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58

  荆迟大骇,正要拒绝,却看到那个文弱的书生眼中透出坚决的神光,不由自主地道:“是,大人。”
  荆迟离开之后,小顺子不满的问道:“公子何必还要为这种粗人耗费心思,不如多多休养才是。”
  我淡淡道:“看此人面相性格,最是忠心直率,果决勇敢,若是能够学些军法,殿下多一员忠心不二的将领,这人最是重情义,日后我也可得到一个保障,何乐而不为呢,你吩咐下去,秘营要派人接近秦勇,最好能够得到秦勇的信任,骅骝、绿耳都是隐组中精选出来的,让陈稹选一个去做这件事情。锦绣盟会把事情闹得很大的,我们也该收手了,其他的人如何安排,你们斟酌,但是秘营至少要留下一半人供我使用,另外一半人安排他们隐入民间,日后我们还用得着他们。”
  小顺子默默点头道:“我今夜就去办,我们早有准备,不会很麻烦的,公子,李安和鲁敬忠太无礼了,若非公子有大事在身,我早就取了他们的性命了。”
  我淡淡道:“日后他们的性命,必然让你去取。”
  当夜我得知经过御前争论,果然秦青被任命剿灭锦绣盟,太子虽然极力支持齐王出马,但是雍王说得有理,一个小小的锦绣盟,当然用不着一个王爷去剿灭,而秦青这个人选十分符合皇帝的心意。雍王回来之后告诉我,他已经发现太子和齐王都私自派了人出去,至于凤仪门是否派了人,雍王暂时还不知道,不过想也知道他们不会闲着的。
  接下来我就忙着调教那个笨徒弟,虽然他一看见书本就昏昏欲睡,不过总不会比当年的陆灿顽劣,所以我也就一边讲书,一边讲一些实例引导他的兴趣,荆迟虽然开始听得很无聊,可是很快就被人引起了兴趣,他虽然不懂军法,可是常年在军中作战,很快他就根据自己的经历向我问难,就这样一问一答,教学相长,过了两三天,荆迟已经是听得兴致勃勃了,每天一大早就在外面眼巴巴的等我起床,下午我逼他抄书,他居然也坚持了下来,虽然看到那些墨迹淋漓的文稿让我哭笑不得,可是我总算在半个月里粗粗的讲了一遍孙子兵法,不过可能是性情的缘故,用间这一篇他始终不大明白,我也不强求,孙子兵法博大精深,就是我也不敢说全部精通,何况是此人呢,想起昔日给陆灿讲孙子兵法的时候,他问一知十,十分聪明,只是他有些固执,大概是出身世家的缘故,我说起九变那一章的时候,他总是有些疑惑,而且他虽然军略不凡,可惜对于人心险恶了解的太少了。
  这一日,我命荆迟默写全书,看他挥汗如雨的书写,我再次后悔让他在我的书案上书写,罢了,眼不见心不烦,我闭着眼睛躺在软榻上,渐渐的进入了梦乡。突然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猛地睁开眼睛,只见李贽浑身怒火的走了进来。
  我微微一笑,道:“小顺子,给殿下上茶,让殿下消消怒气,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让殿下这样子呢?”
  李贽一见江哲,不知怎么胸中怒火渐渐消退,再看到愣在那里的荆迟,脸上还有墨迹,书案上也是一团混乱,不由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坐了下面,接过小顺子递上的香茶,喝过之后最后一丝怒气也不见了。荆迟连忙起身告辞,我笑道:“你可不许偷懒,到隔壁去写,若是偷看书本,别怪我罚你抄书抄到白头。”
  荆迟连忙信誓旦旦的发誓不会偷看,他可不会忘记上次我考他的时候,他偷看书本,被我罚他整整抄了十遍孙子兵法的情景,那晚他可是一晚没睡觉啊。
  荆迟出去之后,我淡淡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贽冷冷道:“秦青果然有才干,锦绣盟贪功,多次骚扰,被秦青故意放纵,然后一网成擒,虽然逃出了一些余孽,但是已经成不了大气候了,可惜霍纪城还是逃了,这虽然有些美中不足,但是也还说得过去。被俘的锦绣盟叛逆都招认了和户部官员勾结走私的经过,秦青倒是正直公正的,全部取了口供,连同人证送到了皇上面前,不过这些只是旁证,因为没有人可以指证太子和崔央,毕竟霍纪城逃走了,所以太子在父皇面前推的一清二楚,说是户部官员上下其手,而崔央奉他之命查实走私传闻,却被锦绣盟暗杀,父皇最后只让他闭门自省,户部尚书梁谨潜原本要被免职,但是被韦相劝止,让梁谨潜暂时戴罪立功,这些都还罢了,父皇接着下旨赐婚秦青和李寒幽。”
  我问道:“皇上偏袒太子已非一日,殿下不必担心,如今只怕天下有志之士都已经知道了太子的真面目,这已经是达到目的了。不过李寒幽和秦青的婚事怎么这么快,大将军没有反对么?”
  李贽叹息道:“李寒幽原来私下跟着秦青去平叛,又从锦绣盟刺客手上救了秦青的性命,两人同进同出,就是大将军想要阻止也不成了,宗室郡主的清誉岂可玷辱,父皇还特意封李寒幽为靖江公主,秦青如今是驸马都尉了。”
  我叹了口气道:“这件事情殿下不是早有准备么,为何如此愤怒。”
  李贽沉默片刻,道:“父皇下旨,将长乐公主赐婚韦膺。”
  我手一抖,手中折扇落在尘埃,过了片刻,我俯身捡起折扇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皇上想为公主择婿,殿下早有所闻,韦膺人品才华都是非同寻常,更难得是性子平和中正,殿下不也看好他们的婚事么?”
  李贽苦涩地道:“随云,你真的不知道皇妹的心意么,她为什么平日带着你的诗词朝夕不离,她将千年难遇的玄参给你续命是为了什么,王妃带着柔蓝去看她,她爱如己出又是为什么,你真的这般不解风情么,你可知道皇妹听说父皇赐婚,居然自剪长发,要出家为尼,引得父皇震怒,父皇问她,只要她开口,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召为驸马,可是长乐一言不发,如今被父皇软禁在后宫,随云,你若有心,本王拼了一切,带着你入宫求婚,你,可愿意么?”
  第二十九章
残月暗影
  〖南楚同泰元年五月,雍帝以长乐公主许韦膺,膺贤良以闻,然主断发明誓,不肯屈从,帝暴怒,良久乃息,密语公主道:“儿若有心,无论贤愚贵贱,朕即许之。”公主唯默然。
  ——《南朝楚史·江随云传》〗
  残月如钩,夜空沉谧安宁,站在御阶之上,长乐公主一身素衣,默默看着幽淡的月光,这些日子她原本已经渐渐丰盈的容貌上带着哀伤,如墨青丝剪断了一半,如今只到肩下,已经有宫女替她修整过,只是太短了,因而不能挽髻,只是用一条丝巾系住,夜风清凉,长乐公主衣着单薄,已是彻骨之寒,她却始终不肯回房。这样的夜色,他可也中宵难寐。良久,她举起素手,手中是一把折扇,上面写着一首绝句。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赖是丹青无画处,画成应遣一生愁。”她低低吟诵,这是前些日子雍王妃带给她的,这是那人手书的折扇,雍王妃知道她喜欢江哲的诗词,便讨来送给了她,江哲或者不在意一把诗扇,可是她自从得到这把折扇便片刻不离,再也不愿割舍。
  这时,绿娥走来,拿着一领披风,恳求道:“殿下,您这般自苦,奴婢看了都不忍心,若是陛下和娘娘知道,定然要责备奴婢不好好伺候的。”
  长乐公主微微一笑,接过披风道:“本宫哪有那么娇贵,只是喜欢这夜色,好了,你先去休息吧,本宫稍后就会去睡了。”
  绿娥见公主神色还好,便壮着胆子问道:“公主,奴婢不明白,夏侯大人文武双全,又是俊美非常,您不中意也就罢了,毕竟人人都说夏侯公子风流倜傥,公主性子温和善良,若是不喜欢也没有什么奇怪,但是韦大人不仅品貌过人,而且洁身自好,从无风流韵事,公主却连他也不中意,真叫奴婢费解。”
  长乐公主淡淡道:“你懂得什么,好了,去吧。”
  绿娥心中一凛,只见公主秀雅的面容上带着若有若无的冷笑,那种皇室特有的威严让绿娥不敢再多说,蹑手蹑脚的退了下去。
  长乐公主微微叹息了一下,觉得夜冷阶凉,绣履冰寒,正要转身回寝殿休息,夜风中传来若有若无的叹息之声,长乐公主黛眉微蹙,道:“什么人在那里窥探本宫?”
  翠影一闪,一个身穿绿色宫装的女子站在长乐公主面前。长乐公主微微一怔,道:“原来是寒幽妹妹,怎么这样夜半三更来翠鸾殿拜访本宫。”
  李寒幽飘飘下拜道:“妾身今日与秦将军订婚,可是想起姐姐深宫寂寞,不由心中不安,所以特意前来,果然姐姐还没有安寝,不知道姐姐能否请寒幽进去说话。”
  长乐公主淡淡道:“妹妹这些日子常常前来相陪,长乐感激不尽,只是今夜夜深人静,不便叙谈,妹妹还是回去休息吧。”
  李寒幽柳眉微蹙,转念一想,心道,听说前两日雍王妃进宫,莫不是长乐公主知道了我在秦府为难江哲的事情,长乐公主喜欢江哲的诗词,无人不知,而且听说长乐公主心仪的正是那人,现在看来,果然有些可能,否则上次见面还是亲亲热热,怎么如今却冷若冰霜,若是如此,自己必要问出真情才行,否则事情岂不是失去控制。
  想到这里,李寒幽笑道:“久闻殿下喜欢南楚才子的诗文,前些日子寒幽在秦府有幸见到了江状元吟诗,虽然不是状元做的诗,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所谓诗以言志,姐姐不想知道其中详情么?”
  长乐公主心中一动,前两日雍王妃入宫,无意中说起诗会之时,只是当时母妃在侧,自己也没有机会细问,便说道:“愿闻其详。”
  李寒幽便略过众人钩心斗角不提,只是说了众人选得诗文,最后念道“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时候,突然长乐公主微微一笑,李寒幽心知有异,故作不知,继续道:“江大人选的诗是极好的,这最后两句最是意味深长,公主觉得江大人眼光如何。”
  长乐公主笑道:“江大人选此诗多半是敷衍了事,我看他的诗词,或者幽远典雅,或者气势磅礴,或者情深意重,或者平和恬淡,却偏偏没有这种鬼气森森的作品。”说着不由看向手中诗扇。
  李寒幽心中一动,道:“姐姐的扇子,可肯借给小妹看看么?”
  长乐公主看了李寒幽一眼,道:“事无不可对人言,这把扇子是我从二王嫂手上抢来的,江大人这几年来很少有诗词流传,手迹更是少见呢。”说着递过扇子。
  李寒幽轻轻念了一遍上面的诗文,只觉得淡淡的忧伤扑面而来,诗词清雅隽永,不由道:“江大人诗才果然天下无双。”
  长乐公主取回诗扇,笑道:“江大人的诗词四海皆有流传,若是妹妹喜欢,不妨寻找一下。”
  李寒幽见长乐公主面上有淡淡的喜色,突然问道:“殿下为何严拒赐婚,莫非是已经有了意中人么?”
  长乐公主却神色不变,她淡淡道:“妹妹可知父皇为何急于替我择婿?”
  李寒幽裣衽道:“陛下爱重公主,天下皆知。”
  长乐公主淡淡道:“天家骨肉,亲情淡薄,父皇虽然宠爱我,却不是因此急于为我择婿,当日父皇遣我远嫁,心中常耿耿于怀,因而我若不能嫁个如意郎君,父皇总觉得对我不起。”
  李寒幽眼中神色一变,道:“姐姐可怨恨陛下么?”
  长乐公主摇头道:“我自始至终心中全无怨恨,长乐自幼喜好诗文,性子更是柔顺,不似我大雍女子那般坚强果决,若非父皇母妃爱宠,长乐只怕全无地位可言,所以父皇命我远嫁,我虽伤悲,却不埋怨,再说,本宫受天下百姓奉养,怎能不为大雍牺牲,故而我虽远嫁敌国他乡,注定今生夫妻不能白头,更是亲手杀了我未出世的孩儿,长乐心中却从来不曾怨过大雍,怨过父皇,如今父皇要我嫁人,自然是希望我能够幸福,可是本宫历经风霜,早已对情爱二字心灰意冷,只愿父皇母妃膝下尽孝,日后不论那位兄长登基,我一个孀妇弱女,想必也不会遭到猜忌,到时候长乐相伴青灯古佛,此生足矣。”
  李寒幽叹息道:“殿下,您莫非还是念着南楚国主么,他不过是庸碌之人,您何必为他守节。”一边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李寒幽一边用悲切的目光看着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淡淡道:“没有这回事,本宫只是心灰意冷,并非每个人都想仿效文君的。”
  李寒幽道:“文君本是淑女,只是遇上了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这才情不自禁,若是江大人有心求凰,不知道公主意下如何。”
  长乐公主深深的看着李寒幽,眼中多了一丝冰寒,李寒幽笑道:“皇上已经说过,若是公主愿意,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做驸马。江大人才华盖世,若是公主心许,小妹愿意替殿下转告皇上。”
  长乐公主目光更加冰寒,冷冷道:“李寒幽,本宫在大雍深宫多年,又在南楚身为王后,虽然是深居简出,但是你以为本宫真的一点心机也没有么?”
  李寒幽神色大变,裣衽下拜道:“殿下息怒,小妹实在是一片赤诚,不忍见公主愁锁双眉,若是有冒犯之处,寒幽情愿领罪。”
  长乐公主神色更加幽冷,缓缓道:“江大人品性高洁,若非二王兄这般人物,寻常人绝难劝他归降,虽然如此,他也不是俗人可以轻辱的,本宫爱他才华,敬他人品,岂可任你等曲解本宫心意。我知道,如今朝中之事,错综复杂,只是长乐本已是局外之人,你为何执意将本宫牵扯进去,靖江公主,本宫虽然不喜欢争斗,可是你们若是再苦苦相逼,本宫只得禀明父皇,即刻出家为尼,到时候也算是遂了你们的心愿。”
  接着,长乐公主冷冷道:“本宫累了,靖江公主请回吧,更深露重,你可要小心在意,若是再有这般流言,本宫可是要请父皇和母后娘娘作主的。”
  李寒幽目送着长乐公主的背影,双目闪出一丝懊悔,她万万没有料到,平日温柔可人的长乐公主竟然也有如此凛然不可侵犯的一面,自己若是再搅和下去,若是激怒了公主,愤而出家,只怕没有人能够说服陛下平息雷霆之怒了,如今,只能暂时放手了。
  匆匆回到住处,只见纪贵妃神色凝重的在等她,她连忙上前道:“师叔,您怎么来了,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么?”
  纪贵妃道:“门主传来令旨,霍纪城已经被你大师姐缀上,必然不能逃生,可是如今朝野议论纷纷,必须谨慎处理。”
  李寒幽喜道:“大师姐武功绝世,必然能够手到擒来。”却又柳眉微蹙道,“可是,太子之事如何可以挽救,防人之口,甚于防川,门主总是这样教导弟子,不知道师叔可有什么法子。”
  纪贵妃道:“你也不用过于忧虑,你斩草除根做得彻底,现在没有人有证据可以证明太子涉入此事,如今梁尚书已经是笼中之鸟,只要过些时日,再将他杀了灭口,就可以了,掌控户部之事虽然紧要,可是咱们不能触动太子的警觉,所以不能明着来,只怕想法子安排进去几个咱们的人就行了,这尚书一职至关重要,还是由太子去折腾吧,倒是和锦绣盟合作的一方可能也知道一些事情,你可有眉目。”
  李寒幽苦笑道:“怎么说呢,和锦绣盟合作的是南楚的天机阁,可是他们的势力是在暗处,如今已是踪影全无,就连他们掌控的商行也已经全部脱手,这个天机阁真是神秘莫测,我们在南楚的势力又不够强大,实在是鞭长莫及。”
  纪贵妃淡淡道:“这件事情你记着就行了,门主说,若是不能不让人说话,那么就让他们转移视线,既然太子出了这种事情,我们就得让别人也出点事情,越打越好,这样谁还会记得太子的事,就是记得,只要我们扶保太子登基,谁还敢提这件事情,当务之急是不能失去皇上的宠信,长乐的事情,你还是不要插手了。”
  李寒幽道:“弟子遵命,我已经有了主意,请师叔放心就是。”
  纪贵妃幽幽道:“你是门主心爱的关门弟子,我怎会不放心呢,你好好做事吧。你大师姐虽然得到门主真传,但是门主毕竟还没有选定继承人,你若是功劳够大,我必然在门主面前替你进言。”
  此言一出,李寒幽眼中闪过一丝狂喜,但是她很快就恢复平静,裣衽道:“多谢师叔美意,寒幽对大师姐十分敬重,不敢有这等妄想。”
  纪贵妃微微一笑,道:“好了,你去办你的事情吧。”
  看着李寒幽的背影,纪贵妃淡淡一笑,久在这名利场中,她早已知道不论什么人,若说能够轻易抛却名利的诱惑,都是一句假话,名利权势,富贵荣华,岂是可以轻易放弃的,就是不爱金钱名利,那种手握权柄,一言既出,天下俯首的威仪,却是更加令人心醉神迷,这世间有几人能够抵制这种诱惑呢。
  霍纪城伏在草丛当中,屏住呼吸,不敢稍动,他此刻心中似烈火焚烧,不停的诅咒着属下无能,没有好好执行自己的计划,轻而易举的就被秦青大军剿灭,最可恨得是凤仪门,她们已经追了自己一天一夜,如果不是自己擅长隐匿行踪,只怕早就丧命在那个女子手上了。
  突然,霍纪城看见黯淡的月光下,突然出现了一个身影,那是一个青衣女子,衣衫朴素,正是大雍平民女子最爱穿的样式,霍纪城本是蜀人,对于锦绣布料颇有鉴赏能力,一眼就看出这女子身上衣衫并非是有名的裁缝所制,倒像是擅长织布裁衣的女子自己所作,若是往常看到,霍纪城只会以为这个女子不过是个乡下村姑,可是此时此地,却让霍纪城心中生出寒意。这时,那个女子点燃了火折,火光明灭,映射出一张平平无奇的女子面孔,这个女子相貌仅是中人之姿,可是眉宇间那种冷淡平静的神情,却让她的形象立刻多了几分莫测高深。霍纪城心中一跳,他已经想起凤仪门的传闻,据说凤仪门主因为自己相貌绝美,所以所收的弟子都要有相当的姿色,其中只有一人例外,这人就是她的首座弟子闻紫烟,闻紫烟是凤仪门主青年时候收得弟子,不仅相貌平凡,而且资质也非上乘,可是这个女子的坚忍毅力当真令人倾服,居然得到了凤仪门主的真传,今日也不过三十岁,据说已经有了凤仪门主七八成的武功,当年凤仪门辅佐李援东征西讨,闻紫烟就是凤仪门主最得力的助手,可谓转战天下,满手血腥,直到大雍平定中原之后,这个女子才归隐凤仪门,轻易不外出,据说凤仪门的弟子武功倒有大半是她替师父传授的。
  霍纪城擅长一种心法,可以将心跳呼吸变得十分低微,此刻他仿佛是无生命的石头一般,他感觉到这个女子正在聚精会神的聆听四周的风吹草动,所以一口大气也不敢喘。
  良久这个女子似乎有些失望,挥手灭了火折,身形消失在夜色当中,又过了半个时辰,霍纪城才轻轻的移动了一下身子,活动早已麻木的四肢,他运气调息了片刻,看看天上的星光,判断一下方向,天机阁曾经有消息传来,如果他能够到达前面三十里之外的一处农舍,那么就可以把他送出大雍国境,霍纪城觉得精力恢复了许多,再次开始了行程。
  暗夜行路,本是十分艰难之事,霍纪城又是惊弓之鸟,一路上瞻前顾后,终于在黎明时分到了那座小农舍,这座农舍十分偏僻,四周渺无人烟,霍纪城暗中监视了半天,没有发觉有埋伏,这才上前拍门,门开了,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看到霍纪城都是露出喜色,霍纪城走进农舍,边看到寒无计的身影。
  寒无计看到霍纪城,叹息道:“霍盟主,你为何如此固执,第一次你偷袭成功,我便劝你赶快撤走,你却始终不肯,如今锦绣盟遭到重创,你该如何是好。”
  霍纪城赧然道:“都是我那些手下撺掇我,这才落了圈套,不过没关系,锦绣盟还有小半人手在外,我只要找到他们,不过三年五载,又可以东山再起,只是那批货物,就要拜托你替我出手了。”
  寒无计笑道:“何必要替你出手,我以五成价格买下这批货物,你带着银票离开,岂不是胜过两手空空。”
  霍纪城惊喜地道:“寒兄是说真的?”
  寒无计道:“我怎敢欺瞒,这些货物我们慢慢出手就是,总不会亏本的,霍兄你却要重整锦绣盟,无钱怎么能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