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仙(校对)第6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2/895

  “没有这个命数,反倒招惹灾祸上门。”
  白礼叹了一声,道:“白势至如今损伤极重,莫说更进一步,就是今后道行,也未必恢复了。”
  他微微闭目,万分哀叹。
  近些时日,暂代家主之职,他不仅没有看轻白势至,反倒将之看得更重。
  这位白家的家主,确实是有大才,处事稳当,性情亦是稳重,不骄不躁,能掌握临东白氏,能运筹帷幄,能算计各方。
  这些年来,在这混乱大势之中,为白家谋得不知多少利益。
  只可惜,天杀真君清原,真是个不可预测的变数。
  世间都错估了清原。
  白势至也错估了清原。
  于是,有了不可挽回的差错。
  “白势至城府渊深,行事沉稳,这一次……还是错了。”
  白礼微微闭目,心道:“他不该亲身去斗清原的。”
  说来说去,实际上,也是这位临东白氏的家主,心中对于那功德二字,有着一份私心,否则,以他平常行事的谨慎,如何会亲身上阵?
  顿了一顿,白礼忽然唤了声。
  有白氏弟子前来,躬身施礼。
  “你去请来源镜城白家的白继业。”
  这些时日,白礼也听闻过白继业的名声,尽管病弱之躯,但却颇为赞赏,只是从未谋面,不好判定。此刻,他却也想要看看,这位分家的家主,比起主家的家主,差了多少?
  毕竟白势至,可是他无法看透的人物。
  “无法看透……”
  白礼忽然静了一静,细细念叨了两句。
  无法看透?
  如今的白势至,似乎依然无法让人看透?
  为何如此?
  摒弃身份不谈,这一个几乎根基破碎的大真人,凭什么让人仙都看不透?
  白礼眼神之中,顿时有了几分惊疑不定。
第七百零三章
传天下(三)
  三危之山一事,经当日事后,最先被各大道祖传承所知,随后才是寻常仙宗道派或仙道世家。
  但经过了两日,就是二三流宗派,也都能知晓。
  那些道行高深的散人,也各有消息来源,得知此事。
  一时之间,那搜寻清原及追杀清原的风波动静,都瞬息安静下来。
  人世间有着异样的安宁。
  然后,关于天杀真君的事迹,遥遥传开,惊骇人世,掀起巨浪,引起无数谈论的浪潮。
  ……
  源镜城。
  白家。
  若说除却各方仙宗道派之外,消息最灵通的一方,莫过于源镜城白氏分支。
  白继业耳目遍及天下,除却一些秘闻难以得知之外,其他诸事都能听得几分风声,而以他的算计,即便只探知一言半语,绝大多数时候,也能以此推算出事情真相。
  其实从另一方面讲,他对于天地消息的认知,甚至要超过各方仙宗道派。
  因为各方仙宗或世族,注意的便是世间大事及大人物,即便有些微小的风波动静传入耳中,也往往不甚在意。但在白继业眼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事无巨细,万般小事,都能推算,因此,在这一方面,他比之于各方势力,更为精细。
  但要监察到这般精细,代价也不小。
  不谈在外耗费,单是他本身,要将这无穷消息过目,也都是极大的负担。
  这段时日过去,白继业依然脸色白如雪,但要更显憔悴,他咳嗽声音愈发急促,显然身子更差了许多。
  “不愧是天杀真君。”
  白继业捂着口,不断咳嗽,指缝间渗出鲜红血色,良久,才停了下来,他喘息片刻,自嘲道:“他已当世无敌了。”
  说着,他捂着胸口,微微仰倒在藤椅上,看着天空,怔怔出神。
  天杀真君清原,今已避世。
  但真的避得了么?
  且不说那洞天福地,如今是无法完全闭合的。
  退一步讲,他此前对于人世的影响,已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
  这就是那位相半仙想要避入洞天福地,都不能允许的原因……因为造成的后果,不会停歇,而会不断扩散。
  “不是隔绝了外界就成的。”
  白继业闭着眼睛,低声道:“如果避世之后,就能隔绝接下来的影响,那么……就不会有人提起天杀真君,不会有人提起清原。”
  当有人提起这个名字,这就是一种影响了。
  一句话的影响,有时候能断定生死。
  例如一箭射过来,例如马车撞过来,也不过眨眼之间……当有人念着清原的名号,便有人因他改变了轨迹,不仅是生死的轨迹,还有着无数其他的轨迹变化。
  许多时候,一言就能乱世。
  “还会再见的。”
  白继业声音虚弱沙哑,微不可察,低语着道:“会的。”
  ……
  蜀国以北。
  “有情有义,甚好。”
  田苗朝着眼前的少年点了点头。
  他是八重天的大真人,但对方这位行走人世的少侠,并不知道他的身份。
  这位少侠半月前追杀一个恶贼,被田苗看见,于是田苗跟着这少年,走了半月之久。
  少年诛杀恶贼之后,发觉那厮还有同伙,然后顺着线索追了下去,才知这是一窝成群,后来在田苗暗中助力之下,尽数屠杀殆尽。
  但最终,少年才惊骇发觉,那些恶贼的头领,竟是他自幼失散的同胞兄长,但他没有下手,只是放走了兄长,叮嘱兄长莫要作恶。
  可惜少年那兄长恶念不改,依旧杀人放火,又染了十余条人命,又撞到了这少年的手上。
  这一次,少年将之强行送入佛寺,静心思过。
  这正合了田苗的心意。
  既是行侠仗义,又懂得手足情义。
  至于因为这少年一时心软,放走兄长,使得最后又害了十余条人命的因果,既然不是少侠有意为之,自是不关他本身之事,便可忽略不计了。
  田苗正考虑着是否要传他一场造化。
  而就在这时,忽有光芒飞来,他伸手一点,正是一封信。
  “又怎么回事?”
  田苗接过信纸,然后沉默不语。
  清原一事,他有所耳闻,但不曾理会。
  这功德之事,修道人为之疯狂,但田苗自觉清高雅士,这些功德也不过利益罢了,只相当于红尘世上那些凡夫俗子眼中的黄白金银之物。
  因此临东一战,他不曾理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