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75

  “要是速度慢了呢?”还是光头佬问话。
  苏城微微笑了一下,道:“那我们回款也就慢了。速度低于60%的,直接解除配件关系。”
  阵阵吸气声传来,苏城视而不见,继续道:“第三就是纪律性,对于一些零件,我们会派驻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各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来进行生产,如果做不到,那我们就没法合作了。”
  有几家工厂的代表,直接转身就走了。
  看那样子,既有小私企老板,也有比较大的国企代表。对于前者来说,苏城的要求实在太高,对于后者来说,大约是他的要求太多。
  做惯了太爷的国企,哪怕是景况不好,其领导也是不为工人的五斗米折腰的。做胜利油田机械厂的配套厂,对某些人来说,已经是相当屈辱的事情了,何况苏城制定的纪律又如此严格。
  不过,大多数工厂还是跟着订单走的。纯利润是一回事,毛利润又是另一回事。无论国企还是私企,日常经营中,压力最大的部分就是工人薪酬。一个人一个月100块,100个人就是1万块,500个人就是5万块。这笔开支,无论是否有活,那都是要付的。
  稳定的订单,就意味着工厂能以目前的规模维持下去,这对于工厂主的诱惑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多大规模的公司,领导者首先思考的就是活下去。
  活下去的公司,自然就能赚钱,这是铁律。
  苏城静静的环视一周,见没有人再动,才道:“愿意遵守这三点要求的,我们到会议室具体商谈吧。”
  众人默默点头,像蚂蚁似的,涌入厂办大楼。
  舒兰目光涟涟的看着苏城,心想:苏哥哥也成了大人物了。
  ……
第四十八章
外汇呐
  遴选配套厂的过程中,要说最开心的当属黎涣祥等技术宅。
  他们首先将制作简单和利润率低的配件给挑选了出来,然后又分别前往各家申请配套的工厂,进行巡视检查,并出具报告,从而评定究竟哪些工厂具有做这些配件的资格。
  一时间,技术宅们俨然成了明星人物,即使是外厂经理老总们碰见他们,也要称兄道弟一番。
  各家工厂组成的供货团更是常驻胜利油田机械厂,不仅为了从第一线获取资料,而且非常关心评审团的家属。帮他们搬米面,抬液化气,延医问药……
  如是几周,常驻工作是否发挥了作用并不知道,但的确有不少供货团得到了供货资格。
  毕竟,管理供应商是一个大难题,这个时代的国企没有经验,苏城也没有经验,所有人都在摸索的时候,供应团就比单独的供应商更方便了。
  没几天,从大连重型装备厂订购的生产设备也运到了。
  几百名工人,都围在道路两边看。
  对他们来说,这是工厂发展扩大的前兆。作为工厂的主人,他们自然为这种发展而开心。
  黎涣祥也乐呵呵的跑过来,对苏城道:“有了这套设备,咱们就是自产5000台减速器也没问题了。哎,苏厂长,让我也参加设备调试吧。”
  “我看你每天跑去别的厂子挺开心嘛,有时间回厂调试?”苏城调侃的笑道。
  黎涣祥老脸一红,又赶紧道:“有时间,有时间。”
  转瞬,他又反应过来,气呼呼的道:“我去别的厂,不也是你吩咐的?”
  跑了两周的工厂,黎涣祥的情商似乎略有提高。至少不会只盯着图纸看了。不过,当运设备的车队来到跟前,他还是看的目不转睛。
  打头一辆解放卡车,像是游鱼似的,慢悠悠的游进来。司机大约给不少工厂送过设备了,非常熟悉流程的减速慢行,让工人们充分发挥嗓音。
  黎涣祥将目光放在大连重工的旗帜上,自言自语道:“要是有一天,我们也能做重工业就好了。看看我这几天搞的,碎零件、低精度齿轮,箱体、游梁、井架,没劲。”
  一会儿,采油工艺研究院的袁院长等人,都从车里走了出来。舒兰乖巧的跟在师父梁建国后面,促狭的向苏城挤挤眼。
  “怎么是研究院的人?”黎涣祥熟悉的研究员说不定比本厂同事还要多。
  苏城一边迎上去,一边低声道:“这些就是帮咱们调试机器的人。”
  当然,厂长大人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老腰儿直挺挺的小跑过来。
  同一时间,津石总厂的杜厂长和哈利伯顿的法瑞尔,联袂来到东营。随行的除了津石总厂的十多人之外,还有另外两个美国人。
  这么庞大的代表团,又涉及到外宾,自然受到油田极好的接待。就连书记薄荣阁下,也拨冗相见,畅谈了三个小时的中美友谊。
  法瑞尔趁机道:“薄书记,我听说胜利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是否能够有机会参观一下?”
  “当然没有问题,我马上安排。”薄荣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大庆油田才是中国最大的油田,胜利油田仅仅是第二。虽然只差了一位,但领导在石油部的地位就截然不同了。在薄书记眼里,正因为法瑞尔是无心之失,这才弥足珍贵。
  他忍不住又关心道:“对了,你们住处安排了吗?我们的油田招待所建的还是不错的,出门在外,能省一点是一点。”
  “那太感谢您了。”法瑞尔自然不会客气,再次大谈中美友谊。
  杜利军在旁笑而不语,法瑞尔能说出“胜利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这种藏而不漏的马屁话,自然是他冥思苦想设计出来的。
  领导们谈完了话,就有宣传部和机关党委组成的接待团给他们安排访问。
  1987年,正是中美蜜月最甜美的阶段。双方除了菊花,每个部位都亮了出来,资源性的油田企业,更不在保密范畴内。
  于是,法瑞尔在大致参观了遍布油田的磕头机、储油罐之后,就主动要求道:“我们是否能参观你们的研究院和机械厂呢?”
  “这是明天的行程,当然没问题。”伍主任也在接待团中,对传说中的美国客人极其客气。即使明知道法瑞尔所在的哈利伯顿因为苏城的缘故而丢掉订单,但油田方面根本没考虑这个。
  在他们看来,公家的事就是公家的事。法瑞尔虽然在给资本家打工,那也不会死心塌地的给资本家牟利。另一方面,他们虽然相信双驴头抽油机是国际领先的技术,但看一下又能怎么样。
  法瑞尔表现的很高兴,握着伍主任的手,用杜利军设计好的词,笑道:“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世界上最好客的民族。能在我想到之前,就先替我想到。那么,我们明天见吗?”
  伍主任开心的嘴裂到了耳根后:“是的,是的。明天一早,我们到招待所去接你们。”
  “那太好了。”法瑞尔向杜利军使个眼色。
  后者装模作样的笑道:“我一会儿还要去拜访几个老朋友,就不跟着团走了。”
  接待团的中国人理解的笑笑,让杜利军自由活动。
  几个小时后,杜利军带着一个大肚子的胖子,转回招待所。
  法瑞尔也准时出现在餐厅中。
  “我来给你们介绍。”杜利军神采奕奕,道:“这位就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服务商哈利伯顿的代表法瑞尔先生。法瑞尔,这位就是咱们国内领先的设备提供商,大连重工的毛经理。”
  “哎呀,国内领先这个话,不好随便说。不过,我们的确是的。”毛经理拍着肚子,笑呵呵的道。
  “听说,你们刚刚给胜利油田机械厂,提供了一套采油机的生产线?”翻译的语气很缓。
  毛经理得意的点头道:“不错,超期完成任务。”
  “我们也想买一套。”法瑞尔的蓝眼睛,精光闪动。
  毛经理眼皮一跳,再次向翻译确定后,心中狂呼:“外汇!这是外汇呐!”
  ……
第四十九章
专利要吗
  毛经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捞到出口创汇的机会。
  眼前的机会,让他激动的难以自制。毛经理嘴唇都颤抖着,重新确定道:“法瑞尔先生,你们是想买一套采油机的生产线吗?”
  “是双驴头采油机的生产线。”法瑞尔说着伸出一根手指,道:“100万美元。”
  “100万?”毛经理头晕目眩,有种伸出舌头舔手指,挺起菊花摆臀尾的冲动。
  他心里不停的念叨:哈利伯顿要买我们大连重工的产品,哈利伯顿要买我们大连重工的产品……
  毛经理精神都变的恍惚起来,他盯着法瑞尔的蓝眼睛,仿佛里面有一个新的世界,在那里,自己胸前戴着大红花,正在接受全厂人……不,是整个工业系统的祝贺……官升三级,表彰报告是必然要有的……
  “毛经理,毛经理!”杜利军的呼唤声打断了“外汇梦”。
  “什么?”毛经理擦了擦嘴角,清醒了过来。
  “我们要确认,你们出售双驴头采油机,没有商业之外的障碍。例如政策等方面。”法瑞尔问的很认真。
  毛经理换过面孔,郑重的道:“法瑞尔先生,我们已经生产了一套双驴头生产线,所以,我们再生产一条只会更好,您完全可以放心。”
  “我不是问生产方面,我是问,你们能出口这条生产线吗?是否需要向某个方面报备。”
  “是需要报备一下,但您放心,一定会通过的。谁要是敢拦路,我亲自去踹了他家。”毛经理说的恶狠狠的。
  “但是我听说,双驴头采油机是胜利油田的某位先生设计发明的,你们如何解决专利问题?”这个时代,查阅专利是件相当繁琐的事,尤其是刚刚发明不久,尚未进入或刚刚进入公示期的专利项目,需要大量的时间核对与查询。法瑞尔身在国内,在公司内的地位又不高,因此只能等待官僚化的专利部门核查。到目前为止,他还不知道双驴头采油机是否申请了专利,是否在进行了国际专利延展,故而闻讯。
  毛经理关心的仅仅是外汇,眼都不眨一下的道:“您不用管这些。一个机械厂的副厂长,有什么牛气的。你们要是愿意多付10万块,我想办法把胜利油田的生产线拆下来给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