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仙(校对)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895

  老人说道:“但很多事情我还是想不明白的,中土的人称我们是野蛮人,也不无道理。”
  他看着清原,神色带着几分认真。
  清原默然不语。
  正因为老者不能想得明白,所以他想求助来自中土的清原。
  这些年轻人所谓的尊严意气,正是源自于元蒙效仿中土的教导……而清原看起来更像是个见识不凡的人,或许能够出些办法。
  “你高估我了。”
  清原这般说道。
  世间的轨迹,能够尽量避免,清原便不会轻易插手。
  他只是这里的过客,停留半月,为了探查一些消息,以及部落里些许稍显熟悉的痕迹,但却根本没有想过插手其中的变故。
  往高了说,以他的本事,挥手之间,就能将这座部落尽数扫尽……这部落里所谓的勾心斗角,其实对他而言,实则犹如如同孩童般的玩耍一般。
  如非封神大势,想来这人间的朝代更迭,在仙家眼中,也不过是些小打小闹罢了。
  ……
  老者没有什么意外的神色,或许他早就预料到了这点。
  尽管他不算多么明智的一个人,但他老了,却不糊涂,所以想到的有很多。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本事替我出谋划策,也不知道你是不是愿意帮我。”
  老人说道:“但我跟你说这些话,是想要你留在这里的。”
  清原吐出口气,说道:“听出来了。”
  前些天那些少女下药,不仅是源自于部落的风俗,其中更不乏是有眼前这位老者的“指点”。
  但是这件事情,老人暗中行事,不在明面上,而清原也就没有挑明的意思。
  “以前在北方这里,弱肉强食,最为强盛的勇士才能获得最大的荣耀,获得最好的待遇,但现在不一样了……如今要四处征战,所以勇士依然是勇士,但不久的将来,不用打仗了,用中土的话说,就会是莽夫。”
  老人说道:“元蒙在效仿中土,所以今后要治国,要有才能的文人。你是中土的人,看你也不像是一般人,应该是识字的……”
  他缓缓站起来,看着清原,说道:“我想让你留下,教导部落里的小辈,让他们懂得识字,懂得治国,今后在元蒙国内,才会有很大的出息。”
  清原眼中闪过一缕讶色。
  这个老人竟有这般远见?
  “你高估我了。”老人也看出了他的惊讶,叹息说道:“这不是我说的,是我那孙儿说的……其实他才是这批年轻人里面,真正领头的人,哪怕年纪比他大的,都要服他……”
  说着,他苦笑道:“其实部落里这些年轻人的想法,还有很多是我那孙儿引起来的……尊严,意气,屈辱,抗争,这些话都是出自于他。可是,如果他还在,部落里的年轻人就容易压得住了,而不是现在这般,一个巴掌大的地方,一个小小的部落,整天想要造反,不自量力。”
  “嗯……”老人似乎想起什么,然后说道:“造反这两个字也是从中土传过来的。”
  清原听到这里,心中不觉间一动,问道:“听起来您老人家的那位孙儿,是个很有本事,很有才能,而且很冷静的一个人?”
  “说的是。”老人说道:“他自幼得了高人教导,读书识字,见识渊博,还有着很奇妙的本事。他是部落里最具智慧的人,也是最有气力的人,也是文武双全,可是他的眼界,已经不在这个小小部落里了,所以他已经离开部落……”
  顿了一顿,老人叹道:“我原想他会是部落的未来,让部落今后变得强盛,但他……就如同你们中土人的话,庙小供不起大佛。”
  清原接口道:“金鳞岂是池中物?”
  老人想了想,道:“好像是这一句。”
  清原目光扫过,忽然说道:“您那位孙儿临去前,在部落内外,做了些莫名其妙的举动罢?”
  “你怎么知道?”老人露出惊讶的神色。
  清原没有即刻回话,心中更有几分沉吟。
  那些所谓莫名其妙的举动,约莫就是布阵。
  但是老人的孙儿,道行应该不高,甚至也谈不上布阵,也就是如同在源镜城白氏分家一样,借助物事,暗合地势,上应天时,让这部落风水变得极好。
  改变风水,对于寻常修道人而言,已经是极为厉害的手段。但是从蛛丝马迹来看,老人的孙儿行事之时,可谓是游刃有余,只是受限于道行太低,否则……应该是能布置出阵法来的。
  一个北方部落之人,自幼受得高人教导,而教导的更是中土道家的路数。
  “那位收了您孙儿为徒的人,不知是何方高人?”
  “那位高人……”
  老人想了想,说道:“是个中土来的算命人。”
  清原蓦然一震,“算命人?”
  “是啊。”老人说道:“大约比我小了十来岁,提着一杆长幡,孤身一人,行走南北各方,对了,在前两年还来过一次。也就是那一次之后,我那孙儿似乎得了他的真传,觉得部落太小,也就离开了。”
  清原心中想起一个人来,然后看着部落内外的一些痕迹,也就有了些许眉目。
  “对于那个家伙,我其实不太喜欢。”
  老人依然自顾自说着。
  清原听到这里,打断了思绪,随口问道:“既是你孙儿的授业恩师,你为何不喜?”
  “因为他第一次来时,我让他算过命。”
  “怎么说?”
  “当时他说……”
  老人神情恍惚,忆起了当年的那句话。
  那个算命人说:“你一生作恶多端,杀戮掠夺,可说是罪孽深重,今生能寿高八十,也能安然终老,但是今后三界立定,论起善恶赏罚,来生必是做牛做马,以赎罪孽的。”
  这样的话,怎能让人欢喜?
  “不无道理。”清原说道。
  “老夫也是去过中土的,总觉他是个江湖骗子,混吃骗钱的神棍。”老人摇头道:“当不得真……信不得的。”
  能不能信,只有老者心中明白,只是,愿不愿信,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清原只是淡淡笑了声,心中则想起了当年所见的一人。
  “算命人?”
第四百五十三章
相半仙的痕迹
  相半仙。
  昔年初出黎山,与葛老爷孙二人同行,往源镜城去,期间路过漓城,曾遇上一位算命之人。
  那老者貌若花甲,灰色长衫,立两杆长幡,分别写着:观沧海桑田,看天道变幻;测祸福吉凶,知人世浮沉。
  当时看不出深浅,从蛛丝马迹来看,那老者也用相同的言语,去哄骗不同的人,就连清原也都有些上当受骗的味道。
  可事后漓城发水,淹没一城,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善恶真假,那许多性命都淹没在洪水之中。而这正是应了那一句鲤鱼上楼时……
  后来清原重新回到黎村之时,曾经经过那一座被淹没的漓城,也即是那一条漓江。他为了观测黎山的大阵,在那里停留了很长一段时日,期间观悟有成,为了避免正一追杀,他也离开黎山几次,其中便有两次去了漓江。
  漓江那里,尽管已经不复旧貌,江水浩荡,可当时已经修成阴神的清原,依然在那里察觉了几分痕迹。
  那些痕迹,乃是修道人的痕迹,与山洪崩山而淹没漓城,不无关系。
  当时他也猜测过这些痕迹的源头,也曾想过那位算命的老者,想过那一句“鲤鱼上楼时”,但也未有断定那与相半仙有关。
  而在这里,他看到了稍觉熟悉的痕迹,但却看不出什么来。
  如今想来,那少年应是得了相半仙的几分传承,在此布置了阵法,但因为所知不多,且道行粗浅,只能改善风水,因此跟相半仙在漓城的手笔,自然不可相提并论的。但总算还是同一道路数,依然被清原看出了几分熟悉的味道。
  “相半仙。”
  清原微微闭目,来到这个部落之时,心中有些莫名的悸动,似乎有着什么气息让他感到压抑以及骇然。
  他在此停留半月,也是为了探知北方风俗,接下来继续北上,避免犯了忌讳。
  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那莫名的惊悸之感。
  他本以为是部落的风水布置,让他心生不安。
  但后来细想,这布置较为粗浅,不该引起他心中不安的。
  布置风水的人道行还浅,纵然所学的是仙家传承,乃至于道祖传承,也不至于让他一个几乎阳神有望的上人都为之惊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