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庭封道传(校对)第9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1/1158

  ——
  元丰山,主峰大殿之上。
  “太上长老竟真是让守正道门与正仙道一同听命,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
  “此事也不算意外,正仙道掌教答应得较为干脆,而守正道门掌教,提出了几个条件,也在意料之中,情理之内。”
  苏庭背负双手,平静说道:“如今我便可以安排各宗行事,让各宗听我号令,当然,命令须下达至各宗掌教,再由各宗掌教调配……”
  元丰山掌教点头说道:“这一点也确实合情合理,本门太上长老的许多命令,想必守正道门与正仙道的掌教,都会加以思量。”
  苏庭说道:“如此一来,命令传自于他们,此战之后,苏某也不能真正夺权,而且在抵御魔道的争斗上,也不能消耗两宗底蕴,而让我元丰山保存实力……此次行事,须得公正,不过,我苏某行事,也一向公正。”
  元丰山掌教神色异样,未有接话。
  苏庭背负双手,说道:“此次之所以直接索要最高的权力,便是我要亲自与苏关儿斗上一场,虽不能灭他真身,但也要重创魔宗。”
  元丰山掌教低声说道:“各宗掌教,俱非仙家,而苏关儿已是真仙,那仙家元神念头运转,远胜阳神之念,而且眼界所限,难免会有许多差异,正是因此,才向天庭请助。”
  苏庭笑着说道:“论起排兵布阵,大概是我在北域之时,展现得还不错,不过……”
  掌教听他话中有话,略感讶异。
  苏庭缓缓说道:“比起行军打仗,排兵布阵,天庭之中不乏高人,昔年封神期间,三朝之中的名将,例如武道真神郭仲堪,曾横扫八百部族,未逢一败;再如天河水师陈芝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再有葛相之后,支撑蜀国的南天神将……他们论起领兵,都在我之上,尽管布置仙宗,非比行军打仗,但我本以为是帝君会命他们下界的。”
  说到这里,苏庭目光稍凝,没有继续再谈。
  当年封神之战,不乏战绩显赫的名将。
  如葛相这位上冥阴天子,坐镇九幽地府,自然不能把持此事,但是他先前列出来的三大将领,足以堪当此职。
  可是帝君却偏偏派了他苏庭。
  那么这三位呢?
  “三界巡察使白继业,受命探查魔宗痕迹。”
  “以白继业的本事,暗中探查,或许能捉到些许线索。”
  “但此事却非隐秘,诸天仙神均有知晓。”
  “总让苏某觉得,白继业只是在明,而暗中定然还有手段。”
  “这三位不会是受帝君之命,去真正探查魔宗的罢?”
  苏庭心中暗道:“我猜得到,苏关儿大约也猜得到,那么帝君一定也能想到苏关儿可以猜到他的心思……这其中的布局,或许比我想的更深一筹。”
  他眼神闪烁,心中这般想着,离了主峰大殿。
  今日守正道门与正仙道的使者,各自回山。
  而苏庭却也该要动身了。
  中土战火燃烧,四方魔道入侵,光凭他在元丰山之内,推算大局,还是不足的。
  他要离开元丰山,四处探查,亲自探明各方变化。
  这也是他艺高人胆大,自身已是仙家巅峰,行走在中土地界,倒也不怕再被苏关儿伏击。
  ——
  回返洞府。
  苏庭稍微收拾了一番。
  红衣已然知晓他的想法,问道:“你今日便要动身了?”
  苏庭点头说道:“今夜离山。”
  顿了一下,又听他道:“暂时照我布置,被我点名的那些位长老,赶往东海方向。除此之外,避免变故,为了稳妥一些,也为了能够有远胜魔宗的更大优势,来减少各宗伤亡,你以我苏庭之名,号召中土各道门宗派以及修行世族,共同抵御魔宗。”
  红衣点了点头,说道:“你乃是幽冥真君,又是天庭使者,理应由此权柄,我是神灵,再以力相压,不由得他们不服气。”
  说到这里,她想起一事,又问道:“还有,你那小徒弟呢,魔道几乎倾巢而出,便是半仙也有陨落之危,可要继续将他困在宗门?”
  苏庭微微摇头,说道:“玉不琢不成器他,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他也需要历练,就等他从禁室出来,让他赶赴东海,便让小白蛟跟随身旁,护卫于他。”
  红衣点了点头。
第九一一章
人间大势!万古河流!
  中土地界。
  昔年三朝纷争,却最终落于大周之手。
  传闻大周是前朝余党,但却并未依照前朝之名,而是创立大周。
  而大周开国皇帝,竟是以女子之身,尽管在当时来说,大逆不道,但是她手执大权,杀伐果断,杀尽了大批反对之人,抄家灭族,血腥镇压,终于坐定此位。
  此后她励精图治,又有刘泊静这等治世能臣,才创立了大周八百年根基。
  尽管四百年前,有过一场叛乱,但最终也是被大周平定。
  可是如今这一场战火,却已经烧了三十年之久。
  昔年大周腐败,根基糜烂,而新朝气运鼎盛,不断发展。
  自先帝死后,新帝登基,拥有卓越才能,才定下了大周乱象,重新稳定下来。但在此期间,新朝却也发展到了与大周相当的地步。
  于是两大王朝,分割中土,连年征战,死伤惨重,又在两国交界,各自修建城池,劳民伤财,可谓是让百姓民不聊生。
  如今年轻一辈的百姓,甚至在出生以来,在记事以来,天下便纷争不断,从来没有太平年代。
  有时天灾连绵,或洪涝、或干旱、或寒霜暴雪,而朝廷赈灾不及,历年饥寒交迫而亡者,同样不计其数。
  而以今年的交锋,最为激烈。
  因为新朝的开国皇帝,原先的白乡城主,年初寿尽而亡,有新帝登基,年轻气盛,杀机十足。
  而大周之中,昔年的新帝,如今也年过六十,看见敌国君主老迈而亡,自觉看见了灭亡敌国,重振大周的希望,也是要在有生之年,平定叛乱的念头……他更不想要遗憾老死于病榻之上,因而御驾亲征。
  便是因此,在新朝的开国皇帝死后十天,大周便已筹备完成,主动掀起了这一场大战。
  “难怪人间气运渐渐平定,我看这一回交锋之激烈,不到亡国,必不罢休。”
  苏庭立于高空之上,俯视下方,目光微凝,暗道:“好在今年没有天灾,否则朝廷根本无暇理会赈灾事宜,又是民不聊生,恐怕又有当年人吃人的事情发生了……甚至有人会挑动灾民,再如当年一般,又是一股造反的势力。”
  他驾驭遁光,往北而行,正好经过两朝交战之处。
  此刻已经歇战,大周的军队,占据了一座城池。
  而燃烧的战火,还未熄灭,尸横遍野,鲜血无穷,下方满是残肢断臂,有着断刃破盾,有着还在燃烧的箭矢。
  他乃是仙家巅峰的境界,所见的极为清晰,甚至也能看见无穷无尽的杀机与鲜血当中,凝就而成的煞气。
  甚至于某些修行人,尝试借此修行。
  此法也算正道,可一旦走偏,便近于魔道。
  只不过,也有惊才绝艳之辈,可以借此凝就法意,不在五行之中,名为杀意,又称人意。
  “须得命元丰山,暗中派遣一批弟子,对于战场之中的修行人,加以掌控,避免出现什么穷凶极恶之辈,悟出血煞修行之法,今后用以杀人修炼。”
  苏庭这般念着,朝着北方而去。
  在他心中,闪过了一个念头。
  倘如当年他没有准许丁言脱去奴籍,是否天下便没有这样的乱象?
  下方是不是就再没有这样惨烈的景象?
  说到底来,成千上万赴死的士兵,亿万受尽磨难的百姓,不过只是上位者的野心,不过只是大周与新朝的掌权之人,在争夺权势罢了。
  但是对苏庭而言,他放出丁言,丢失金莲,所影响到的,不单单是这下面的士兵,不单单是世间的百姓,还有往后无数万年的世间轨迹。
  例如许多原有的轨迹中,许多该有的人甚至不会出生,许多不该有的人却会现世,许多该有的事情不会发生,而不该发生的事情,却又发生了。
  时代如大河奔流,一点儿偏差,便永远走向另一条大道。
  这便是当初青帝对他所言。
  也是一直阻拦着苏庭踏破真仙境地的最大碍难。
  “罢了,中土之事,此后再说,与魔道的争锋,才是眼下所应该重视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1/1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