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3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7/575

  祁蒙看到他的动作,问道:“苏董想到了什么?”
  苏城不答反问,道:“嗯……你前面问我石油开发,你们是不是有新的政策?”
  “我们哪里有资格出政策。”祁蒙呵呵的笑了,其实挺受用的。作为中央部门的核心干部,他们这些年轻的中层干部,就像是过去的翰林官似的,在细节上控制着政策走向,说政策是他们出的,也是可以的。
  笑过,祁蒙才说道:“你知道的,国内目前的政策,是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不过,能源部刚刚取消,石油总公司,石化总公司和海洋石油总公司究竟怎么走出去,就只能凭他们的自觉了……怎么,大华实业,有兴趣了?”
  “大华是石油企业嘛,我们对各国的能源信息,还是比较关注的。”苏城做了几年的企业,如今说话也开始学的含混起来。
  “国内企业,如果都能像大华实业一样就好了。”祁蒙感慨了一声,道:“三家石油公司,都没有什么动作,就是刚才说的石油管道,也不是特别的积极。”
  苏城笑而不语。这几乎是必然的。开发国外油田是多辛苦的事?哪有直接从国外进口油品来的痛快,反正都是一样的赚钱。如果是国内的油田,三桶油或许会有些兴趣,国外的油田和管道,那就是纯粹的政治决策了,祁蒙期望的积极,几乎是不可能的。
  祁蒙也就是发发牢骚,转瞬笑道:“苏董要是有兴趣开拓国外市场,我一定支持。”
  “有贷款支持吗?”苏城眼神都亮着。
  祁蒙苦笑:“现在哪里有贷款啊。全国都在抓过热,批不下来的。”
  苏城遗憾的叹了口气,这个情况其实是能预料到的。92到93年度,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达到了13%,货币增发了34%。仅此两样,就让主管经济的领导应接不暇,治通胀、软着陆的问题,足以耗费他们所有的精神。
  国内的事都处理不好,发改委对国外着实是力不从心了。贷款更不用说了,银行的银根缩紧是从根子上的,外汇贷款只会越发的艰难。
  如果不是中船帮忙做了些贷款,大华实业的信贷流动会很低。
  相比之下,祁蒙的能量小的多,责任也少的多。
  他能专注于中国的能源安全,在1993年的时候,已属偏门了。
  前面的参观阵形一转,记者们开始扑上去照相。
  苏振国招呼着苏城也过来。
  苏城摆摆手,婉拒了。
  他还不想和苏系靠的太近。
  有几个苏系的男人,不禁失望的叹口气。
  对苏城来说,加入家族,就意味着得到家族的资源和配合。但对苏家内部的很多人来说,大华加入了家族,就意味着家族的资源和配合更多了。
  祁蒙有些着急了。
  他很快忍不住了,追着苏城道:“大华会开发里海的石油吗?大华现在有什么顾虑?”
  苏城笑笑,道:“里海周围的国家,都是环境和条件比较差的,但石油的储量应当不错。主要的问题,大概是政府关系和交通运输吧。”
  他没有说资金的问题,是因为祁蒙解决不了资金的问题。
  祁蒙多聪明的一个人,闻言就道:“你想我们帮你解决政府关系和交通运输?”
  “我可没说要去做里海石油。”苏城摆摆手道:“这不是能立刻决定的事。”
  “但如果能解决的话,大华实业会不会考虑?”
  “考虑当然是会的。”
  “那我就试试看。”此时此刻的祁蒙,就像是招商引资的地方官。
  从本质上来说,两种身份还真是一样的。
  只不过,身在中央的祁蒙,企图影响的规格更大罢了。
  祁蒙的积极,倒是多少有些感染到苏城。
  他想了想,再道:“开发里海石油的基础,除了获得油田以外,还要建设一条输油管道。对中国来说,安大线和里海石油管道,其实是有些冲突的。”
  祁蒙自然是想过的,直接道:“如果苏董认为里海石油管道更有价值,我会推动这条石油管道的。”
  “那安大线呢?”
  “让别人操心去吧。”祁蒙嘴角咧出笑来。
  苏城微笑,心想:小子,我这可是挽救了你10年的光阴。
  ……
第四百四十九章
裹足不前
  祁蒙和苏城一样,不近不远的跟随着队伍,装模作样的参观车间,偶尔配合记者拍个照,就像是背景墙一样安静。
  但在内里,祁蒙的心是火热的,振奋的,灼烫的。
  他希望抓住这次的机会,为自己,为国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苏振国对委里的年轻人都有印象,见祁蒙和苏城说话后,面色有异,也有些好奇。
  不过,他的性子沉稳的多,照常参观江南造船厂,并且为新的总段工厂剪彩。
  站在大红花前的,除了苏振国和苏东元等中央领导以外,还有中船集团的人,苏城则被安排在了边上。
  在一片祝福语和鞭炮声中,十几米长的大红绸被剪成了数断。
  苏城不屑的撇撇嘴。
  为了等待领导同志的剪彩,江南造船厂新建好了这个总段车间,竟然停置不用,等到苏振国来了,才安排剪彩开车。从时间上算,损失的两个星期,足够给所有工人发一笔丰厚的奖金了。
  这是国企的一贯风格,不管是什么建筑或工厂,都想要邀请大领导来视察和剪彩,为了等到恰当的时机,工人们辛辛苦苦抢出来的工期,也是完全可以浪费的。
  将如此宝贵的时间和资金,用在领导剪彩这么无聊的地方,苏城只能叹息一声,虽然得到了20%的股份,但大华要想操控一家国企工厂的日常工作,仍然是非常困难的。股权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联合生产和协作上面。
  苏城的能力,还远不足以改革政治运行的模式。
  毕竟,接受领导检查,对于国企官员来说,是升官的最捷径,要是没有了领导检查,没有了领导视察的事情,他们似乎也就失去了工作的动力。
  视察很快结束了。
  苏振国回到酒店,才喊来了祁蒙,问道:“你和苏城,在谈什么?”
  祁蒙是才升任的副司长,和苏振国差着十万八千里。他没想到苏振国如此直白的询问,同时也没想到苏城受到如此的关注,一时间诧异万分。
  会议室是酒店提供的,只有七八个座位,紧凑以至于狭小。苏东元就坐在另一个侧面,轻轻的咳嗽一声,以提醒祁蒙。
  祁蒙惊醒过来,忙道:“我们在谈石油管线的问题。”
  “国内的?”苏振国知道大华燃气公司,因为这家公司的原因,国内的大城市都已经开始了天然气的应用,相应增加了不少厨房器具的销售,在发改委的会议上,这也是一个经常被人提出来的案例。
  祁蒙微微低头,道:“是国外的。我向苏城董事长介绍了安大线,同时询问他对进口石油的意见。看起来,大华似乎对里海石油圈更感兴趣。而为了获得里海石油,首先铺设的应当是中哈或者中阿线路……”
  为了说明问题,祁蒙讲的很是详细,对安大线和中哈线等石油管线,也做了详细的解释。他并不知道苏家和苏城的关系,因此还特意解释了苏城并无反对安大线的意思。
  不过,提出中哈线,自然就是反对安大线了。
  苏振国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道:“发改委内是什么意见,最好也是统一一起。另外,国内其他企业是否有兴趣开发里海石油?”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主动提出要开发海外油田的。”祁蒙很好的隐藏了自己的不屑,平铺直叙的说话。国内的三家石油企业,虽然因为能赚到美元的关系,尚能坚持下来,但也受到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冲击。十倍于国外企业的员工人数,即使薪水只有对方的几十分之一,但总额也着实不少,再花费巨资开拓海外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最为国际化的中海油,也将目光放在了渤海东海,且以引进外国企业为主,主动前去国外获取油田的行为虽然有,但就没有成功的。
  苏东元跟着道:“你们的意见呢?是愿意做安大线,还是愿意做中哈线?或者中阿线?”
  “安大线已经有眉目了,俄罗斯的尤科斯公司主动提出。中哈线和中阿线,并没有进入讨论。”祁蒙尽量说的客观。
  苏振国呵呵一笑:“你的想法呢?”
  “啊……”祁蒙犹豫片刻,说道:“我更相信大华实业。”
  “哦?为什么?”苏振国颇为好奇。他对发改委内的中层官员很有了解,对祁蒙也是非常看好的。
  祁蒙想了会,才道:“因为我们在俄罗斯并未获得油田,安大线的方案,是为了从俄罗斯的尤科斯公司购买石油。但是,俄罗斯的石油状况,曾经进行过竞速勘探的大华实业,应当是比较清楚的,苏城既然认为获得里海石油更经济,或者更容易,那我们理应优先选择中阿线或中哈线,至少,我认为应当进行充分的考虑。”
  “中石油会反对的吧。”苏振国笑了笑。除非强力干涉,否则,在这种具体事务中,直属的部委的意见更有价值。
  安大线的一边,连接着俄罗斯尤科斯公司的安加尔斯克,另一边连接着中国的大庆油田。
  而换成中阿线或者中哈线的话,石油管线将首先抵达中国西部地区,再转移过来,中间的损耗且不说,谁来接手管理这条管线,首先就是问题。
  将有可能决定国家命运的管线交给大华这样的私企,显然是不行的。但对石油总公司来说,本来好好的安大线,再与中石化乃至中海油竞争,也是不甘心的。
  被苏振国提了一句,想到种种反对,祁蒙也是一阵的头大。
  不过,从地方干部到中央官员一路走来,祁蒙也历练了不少。他晃了晃脑袋,就道:“在这种问题上,中石油要反对的话,也没有办法。”
  “嗯……”苏振国的表情意味深长。
  没过几天,关于安大线、中哈线和中阿线的争论开始出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7/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