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575

  毛主任始终不发一言,此时不得不出来和稀泥道:“国储局的同志考虑问题的方向不同,国外金融机构的交易员,也不是在用自己的钱做交易嘛。我觉得,国储局的同志再做一些细致的研究,争取考虑的周详一些。大华实业自负盈亏,不参与不干涉。”
  苏振国笑看苏城两眼,问:“大华呢?”
  说了这么长时间,苏城也放开了,道:“大家做好自己的工作,天下太平。”
  国储物资调节中心自己的工作,就是套期保值。苏城明知道油价要跌,当然不希望朱恩波拿着2亿美元或者5亿美元去证明自己,这里面也有大华自己的税款。
  苏振国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沉思片刻,道:“嗯,这样吧。大华实业要做石油期货,国储局的同志也想做。干脆,大家坐到一起做,多商量,多讨论,都不要太固执。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朱恩波愕然。这怎么搞?
  毛主任没少经历过这种事情。计划经济时代,科研单位,金融单位和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在部委决斗无数次,专业性太强或不好决定的时候,就放在一起好了,最后活下来的那拨,自然能得到更好的待遇和重视。
  他咳嗽了两声,建议道:“我在招待所安排一些房间,让国储局和大华实业的同志们住过去?”
  “可以。从委里派人过去做协调,不要搞对立,要独立且联合。”苏振国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把他们两个加到政策研究中心的名单里去,石油价格和世界形势密不可分,伊拉克和科威特的问题怎么解决,美国人打开门商量,我们可以关上门讨论嘛。”
  苏东元眼皮直跳。苏振国说的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务院的政策研究中心,相当于国家领导人的智库,里面除了专业的学者,就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干部。很多时候,两者还是相通的。
  朱恩波即使有些才能,也还够不上政策研究中心的门槛。苏振国此举,明显是为了培养苏城的。
  这种倾向,让苏东元的感觉很古怪。
  ……
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止日
  转眼间就到了1月14日。
  大华实业集团战略事业部进驻计委招待所已半个月有余了,他们和国储局的干部一样,窝在小小的房间中,每天的世界就是屏幕和资料,对于新年的概念寥寥无几,许多人甚至没有离开过招待所。
  两个单位的人都住在一栋独立的别墅中。别墅掩映在一片掉光了叶子的梧桐树下。一座凉亭和两排小楼分别点缀在树丛当中。
  独立别墅是有些年头的老建筑了,外墙灰蒙蒙的,门前还有青白石的台阶,看起来颇上档次,只是旧的很,尤其是木窗户和门前的石雕,不知经过了多少次考验,如同久历战阵的老将,懒散却还在发挥余热。
  别墅内部仿照国外酒店进行装修,暖气烧的热乎乎的。
  苏城光着脚踩在地毯上,眼睛盯着前方的三个屏幕。分别是纽约、伦敦和日本的石油期货价格。
  朱恩波神色难明的站在苏城的身后。排成一排的还有国储物资调节中心的黄厅长,以及发改委的毛主任。
  在他们的后面,则是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们。其中还有一名专门研究中东问题的戴教授,乃是享受正厅级待遇的高级顾问,平时除了向国家领导人提供信息之外,忙的脚不沾地。今天也来到了现场。
  因为1月14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或者说,1月15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联合国的最后决议中,将伊拉克的最后撤军期限定在了1991年的1月15日。如果在最后期限内,伊拉克仍不撤军,多国部队就拥有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的法理基础,换言之,海湾危机将有极大的可能转变成海湾战争。
  最终形成的38国联军的前提,正是因为这条联合国决议。有了它,不仅多国军队攻击伊拉克是正义的,而且,伊拉克不撤军,多国部队还必须打过去。
  不管是为了公平正义,为了石油还是为了科威特王室。自1月14日起,战争开始倒数。
  以正常的思路来说,这一天的石油价格就应该开始预涨了。
  中午起床的时候,明显能够看出国储中心的工作人员表情轻松。最近一段时间,大华实业的战略事业部可给了他们不少的压力。油价一度阴跌到30美元,好险回弹到了31美元,使得他们的账面亏损控制在了每桶2美元以内。300万桶原油合同,意味着账面亏损在600万美元以内。
  国储中心的黄厅长为此大发脾气,毛主任也好几次生气了。
  总算,要熬过去了。
  “10点02分了。”朱恩波轻轻的嘘了一口气,也有人说出了声。
  伦敦石油交易市场,在伦敦时间10点03分正式开市。相当于北京时间的18点02。不过,大家的作息时间都是跟着伦敦市场而变化的,很多人看表,也都习惯看伦敦表了。
  高高的办公桌上的三个屏幕,全都换成了伦敦石油期货市场的数据。中东石油的最主要交易地点就在伦敦,当中东的地缘政治发生变化的时候,伦敦往往会与纽约和东京的石油交易市场产生差价。
  对这栋小楼里的人来说,伦敦石油期货市场就是他们关注的重点。纽约和东京的价格只做参考,并没有实质意义。
  不到10点03分,右侧屏幕上的曲线开始动了起来,像是心电图似的,形成一个小小的谷峰,然后震颤着向前走。
  “好。”朱恩波紧紧的握住手,觉得开局不错。
  毛主任问:“是不是涨了?”
  “一分钟时间,油价就比昨日收盘上涨了60多美分,很有机会啊。”黄厅长给毛主任做解释。
  要说压力大,黄厅长的压力也很大。朱恩波的级别哪能掌握上亿美元的资金,全要黄厅长签字同意。因此,那四五百万美元的账面亏损,就要算在黄厅长头上。
  这要是形成实际亏损,可是个大麻烦。
  毛主任也不轻松,听说涨了,使劲点头,说:“太好了,说明是要打了吗?”
  “美国不得不打。”戴教授以专家的口吻说道:“从8月开始,布什就开始准备了,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看哪个时机适合打,怎么打的问题了。”
  “如果苏联不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介入,那就打定了。我想,目前阻止油价上涨的唯一因素,就是这个了。”另一名研究员也发表了意见。
  毛主任高兴的仰头去看旁边的两个数据屏幕,黄厅长在给他做介绍。到目前为止,情况似乎都在好转。
  朱恩波忍耐了10分钟,在油价上涨了1美元以后,终于有点扬眉吐气的感觉了,转头面对苏城微笑,道:“苏董,既然要打仗了,是不是调整一下思路?”
  “再等一下。”苏城的笑容温润,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的样子。
  他已经买下了2亿美元的原油,数量是国储局的2倍,产生的账面损失也是2倍。不过,前两天的阴跌让他得到了1.6美元的账面盈利,现在仍然处于盈余状态。
  朱恩波也马上想到了这一点,暗骂自己着急,低头不语,看起来好像思考的样子,嘴角的笑容却怎么收也收不住。
  在他看来,原油即将进入上升通道,这还能有什么疑问!现在得意是早了点,但得意也就是迟早的事。
  除了大华实业的员工之外,房间内的大部分人都在笑。即使是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们,也把国储局看作是自己人,而把大华看作外人。
  一位梳着中分的研究员,想起苏城不遵守传统的表现,此时不由道:“分析问题的重点在于抓住主干。像是沙特的产油量增加,阿联酋的运输未受到影响,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中东发生战争,波斯湾发生战争,油价就要上涨,这个是铁律。对吧,苏董。”
  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们向来是眼高于顶的,用古代官场来形容,他们就等于是翰林。职位清贵,前途远大,而且可以凭借个人魅力和智力获得与闻机要的机会,并通过影响国家领导人而影响这个国家的政策走向。一些重要的智囊所发挥的作用,往往超过一个普通部委的部长。
  苏城作为大华实业集团董事长的身份,在这些研究员面前不值一提。其实,国储局的先生们也不怵苏城。朱恩波和毛主任也是因为三苏同处一室的联想,才有所收敛。否则,他们现在指不定已经庆祝开了。
  苏城倒是没想到这个研究员问的如此直接,于是想了一下,道:“中东发生战争,油价要上涨,这个也许是正确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油价上涨的时间,是持续高位运行,还是波浪式的起伏,或者是短短的几天价格上涨,几个小时的价格上涨。”
  黄厅长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见大家都看过来了,黄厅长有点不好意思,轻声道:“我是觉得几个小时太短了,不过,这说明苏董是个有幽默感的人。”
  戴教授以专业的语气,道:“四次中东战争的时间都不长,但两伊战争的时间很长。不过,石油危机主要还是因为中东国家。我觉得从长远分析,价格上涨是一个趋势。中期来看,估计会有数个月的高位运行,至少。”
  苏城默然不语,事实胜于雄辩,这个话同样能用在自己身上。油价在上升呢,自己再去强调石油价格的下跌轮,既没有必要也显的不合时宜。于是只看着屏幕。
  朱恩波则趁机道:“黄厅长,毛主任,现在的形式很好,我们想再申请些资金。”
  前些天累死他也批不到钱,现在的情况则发生了变化。
  黄厅长盘算了一下,果然做出了决定:“再给你们批500万,但是要再等一阵,到10点钟吧。要是情况稳定,就批给你们。”
  这种交易员制度和买卖期货的思维,绝对是中国特色的,偏偏就这样运行了下来,而且一运行就是许多年。
  苏城心想:你们真是不赔钱不舒服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到晚上8点,毛主任最先忍不住,告辞回单位,向领导回报工作。
  然后是晚上10点,朱恩波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2500万美元的授权,颇有大干一场的架势。
  不少人开始用同情的语气和苏城说话。
  晚上11点,石油价格上涨了2美元。
  至此,除了苏城,再没有几个人怀有强烈的下跌心态了。
  凌晨以前,毛主任满面春光的回到了别墅。和他一起的,还有几个与苏城年龄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他们好奇的观察着别墅内的一切。
  毛主任乐呵呵的甩下公文包,笑对众人,道:“我带了几个人过来,他们主要是观摩,不影响吧。”
  “不影响不影响。”黄厅长连连摇头,并主动接待。不用看样子,就知道毛主任的客人非同凡响。
第二百七十四章
炮灰
  伦敦石油期货市场要一直交易到凌晨四点,大家也就要熬到凌晨,然后再休息。真到睡觉的时候,往往是早晨了。
  毛主任带来的4个人,看样子都是高干子弟,开始的时候还兴致勃勃,到了凌晨两点左右,不约而同的睡倒在沙发上,东倒西歪的好像醉酒了一般。
  毛主任不做介绍,大家也没有人愣生生的跑上去认识他们。依旧是各干各的事。其实,光是看他们脖子上的大项链,时髦的半长发以及挺括的衣物,就知道身份特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