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8/575

  “好的。”侯海青记录了一下,又道:“周老准备派一名保卫人员给你,正在挑选中,你有什么要求吗?”
  “保卫人员?”
  “苏联究竟什么情况,现在也说不清楚,到时候你要是留在大使馆也许还好,出了大使馆,就得考虑安全问题了。”
  “找个没我帅的就行了。”苏城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
  侯海青经过自己的理解,很认真的记录下来:“面貌丑陋。”
  不同的领导对保卫人员有不同的要求,有什么样的特殊记录,都不奇怪,侯海青此时可没有歧视的概念。就算有,他也只会选一个不那么有针对性的词。
  做好了记录,侯海青收好本子,啧啧有声的道:“配保卫人员是高干标准了。等局里挑选好人,就会给你带过来,如果你同意的话,就会跟你一年左右的时间,到时候再看情况。另外,保卫人员的工资由国家支付,武器由国家准备,但工作服和工作时间的食宿由你负责。”
  第二天。
  苏城坐上了自京城转飞阿拉木图,再飞往莫斯科的专机。
  飞机主要是供外交部和国务院的干部使用,他们也要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新成立的俄罗斯。银行系统和商业系统的干部全都坐在了后面,很有蹭机的觉悟。
  苏城愁眉苦脸的坐在机舱尾部,耳边是机翼螺旋桨的轰鸣声,身边坐着的则是新保镖古洪军。
  正如侯海青所形容的那样,新保镖古洪军长的绝对丑陋,矮小的身材配合满脸的横肉,以及爆出嘴唇的牙齿,可以保证,他能吓哭幼儿园以下的孩子,同时让初中以上年纪的同学笑出声来。
  要是稍作化妆的话,他说不定就能在喜剧片里演一个不错的角色。
  偏偏古洪军还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大兵哥,坐在苏城身边,吸引眼球的效果立刻抵消了少有的一点威慑力。
  那单薄矮小的身板,虽然很难让人将他和保镖联系在一起,但他的纪律性,毫无疑问的说明了自己的身份。
  空姐推着饮料来了,苏城想喝一瓶水,古洪军会立刻出手,先喝一口。面包、米饭也不例外。
  如此三番,苏城受不了了,道:“难道我以后吃饭,都要先经过你?”
  古洪军很实在的道:“上级要求,在苏联期间,必须保证你的安全。所以,你在苏联吃东西喝东西,都要先经过我,最好是不要吃喝。”
  “只是苏联期间?”
  “只是苏联期间。”古洪军停了一下,似乎为了证明,拿起一块面包,道:“这么难吃的东西,不是有任务,我才不吃呢。”
  说完,他就狠狠的咬了一大口。
  苏城眨眨眼,道:“我以为你是帮我试吃。”
  “刚才是。”
  “现在呢?”
  “我得保持体力,万一出现劫机之类的事,饿着肚皮可不行。”古洪军继续大嚼面包,同时评价:“太难吃了,比我们老家的馒头差远了。”
  须臾间,两人份的面包就被吃光了。
  “你吃饭的速度,快比的上我女朋友了。”苏城想起吃饭嘛嘛香的舒兰,再看古洪军的脸,不禁摇摇头,道:“我再要一份。”
  他正要伸手,一个盘子递了过来,却是焦国平,笑呵呵的道:“我的还没有动。今天出发前的接风宴,被人灌了不少酒,没有胃口。”
  “多谢。”古洪军并不客气,狼吞虎咽的将第两份半飞机餐吞咽下肚。看他苦大仇深的模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在吃毒药呢。
  就是速度快了些。
  焦国平顺势换到了紧邻苏城的位置,隔着走道,用感慨的语气道:“我十年前第一次出国,去的就是苏联。没想到,现在竟然要去俄罗斯了。不过,那个时候,就觉得苏联问题重重,如今回想起来,似乎根子早就埋下了。”
  苏城配合的“哦”了一声。
  焦国平笑笑道:“当时,我们还是坐火车,国际列车那时候还正常运行呢,就是里面的人很少,有时候,一个车厢就我们几个人。我记得,到了苏联的一个站,我们下车休息,老领导就说,苏联沿线是一成不变,十年如一日,没有丝毫发展。你知道,那时候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了,两国间的论战还在继续。我现在还记得老领导的话:国家不发展,人民生活不改善,这样子不行。现在想想,和你提出的十策何其相像。苏城提出的理论构想,发人深省,不似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提出的,倒像是久经阅历的老党员提出的。”
  苏城一笑而过,道:“你要是想问我是不是找了枪手,明确回答,没有。”
  “有这种水平阅历的老党员,也不屑于给你做枪手了。”焦国平话锋犀利,却让人找不出毛病。
  苏城没有争辩的意思。幕僚的意义,就在于翁主采用谁的策略。三国里的诸葛亮,之所以权力巨大,就在于刘备言听计从。至于庞统,无论他是死是活,如果刘备不采用他的计策,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焦国平要和苏城争夺高层幕僚的地位,但在最重要的一场,他已经输了。
  苏联不会活过来了,苏联解体这样的大活,也不会再出现一次。同样的,影响中国的南巡讲话,也会发生两次。
  焦国平以为自己只是失去了一次机会,给了苏城一个缝隙。
  苏城心里明白,只要世界局势不发生大的变化,自己只要这一次的十策,就足以奠定地位。
  焦国平自觉占了上峰,换了一个语气,以聊天的口吻笑道:“我刚进外交部的时候,中苏两国就在谈判,谈关系正常化,谈来谈去,谈了有10年吧。算一算,也就是戈尔巴乔夫上任了,两国关系正常化才有了进展。没想到,这家伙还在台上呢。苏联就不存在了。”
  “确实快了些。”
  “就像是朝夕间一样,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所以说,苏董的猜测,准确的令人惊奇。”焦国平说到这里,压低了声音,道:“你知道吗?月初的时候,王大使按惯例拜访苏方的副外长,准备递交国书的时候,对方还告诉他,戈尔巴乔夫总统可能在12月7号到12月14日期间,接受王大使递交的国书。结果你知道了,25号,苏联就解体了。戈尔巴乔夫自己都没猜到!”
  “那现在呢?”苏城哪里知道这里面的秘辛,倒是来了兴致。
  焦国平喝了口水,润润喉咙,笑道:“表达歉意,重新递交国书了。不过,王大使带的国书是给苏联的,不能用了,还得从国内重新做新的,短时间内怕是不能做好了。现在的外交部,可是真的忙,你想,光是和十几个独立的共和国重新建交,就要累死人。接下来,我要去乌克兰,建交谈判。”
  说这个话的时候,他昂了一下头。乌克兰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仅次于俄罗斯的重量级国家。焦国平以外交人员的身份前往乌克兰,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回到国内,这也是一份资历。
  他正骄傲间,部长秘书从前舱走到后舱,低声道:“苏董事长,孟部长请您过去。”
第三百四十六章
抵苏
  ……
  孟部长是外交部的重量级人物,也是焦国平的直管上级。
  刚刚昂起头来的焦国平,不禁问道:“华秘书,孟部长怎么想起我们苏董了。”
  “老焦坐这里了。”华秘书见是他,笑了笑道:“孟部长在看内参,然后问起了苏董。苏董?”
  “行,那就过去吧。”苏城面向焦国平道:“十有八九是十策的事,你也在场,一起过去吧。”
  焦国平很想一起去,但却只能违心的说道:“你去吧,我正好整理一下文件。”
  无论他平日里是如何的挥洒自如,作为外交部的下属,焦国平仍然要恪守官场规矩。这个时候,他那极强的个人魅力,摄人的眼神和敏锐的头脑,都发挥不了作用了。
  苏城敏感的意识到,自己面对焦国平的时候,总是觉得落在了下风,其实是找错了重点。
  对仕途的渴望是焦国平最大的软肋,他有点像是古代的才子诗人,说起话来,谈起策略运筹,仿佛有无穷的精力和能力。
  苏城自觉落在下风,是因为两人碰面的地点是周老的会客厅。在那里,他们都试图用建言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意志。
  那个时刻,那个地点,对焦国平来说,就像是吟诗作对一样简单。
  对苏城来说,却像是吟诗作对一样复杂。
  用自己的短板,去比较对方的长处,自然会觉得处处受制。
  苏城想到此处,忽然直起了腰杆,一把拉住焦国平,笑道:“还有好几个小时的飞机呢,回来再整理好了。难得见一次孟部长。对了,孟部长好不好说话。”
  焦国平哑然,他怎么好评价本部的直管部长,而且是在他的秘书面前,不管做出什么评语,这本身就是一个轻佻的举措。
  苏城却不在乎这些。他本身的积淀已经够硬实了,和外交部的副部长又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自然是挥洒自如。就算是多带一个人过去,华秘书也不好说什么。
  焦国平的十成功夫,却连五成都发挥不出来,牵线木偶似的,被苏城拉过半截飞机。
  当苏城坐在孟部长对面的时候,焦国平的局促已经成了他最好的注脚。
  尽管焦国平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但苏城相信,即使两人下一次重新在周老的会客室里见面,情势也会完全不同的。
  孟部长问的,果然是关于十策的。
  苏城稍作解释,他就听的津津有味,而且不时的插问一二。两人一问一答,竟是没有其他人插口的余地。
  有意无意间,孟部长的问题也越来越刁钻。
  好在苏城读书的时候,几番遇到严格的政治课洗礼,近日又在公司里恶补了数日,只要孟部长的问题局限在“十策”范畴内,他总能回答个八九不离十。
  苏城自觉回答的辛苦而勉强,全然没有注意到旁人的表情。尤其是焦国平,震惊的瞅着苏城。
  不知不觉间,孟部长有些问不出问题了。他干脆停了下来,禁不住道:“这么看来,苏董考虑十策,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苏城不好意思的回答说“是”。
  “精致!完善!怪不得……”孟部长没有把话说完,但身边人全都理解他的意思。
  社会科学理论,提出来是很简单的,完善是很困难的。官员也许是不学无术,但党校终归是要上的,但凡看过十策的人,也都能明白其中复杂的逻辑关系。作为一种理论,仅仅是能够自圆其说这一点,就相当不容易了,何况要紧扣时事。
  又说了两句,孟部长亲自将苏城送出了前舱。
  他们坐的是中型客机,前舱与后舱之间的隔档,仅仅是一个布帘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8/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