艰难,除了骏儿,就只有两个女儿,那个最小的,叫柔蓝,是江哲江司马的女儿。”
  长乐公主手一颤,用冷淡的声音道:“噢,江司马已经成婚了么?”
  王妃没有察觉公主的不安,说道:“这是江司马的义女,很可爱呢,听王爷说司马独身一人,担心他没有办法照顾女儿,所以送到后宅来让我照顾,我跟王爷说,江司马已经二十六七岁,也该娶个夫人,可是王爷说江司马不愿意,好象是因为从前的未婚妻子不幸身亡的缘故,唉,这般痴情的男儿真是少见。”
  长乐公主心里又是难过,却又隐隐欢喜,转念一想,自己和此人断无可能,虽然从这人的诗文看来洒脱风流,但是怎么看来也不是离经叛道的人,若要此人作出臣纳君妻的事情,恐怕是绝无可能的。想到这里长乐公主更是悲伤,这个自己默默爱恋的男子,却是和自己没有丝毫缘分,想起当日看了他的诗文,心中倾慕他的才华,那日梁婉引他来觐见自己,自己更是对他钟情,可是君臣有别,自己从不敢露出丝毫心思,后来他被贬斥,自己暗暗欢喜,以为不必担心南楚亡国之后他被大雍判罪,想不到他还是被王兄俘虏带回大雍,自己一路为之忧心,担心他不肯投降,被王兄处死,如今他已经成了大雍的臣子,自己又担心他被二王兄连累,可是不论自己心思如何,终究是没有可能和他结合,甚至不能表露自己对他的情意。想到这里,长乐公主勉强笑道:“王嫂,把柔蓝带过来,让我瞧瞧。”
  王妃令人带过柔蓝,长乐公主看看这个小女孩儿,越看越是喜欢,不由把她抱在怀里,柔蓝还没有学会走路,刚才一直在树下的毡毯之上嬉戏,看到秀丽清雅的长乐公主,她好奇的伸出手去抓公主的发髻,一下子弄乱了长乐公主的青丝,长乐公主却没有恼怒,反而笑了起来,继续逗弄着可爱的小女孩儿。她的欢笑让王妃十分喜悦,而站在一边的绿娥却是明白了公主的心思。
  正当众人喜乐融融的时候,隔着明净的湖面,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乐声,那声音非丝非竹,却是动人心弦,这是南楚流行的曲子,每年之时,正是结伴赏梅的时候,总是能够听到这首曲子,这首曲子就叫《寒梅》虽然只是一曲曲调简单欢快的小调,而且吹奏之人也没有什么技巧,但是听来却是让人觉得碧空如洗,寒梅绽放,心中一片开阔。长乐公主听得入神,片刻,曲声终止,她喃喃道:“是江司马么,他在想念南楚么?”
  王妃心中一动,看了看公主,道:“是江司马在吹曲,不知道是什么乐器呢?不过听来总觉得声音很是高古。妹妹今日赶得巧,应该是江司马在临波亭赏景。这位江司马闲暇的时候,不时到湖边赏景,就是在客院看书下棋,很是惬意,可不像其他幕僚谋士那么忙碌。”这时,远处走来一个青衣少年,不过弱冠年纪,相貌清秀,只是带着一丝阴柔,那些侍女都认得他,没有拦阻,那个少年走到亭前,恭恭敬敬地道:“王妃,我家公子让奴才来接柔蓝小姐。”
  王妃正要答允,看了一眼公主,突然道:“江先生也太客气了,他久在王府,不必那么拘束,今日公主在此,她很喜欢柔蓝,舍不得放手,若是不见外,就让江先生过来吧,王爷马上也要过来,不碍事的。”
  小顺子一愣,看了看王妃和公主,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仍然道:“奴才遵命。”
  这时,雍王李贽远远走来,看到小顺子,笑着问道:“怎么,又来接柔蓝,你主子可是一有空闲就来哄女儿啊。”
  小顺子道:“启禀殿下,王妃说,公主喜欢小姐,让公子不要见外,过来一次。”
  李贽一愣,但他相信王妃必然有自己的打算,便道:“说得也是,去请你家公子过来吧。”
  小顺子更是惊异,他的目光迅速转了一圈,却没有看到什么异常,这时,他的目光落到公主身上,只见公主抱着柔蓝,喜笑颜开,心中不由一动,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胡思乱想。但他不再犹豫,匆匆忙忙的赶回临波亭。
  我正在临波亭和苟廉一起饮酒,见到小顺子,笑道:“柔蓝呢,怎么没有抱过来,苟兄还想看看我的乖女儿呢?”
  小顺子道:“今日长乐公主到王府散心,很喜欢小姐,不肯放手呢,王妃说,公子也不是什么外人,若是公子愿意,不妨过去,王爷也在那里。”
  我皱皱眉道:“这样不大好,算了,改天再去吧。”
  苟廉听了,却道:“随云,王妃既然已经这样说了,你还是去一趟吧,否则王妃会怪罪你的。”
  我一想,也是,如果王妃没说也就罢了,若是说了我若不去真是有些不好,看看小顺子,他也在点头。便对苟廉说道:“那我去了,苟兄多饮几杯吧。”苟廉笑着摆手道:“你快去吧,一会儿董兄来了,我会向他替你解释的。”
  李贽坐下来,看着长乐公主,笑道:“长乐,你出来散心是对的,宫里面很沉闷吧,若是喜欢以后常来走走。”
  这时柔蓝突然挣扎起来,似乎急着要去玩耍,长乐公主微微一笑,将她递给侍女,让侍女把她抱回去,笑道:“其实宫里也不沉闷,我见了几个我走后才出生的弟妹,都很可爱,只是宫里规矩太严,不像外面这样轻松,王兄,听说骏儿就要去幽州了,这么小的孩子就离开父母,王兄也太狠心了。”
  李贽笑道:“这也是没有办法,骏儿是雍王世子,有他的责任要尽,长乐,就不要为他可怜了,咱们皇家的人,有几个能够自主的呢。”
  长乐公主目光有些黯淡,正要说话,远处走来一个青年,他一身月白儒衫,那种逍遥自在的神情,让人见了便觉得欣喜快乐,而跟在他身后的青衣少年仿佛他的影子一般,明明在阳光之下,却令人视而不见。众人的目光集中在这一主一仆身上,仿佛也感到了他们心中的愉悦。
  走到近前,我上前施礼道:“臣参见殿下、王妃娘娘。”
  李贽笑道:“今日闲来无事,随云也不要拘泥,一同来坐下吧。”
  我的目光掠过公主,笑道:“请问,臣该称王后还是公主殿下呢?”
  长乐公主欠身道:“江大人,本宫知道对南楚不起,还请大人见谅。”
  我原本对她就没有什么怨恨,见她这般,便也投桃报李道:“殿下不必如此,不论殿下是昔日的王后还是今日的公主,总是臣的君上,臣只有必恭必敬,那有怨责的道理。”
  长乐公主见我说来十分诚挚,心中一喜,破颜而笑,这一笑宛如春花绽放,立时添了几分容光。
  李贽见了,也是心中一动,莫非王妃的意思是——,正当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我已经施礼道:“今日殿下和王妃款待公主,臣不好打扰,这就告辞了,还请殿下见谅。”说罢,也不等他们答应,示意小顺子抱了柔蓝,便要转身离去。
  李贽刚要挽留,却看到一个宫女正在注视着这里,便把话咽了回去,望着江哲的背影,长乐公主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担忧,今日终于得知他不怪责自己,虽然喜悦,但是想到从今之后,自己深锁深宫,再没机会相见,又是十分悲哀,他说的不错,自己和他总是君臣,断没有可能的。正在悲伤,却想到自己仍然是有夫之妇,如何能够对其他男子钟情,便强颜欢笑,免得他人看出破绽。只是雍王和王妃都是心细之人,哪里看不出其中端倪。王妃倒还罢了,李贽却是陷入沉思,按照他的了解,只怕江哲是绝不会同意这桩婚事的,而且恐怕没有人会赞成,怪不得长乐公主始终不曾透露一字,想必就连江哲自己也不知道公主钟情于他吧。别说别人,就是自己也不会同意,若是此事传了出去,只怕太子他们定会为难,若是让他们在父皇面前挑唆,到时候江哲只怕性命难保。若是自己登基之后,赵嘉也过世了,是否有可能呢?李贽越想越是头疼,臣纳君妻,那是犯上,虽然江哲已经归顺大雍,但若让他娶王后为妻,除非江哲全然不顾声名,这恐怕是不可能的。
  他想的这么多,王妃倒是另有看法,她心想,若是能够将公主许配给江哲,那么江哲便是自己人了,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很重视江哲,曾经绞尽脑汁的想折服他,最后江哲如何归顺的她不大清楚,但是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为此曾经夜难安寝,若是能够促成此事,那么自己的丈夫多了一个臂助,公主也终身有托,她凭着女性的敏感察觉,那个现在恭恭敬敬的在自己丈夫面前称臣的青年,实际上却有着超脱俗世的气质,若是不紧紧把握住,终有一日会让他飞走,而那样,可能会让自己的丈夫再度寝食不安。
  我丝毫没有察觉所发生的事情,抱着柔蓝,我对小顺子说道:“你说我是不是该娶个妻子照顾柔蓝。”
  小顺子淡淡道:“公子若想娶妻,倒是好事,可是若是娶个不中意的妻子怎么办,你若有看中的人,当然好,若是没有,还是不要勉强吧,柔蓝小姐也不是没有人照顾。”
  我笑道:“世间哪里还有飘香那样的女子,我想娶个普通的贤淑女子也没什么,不过你说得有道理,若是言语无味,真是痛苦,罢了,罢了。”
  小顺子突然道:“公子觉得公主怎么样?”
  我一愣,笑道:“你胡说什么啊,公主殿下身份尊贵,又曾经是国母,我怎会对她又非分之想,若传了出去,岂不是笑话,现在好几位驸马人选在那里摆着,只怕国主还没有回到南楚,公主的驸马人选就定了呢。唉。”我叹了一口气道:“其实那几人,我最看好韦膺,他必然能够让公主幸福的。”
  小顺子撇撇嘴,没有说话,他懒得和这个对自己身边的小事十分糊涂的主子说话了,不过他面色沉重的想道,一定要留意这件事,公主对公子有了情意,这件事可大可小,若是有人因此嫉恨公子,就会危及公子的安危,而且若是和公主接近多了,恐怕会有麻烦,想到这里,对当初答应公子放过公主的事情不由后悔起来,他知道女子通常会有一种超乎理智的知觉,自己当初和公主曾经十分接近,如果她看穿当日自己就是劫持她的人,只怕公子会有危险啊。唉,当初怎么没有想到还会再见到公主,真是太疏忽了。
  第十一章
动之以利
  新春时节,长安城内一片莺歌燕舞,表面的平静下却有暗流涌动。
  户部侍郎崔央从自家的马车走下来,厌烦的看着门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的姐姐乃是太子李安的正妃,虽然不如侧妃受宠,但是太子世子是姐姐所生,所以夫妻之间还是相敬如宾,原本雍王气焰嚣张的时候,自己虽然是太子的小舅子,可是门前却冷冷清清,甚至有人为了讨好雍王和自己为难,这次太子储位稳固,今年来拜年的挤破了门槛,不理会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他昂然走进大门。
  到了书房,管家递上一叠拜贴,崔央随手拿来一一过目,毕竟不论他怎么鄙视那些人,但是权势是需要人来支撑的,没有这些墙头草,太子凭什么治理天下,自己又凭什么提高自己的地位呢?翻了一下,崔央突然被一张帖子吸引住了,那是一张精致的名帖,上面的名字自己从来没有听过,叫纪城,是一个东川的商人,原本崔央没有心情见一个普通的商人的,但是名贴附着一张礼单,上面赫然是万两白银和一对白璧,这是很重的礼了,就是看在这份礼物上,他也不能不见见这个纪城。吩咐管家请纪城进来,崔央坐在书案之后,一边喝茶一边琢磨着这个人有什么要求,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自己这份礼物能不能安然收下呢?
  过了片刻,在管家的引导下,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走了进来,这人相貌颇为俊秀,五官也很端正,只是一双眼睛有些狭长,鼻子有些鹰勾,未免破坏了他的形象,但这人气度卓然,站在书案前,负手而立,一见便是久居人上之人。崔央心中一震,知道此人决非普通商人,崔央能够做到户部侍郎,自然不是常人,他淡淡道:“阁下请坐,本官官职虽然不高,但是有些事情还是可以办到的,阁下这般重礼,不知有什么事情,若是与国法无碍,本官自然会考虑的。”
  这个男子笑道:“草民此来,自然是有求大人,草民有一桩生意,想和太子殿下合作,可是殿下何等身份,我们这些草民不能接近,大人是太子贵戚,故而前来相求,若是大人觉得草民的生意值得一做,还请大人向太子殿下转达草民的诚意。”
  崔央皱紧了眉头,冷冷道:“太子乃是储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必还要与尔等商人勾连,若是此事,本官无能为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