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575

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待
  大巴车驶入中远船务的新厂区,首先见到的是一片红领巾的海洋。至少有五六百名小学生,穿着崭新的衣服,晃动着小小的旗帜,列队等待在停车场。
  小学生的前面,还有十多名身着靓丽校服的中学女生,她们长袜上套着格子短裙,有点像是民国女学生的风范,虽然没有露出肌肤,但也点亮了环境。
  这一次,不用苏城再说什么,几个年轻的老外都嗷嗷的跑到了门边,等着下去观景。
  詹森在中国久了,急忙道:“都记得你们到中国前的培训,要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信仰,下车以后,不要做多余的动作,这里是中国,没地方请律师的!”
  只有最后一句的威慑力才足够,门前的工程师笑着说:“我们知道,就看看。”
  苏城深吸了一口气,等车门打开,抢先下去了。
  “苏厂长。”贺雨薇稍早抵达,看到苏城还愣了一下。
  贺成钧的道行就比她高多了,脸上没有丝毫变化,用眼神和苏城打了个招呼,表面上只是握手套话,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两人并不相识。
  这也是一种技巧,要是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熟悉,工作反而不好开展。
  苏城微笑着继续往下走。中远船务和天津市政府的领导排成了一条长龙,要一个个握手下去。
  于是,苏城先和市长握手,再和副总经理握手,再与副市长握手,再和第二副总经理握手,再与第二副市长握手……
  一步步的走过去,足足握手了二三十次才算结束。
  随后,各级领导按照早已设计好的顺序,分别接待专家。贺雨薇陪着苏城,贺成钧等人就全部到了外国专家身边去了。会英语的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说,不会英语的就通过翻译说,各种问候和恭维,简直像是上级领导来参观似的。
  这些工程师哪曾经历过这样的待遇,一牵线木偶似的任人支使,好半天才说话顺溜了。不过,人学享受还是很快的,尤其是久经训练的马屁功夫,虽然用英语来拍,变的有些串味,但串味的马屁仍然是马屁,一会儿的功夫,就把11位工程师的毛给捋顺了。
  苏城看的一阵无语,也有些佩服。同样是控制人,苏城在大巴车上用的是威逼的法子,外国工程师虽然屈服了,心里估计是不舒服的。此刻,中远船务用拍马屁的方式,虽然需要一点心理建设,成本却是极低廉的,外国工程师一样的屈服,心里还舒服着……
  这种法门,苏城想是能想到的,做却是做不出来的。
  唯一让他有些不爽的,也就是中小学生的欢迎队伍了。苏城看到,有的孩子已经站困了,不由低声对贺雨薇道:“让这些学校的孩子都回去,怪难看的。”
  贺雨薇一看就知他的想法,辩解道:“这可不是我们中远船务要的,是人家市政府送来的,呶,当地教育局的领导都在那里。为了拉我们中远船务这个合资项目,人家市政府也是倾巢出动,这也算是常规的欢迎方式。”
  苏城“嗯”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其实,包括市长在内,这些正厅级、副厅级的官员,哪有一个是愿意低头的。为了工厂伺候外国专家,总比为了官位伺候的上级领导好看一点,让小学生列队欢迎,只能说是弊规。
  贺雨薇听命而去,她也不好强行命令,又得用各种解释,苏城懒得理会,回头再看,外国专家也全都上车了。
  清一色的奥迪100,两位专家上一辆车,宽松的让人吃惊。在1989年,这种排场比华晨宝马漂亮体面的多,困难自然也是多多。苏城用下巴想也知道,刚刚开始建新厂的中远船务没可能购买一溜的奥迪,只能是政府挪借的……
  “都不容易啊!”苏城想到90年代后期的招商政策,同情的看了看市政府的官员们,他们还要再熬20年,才能看到公务员的曙光。现在的市政府官员,不仅财富比不上个体会,社会地位也比不上国企,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自然更大。
  贺成钧的秘书跑来将苏城叫上了最后一辆奥迪100,然后跑上副驾驶座,示意开车。其他中远船务的官员和政府人员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桑塔纳、沃尔沃一类的车型已经超过了中档车的范畴,大量的东欧车和60年代进口车才是主流。
  随着车队的启动,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欢迎团才陆续撤离,苏城隔着窗户轻轻的吁了一口气,他无力改变这种情况,只能尽可能的影响身边的人。
  “看不惯?”贺成钧忽然开口,他是个很有眼力价的人,30年的国企生涯,抹掉了他的技术细胞,锻炼了他的政治眼光。
  苏城简单的道:“只是觉得没必要而已,几个美国的工程师,虽然值钱,但也没这么值钱。”
  “在苏董眼里,这些外国工程师也许是小人物。但我们中远船务,对海上石油装备是一抹两眼黑,合资厂能不能做成,技术能不能的得到,最后不全要看这些工程师的。”贺成钧说着,似真似假的叹了口气,道:“听说长宁基建和日本的伊藤商社签订了合约。要不是苏厂长帮忙,我们中远船务这一次,怕是在劫难逃了。”
  “还没有正式签约,尚有机会。”
  “还要请苏董继续费心。”贺成钧在车内弯腰行礼。
  苏城赶忙用手把他托住,说道:“我们大华实业和中远船务,是伙伴关系,一荣俱荣。中远船务的工程水平提高,对我们也有极大的好处,所以,道谢就不必了。”
  “不能光是道谢。我答应的事,一定会完成的。海上钻井平台的大会战,我们回去就搞起来,埕岛油田的海上钻井平台,也是我们优先完成的工作。”贺成钧说到这里,才舒缓了一下语气,道:“昨天看到电报,说是12个工程师,刚才好像只看到11个啊。”
  其实,他只是随口一问。
  苏城也没当回事,轻描淡写的道:“嗯,有一个被我给辞退了。”
  然而,这句话落在贺成钧耳中,简直如同雷鸣一般,他立刻坐直了身体,难以置信的道:“什么!辞退了!”
  “嗯,工作时间酗酒,我不光辞退了他,还要求哈利伯顿辞退他。”
  “这……这……这个……”贺成钧的眉毛颤动起来。要不是苏城,他现在就要开始骂人了。
  苏城于是从头解释了一遍。
  即使这样,贺成钧也不满意,恨铁不成钢似的,道:“他要喝酒,就让他喝嘛,酒后吐真言,对不对?我们又不让他做工人,他就是坐在办公室里,一天灌一箱的茅台,只要能给我写出一本子的实验参数,我自掏工资也给他买。苏董,您想想,咱们和哈利伯顿谈技术,多难啊。人家要钱,要专利,要技术分成,还要咱们让市场,让他们付美元……但是,咱们只要把这些外国专家伺候好了,这些功夫不是都省下了。”
  “外国专家也不可能什么都说吧,一些专利技术什么的,哈利伯顿来之前,肯定要明确的。”苏城勉强辩解了一句。
  贺成钧再次摇头,苦口婆心的道:“他们有纪律,没关系,总有不守纪律的时候吧。我给你说,当年我们和苏联搞技术,伺候的那叫一个好,苏修的纪律比美帝好多了,两瓶二锅头灌下去,总能换来两句话吧……”
  苏城无话可说,低头道:“我错了,我这就把那个酒鬼要回来。”
  “不用了,免得打草惊蛇。”贺成钧是真当作打仗了,认真的道:“你刚才不是说,有两个外国专家在喝酒吗?你把另一个给我指出来,我们重点突破。”
  苏城给他说了,又道:“FPSO其实没什么复杂的东西,难点都在工程方面,你们用不着太宠着他们。哈利伯顿投了一半的钱,要是不出成绩,哈利伯顿也会着急的。”
  “能偷学一点是一点。”贺成钧一下子露出了自己的小农面目。
  两人相视一笑。
  说了几句闲话,看着车要到新厂区了,贺成钧才轻声道:“我们打问了一些人,知道伊藤商社为什么能和长宁基建合资建厂了。”
  “为什么?”
  “伊藤商社正在国内的长征厂搞合资空调厂,长宁基建逼着长征厂让步,光是股权就让了10%,年产15万件空调的生产线,等于让了一万五千件的利润,而且是一年一年的下来……”贺成钧说着摇头,道:“我说的人都脸红。”
  “爆到媒体上怎么样?”
  “这么大的事,没证据怎么说。人家报纸不会刊登的。”
  苏城眼前晃过苏东元和苏振国的面孔。这件事由苏刑主导,以他的能量肯定不足以完成这么大的交易,但是,苏振国参与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是他儿子的亲家。
  苏城继续深想下去,暗忖:攻击合资肯定是不行的,而且容易牵连到中远船务。攻击伊藤商社也不合适,直接违反国家政策。暗箱交易没有证据……那么,就只能间接性的下手了……
  想到这里,苏城轻声问:“长征厂,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贺成钧一惊,道:“咱们可不兴内斗。”
  “不要搞那么厉害,只要一些影响合资的细节性问题,耽搁他们一段时间就行了。比如人员的安置和分流,品牌之类的所有权,我们在报纸上讨论,给伊藤商社的合并制造一些麻烦就行了。”
  贺成钧迟疑的道:“耽搁一两个月,又有什么用?”
  “到时候再想办法也好。”苏城这次就不说实话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策划
  中国的官员是久经训练的政治战士。当他们拍马屁的时候,对方恨不得把鬃毛竖起来;当他们憋足劲儿使坏的时候,对方也能在不知不觉中被熏晕。
  1989年的国企,只要是一个圈子里的,几乎守不住什么秘密。贺成钧和贺雨薇父女俩偷偷摸摸的找上几个军工厂的朋友,两杯小酒下去,两趟商场逛罢,该打听的就全都打听到了。
  随后,贺成钧又找来了公开和半公开的会计资料、合并细节,再请来苏城,躲在天津新厂的空置办公室中,开始挑挑拣拣那些黑材料。
  贺成钧淡定的将材料分类。他人老成精,对政治风向是最敏感不过,能说不能说的话,就相当清楚。
  其实,看他浓密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不知道的人估计会用慈眉善目来形容。实际上,桌面上的几十份黑材料,四分之三是贺成钧收罗来的,详细资料更是他一手包办。
  作为一名久经考验的国企战士,贺成钧一面兴奋的笑着,一面还警告道:“咱们做自己的事,可不能毁了人家长征厂的合资。”
  贺雨薇在旁撇撇嘴,脆生生的道:“以现在的条件,长征厂就是贱卖国家资产,合资了也没什么意义。而且,日方要求解除所有职工的无限期劳动合同,转为合同制,还不给赔偿,他们过两年,要是解除了劳动合同,不是让几千号的工人喝西北风去。”
  “品牌也要拿去了。”苏城轻哼了一声,道:“以后,什么长征电风扇之类的东西,就再也没有了,日本人根本不给咱们造牌子的机会,他们就把咱们定位成廉价的加工商。长征厂的领导同意这样的合资要求,不光是上面的压力,我看苏刑是做了一些工作的。”
  由于苏城和苏刑都姓苏,贺成钧动了两下眉毛,但他肯定不会问出来,立刻转话题道:“贱卖是肯定的。否则,他们也不能以此为条件,让伊藤商社同意建立合资厂。问题是,这是最近发生的事情,人家肯定做的隐秘,我们想找到材料,太难了。”
  “嗯,还是从长征厂本身的问题上来。”苏城细细的阅读材料,口中道:“有些问题,没有人提起,双方的领导都当不知道,一旦有人提起了,解决不了,收购就要停下来。”
  贺雨薇一听有门,忙问:“什么问题?”
  苏城说道:“不知道。”
  “那你刚才说……”
  “一种来说,总会有这种情况,通常是人的问题,或者是财务的问题,仔细看的话,总是能找到的……”苏城的声音越说越小,很快就陷入了阅读当中去。
  贺成钧摆摆手,让贺雨薇不要吵苏城,自己蹑手蹑脚的到边上泡了一杯茶。
  苏城一看就是一天的时间。
  虽然仅有二十多份材料,总共不过几百页的样子,但是,看材料是必须交叉阅读的,加上长征厂每年向上级领导递交的各类文件,公开发行的新闻,还有翻译自国外的报导,阅读量瞬间就上去了,花费的时间也更多。
  月上梢头,三人也不休息。贺雨薇学着苏城的方法,帮他整理材料,陪同分析并演算。贺成钧就到里面的房间打电话,他是做工程的,大江南北都跑过,最不缺的就是熟人,而且,贺家的身份也算好用。
  这样到了午夜,贺成钧已经困的支撑不住了,贺雨薇也昏昏欲睡时,苏城才一拍大腿,道:“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