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575

  苏城却是上看看,下看看,转过头来,道:“要是买装备的事,你们自己看着办就行了,不用这么客气了。”
  柴薇愣了一下,也不纠缠,笑笑道:“那等我们遇到疑问了,再找苏厂长帮忙。”
  说完,袅袅的离开了。
  薛洁见苏城干净利落的拒绝了人家,心里突然有些高兴,说道:“好歹是在国外了,你干脆和我们一起去吃饭吧。”
  这下子,不止是苏城,薛洁自己首先呆住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延长时间
  苏城慢慢的燃起了一支烟,在烟雾后面,看着薛洁,让人看不清他的目光。
  薛洁颇有些手足无措,说道:“我说的是……大家都到食堂去吃饭。”
  “这里是阿布扎比,哪里有食堂啊,咱们的晚饭啊,都到会展中心的餐厅,自己解决。”
  “我不知道没有食堂,那算了吧,下次有机会再说。”薛洁能把头抬着已经费尽了力气,此时找到了机会,逃跑一般的往外走。
  苏城笑看着她离开的背影,转瞬又有点闷的想:这下好了,来了两个女的,又全走了。
  他自己傻笑两声,转身返回展台。
  霍昌自己不怎么懂英文,洽谈业务也帮不上,见苏城闲下来了,忙过来道:“展会的人来催了,说要打扫会场,问咱们啥时候下班。”
  苏城回过神来问:“你怎么答的?”
  “我说来问问你。”霍昌看着展台上的人群,道:“要不,咱想办法再延长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估计不够。其实……这个时间拖的越久,对咱越有利。就把它当做咱们的维修训练吧,客户有需要,咱们就要尽可能的满足。”苏城想了想,道:“这样吧,你带上翻译去找筹备委员会,再去找展馆方,让他们延长开放时间。我留在这边,给咱们的工程师做好后勤工作……”
  “是。不过,要是延长太久,展馆方估计也不愿意。”
  “咱们大华实业是主办方,他们想要尾款,就要行个方便。另外,电费误工费什么的,他们要就给他们。”苏城又想了一下,道:“还得安排一下外面的交通车辆,别让客户不能回去了。”
  “这……真的让客户们继续问?”霍昌瞅着台上的老外,道:“咱们定个时间,让他们明天来,不是也一样?我看贝克休斯就是这样,定好时间,一分一秒都不差,该下班就下班。国内都说,外国人这种叫严谨……”
  “严谨?”苏城失笑,道:“生意场上,靠的是人情,外国人也不过如此。当然,搞生产,搞技术,这个靠的是人情。咱们不能为了搞生产和搞技术,就丢了人情这个招数不要吧。”
  正处于解放思想状态下的霍昌顿时处于矛盾当中,理解不能。
  1989年的中国,外国人是千好万好的,就算有一丝不好,那也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得人情味太少。但是,来自30年后的苏城知道,老外不是没有人情味,只是懒得向中国人表达罢了。大多数的外国管理者,都是把中国工人当猴子来管理的,各种管束之下,人情味是不会讲的。
  处于弱势的中国人,要是不充分的利用人情味的招数,那就只能一辈子被人当猴子耍。
  苏城知道,现在来谈订单的来外,很多都是贪图个新鲜,说不定就是纯聊天。但中国的茶馆,甚至后世卖茶叶的茶楼,不就是靠着聊天聊出来的吗?
  不怕老外聊天,就怕老外连聊天都不肯。
  苏城对于怀揣着美元来聊天的外国人,是相当欢迎的。他也曾不断的向工程师灌输这个道理,比起霍昌而言,工程师们的接受能力就好多了。
  苏城自去展馆的餐厅,弄了一堆的快餐,带到大华的展台,然后一个个的替换空闲下来的工程师吃饭。
  刘秋狠狠的抹了一把汗,也不吭声,蹲到休息室里,就是一阵猛啃。
  能搞订单化的工程师数量并不多,基本上都是苏城所知的大牛级人物,总数不过二十余。要不是这次的展会重要,苏城也不会将他们轻易的拉出来。济南动力机厂的水平能上升到山寨贝克休斯,那也是工程师们一笔一划研究出来的。
  用20多名工程师,满足这么多的客户需求,自然忙碌而辛苦。
  一会儿,孙立宪也坐了过来。
  刘秋喝了几口水,起身道:“我再去换人过来?”
  “你再吃点,别急。”孙立宪拉了他一把,道:“苏董处理的快的很,洽谈区那边还能忙的过来,展区人也少了些。”
  “这些老外也不想着休息,我现在,满脑门的都是英文,要不是来前做了突击培训,我真要不行了我。”刘秋抱怨了一句,摸着嗓子,慢慢吞咽热水。
  “都差不多。”又一个工程师钻了进来,瞅见汉堡就咬,一副饿死鬼投胎的样子。
  刘秋将杯子里最后一点热水喝完,又忙着去前面了。
  二十多名工程师,就以三人循环的模式互相替换,吃完了晚饭。
  这一天的展会,开到了晚上11点,才送走了最后一名客户。
  第二天早上9点钟。
  展馆如期开放,大华实业的展台,又是最早开放的一批。
  这一天的人流,明显少于昨日。石油装备展里,来的都是采购东西的商务客户,一旦确认了订单,那就不会再来了。
  但是,大华实业的展台,依旧是人满为患。
  没多大功夫,又有20张订单签了出去,虽然都是几万美元的小单,加在一起的数量却不少。
  苏城在前台帮衬了一会儿,就悄悄的回到了洽谈区。
  刚坐下没多久,昨日见到的柴薇就回来了,熟络的笑道:“苏董,在等大订单呢?”
  今天的柴薇,又换了一身衣裳,却是国内少见的女士套装,剪裁的相当合身,很有职场白领的气度。再加上御姐的气质,让苏城有种看制服诱惑的感觉。
  如果不是对方的身份特殊,他一定要问一句:您拍片的吧?
  明面上,苏城笑呵呵的道:“哪里有什么大订单。昨天到今天,我们工作了十几个小时了,最大的订单也就刚刚突破了百万美元。现在承接到的,除了几万美元的柴油机和发电组小单,就是海上钻井平台的组件。”
  “只要能接到一个海上钻井平台的大单,苏董就发财了,是吧?”柴薇笑吟吟的,问话的内容却让苏城警醒。
  苏城嘿嘿的笑了两声,立刻接口道:“我们做企业,赚的都是合理利润,海上钻井平台的单价高,成本也高,风险还大,没有接到也不可惜。而且,我的油田已经开采出石油了,不缺钱。”
  “苏总好像很紧张?”柴薇一步一步的走到苏城面前。
第二百一十四章
维修
  展馆上空的换气扇,哗啦哗啦的吹着。
  满场的英语和阿拉伯语,也是各种哇啦哇啦。传统的石化五百强企业,都有阿拉伯分公司,派遣阿拉伯语的翻译,甚至阿拉伯裔的工程师不在话下。
  大华实业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只能用英语来充数,这样还需客户自己懂英文,或者再带一个英文翻译,来个三方翻译。
  苏城觉得,柴薇有使美人计的意思,但如果仔细观察,又觉得她的动作语言再正常不过。
  他暗自警醒的同时,一笑而过,道:“紧张总是有一点的,尤其是摸不清对手底细的时候。”
  柴薇轻轻的笑了两声,道:“苏董视我为对手?咱们完全可以互惠互利,达成各自的目标。”
  “我和你又不熟,何谈互惠互利,咱们还是各干各的事,互不干涉为妙。”苏城听她扯到合作上来,顿时一阵头大。
  “苏董不想多卖出几台海上钻井平台?听说,这个东西和舰艇的价格差不多。”
  “你说的是成套的海上钻井平台吧。钻井平台价格高昂,不是说卖就能卖出去的,有一系列的细节要谈。再者说,我们大华实业的海上石油装备还没什么名气,积累两年,再进入世界市场比较好。”
  这句话说的言不由衷,只是不信任柴薇罢了。国内不管是什么部门,再厉害也管不到外国。上千万美元的钻井平台,哪里是几句话就能决定的。迪亚布是指着阿联酋的石油大国,以王储代表的身份谈话的,苏城可不觉得柴薇能达到这个层次。
  柴薇看出了苏城的不信任,眯着眼笑笑,就道:“总不能让你太吃亏了,这样吧。作为感谢,我介绍一个单子给你,不过,能不能拿到,的确要有一系列的细节要谈,能不能谈下来,就看你的本事了。”
  她这么说话的时候,显的有些老气横秋。
  不过,等她请来的人出现,并介绍说“这位是纳斯尔-拉蒂亚。Aramco公司的代表”的时候,苏城确实惊讶了。
  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的代表!
  对于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来说,“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绝对是皇冠级的优质客户。他们名下的石油资源实在太多,以至于根本不在乎花钱……世界上最好最多的石油开采装备,以及石油炼化装备,都是卖给沙特的。
  Aramco也是沙特唯一的石油公司,拥有整个沙特的石油资源,第一大股东是沙特国王。自80年代,沙特从美国公司手里收回全部的石油产权之后,他们对石油的控制日益严格,利润也节节上升。不能从沙特采油的石油公司,都把销售石油装备视作捞钱的不二法门……
  即使是苏城,也没有预料到,会有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的代表找上门来。
  柴薇向他眨了一下眼,介绍道:“你来谈吧。希望我们以后合作愉快。”
  “以后?”
  “我们已经和迪亚布先生联系上了。”柴薇做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
  苏城这才想起,自己在外经贸部的会议厅里,打过迪亚布的掩护号码。他们如果稍留心的话,确实可以直接联络到迪亚布。
  这样一来,苏城反而安心了,主动问沙特人:“纳斯尔先生,你们需要什么?”
  “我们有一台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受损,需要进行修理。”纳斯尔身边的翻译,用有异的中文回答。
  他们一行5个人,都穿着传统的白色长袍,戴头巾,披着镶金边的披风,既有华贵的气氛,也显的庄重神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