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575

  王克岭再次看向毛主任,道:“如果这是中国政府的意思……”
  “就是我的问题而已。”
  王克岭不是个吃亏的人,他哼了一声,道:“看起来,大华是要做在野党了?凡是台塑赞成的,大华就反对?”
  “我只是觉得,大华能做到的,引进先进经验的台塑就应该能做到。”
  “什么意思?”王克岭的表情一僵。
  “大华实业邀请了德国的巴斯夫公司,以及美国的绿色环评组织做了仔细的评估,我们准备将自己的甲醇基地的环保标准,提高到两岸三地乃至东南亚地区的最高标准。”大甲醇的环保要求原本就低于大乙醇,大华的基础做的也好,以全东南亚的标准来评价,做到顶尖确实不难,只是多花了5%左右的投资。
  但是,5%的投资对大乙烯项目来说,可是惊人的多。
  王克岭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王永庆最先明白过来,问道:“大华实业要和台塑对着干?”
  “我相信互相监督,我们能做的更好。”苏城笑容满面的道:“美国的绿色环评组织很乐意对台塑和大华进行考察。”
  绿色环评组织是一个石化行业内有名的非政府组织,属于所有人都讨厌的环保人士。这种组织做环境评价,可不是按照国家标准,也不是按照生产标准,更不会管你的技术达到还是达不到,他们只说不好的地方。
  只有极少数的特殊情况下,才会有公司邀请环境组织,像是苏城现在。
  不管是比生产、资本还是技术,作为新公司的大华实业都远远逊色于台塑集团。但是,新公司也有新公司的优势,它的历史短工厂少,也就没有那么多引人关注的环保问题。
  对于绿色环评组织来说,将大公司拉下马明显更具有诱惑力。
  大家脑筋一转,都看明白了苏城的用意。
  毛主任暗道“阴险”,王克岭则直接骂了出来:“我就不相信大华实业干干净净。”
  苏城笑了,道:“大华确实是干干净净。我是本着社会责任心做事的,也幸好这样,自90年代以来,环境标准是越来越高了,不知道台塑以前的标准够不够用。”
  王克岭恶狠狠的道:“你是想要毁掉海沧计划。”
  苏城语气轻松,说道:“大华实业只是一家公司而已,何谈毁掉。”
  王克岭见毛主任不做阻止,气道:“这么做,对你有什么好处?”
  “环保对每个人都有好处。”苏城又看宣总经理,笑道:“您说是吗?”
  宣总经理从鼻子里出气,却不说话。国企大厂的环保做的向来是比私人小企业好的,但要想在国际环境组织的评测中活下来,他没有这个信心。
  很多时候,国企不怕花钱,也不吝啬于环保的支出,但由于本身的技术实力有限,环保标准总是上不去。中石化就出现过反应釜的温度不达标,以至于本不该出现污染的环节出现了污染。面对每天的生产任务,大多数国企都不会因为环保而停产。就是总经理,也不好粗暴的干涉下属工厂的生产……
  毛主任冷眼旁观,突然发现,竟然真的让苏城找到一条出路。
  如果要比拼环保的话,中石化和台塑捆在一块也不是大华实业的对手。这就好像用医生和学生比清白一样,不管医生救活了多少人,他总有做错事的时候,而且往往是生死攸关的错误。学生虽然什么价值都没有创造过,但他也没有犯过错……
  王克岭、宣总经理等人也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正因为他们明白,才真心的郁闷。
  尤其是王克岭,不管在台塑内还是台塑外,他都是被捧在顶上的,何曾如此不爽过。
  要是实力不济,被诸如BP一类的强悍公司打败,王克岭也就忍下来了,偏偏台塑有十倍于大华实业的规模,却被他拽入泥潭中无法脱身。
  他的感觉,好像自己是一个声望卓著的精英人物,偏偏被小报记者因为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而苦苦跟踪。
  王克岭真想一巴掌打在苏城的脸上,然后再一巴掌,又一巴掌……
  他闭上眼睛,幻想着美妙的时刻。
  然后,就听苏城开口道:“没什么事的话,我要回去做准备了。”
  毛主任实时的宣布休会。
  王克岭一马当先,像是屁股上栓了鞭炮似的,冲出了会议厅。
  等了好久,王永庆才慢吞吞的走出大会堂。对他来说,从厅内到停车场确实有点远了。
  等他坐进来,王克岭急不可耐的道:“咱们怎么办?”
  王永庆靠在椅子上,常常的吐了一口气,道:“你知道他想做什么吗?”
  王克岭一愣,问:“不就是针对我们吗?大华实业集团想要海沧计划,谁都知道……”
  王永庆微微摇头。
  “不是?”
  “不是这么简单。”王永庆声音飘忽的道:“如果你是大华集团的董事长,想要获得海沧计划,怎么办?”
  “我?如果我是大华集团的董事长,我才不会傻乎乎的从台塑和一堆国有企业手上抢夺这样的大项目。”王克岭对台塑集团充满了自信。
  王永庆轻笑,道:“但苏城的方法,确实有可能得到海沧计划……”
  “怎么会?只要咱们想,海沧计划就一定是咱们……”王克岭说到一半,惊讶的抬头,道:“他觉得咱们会放弃?大陆政府都不敢这样想!”
  “政府官员即使觉得咱们会放弃,有一点希望,也会跟进的。苏城就不同了。”
  “这么说……他针对的其实不是我们?”
  “嗯。”
  “那他是……想要通过我们,证明自己比其他的国有公司强……”王克岭的自信发挥了作用,明白过来,道:“苏城是把我们和他拉到了一个水平上……这样的话,我们干脆别去理他……”
  “麻烦的是,咱们不能留下一个污染的名声。”王永庆缓缓的道:“你还得陪他继续玩。”
  王克岭将信将疑。
  第二天早晨,王克岭还没有想好如何处理此事,就见好几个人等在外面了。
  “看报纸。”一个大脸的男人丢给了他一叠报纸。
  “大华实业和媒体的关系极好,唉……”另一个大脑门的家伙跟了一句。
  王克岭展开看了一眼,就定住了步子,然后一份份的打开来看。
  最少有五份报纸谈到了环保,还有点名说到了台塑的。他们用的竟然是台湾媒体的言论。
  对于岛内媒体的刻薄,王克岭了解太多了,他看了一半就知道剩下的一半在说什么。
  王克岭丢下报纸,道:“我去找他们领导。”
  “我们得先反击回去。”
  “大华集团虽然是私企,但也要听大陆政府的……”
  “这不是政府的事!你想想看,岛内媒体要是发现,我们默认了污染的名声,六轻怎么办?”
  六轻是台塑的命根子,比海沧计划可重要的多。
  “我们反击回去。”王克岭再没有了犹豫。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富贵
  能源企业的公关部门向来是企业公关中的佼佼者,王克岭征得董事会的同意后,仅一天时间,台塑的公关就迅速运转了起来,开始在全国媒体刊登软性报导,他本人也连轴出现在各种公众场合。
  4月初,台塑为王永庆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时机——向希望工程捐助600万元人民币。
  以1991年的标准来看,600万人民币大约是100万美元,放在欧美等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也很不少了。对此时的中国来说,更是堪称巨款。此时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民营企业由于缺乏融资渠道,对资金的渴求几近变态,哪个公司的老板若是能够毫无保留的捐助资金,那他也赚到这么多钱。
  另一方面,国外的慈善基金不仅可以免税,而且可以让自家人得到一份体面优渥的基金工作,非常难得。相比之下,国内的捐助环境如此的纯洁,使得跨国企业的捐助热情不高。
  台塑用大笔的捐款竖立起了漂亮标杆形象,首先获得了团中央的肯定,然后开始在全国媒体频繁露脸。
  望着电视上,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导,王克岭稍稍有些安心,在周末聚餐中,他用“大势如此,以力破巧”来形容自己花了上千万元堆砌出来的公关成果。
  众人笑容满面的举杯共庆,对于海沧计划的结果,其实台塑内部也有分歧,但掌握局面并灵活机动,大概是他们一致的想法。最重要的是,不能落下污染的名声。
  王克岭虽然有些疑惑大华为什么销声匿迹了,但在得到大量的赞赏后,他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开始频频举杯。
  一圈敬罢,就见王胜默默的站在角落里,手上端着一杯白葡萄酒,几乎是没有动过的状态。
  王胜是最熟悉苏城的人,也是与苏城打过最多交道的台塑人。王克岭心中一动,走到了他跟前,笑问道:“王总看来有些担心?让我猜猜,因为大华?”
  王胜愣了下,失笑道:“也许是我想多了。不管怎么说,捐款希望工程的路子走对了,如果不是得到了政府机关的支持,咱们就算是掏钱,也买不到媒体的赞赏。”
  王克岭沉吟道:“中国媒体是听从行政命令的,这个比较好对付……”
  王胜恭维了一句:“那也是你找对了路,否则只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王克岭马上转问:“那你觉得此时的危机点在哪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