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575

  焦国平发愁的看看四周,道:“我去找郑部长说吧,他是否同意,不是我能决定的……”
  “你把我告诉你的,他一定会同意的。”苏城露出微笑,道:“我在哪里等消息?”
  “哦,到会客室吧,我们有好些会客室,都挺不错的。”焦国平笑着在前面领路,口气也舒缓的像个得了喉炎的导游。
  他也想清楚了,能眼都不眨一下的押注1亿美元的疯子,最好是不要得罪为妙。即使到了他现在的位置,那也绝对不值1亿美元。
  这么高端的事,还是交给高端的人士去处理吧。
  狗咬狗一嘴毛,管它是谁赢了。
  刘明浩则开始挠头,他比焦国平更了解1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此时让苏城停止支持,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
  然而,郑部长似乎并没有这样的认识。
  半个小时后,当郑部长和部长阁下一同出现在会议室的时候,郑部长仍然用规劝的语气说:“阿塞拜疆的局势混乱,咱们能不掺和就不掺和……你也许听说了最近的银河号事件,还有正在进行的申奥工作,都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中国的外交原则,在这种时候,更应该坚持……”
  93年的申奥,申请的是2000年奥运会。
  苏城不怎么记得中国的申奥过程了,但对悉尼奥运会却印象深刻,在明知道申奥会失败的前提下,自然而然的少了敬畏心,笑道:“申奥和阿塞拜疆又有什么关系……。”
  郑部长皱起了眉头,道:“我们这次申奥,是势在必得。不仅外交部,全国企事业单位,都要尽可能的配合,大华实业虽然是私企,但是,我们也希望大华实业能担起责任来……”
  郑部长是个中等身材的黑脸男人,有点像是此时电视电影里的大队书记的形象,说话虽然更有水平一些,可也免不了一套一套的。
  苏城强忍着才没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板着脸道:“我们大华实业是能源企业,做的就是能源的生意,申奥能够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那固然很好。但是,为了奥运让我们放弃已经到手的油田,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坐在中间的部长听到了重点,奇怪的道:“大华实业获得了阿塞拜疆的油田?”
  “这是支持阿利耶夫的先决条件。他许诺,一旦时机成熟,中国企业将成为阿塞拜疆石油产业的第一合作伙伴……”苏城稍微修改了一下,将大华实业的名字换成了中国企业,使得听起来好听一些。当然,原定的承诺本身是不会改变的。
  郑部长却是听的一笑,道:“大华实业获得油田的先决条件还是阿利耶夫上台吧。这怎么可能……如果阿利耶夫上台,我们对伊朗、对亚美尼亚、对格鲁吉亚还有土耳其的政策都要改变……中亚局难不成都是吃闲饭的。”
  “贵部中亚局的同事,要同时关注中亚这么多个国家,看漏了阿塞拜疆也情有可原……”苏城先帮他们解释上了。其实也是如此,中亚那么多的国家,又都刚刚经历了苏联解体的动乱,正是各种奇葩事儿往出冒的阶段,专家抓不准脉搏并不奇怪。倒是郑部长这样说,有点扣帽子的嫌疑。
  郑部长本人显然不觉得自己有错,他用手指在空中点了点苏城,用开玩笑的语气道:“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申奥这么大的事,外交这么大的事,又岂是你一个小小的私人企业能指挥的。你听我说,中国外交的原则,是不干涉别国内政,这个原则,你说破天去,都不能变。所以说,我不管你在阿塞拜疆有什么生意,你都得给我撤回来。”
  这话说的可是极不客气了,苏城的脸面也很受伤。自从成为苏董,特别是得到周老的支持以后,他就很少这样被当面斥责了。
  一刹那间,苏城老脸通红。
  这可不是羞的,是气的!
  郑部长同样呼吸沉重,他是分管中亚事务的副部长,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被私企侵入了,还做出相反的决定,那真是泥人都有三分火,何况他这个一点就爆的脾气。
  没有骂出脏话来,已经是郑部长看在其他人的面子上,有所收敛了。
  可惜,苏城并不因为他骂的轻,而稍减一丝的怒气。
  他绷着脸站起来,道:“这么说,郑部长是一定要我停止对阿利耶夫的支持了?”
  “没错。”郑部长对苏城的愤怒不屑一顾。如今的外交部,早就不是周老做中顾委时的外交部了,他没什么要忌讳的。
  “你敢写公函给我吗?”苏城咬着牙,道:“总得让阿利耶夫知道我停止支持的原因吧。”
  郑部长这下子有点迟疑,说道:“你们之间的事,你们自己说明。”
  苏城摇头看向焦国平,道:“不是你说的,我要是脸面上挂不住,心里过意不去,就可以推到外交部头上?”
  焦国平默念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硬着头皮站出来道:“我的意思是,私下里。”
  苏城撇撇嘴,显然不认同他的话。
  郑部长犹豫了一下,问道:“我出一份公函,你就停止支持阿利耶夫?”
  “是。”
  “这样,我出一份公函,要求对外贸易的企业遵守国内外交政策和外交纪律,你自己拿去给阿利耶夫解释。”郑部长给出了一个对自己无害的结论。
  苏城点了点头。这样的内容再加上时间,也够说明问题了。
  郑部长见他答应了,终于露出笑容了,拍手道:“你看,这样多好。”
  说着,他就让焦国平草拟公函,当场签字盖章,又请部长在旁边附署,亲自交给苏城,再友好的拍拍他的肩膀。
  仿佛前面的声色俱厉皆是虚幻。
  苏城一言不发的收起函件,转身走出会议室。郑部长也不以为忤,只是鄙视的瞥了苏城一眼。
  部长对此事无可无不可,和事佬似的笑笑道:“国平,你去送送,别慢待了人家。”
  焦国平连忙应了一声,快步走出会议室。
  到了一楼,他才气喘吁吁的追上苏城,客气道:“你去哪?我送你。”
  憋了一肚子气的苏城脚步猛的一停,目光像是恶狼似的看向焦国平,不屑的呲呲牙,道:“我去开疆辟土。”
  “什么?”
  “我去开疆辟土。”苏城重复了一遍,语气却是愈发的坚定了。
  焦国平感觉到了什么,呆呆的望着苏城的背影转过《清明上河图》的屏风,穿过《华夏文明》的浮雕,渐渐远去……
  ……
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民记得你
  苏城回到大华实业,做了简单的安排,就借口考察船业工作,坐上了大华运输公司的船只。
  大华运输公司是大华船舶被苏城回购以后,拆分合并所得的运输公司,它合并的是曾经隶属于济南动力机厂的大华船运的人员和船舶,从而具有了海洋运输和海洋渔业两大部门。尽管成立的时间较短,规模不大,但大华运输公司的利润并不低,尤其是远洋运输,有后来居上的势头。毕竟,背靠大华船业的运输公司,在购买新船、维修旧船的时候都有优势。
  运输公司的总经理是老五徐立晨,他曾经独立运作大华船运公司,在远洋渔业方面狠赚了一笔。苏城与之约定了五年之期,如约给了他大华船运的股份。随着大华船运合并入大华运输公司,老五也水涨船高,成了大华运输公司的老总与股东,占有30%的股权。
  由此,徐立晨也就成了荆山人中最早的千万富翁,同时,大华运输公司也从大华实业的直属公司,变成了大华实业的关联公司。
  老五的成功,很是激励了荆山人,荆山向来有吃苦耐劳走商帮的传统,耐得住性子做经营的也不在少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到大华实业来任职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倒是自己创业,做大华实业的关联公司,继而进入大华中高层是一条现实的捷径。
  当然,作为苏城表亲的几个兄弟姐妹,如今基本都在大华实业内就职,只是升迁的速度,再也比不上曾经的老四老五等人了。
  现今的老五,除了身体依旧强健,脸上却是少了以前风吹雨淋的风霜之色,多了一些沉稳和笑容。
  大华运输公司也被他经营的蒸蒸日上,秩序井然,苏城一说明情况,他立刻就找到了二十多名亲信,将整艘货轮的船员,都给换了个干净。
  老五亲自做船长,和自己的大副仔细的检查了一遍船舶,方才回到船长室,对苏城笑道:“再过两个小时换船,巴拿马籍的货轮,检查一向不怎么严格的。你要是困的话,可以先睡一觉,到了地方我叫你。”
  “哪里睡得着。”苏城笑了两声,问:“都安顿好了?”
  “安顿好了,船长是英国人,老关系了。我告诉他,你是我的亲戚,没说你的身份……”老五说的很详细,还递给苏城一张船长和船只的照片。
  苏城收起照片问:“护照呢?”
  “船到长崎,我去找人送过来。对了,你得稍微化妆一下,护照的照片做了些修改。”老五顿了一下,笑道:“要是睡不着的话,我现在叫化妆的人过来?”
  “那最好。”苏城手搭在床边的皮箱上,坐直了身子。
  他自己的护照,很可能不适合用了。就像他不把郑部长放在眼里一样,人家郑部长也不见得将他放在眼里。
  外交部的出入境限制,鬼知道什么时候会取消,说不定为了让苏城有一个深刻的记忆,郑部长会故意拖延也说不定。
  偏偏阿塞拜疆的局势等不得。苏城可不想辛辛苦苦烧冷灶,到头来变成跟风的墙头草。
  阿齐久油田是世界规模的超大型油田,要拿下它,除了巨量的资金和高水平的技术以外,所在国的政治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这种能将大华实业瞬间拔高到世界一流油气公司的油田,只有“德智体美劳”全优的公司才能拿到。
  大华实业如果正常参加竞标活动,99%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故此,要想拿下阿齐久油田,阿塞拜疆政权领导人的强力支持,对其他公司也许只是充分条件,对大华实业就是必要条件了。
  苏城无论如何,都是要前往阿塞拜疆面见阿利耶夫的。郑部长越是限制,反而是越能说明他的诚意和付出。
  星夜偷渡的事儿,在石油行业根本算不得事,苏城以前只是没机会罢了。
  老五同样是神经粗大的男人,返身去将一名船员叫了进来,憨厚的笑了两声,道:“小李是自己人,荆山出来的,徐叔的外甥。他以前当过理发师,就让他给你化妆。”
  苏城向小李微微点头。
  同是荆山人,小李对苏城的传奇经历自然更加感同身受,颇有些激动的打开随身携带的盒子,再拿起老五给的照片,仔细研究以后,才开始做化妆。
  老五做船运公司的时候,不免要和偷渡客与走私客打交道,找个有所了解的假身份商人是很容易的。
  自苏城决定偷渡,到他做好准备,总共也就是三四个小时,老五就安排好了。
  这样的事情,也就是同一个家族内的成员,能够无所顾忌的帮忙了。换成是大华实业内的员工,即使再崇拜苏城,再相信苏城,面对明显违法的偷渡和作假,仍然不免要踌躇思考一番。
  荆山人和苏城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在苏城需要的时候,老五根本不在乎自己千万富翁的身份,为了增加几分成功率,就亲自上船指挥,还要陪着苏城前往战乱纷飞的阿塞拜疆,这些工作,可都超过了普通经理人的范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