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575


第五十六章
抗偏磨
  周一。
  丁志鹏等体改委领导、薄荣、林永贵等胜利油田领导,共同出现在工厂门前,举行换牌仪式。
  仪式有些冗长,千多名工人聚集在一起,颇有些无精打采。
  就连“大华实业有限公司”的牌匾挂上去的时候,掌声也显的有气无力。
  眼看主持人又准备让领导讲话,苏城一阵无语,这么减士气的事,就不能少做几次吗?
  他干脆上前抢过麦克风,直接对着下面道:“大家好,我是苏城。我先宣布一件事。自即日起,大华实业有限公司全体职工,薪资提高15%。”
  一瞬间的安静后,如雷的掌声爆响,乃是自仪式开始以来,最大的声浪,顿时将忐忑不安的人心给压了下去。
  林永贵愕然一笑,道:“这家伙,倒是简单有效。”
  这种时节,和工人们说合资厂、国营厂的区别,就算不是对牛弹琴,也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用党的经验来看,指不定得派支百人规模的工作队,才能将工人们给说服了。相比之下,15%的薪资提高,就变成付出不多,成效显著的好办法了。
  薄荣以领导的口吻,边鼓掌边点头:“是有些败家子的气力,一年下来,要多支出几十万吧。”
  丁志鹏在旁听的不觉莞尔。
  薄荣一直在关注这位中央近臣,见他发笑,半是试探,半是拉关系道:“丁司长,这个大华实业有限公司,以后就是您的试验田了吧?”
  丁志鹏知道他在奇怪股权配置的问题,意有所指的笑道:“我是个农人,这块地,是领导的。”
  能被体改委的司长称作领导的人,少之又少,薄荣一下子就想的入神了,连丁志鹏上台说话,都没注意到。
  差不多一个半小时,仪式才算是完成。
  大部分工人心情不错的返回了岗位。苏城是以华侨投资的方式,成了大华实业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但对于他,工人们是没有恶感的。
  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还是那15%的薪资提高。
  在执行统一工资的时代,每个月哪怕多上5块钱,也是了不得的大事。很多学生毕业宁可选择国企,而不去政府机关,为的就是多出来的10块,15块钱。更有甚者,一些工人为了每月多几块钱的营养费,主动要求调换到有毒有害的工种。
  而苏城一句话就增加了普通工人15块的工资,比什么说辞都有效。
  到了参观生产线的时间,林永贵靠近苏城,问道:“工厂的现金状况怎么样?不会发不出工资吧?”
  苏城闻弦知雅意,立即道:“现金还有一点,不过,要是能把那140多万的应收款给我们,工资方面就比较好解决了。”
  他虽然拥有了工厂51%的股份,可厂子里的现金极其有限,而且倒欠银行和配件厂五六百万,不管利息还是薪水,随时都能压垮下来。
  林永贵适时的转过头,问道:“书记,你看,咱们是不是给小苏解决一点难题?”
  “既然是应收款,那就拨过来好了。”薄荣笑了一声,道:“提前几天也没有关系。”
  “谢谢书记。”苏城打蛇随棍上,马上接道:“书记,以前机械厂负责的服务项目,应该还是可以继续吧?”
  薄荣看看林永贵,转而笑道:“这方面,你找林书记就可以了,我都没有意见。”
  林书记哈哈大笑。
  身后一排机械厂的官员听的欢欣鼓舞,暗赞:光是这份关系,就够厉害了。
  将领导们送走,苏城马上召集管理层到会议室开会。
  当数十人坐好后,苏城一拍手,先笑道:“大家知道,胜利油田已经决定提前拨付我们140万元应付款了。这样一来,咱们的现金就非常宽裕了。我有一个想法,向大家说明一下。今年增加的15%是第一批加薪,明年,还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波加薪,具体金额,至少在5%以上,大家可以向下通知。”
  “再加薪5%?会不会太多了。”笑逐颜开之余,还有人提出意见。
  苏城一阵感动,这才是真正的管理人员啊,这么快就懂得为老板着想了。
  不过,他还是坚定的道:“明年加薪的目标不变,我们的现金流很充沛。”
  他主要是想把工人们给吊住。
  就算离开,也要看看具体的加薪数额才走。这是大部分人的普遍心理。同时,调工作也是极难的事儿,请客送礼求情下话必不可少,不是难以为继的情况,一般人都倾向于安稳。
  就苏城而言,招募熟练工人也是相当麻烦的事。这就是所谓的双赢了。
  笑过后,苏城主动道:“未来一段时间,双驴头抽油机的生产,我们先不做改变,这毕竟能提供给我们稳定的资金。但我想抽调部分人手,开始做抗偏磨的研究。”
  “治理偏磨井?这可是个大工程。”黎涣祥眼睛都亮了,圆圆的凸出来,像是去几内亚旅游被黑猩猩用巴掌扇了似的。
  油井偏磨是油田常见问题。抽油杆从井下伸出来,用接箍和油管相连输送原油,由于原油的冲击力等因素,使得抽油杆和接箍,接箍和油管内壁产生磨损。这种磨损是不可逆的,而且,管杆一旦产生较大的磨损,就只能整体报废,仅仅胜利油田,一年因此造成的损失就将近2亿元,直接损失超过3亿。全国数个大油田加起来,损失更是不可计数。
  因此,油井抗偏磨自始至终都是石油开采研究的重点方向。国外的经验通常是采用抗磨蚀的HDPE内衬油管,CEP碳锆涂层油管等更好的材料。
  中国的技术条件差,就只能从设计方面找出路。
  在苏城上学的时候,这也是考察的重点之一。
  他顺手扯过一张纸,在上面写了字后亮出来道:“治理偏磨井很复杂,但利润也很高,我有几个想法,很适合咱们机械厂现在来做。首先是管杆减磨接箍,其次是扶正器,再次是加重杆。后面一种,大家都知道,我着重说一下前一种……”
  黎涣祥等技术宅听的抓耳挠腮,其他人想到高额的利润和可能的福利,也异常高兴。
  苏城所说的三样东西,都属于国内经过多年验证的技术。构造简单,但效果突出,属于聪明的先进设计,但对工艺要求却不严格,正好适合机械厂目前的状况。
  它们基本上都是小东西,知道原理,不用记得具体的设计图也能画出来,更像是吸管、铅笔刀、易拉罐一类的创造。
  苏城早已经画出了设计图,并委托律师申请了专利保护。他现在需要做的,仍然是验证与工业化准备。
  ……
第五十七章
华侨优惠
  从车间出来,苏城又是一手的油污。他本人是不操作机械的,但在车间里转悠,又哪能不接触那些机件。
  小杨马上机警的送来毛巾让他擦拭,并道:“黎助理又申请了些材料做实验,另外,津石总厂送来的配件到了。”
  “哦?谁送来的?”
  “听说是个车间主任吧,50多岁了。”
  苏城哼了一声,顿时没了兴趣。即使胜利油田机械厂变成了大华实业,国企变成了合资企业,配件厂依旧得求着总装厂。杜利军派个50岁多岁的车间主任过来,显然是担心被为难。
  他也懒得为难。
  好不容易有了一间自己的工厂,苏城俨然间有了雄心壮志的基础,哪里顾得上为难津石总厂——对于他们,以后有的是时间收拾。
  “抽油机出货了吗?”苏城闷头走路,顺便询问小杨。
  作为办公室主任,杨主任是相当合格的,事无巨细都知道一些,马上答道:“20台全部送到胜利油田,对方已经签收了,林厂长带人去安装了。送往大庆的也装车运走了。”
  苏城略微安心了一些。大华实业最有价值的,就是这2万台抽油机的订单,虽然由国家控制出厂价,但每台都能留足千多元的毛利,是大华实业能够活下来的基础。
  如果某个油田拒不履行合同,大华实业立即就会陷入困顿。
  当日听说改制,不少国企厂都蠢蠢欲动,想要重新分配订单。也就是体改委、部委和胜利油田都有人支持苏城,他又顶着发明者的头衔,这才能保下5年几百万的利润。否则光靠着给油田缝缝补补,连职工工资都不够。
  不做企业不知道,千多人的企业,每人每月100元,固定开支就达到了十几万,再加上设备折旧、水电润滑油等费用,生产线真真是一刻都不能停。
  回到办公室,却见老厂长李宗喜、副厂长霍昌和工会主席陈良皆在。
  现在的大华实业高层,总共留下了两个副厂长和一个厂长,再加一个工会主席陈良。
  厂长李宗喜老早就不管事了,但他的存在,对工人们是一个稳定的信号,苏城也不在乎名义,并未要求替换。这样一来,不仅李宗喜高兴,油田方面也乐的省事,同时还能博得谦虚的好名头。算是打下了三只麻雀,至少可以烤来解馋。
  剩下的副厂长霍昌是个外来户,林涛则是建厂就有的老资格。倒是两名中生代的副厂长主动要求调走,苏城也未阻拦。
  李宗喜看苏城进门,立即情绪高涨的招手,喊道:“小苏,你又占便宜了。”
  “有好事?”苏城笑着脱下外套。
  “苏厂长,您知道华侨优惠的细则吗?”霍厂长浓重的南方口音在油田颇为特别。
  苏城自嘲:“我忙的眼睛都直了,哪里会知道。”
  “我们以前也没关心过,不看不知道啊。”霍厂长将一封文件推给苏城,道:“这是丁司长派人寄给咱们的。198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华侨投资优惠的暂行规定》。你看看,里面全说的是优惠,简直太……”
  “过分!”老厂长补了一句。
  苏城拿过来一看,《规定》果然全是说优惠的:华侨不论是合资经营、独资经营企业还是合作经营企业进口的设备、材料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一条的规定予以免征关税和工商统一税。
  华侨以外汇、机器设备、专有技术和专利权等投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三年免征所得税,从第四年起,四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光是这两条,就能减少企业20%以上的支出,对机械厂来说,就是好几十万大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