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575

  从这句话来看,他也快被气糊涂了。当着周老的面这么说,再有什么好印象,也要丢的一干二净了。
  苏城却转向石油总公司的总经理,问:“您也是看过条子的。请问,现在的情况,是不是该公开了。”
  如果张长亭写的底线比俄罗斯政策要求的高,那就意味着没有谈判价值了,不仅可以公开,而且可以宣布安大线出局了。
  如此一来,张长亭也就没有斡旋余地了。他不顾周老在侧,忙道:“底线是我们谈判的最高机密,不能因为俄罗斯人说什么就公开吧。”
  这个话,独立来听是正常的,前后联想的话,就有问题了。
  那总经理装作糊涂的样子,不吭声也不表态。
  林永贵暗自笑了两声,表面严肃的道:“俄罗斯立法禁止别国拥有超过49%的石油管道的股份和权力,说实话,张总的底线要是比这个好低,也就没什么好比较的了。现在,俄罗斯人等于是把谈判的大门已经关上了,别说尤科斯公司有没有实力挑战俄罗斯政府,就算有,他们也不会这样做吧。”
  按照西方国家的惯例,本届议会通过的法律,它的法律效应是最强的,不光是国家司法机关会关注,议员们也会谨慎的关注自己投票支持的议案。因此,尤科斯公司就算想要做什么不合法的事,也会等待本届议会解散,才会动手操作。俄罗斯联邦建立的时间很短,但学西方是学的有模有样的,就算政府的控制力有所变化,也会是越变越强的。
  张长亭并非能言善辩之人,加上情绪激动,更是说不出话来。
  等了半分钟,苏城清咳一声,站起身来,道:“各位,现在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安大线明显缺乏落实的可能,中国企业获得50%以上的股权已无可能,安大线的条件明显落后于中哈线……我要求优先审批和建设中哈线。”
  张长亭急中生智,拍案而起,道:“俄罗斯的议会,还没批准这个议案,那就还不是法律,事有可为。”
  “你的意思是,如果俄罗斯政府批准了这个议案,就同意优先审批和建设中哈线了?”苏城笑眯眯的看着张长亭。
  掉进去一次陷阱,总不能刚爬出来再跳进去吧。张长亭嘴唇一哆嗦,就说:“我没有权力同意不同意的。新闻里也说了,议案还没通过。”
  “我看可以。”周老慢悠悠的语调,发话了。
  张长亭一下子愣住了,脸色由红变青,急不可耐的道:“怎么……怎么可以了?”
  “如果俄罗斯方面没有意向,安大线能做成吗?”周老反问。
  张长亭很不情愿,但乖乖的说:“不能。”
  “那就看看俄罗斯的议案,是否通过吧。”周老用手帕擦了擦嘴,离开了座位。
  一群人全都站了起来,摆出欢送的架势。
  ……
第四百七十一章
扶贫工程
  送走了周老,苏城也没弄明白,他出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直到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出现了关于外贸机制改革的评论员文章,才恍然大悟。
  新一轮的外贸机制改革,是对前15年的经济改革的一次总结。就共和国的历史来看,这一次改革不能算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但在90年代的国家经济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值得周老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事实上,这次的外贸机制改革,只是刚刚启动,周老是恰当的选了一个启动点,用以推动接下来困难的外汇改革。
  涉及数十亿美元的对外投资,而且是中国的私人公司向外国进行的投资,以此来牵动一波改革浪潮,既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也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
  坐在家里的餐厅,吃着热乎乎的蒸鸡蛋,苏城也会为张长亭兔死狐悲两秒钟。
  散去迷雾再看往日景象,周老十有八九是更倾向于中哈石油管道的。当然,他不会强力干涉此事的进程,就像是苏城所感受的默契那样,他会在情况恰当的情况下有所表示,只要安大线没有全面超过中哈石油管道的条件,那中哈石油管道的胜率就要大的多。
  这与石油总公司预想的是完全相反的。只能说是不恰当的时间,他们遇到了不恰当的领导。
  其实,苏城从自己的角度来考量,如果他在决定性的高位,他也会做出类似的决定。因为中哈石油管道明显是一条更容易签署协议的管道,而且由私人公司来承建,并不会浪费国家资源,因此,毫无疑问也不影响继续努力促成安大线的建设。
  更进一步的说,如果中哈石油管道建设成功,很可能直接促使中俄石油管道的协议签订。从全局的角度而言,差不多是有利无弊的。
  当然,从大庆的角度,甚至从石油总公司的角度来看,他们受到的损失都不算小。中国第一条对外石油管道的协议签署和建设……天知道国企有多喜欢这些标志性的事件。
  如果可能的话,大庆油田砸锅卖铁,也会将这条石油管道承揽下来的。正如杨长亭所做的那样,四分之三的大庆油田的钻井队都在给尤科斯公司打白工……如果石油管道的协议签署拖上两三年——事实的确如此——他们总归要砸锅卖铁了。
  “想什么那么出神,要不要再一杯果汁?”舒兰穿着漂亮的居家服,背对着阳光做早餐。
  客厅的开放式厨房,差不多也只有做早餐的时候才用吧。
  苏城擦擦嘴,放下报纸,笑道:“在看我们竞标石油管道的有利消息。我要一杯苹果汁,再来一个煎蛋。”
  “还要一个煎蛋?”
  “中午可以在公司游泳池里游泳。”苏城嘿嘿的笑了两声。大华总部的环境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放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可称得上一流,正因为如此,大华实业才能招揽到许多国外的员工。他们的能力不一定比中国员工强,但不得不承认,在国际竞标中,种族歧视和国别歧视是始终存在的,给一个白皮肤的粗货每年3万美元,也许能节省下公司每年30万的运营成本,作为一家石油企业,苏城向来讲究正视现实。
  要在世界上最残酷的市场里打拼,不能没有理想,但理想主义只是让理想变成空想罢了。
  勇往直前无视他人的理想,不过是又一次独裁者的暴政。
  舒兰卖萌似的扁扁嘴,在榨果汁的同时,给苏城做了一个双面煎蛋,端给他,又嘱咐道:“中午要游泳的话,就不要喝酒了。对了,哈利伯顿的詹森又打电话来了,邀请我们到美国旅游。”
  “旅游还是捐款啊。”苏城呵呵的笑了出来。
  舒兰也笑,说:“听说他加入了民主党的党团,他的夫人做了一个捐助第三世界国家的慈善基金的负责人……大概是叫世界姐妹花,这样的名字吧。”
  苏城嘘的一声,笑道:“加入了民主党党团……哈利伯顿又多了一个有力人士呐。”
  “这些外国石油公司,都是这样子?”舒兰盈盈的坐在桌子的另一侧。
  苏城点点头,道:“差不多了,哈利伯顿是做设备的,政府关系还不算好,要是埃克森那样的公司,就不是民主党党团,而是民主党候选人了。每四年都能推举候选人出来,可不是容易的事。”
  舒兰似懂非懂的道:“石油公司和政府的关系这么重要,大华实业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做?”
  “国情不同,维持政府关系就够累的了,要做到哈利伯顿的程度,大华恐怕还得几十年。”
  “几十年?”
  “谁知道呢。政策的事,说不清楚。”苏城摊开手,他其实非常清楚中国私人企业的方向和发展,要做到欧美的程度,困难重重是必然的。
  舒兰偏着脑袋想想,问:“政府决定政策,那大华不是可以先做些社会上的工作。”
  “哦?怎么说?”苏城这下来了兴趣。
  “像是詹森的夫人那样,我们也可以做一些慈善活动。我看国外那么多机构热衷于慈善,对公司的名誉还是很有提高的吧。”舒兰用手托着腮,边说边想。
  苏城陷入沉思,慈善可不光能提高公司的美誉度,慈善本身也会带来权力和影响力。国外那么多富豪搞慈善,也许有十分之一,五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人是想要伸出给予之手,但总有三分之二,五分之四乃至十分之九的富豪,在花钱的时候,不那么纯洁的。
  捐款少的人,是想让孩子上更好的私立学校或私立大学,让自己或家人得到更好的医疗条件,捐款多的人,就开始考虑政治回报和媒体报导了,也只有不断捐款的亿万富豪,才有正面对抗州长和议员的能力,而守财奴似的亿万富豪,不过是一个资金保管员。
  然而,中国的政治体制挤占了几乎所有的资源,金钱的威力远没有欧美的强大。
  否则的话,苏城拥有上百亿元的现金,又何惧杨长亭。
  苏城想的深了,端着杯子都没有要喝的意思。
  舒兰好笑的碰了碰他。
  苏城这才醒过来,笑道:“做社会慈善可行。”
  “你不用管我,我就是说说而已……”
  “事情本身是正确的。不过,我们不能像老外那样做慈善,我们做扶贫。”
  舒兰连连点头,问:“怎么做?学詹森他们做一个慈善的基金会吗?”
  “老外可没有扶贫的基金会。”苏城直起身子,道:“按照联合国的规章制度,或者西方国家的认识,温饱问题,赤贫问题都不属于人权问题,所以,老外是不讲扶贫的。也许,对老外来说,贫穷和富裕都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但在中国,贫穷和富裕经常是与生俱来的,我觉得,国家会重视这个问题。既然如此,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配合国家的扶贫工作,嗯,我们自己不用跳出来,顺其自然就好。”
  舒兰听住了,一会儿笑说道:“还有这么多讲究。”
  “嗯……你想负责这方面的事吗?”
  舒兰这下有点不自信了:“我能吗?”
  “当然可以。给钱嘛。我打电话问问。”苏城说着就拿起了电话,想了想,拨给了祁蒙,问他国家扶贫计划之类的事。
  由于是长途电话,苏城告诉了接线员电话号码,就挂机等待了。
  现在可不是程控电话的时代,手动的接线员工作繁重,效率低下。凡是跨电话局的电话,都要拖很长的时间。电话员记录了拨打的信息,将前面排队的通话完成,才接通新的通话,然后再拨回来。
  人工呼叫唯一的好处,也许是模糊拨号的方式更简单,许多时候,你都不用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只要报一个单位就可以了。
  当然,这样做的人多了,电话的效率也越低了。
  等待的时间里,舒兰去换衣间取外套给苏城,她选了一件色彩斑斓的夹克,这是今年的流行色,除非是某些庄重的场合,否则苏城向来穿着时髦……不时髦也不可能,苏城更不适应的是90年代的保守。
  一切穿戴整齐,又等了阵子,才打通了祁蒙的电话。
  令苏城惊讶的是,记忆中如火如荼的国家扶贫攻坚计划,尚未实施,倒是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已经进行了七八年的时间。
  如此一来,苏城心思就动了起来。
  国家扶贫攻坚计划,可是中国最大的扶贫工作计划了,而且实施的相当不错。就算是全世界范围内,它也创造了数一数二的扶贫成果。
  假如搭上这班车,大华要像哈利伯顿那样还有困难,但扎个深根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