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校对)第7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2/817

  或许只有阿莎丽一个人闷闷不乐,她甚至觉得这里有点无趣。只不过对于当地人来说,今天大概算是很有趣的日子了。
  许多蒙古汉子正在兴致勃勃地准备烤炉,用土石叠成三尺高的炉子,用一种铁箅把清理好的羊装盛好,并在上面覆盖柳枝。阿莎丽一直在旁边观看,听说科尔沁人做这种食物、不准妇人动手,何况阿莎丽是贵族女人,更不用上前帮忙。
  不知过了多久,只见阿岱汗往这边走来,而他的随从都站在了远处。
  阿莎丽只好鞠躬行礼,以示尊敬。
  阿岱汗摆了摆手,示意她不用多礼。他也表现得很随意放松,走过来,便与阿莎丽一起瞧着那些汉子在那烤羊。
  “这样的场面很少。平时人们都分散着,需要很大一片草地,才能养活一账牧民。”阿岱汗开口道。
  “是啊。”阿莎丽很被动地附和了一声。
  不知怎地,她忽然想起了在汉人那边的时候、对明国皇帝朱高煦说过的一番话;大概是说,她更想念草原上的日子,大家在宽阔的草原上载歌载舞甚么的。
  但似乎并非如此,当时她只是离家太久、有些思念家乡了,想念起来都是高兴的事。实际上草原上的大部分日子非常无趣,正如阿岱汗刚才说的,人们比较分散,平常很冷清。阿莎丽这样的贵族要好一点,不过她看得最多的,依然是牧民们放牛羊、以及干各种活的场面。
  “相比南人,我们更需要忍耐力。”阿岱汗的声音又道,“我们就像猎人,等待了很久、走了很远的路,仍可能一无所获。”
  本来阿莎丽没甚么兴趣、甚至很抗拒阿岱汗,这时她却不禁转头看了他一眼。
  阿岱汗发现她的目光,也点头示意。没想到这个长得五大三粗的敦实大汉,似乎很有想法,不过想到他的身份地位、有见识倒是理所当然的事。
  “长兄说大汗是一位有远见的英明大汗。”阿莎丽开口道,“愿大汗为诸部带来希望。”
  阿岱汗道:“我会尽力。”他看着阿莎丽再次点头,“我得进大帐去了。外面风大,你也尽快来参加宴会,饮酒暖和身体。”
  “多谢大汗邀请。”阿莎丽鞠躬道。
  简单的交谈后,阿莎丽对阿岱汗的印象有了些改观。她觉得这位大汗,只看能耐、似乎并不比本雅里失汗差,但她对阿岱汗的心情依旧复杂。
  阿岱汗的眼神,给人一种精明、有头脑的感觉。但正因如此,他不是更有可能、筹划过甚么阴谋吗?譬如关于阿莎丽儿子的事。
  草原的辽阔,让这里的恩怨情仇显得缓慢。阿莎丽已没有心力,再从曾经有过的恩怨中,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她忽然觉得自己有点伤春悲秋。大概是这段时间一直郁郁寡欢,让她以前的性情也受到了影响。
  不过无论阿莎丽是否愿意,她猜测,最终自己会被迫成为阿岱汗的汗妃。阿苏特部的妇人比一般蒙古人更没有选择,男人掌管一切。只要阿岱汗愿意娶她,阿鲁台必定不会再顾及兄妹之情、不再考虑她的意愿。
  阿莎丽抬起头,颓然地叹了一声气。她看着从炉子里掏出来的灰烬,其间的火星正在慢慢熄灭,消失在刮地的寒风中。
第九百七十九章
战机
  欢愉轻松的时间总是很短。人们享用了整只烤羊、奶酒之后,帐中热情好客的劝酒歌谣消失了,大伙儿的神态也渐渐凝重。
  此间主人脱鲁忽察儿的族人正在煮奶茶,他们把来自汉地的黑色薄片、与牛奶和水一起煮。首领们喝奶茶时,便要开始谈正事了。
  阿鲁台观察坐在上方的大汗阿岱,见大汗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场大战,对明国来说或许不算特别重要,至少没有到影响国运的地步,明国的皇帝并未亲征,攻击的目标也非蒙古国的腹地。但对于鞑靼人,确实非常关键。
  瓦剌人那边已经有一个大汗了,叫答巴里汗。而鞑靼诸部的新大汗阿岱(全蒙古大汗,名义上统治包括瓦剌诸部在内的所有蒙古部落),只要能击败明军,则可在广袤的草原上树立威信,为重新统一草原创造先机。
  同时此役的胜利,会巩固鞑靼人在辽东地区的地盘,极大地扩张势力范围;收拢包括兀良哈人、哈剌温山的“林中百姓”(瓦剌人迁走后剩下的一些部落)。战败后的明军,今后将极难再恢复在东北方向的势力,这边的一切将逐渐投入蒙古国的怀抱。
  阿鲁台与大汗的意图非常一致,都认为这是恢复蒙古国荣光的关键机会。这场大战,势必影响新大汗、及蒙古诸部许多年的前程。
  “阿鲁台有啥话说?”阿岱开口时,立刻主动询问阿鲁台。
  人们都纷纷侧目,期待着阿鲁台的主张。在大汗阿岱等人眼里,知院阿鲁台确实对付明军更有经验。武德初,阿鲁台便曾率军,与明军有过大规模的战役。
  阿鲁台拿起了残留在旁边的羊骨头,“勇士们不爱啃硬骨头,不好啃还没肉。”
  顿时有人露出了笑容,气氛稍微轻松了一点。
  阿鲁台接着说道:“明国人在虚弱之前,我们不应该与他们正面交锋。诱敌深入,伺机而动,依旧是我们对付明军的好办法。明军远途行军,最大的弱点是水源与粮食。
  哈剌温山以东不算干旱,如果不是明军将帅犯蠢,水源无法限制他们。所以拖延袭扰、消耗明军的军粮,乃最明智的选择。有机会就消灭他们,没机会他们也很快会主动退走。”
  脱鲁忽察儿道:“明国人在辽东都司的情状,可能有些不太一样。”
  大汗道:“你说。”
  脱鲁忽察儿道:“辽东土地肥沃,明军有屯田,能得到很多军粮。辽东都司北面,有东、西辽河向北延伸,去年我们就发现明军已在河上修堡垒粮仓。相比在捕鱼儿海那边作战,他们把粮食运到战场没那么艰难。我们如果一直后退,很快就要被赶到北面的深山老林了;或只能向哈剌温山西面、科尔沁诸部牧场及捕鱼儿海方向撤退。”
  他想了想又说:“兀良哈人的牧场土地肥沃,水草丰盛,我们很少迁徙,大多是在自己的牧场上驻牧。很多人的帐篷用树木稳固,无法拆走。这些年我们与汉人交易,大多族人家中的东西很多,也不便带走。如果大伙儿都要回避明军,我们会损失很大,许多人可能不愿意走。”
  帐篷里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许多兀良哈部落的首领贵族都交谈起来,显然脱鲁忽察儿的话说到了实处。
  阿岱汗抬起双手道:“只要打胜了明军,你们将来会得到更多的好处。”
  他接着转头问道,“明军的主将是定国公王斌?”
  阿鲁台鞠躬道:“是。这个人是明国皇帝做藩王的时候、王府上的护卫将领。”
  “护卫头目?”大汗阿岱的脸上闪过一丝不经意的笑意。
  阿鲁台点头道:“这样的人,必定比不上明国皇帝。”
  大汗接过话,冷静地说道:“他身边应该还有一些出主意的军师,我们机会很大,却不能轻敌。”
  阿鲁台将手放在胸膛上,道:“大汗说得是。”
  大汗环视周围的人,说道:“我们要尽快把各部落强壮的勇士聚集起来。下令南边的兀良哈人、科尔沁人向西北方向迁徙,去哈剌温山西面。等明军来了,照知院的意思,我们便先以小股人马与之周旋,诱敌深入,再寻找战机破坏他们的粮路、灭掉他们。”
  阿鲁台道:“大汗勇猛而睿智,以逸待劳。明国人骄狂,劳师远征,行动笨重,稍有不慎便是我们的猎物,必会有来无回。”
  众人听罢,一阵呼喊:“大汗英明!”
  ……不到一个月,南面原属泰宁卫的兀良哈牧民,已经接触到明军大队。有些兀良哈人没有离开牧地,但他们并没有好下场,帐篷、囤积的牧场被点了,牛羊马匹被抢。很多人遭受了明军军士的殴打。助纣为虐的福余卫蒙古人、还抓了一些牧民当奴隶。
  剩下的牧民听说了南边族人的遭遇,纷纷逃难。明军斥候到处抓捕逼问当地人,大家都说要往哈剌温山以西避难。这是实情,蒙古大汗传下来的命令便是如此。
  正如明国派兵主动出击的历次战役,这回明军的意图也差不多,他们一来就应该想找蒙古人的主力决战、或是攻打比较重要的中枢地方。但自从明太祖时期明军完全摧毁了“大元”的皇室,而今的蒙古人已经放弃了大元的国号,并且重新变成了多个游牧部落;鞑靼人根本没有像样的城池。于是明军只能寻找鞑靼人的主力。
  不久之后,明军大军穿过了泰宁卫的地盘,来到了原先科尔沁人驻牧的地方。斥候之间小规模的冲突不断发生。被俘虏的科尔沁人告诉明国人,蒙古诸部主力正在向哈剌温山西面转移。
  大汗阿岱给诸部的命令、以及为明军留下的消息,已经足够让明军将领相信:蒙古人主力正在逃避,并不想与明军决战。
  连绵南北的哈剌温山脉,中间有一处地势比较好走的缺口,位于温脑江的西面。多个部落进行大批迁徙,只能走那个方向。
  果然明军加快了追击速度。他们的前锋骑兵一直追到了哈剌温山山口,遇到了蒙古骑兵大队的威胁。而后面的明军大军,急匆匆地向前锋靠拢。
  于是阿岱汗等人期待的战机,终于出现了。
  科尔沁游骑发现,明军大营在急行军中出现了阵型问题。他们的前锋军和主力大营走得太快,后面运粮的辎重营越拉越远,整支大军形成了长蛇一般的布置,前后难以呼应。
  “烧掉明国人所有粮车!”就连一向有点蛇鼠两端的脱鲁忽察儿、也激动起来,“让数以万计的明军在这里吃草。”
  知院阿鲁台也在中军大营里,他在努力克制自己的表现,用比较镇定的语气道,“明军的处境没那么简单。只要他们军中缺粮,回去还有近千里的路挨饿,营中军心动摇,我们就得想办法留住他们。”
  “杀!杀……”众人情绪激动地高喊起来,还有人高呼大汗万岁。
  阿鲁台留意着大汗,只见大汗正用冷静的目光、审视着周围的人。大汗应该也明白,只要得到胜利、让人们看见未来的希望,他的威望在草原上、会上升得非常快。
  大汗招呼诸部首领,一起走进了大帐。
  “我们应该尽快出动。”大汗立刻告诉大伙儿,“让精锐骑兵立刻出发,沿着哈剌温山南下,从山势起伏的西面突袭明军辎重营。主力大营则从后面出发,以便接应出击的骑兵。”
  人们纷纷附和大汗的主意。
  于是阿岱汗与阿鲁台亲自带骑兵出动,脱鲁忽察儿等人率大营辎重随后跟进。这边都是游牧或驻牧的自己人,蒙古军无法靠劫掠以战养战,也要携带帐篷牛羊跟着大军,不然没吃的了。
  已经聚集的鞑靼联军调动很快,三天之后,阿鲁台等人已经跟着骑兵大队,进入了哈剌温山东麓的山区。
  这边的山势并不陡峭,还有比较平坦的河谷地,只是山形很宽广,大队骑兵行动毫无问题。但连绵起伏的大山,极大地影响了视线;探马除非正好来到附近的高地上,否则完全看不到这里的骑兵人马。而这片山区十分广袤,明军很难提前搜索到他们的行踪。
  阿岱汗在兀良哈人的地盘上,苦心经营了很久。此时科尔沁人对这边的地形、水源已非常了解,一切都很顺利。
  很快阿鲁台等人带着马队,大致已经抵达了明军的左后方向。前面的地形也越来越开阔,天边一些慢慢晃动的黑影,便是鞑靼人的斥候。直到现在,鞑靼人并未发现明军斥候的行踪。
  “明军的目光看着西北,他们还不知道危险来自哪个方向。”阿岱汗的声音说。此刻他说起话来,竟然十分轻缓,好像生怕惊扰了前面的猎物。
  而猎取现在还没有看见,缓缓起伏的大地上显得很宁静,只有鞑靼人的各路骑兵队伍、突兀地出现在这里。
第九百八十章
浓烟
  大地上并不安静,扑面的风声中,充填着马蹄声、喊叫声,以及各种鼓号的嘈杂。但阿岱汗骑马冲上一处高地时,站了一会儿,反倒觉得、天地间仿佛笼罩着一种空寂。大概因为平缓起伏的大地太辽阔,无数人在其间、就像蚂蚁一样轻如鸿毛。
  之前阿岱汗与部下们交谈得很多,此时他反而话很少了。许多复杂的想法,此刻也忽然清空,他只是专注地眺望着战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2/8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