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575

  苏城快速的扫了一眼,收回目光,低下头道:“现在双方各50%的比例,是各让一步的结果,如果我提议或赞成,詹森会以为我们串谋起来,想夺取控制权,反而不美。我不想打破这份信任,也希望你们能理解。”苏城说的很客气,但也悄然点出了利害:中远获得的股份,将会影响到控股权。
  贺雨薇感谢的点头道:“我明白了,但不知道30%左右的股份,应该用多少资金?”
  “大华实业以技术和资金入股,用了1000多万美元吧。公司的资金总额有4000万的样子。这笔钱主要用于收购国外的中小型船业公司,以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总金额预计足够了。”苏城笑容温润,一如他在人前的表现。
  “收购公司我也能帮得上忙,你们看中了哪家公司?”
  “荷兰的纽科公司是排在第一的,然后还有挪威和英国的一家公司,德国的费诺尔公司也在考虑范围内,这些听说都是接触过的。”
  “听说?”
  “收购全部由哈利伯顿完成。”
  贺雨薇连连摇头,道:“这怎么行,很容易被人家骗到的,现在的私企也不在乎钱了吗?我现在就去找哈利伯顿的代表说……”
  “叫詹森。”苏城纠正。
  “对,詹森。”贺雨薇笑起来,精明就消失了,全留下成熟的妩媚。
  苏城不由多问了一句:“你们有足够的资金吗?”
  “今年,中央财政好像有这方面的专项资金,我们中远有资格争取。”贺雨薇说完,兴匆匆的去找詹森去了。
  胡俭叹了口气,道:“苏厂长,不好意思,贺雨薇的出身和我们不一样,到上海以后,就一心想要办大事,给您添麻烦了。”
  他也悄悄的点出了贺雨薇有背景。
  其实,不用她说,苏城也清楚了。一般人哪能举手投足间,敢说拿下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另外,胡俭40岁做到中远船务的执行经理已经很快了,这个贺雨薇年纪轻轻就到了相同的位置,纯靠拼搏的几率太低。
  苏城点了一下头,道:“中远航务再怎么说都是中国的公司,大华船业也不是我们大华实业的核心业务,贺雨薇要是能弄到股份,对双方都是好事。”
  “但对哈利伯顿就不是好事了吧?”胡俭明白了他的意思。
  苏城笑道:“所以让他去争取詹森的同意。如果他能出让一定的利益,让詹森觉得满意,那就是大家都满意的事。要是不行,那就一切照旧。胡经理,不管中远船务是否能得到股份,工程方面,还希望您多多费心。”
  “一定一定。”胡俭说了,还是有些过意不去,再次解释道:“中远船务做了这么多年的下游企业,一直是想往上游发展。贺雨薇还是年轻人,急躁了些……您多担待。”
  胡俭说到后面,有些说不下去了。自从研究了苏城的简历,他一直没有将苏城当作是年轻人,但是,面对面的说话,苏城怎么看怎么年轻……
  “我们大华也是要力争上游的,无论这次是否成功,下次还有机会。”苏城不动声色的将话题岔开了,他并不看好贺雨薇的游说,詹森不仅有外资背景,而且有哈利伯顿的外资背景,作为能在全世界185个国家开展业务的超级石油服务商,他们有的是对付地头蛇的经验。
  贺雨薇就算度让两倍的利益,也不一定能说动詹森。
  大华实业能用1000多万美元入股,除了现金和技术两方面的投入之外,还有隐性的订单投入。阿布扎比的瑟坦油田最少需要5个大型海上钻井平台,根据勘探情况的不同,后期可能需要8个以上。这些订单就是大华船业起步的基础。
  另一方面,苏城和哈利伯顿合作多次了,中远船务的央企背景,此时反而是个阻碍。
  没多久,贺雨薇就满面冷冽的回来了,詹森的拒绝干脆利落,完全不给她解释的机会。
  没等询问,贺雨薇就对苏城道:“苏厂长,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中远船务,加入这次合作中?”
  “这次合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购到的国外公司,仅凭我们大华实业一家的技术,在海上石油装备的竞标中,肯定是不占优势的。哈利伯顿也只是一只脚踏进这个圈子……”苏城半劝半解释。
  贺雨薇见苏城心不在焉的,追问道:“要怎么样,大华实业才愿意帮忙?”
  “实在是没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地方。”苏城摊开手说。
  贺雨薇笑吟吟的看了他一眼,并不强求,眼波流转道:“我们下次再谈。”
  看着她走下了甲板,苏城不由奇怪起来,面向胡俭,道:“胡经理,您得给我透个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胡俭迟疑的没有说出来。
  “看贺经理的样子,有点不太在乎钱的样子。”在20年后,央企可以不在乎钱,但在1989年,外汇是相当稀少的东西,不是需要就能弄到的,多多少少得依靠关系,而且是私人关系。
  1000多万美元,毫无疑问的是大人情。贺雨薇家庭背景再出色,也是如此。这就让苏城感到奇怪了,仅仅是中远航务转型的话,贺雨薇一名执行经理根本没必要如此积极。
  以苏城的观点来看,央企这样资本雄厚、融资优势巨大的垄断性企业,完全不必追逐新兴的热点,等到市场成熟了,再以政策和资金优势压上去才是正途。IBM这种自由世界的蓝色巨人也是如此。
  胡俭颇有顾忌,小声道:“如果是1000多万的话,贺经理的确能做到。”
  “1000多万美元,有必要吗?”苏城投资的钱是从台塑借的,目的也是为了开发瑟坦油田,和大风刮来的差不多。贺雨薇家世再好,以中远船务的模版弄钱,十有八九比他困难。
  胡俭无奈的道:“我们主动寻求外国投资,一直都没有成功,哈利伯顿这种企业,简直……怎么说呢,确实值1000多万。”
  “你们想上市?”苏城疑惑的问。
  “怎么会。”胡俭笑了。
  “如果真的要投资大华船业,总得让我知道点东西吧。”苏城迎着海风撇嘴,一股子咸味。
  胡俭想了半天,确实如此,才缓缓开口道:“收到消息,我们大概要与上远运输等几家公司合并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长宁基建
  国企合并,的确是大事。
  苏城忙问:“合并成为什么级别的企业?”
  胡俭犹豫的道:“估计是副部级的大型海洋工程公司吧。”
  短短的两句话,让苏城察觉到了玄机,再问:“贺经理和你们中远船务的总经理,是什么关系?”
  胡俭支支吾吾的,无论如何都不肯说了。但苏城心里已经有了计较。要是几家公司竞争这个大型海洋工程公司的主位的话,一笔外汇人情确实值得。
  回到船坞,胡俭借口要检视了解情况,跑去了车间,不给苏城单独说话的机会。
  苏城也不着急,找出自己大学的电话簿,当作联络感情,一个个电话打过去。
  数家国企合并,无论如何都不能默默进行。事先放出风声是一定的。
  既然胡俭与贺雨薇都知道了,那说明风声已经放到了中层,相关的部委,总会露出风来。
  一圈电话打出去,苏城突然想到,小胖的父亲黄恒丰,是中船下属企业的一把手,说不定知道些什么。
  苏城快速翻找号码,满满的一本电话册,全是手写的记录,找起来尤其困难。
  此时,苏城无比的怀念能存几千上万个电话号码的手机……
  好容易拨通电话,一通寒暄之后,苏城说明了情况。
  黄恒丰果然知道情况,笑道:“我听说是三家合并。中远船务、上远运输、长宁基建。和其他合并不一样的地方,这次合并是有主次的。”
  “主次是指什么?总经理和副总这样的主次?”
  “你说的这种,叫战略上的合并,三家糅在一起,搞搞平衡,财务人事统一。”黄恒丰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来,嗡嗡地:“中远船务他们,估计要搞战术上的合并,就是确定一家企业,以它为主,兼并其他两家,或者更多的企业,并且得到国家扶持,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
  苏城一听,这等于是收购了,怪不得贺雨薇如此积极。谁做收购主体,谁做被收购方,待遇是千差万别的。他接着问道:“职工和领导呢?”
  黄恒丰想了一下,道:“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被合并的公司,领导层发生很大的变化,那是肯定的。”
  苏城拿着电话点头。用正常的思维模式,被兼并的企业中高层领导肯定是前途暗淡,即使从普通职工的角度考虑,被收购也会损失多年积累的关系。老亲家和大舅哥的职位丢了,子女的工作就更难解决了,奖金等短期利益也可能受到影响。
  “果然值得争一下。”苏城感谢了黄恒丰,缓缓的挂上了电话。国企都是终身制的,一人一家一辈子就指着一家企业,就某种程度而言,这种国企合并,比裁员的私企还要残酷,对职工心理的打击尤其严重。
  苏城暗想:如果我是在某家国企中说不得也要争一争合并了。
  了解到了贺雨薇期望投资的内情,苏城又做了几天的调查,并查阅了相关信息。
  与此同时,他也不得不注意到两座海上平台的使用情况,以及第三套平台的研究进展。至于何时能将钻井平台用在阿布扎比,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油田虽然比印钞机还赚钱,但在烧钱期只会让人觉得更可怕。不似埕岛油田,阿布扎比的浅海油田埋藏更深,进尺更多,花费自然更昂贵。
  苏城也没有先知先觉的优势好利用,只能安心的承受每天数十万元的勘探费用。好在有财大气粗的长荣和台塑集团,唯有希望他们的耐心能持续到出油。
  例行的忙碌中,贺雨薇再次来到山东。
  这一次,她带足了人马。8个人的团队拥簇着她走进办公楼,看起来就有派头,贺雨薇也换上了更加庄重的灰色职业套装,竟比周围的男人们还要干练,换到10年以后,大家说不定会以为是纪委来了。
  但是,走进苏城办公室的刹那,贺雨薇却又露出一个温柔的笑脸,语带诚恳的道:“苏董,我又来麻烦你了。”
  “没有什么麻烦的。”苏城言不由衷的说。国企的事情向来繁复,他还没有决定是否参与。
  贺雨薇的团队自觉在外面的楼道等待,她则自觉的坐在沙发上,喝了两口茶,笑道:“苏厂长,我听说你为了拿下油田,包销了阿联酋的天然气,这个问题始终都没有解决吧。”
  “正在解决中。”苏城心想,这年月谁不知道我包销了天然气啊。
  贺雨薇浅浅一笑,声音清澈的道:“我认识一些朋友,可以帮你解决1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
  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多,实际上,连20万吨液化天然气都赶不上。苏城嘿嘿笑了两声,道:“您的朋友是天燃气公司的吧,这个数量,对他来说,不是很划算吧。”
  “签三到五年的合同,是没有问题的。”贺雨薇也知道数量很少,不等苏城回答,笑道:“这个合同是白送的,就当见面礼吧,无论我们谈成与否,都不变。”
  “那我就收下了。”苏城微微一笑。能处理20万吨,那就处理20万吨好了,以中国目前民用天然气的消耗量也不算少了。
  贺雨薇见他收下了,不由心情放松,轻捋了一下头发,在沙发上坐直了身体,挺起胸道:“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提议。我们上远船坞可以承接修建专用的天然气码头,不论大华实业指定在哪里,我们全部垫资修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