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校对)第5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4/817

  夏元吉没吭声。
  齐泰又道:“汉朝独尊儒术之前,汉宣帝有句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我担心圣上之政,也是如此。以守御司南署这个正三品衙门看来,圣上不仅有荀子之意,还隐隐行墨家之事,这不就是诸子百家、杂之吗?
  可那李斯学荀子不精,杂用法家,以至秦政不可收拾,便是前车之鉴。宋代理学之后,人心大统,更可保国家长治久安。
  我觉得下西洋之事,劝不住圣上。不过荀子之说,我等理应劝诫。”
  夏元吉沉吟不已,他与解缙的想法完全不同,甚至与齐泰也似乎不一样。过了一会儿,他便不动声色地说道:“兵部崇《孙子兵法》,兵家也是诸子百家之一。”
  齐泰道:“可总得有一样,来统驭世人之心。有现成的宋代理学治国经验,为何弃之不用?”
  夏元吉点头称是。
  齐泰接着说道:“圣上文治武功,武功之盛、仁德之厚,冠绝诸王。治火器、下西洋之事,并未与臣子商议,可见此事势不可挡。我等不能反对下西洋,而应旁敲侧击、据理劝诫,提醒圣上此中有祸乱之源。你我方不愧为忠臣矣。”
  夏元吉听说齐泰爱读《中庸》,听罢此番说辞、果然如此,简直是不偏不倚,十分识大体。
  “齐部堂之言,恐怕是此事最好的主张了。”夏元吉开始尽量与齐泰达成共识。
  这只是妥协的结果。
  因为夏元吉与齐泰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大明朝的几个皇帝,都看上了夏元吉的理财本事,无论谁登基、都会把他从家里拖出来,不管他愿不愿意投降,先将户部尚书的帽子盖在他头上再说。于是入仕多年之后,夏元吉的哲理思想,已经从根本上有所动摇。
  君臣们对他的气节、思想根本不在乎,只想让他搞钱。成年累月之后,夏元吉好像也对理学不怎么在乎了,圣上崇王霸之说也好、喜墨子也罢,他都是无所谓的。
  只不过夏元吉预感,下西洋兴海贸,朝廷的财政方略,可能会渐渐向宋代的财政法子倾向。而夏元吉不是精通一切,他可能会面临对新事的不熟悉,怕他这个户部尚书的官当不好,所以心中隐隐不安。
  就在这时,门口来了个人,抱拳鞠躬道:“禀堂尊,宫中太监王贵求见。”
  齐泰道:“迎他到大堂,我随后便到。”
  来人拜道:“遵命。”
  齐泰转头看了一眼夏元吉。
  夏元吉道:“我不便多留,这就与齐部堂一道出去、与王公公见个面,告辞回去了。”
  齐泰点头道:“也好,恕我不留夏部堂。”
  兵部衙署门口,每天都有锦衣卫的坐班,正大光明地监视诸衙。夏元吉走大门进来,他的行踪肯定会记录在锦衣卫的卷宗上,所以对宫中太监也没甚么好回避的。
  二人一起走到大堂上,看见王贵已经到了。
  王贵满脸堆笑,十分恭敬客气地抱着拂尘道:“咱家见过齐部堂、夏部堂。”
  夏元吉与齐泰也拱手回礼,寒暄了一句。
  王贵笑道:“皇爷在乾清宫东暖阁,召见大臣议事。诸位尚书大人,咱家得亲自来请。夏部堂竟在这里,咱家倒可以少跑一趟了。”
  齐泰道:“臣等遵旨,随后便去东暖阁。”夏元吉也点头附和。
  王贵道:“午门有内官(宦官),二位大人先去。咱家还得去别处哩,告辞告辞。”
  两个大臣执礼道别,齐泰喊道:“来人,送客!”
  夏元吉与齐泰对视一眼。如此倒不用分别了,干脆一起去宫中。齐泰道:“夏部堂,请。”
  他们走到午门时,又碰到了一个官员,竟然是解缙!
  夏元吉当然有点意外。乾清宫是皇帝寝宫所在,属于后宫区域,圣上在那里议事,召见的人肯定不多;通常只有一个衙署的长官才能参与。而翰林院的长官是翰林学士胡广,解缙只是侍讲学士。
  三人见礼罢,自然就一道进宫。尚书级别的官僚,为人处世反而比较随和,架子很小;一般拿架子清高的,多是那些小官。所以夏元吉与齐泰都给解缙面子,没有明目张胆地排斥他。
  不出所料,解缙一路上滔滔不绝,开始劝说夏元吉、齐泰与他一条心,合伙反对圣上近期表现出的国策。说得非常严重,甚么“国之将乱”听得人心惊胆战。
  夏元吉打着哈哈,既不想与他争执,也不赞同。他心道:我还是留着口水,到东暖阁再说罢。
  圣上也是不嫌事多,明明知道解缙上书表示不满的事,商议政务、还叫上解缙作甚?
第七百一十一章
多虑
  二月底的京师已经不冷了,乾清宫东暖阁里尤其暖和。
  香炉里烧着炭,却不是为了取暖,而是熏香。墙边一座黄铜镂空的香炉,工艺十分精湛,表明光滑,宫人们将其擦得程亮;黄亮的色泽,为这里增添了不少奢华的气息。
  铜炉里面燃烧的印度香,是爪哇岛使臣进贡的东西,气味微微有点辛;初时会让人觉得不太好闻,习惯之后、感觉就会变得惬意。
  不过朱高煦早已忽视了屋子里的气味,他的注意力被别的东西分散了。大臣们还没到,妙锦正在与他说话。
  贵妃妙锦没有穿妃子的服饰,却穿着一件紫色交领袍服、头上戴着幞头。
  她写的《汉王起居记》,朱高煦还没来得及看完,不过从已阅的内容看,他十分赞赏。所以朱高煦今天议事,就把她叫来了,希望她能记录一些更重要的事,将来好留给皇子皇孙们阅读。
  对于朱高煦言谈之中露出的思想,妙锦却首先提出了异议。她觉得儒家理学是一种道德准则,让世人明道德、辨是非;若是天子认可另外的哲理,会让人们无所适从。
  她对这种东西似乎特别在意,大概是很早以前朱高煦对“孝道”的论述,有点动摇她的思想了。她只有在动摇原先的观念时,才会如此执着刨根问底罢?
  朱高煦不赞同,他说道:“人不是只靠一种规则,来建立道德的。世人最善于用多种标准、分类区别对待事物,以便于给自己找理由。就像一种最基本的道德,人不能食用同类。但五胡乱华之时,一些军队把汉人当军粮,也为其行为找到了理由:那便是认定我们是两脚羊,属于牲口的一种。”
  妙锦瞪圆了她的杏眼,惊诧得哑口无言。
  朱高煦道:“而且汉文明从来都非常包容,十分注重世俗实用,甚么有用就信甚么。你可以看到,道教、佛教、景教、回回教拿世人无可奈何,大多人是甚么都信一点、如果能保佑他们得到某种好处的话。
  孔子、荀子、墨子都是华夏哲学,属于同一种来源,朕不信这些东西,能搅乱天下人的是非黑白。不过这只是朕一人的判断。”
  “可是……”妙锦颦眉道。
  朱高煦说得起劲,马上又道:“那解缙要是没读过《荀子》,他如何知道‘假物院’的名字典故?”
  妙锦听到这里,终于缓缓点了一下头。
  很明显,解缙涉猎了《荀子》之后,并没有思想混乱,仍旧非常顽固。
  或因妙锦是后宫女子,牵涉的势力比较少,朱高煦说起话来、就比较放纵随意。他又径直说道:“人类最奇妙的发明,便是奴役同类,并且总能给自己找到道德的理由。
  站在一国之君的立场上,朕认为百姓们的收成、经营所得,以及对外藩的掠夺所获,是一种生产力。而国内制度是一种生产关系,是瓜分收获的一种分配、谁多谁寡的事情。
  朕还不知道,怎么让多寡的问题更加公平合理;但至少要避免另一种事,别国跑来瓜分咱们的获得。所以工匠技术、善于学习、武力提升,朕认为都十分重要。”
  朱高煦有他仅有的中学知识,当然也记得课本对近代中国的叙述:帝国主义殖民者、封建统治者一起剥削劳动人民,让人民生活在血泪水火之中。他就是从这些简单知识的基础上,自己思索构建的观点。
  妙锦似乎没听太懂,犹自思索了一会儿,便道:“大臣们必定会反对。”
  朱高煦点头道:“妙锦说得对。所以说,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妙锦愣了一下,脸立刻变红,白了朱高煦一眼。
  就在这时,宦官走进来躬身道:“皇爷,大臣们都到了,在斜廊上哩。”
  “叫他们进来。”朱高煦道。
  宦官道:“奴婢遵旨。”
  不多时,一众文武便陆续走了进来,大伙儿面向御案方向叩拜行礼,有人在话里还提到了贵妃。
  此情此景不是第一次,但朱高煦隐隐嗅到了紧张的意味。
  大伙儿起身之后,解缙似乎迫不及待就站了出来,说道:“太祖有祖训,后宫及宦官不得干政!今日君臣议政,为何贵妃会在此地?”
  众臣纷纷侧目,大多的眼神看起来、似乎在嘲弄解缙不识时务。果然鄂国公平安马上就开口道:“‘伐罪之役’中,贵妃常在中军大帐,有何不可?”
  朱高煦道:“这里是乾清宫(后宫),贵妃是可以来的。王贵是宦官,不也常在东暖阁?他还会去奉天殿大朝。何况贵妃并未干政,只是旁听记录朕的言语,以便教导皇子。”
  解缙听罢似乎认可了这样的解释,他又说起了奏章里的主张:“圣上以《荀子》中‘假物’二字定名衙署,可是要崇荀子之说?大明开国以来,以理学教化天下,人心向化,国家安宁。圣上不可不察……”
  朱高煦心道:国家安宁个屁,刚打完两次大规模内战,难道这么快就忘了?
  他口上却说道:“今年的恩科快开了,考官们选的会试题目,不都是理学的内容?朕何时说过要崇尚荀子?”
  解缙听到这里,似乎有点意外,拱手道:“臣等心忧国政,故此劝诫。”
  朱高煦好言道:“解学士多虑了。荀子是儒家的圣人之一,并非异端邪说,为何不能用其典?朕借一词,为一个书院取名,此事并不能推论出,朕便要崇荀子罢?”
  解缙的神情顿时落寞了不少,他似乎憋着一股劲想与朱高煦争辩,不料朱高煦直接否认了;便如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解缙看起来有点难受。
  朱高煦心里也明白,儒家理学是此时的主流思想。
  理学从宋代以来就有深厚根基,大明开国之后,科举造就了大量读书士人,大多都是理学的拥护者。所以朱高煦要让解缙参与御前议政,至少要让那么庞大的士族,有直达天听的喉舌、有在权力中枢说话的余地;在某些时候,还能让大伙儿的主张,有一个发泄口。
  不过朱高煦的内心,确实倾向于荀子的学说。比如荀子说人生来就有欲望、有恶,这样的哲学根本,让治国思想有向法治倾斜的可能,而法治恰恰又是后世的主流理念……便更容易让朱高煦认同。
  荀子的学生李斯实践失败了,他的结果应该不是偶然。朱高煦在读典籍之余也在思考,古代统治者、不选择荀子,或许就是因为实践失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4/8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