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4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2/575

  吃力不讨好,说的就是中国的慈善基金会,若是不够小心的话,做慈善还可能变成扶老奶奶。
  若非腰杆够粗,且机缘巧合,苏城也不会涉足慈善基金。
  白拿50万人民币,习惯了用关系吃饭的中国企业还受得了这种支出,甚至连国企都有相关的支出,外国企业就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了。
  石油企业倒是不介意行贿,哪怕头上悬着《反海外贿赂》什么的,他们也总是能在竞争中获胜,他们连贿赂参议员和总统都不怕。不过,外国石油企业对行贿所得到的利益要求更高,遮羞布也需要更大一点。
  几个小时的时间,并不足以证实大华扶贫基金是否够得着遮羞布的水准,也不足以确认利益是否充沛。
  小胖颓然回到凉亭内,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道:“这些外国公司,真和狼犊子一样,他们还真发了邀请函过来,几家一起的,全是那些半大不小的公司。”
  “哦,苏董准备怎么办?我记得不错的话,好些公司都是大华的重要供应商吧。”大华实业的营业规模日渐增大,无论是海上钻井平台,海沧石化基地还是大华船业,都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和装备的供应,在90年代初的背景下,大华实业是脱不开外国供应商的,由于专利的缘故,某些供应商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这也是其他的中国私企无法复制大华实业的原因之一。没有海外油田的情况下,很少有公司能筹措数以千万计的外汇。
  小胖对于被轻视,不仅感同身受,更加有点不解的道:“师父说不着急,不明白他怎么想的。”
  “也许晾他们几天。”
  “晾着也挺好的……呃,那是个外国人吧。”小胖指着一个刚进门的家伙。
  林永贵皱眉看过去。
  这是个穿着大风衣的外国人,风衣的确很大,里面简直能裹进两个人,现在像是罩在一个大型的米其林上。
  只见他直直的走向苏城,站在长廊的一端,就用怪腔怪调的英语打了招呼,并问道:“苏董,您会参与制定阿塞拜疆的石油政策吗?”
  “也许,我不确定。”苏城微笑道:“假如制定阿塞拜疆石油政策的是国家石油公司的话,我大概会参与。”
  两人的英语肯定都不符合伦敦腔的规范,但内容却让人震惊,林永贵忍不住问小胖:“苏城有资格参与制定阿塞拜疆的石油政策?”
  “我不清楚。”小胖傻傻的摇头。
  “那国家石油公司呢?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
  “这个我好像知道一点。”小胖拍拍脑门,道:“师父好像做了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的副总裁。”
  “怪不得。”林永贵喃喃道:“这么说来,是消息传出去了。”
  小胖似懂非懂的问道:“这么说,外国公司也要加入咱的曙光理事会了?”
  “大概吧。”林永贵有强烈的羡慕感,他毕生追求的,不就是这种影响力吗?
  阿塞拜疆也许是一个政治小国,但它是一个石油大国。影响阿塞拜疆的石油政策,这是林永贵以前想都没想过的。
  “重新草拟一个计划,胆子可以放大一点。”林永贵没有往苏城跟前凑,而是转到假山背后,打了一个电话回去。
  接着,他想到苏城所说的三次采油,又叮嘱一句,道:“喊两个懂三次采油的专家,到北京来。”
  ……
第五百五十一章
封锁消息
  改变了外国公司想法的是一条来自塔斯社的消息:中国人苏城就任国家石油公司副总裁。
  大型的石油公司和大华实业一样,都建设有自己的信息局。虽然不见得要培养间谍做非法之事,但收集公开情报,或者聘用一些熟悉当地的信息员,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程序工作了。
  像塔斯社,路透社,美联社这样的国家通讯社,它们的消息基本都是全公开的提供的。需要的公司或个人很轻易的就能得到全天候的信息滚动。不过,要保持收取消息并分析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从小的方面说,也至少得一个办公室的人员和经费。
  稍小些的公司,往往会将这笔钱省下来。只有大型公司,或者像大华实业这样的高利润公司,且很重视信息的情况下,才会自己出钱收集和分析信息。
  因此,别看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塔斯社消息,但能简单的得到消息的公司,往往也不简单。
  紧随在那只大型米其林身后的外国公司,十有八九仍是些腐食动物,他们从同业者那里得到讯息,或者就是盯着别人的动作而动作,同时也增加了大华扶贫基金的资金。
  苏城捡着几个重要的公司,当场签订了合同,以安人心。不过,他签订的要么是下游公司,要么就是中小型的装备制造公司,都是大华实业需要的供应商。最让人心痒痒的石油合作合同,是一个都没签订。
  一群人围着他旁敲侧击,说到后面,更有一名法国人,直接用京腔的中文问:“苏城董事长,大华实业愿不愿意合作采油?”
  苏城坐在长廊的中间,背靠着立柱,像是郊游的学生似的微笑,道:“油田未见,合作采油也无从谈起啊。”
  “阿塞拜疆肯定会开放石油产业,到时候,大华实业肯定会第一时间进入吧。我们也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阿塞拜疆石油业,合作能让我们获得更大的好处。”说中文的法国人,中文说了一半就咬舌头了,剩下的干脆用英文道:“我们赛万安特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八个炼油厂,几十艘租船,还有上万个加油站,我们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将石油产品送到欧洲……”
  他说的好像很厉害,就地区而言,也的确很厉害。但上万个加油站,几十艘租船和八个炼油厂就世界范围来说,就只能说是一般了。不计炼油厂的产能,加油站的主要价值还在牌照上面。至于其分销能力,对越大上游石油商来说,他们就越不在乎。
  到了大华实业今时今日的规模,赛万安特也就是一家普通的中型公司,算不得优异。
  自然,他们在苏城眼里,也就缺乏竞争力。
  其实,现在来见苏城的,已经是慢了两拍的公司了。
  同样是法国公司,最大的道达尔根本不屑于通过苏城,不管阿塞拜疆的总统是埃利奇别伊也好,是阿利耶夫也好,他们都会通过自己的渠道去公关。
  次一级的菲纳公司,早在阿利耶夫有点苗头的时候,就找上了苏城。可以想见,他们还会同样找上侯赛因诺夫和马梅多夫。这种遍撒网的策略虽然昂贵但胜在安全,总不会因为政府关系而失去合同。
  到了这个所谓的赛万安特公司,他们其实已进入了“随缘”状态。找一个懂中文的法国人,试图用话语打动苏城……归根结底,就是随缘,他们估计在各地的油田都这样做,能占到一点便宜就占到一点便宜,但并没有在一个油田大量付出的底气和坚持。
  换一个小型的油田,苏城说不定和他说两句话,现在则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对那法国人淡淡的道:“炼油和出售渠道,不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如果贵公司真的有兴趣,可以在我们得到油田,开采出石油以后再来接洽。”
  法国人连忙道:“我们也有开采能力。”
  “大华实业也有。”苏城心里冷笑:想不流血的享受世纪合同?这种事连世界五百强都不敢想,BP还知道派些妓女去阿塞拜疆公关呢……
  法国人明显没有猜到苏城的心这么大,还笑着谈及欧洲市场。
  苏城干脆不耐烦的将脸撇了过去,只要再过几年,能源市场就是纯粹的卖方市场了,欧洲要考虑从哪里进口石油,而不是想着将哪家公司排除在偶们以外。
  后世的邪恶轴心伊朗也未能被欧美真正封锁,大华实业若是想要进入欧洲市场卖石油,那是再容易不过的。
  苏城根本不屑于一家中型的不知名的地区性公司。
  几家类似的小公司无奈的站到了一边。
  和中国人一样,老外同样是喜欢占便宜的。如今占便宜的机会这么少,他们自然是高兴不起来的。
  林永贵在国内做官久了,讲究一团和气,更愿意团结洋人,看到这一幕,林永贵就笑着上来打圆场,笑道:“谈了么久了,要不去吃饭吧,有什么话,吃了饭再谈。”
  小胖抬头看天,才四五点吧,离吃晚饭早了点。不过,他从来不反对早吃饭的,于是乐呵呵的赞同道:“我去通知酒店,咱们去那边,还是让他们送过来?”
  “过去好了,免得乱糟糟的,把刚做好的苗圃给糟蹋了。”林永贵拍拍小胖,笑道:“听说房子是你设计的?做的好啊。”
  “我主要是监工。”小胖推辞中带着得意,这座宅子用的各种高科技,虽然是在大华实验室的帮助下才实现的,但能利用到它们,也是一种才华了。
  总的来说,小胖的才华,大约就集中在花钱方面了。在90年代初的中国,能培养出这份能力也不容易了。
  苏城对持续的应酬也厌倦了,笑着起身道:“晚餐就安排在大华饭店吧,算是我们曙光理事会的一次聚餐,嗯,在理事会正式运行以前,这笔钱就由我来出好了。”
  国外的慈善基金会,往往会将50%以上的捐款花在筹款和管理方面。国内的基金会怎么做是一回事,怎么表现就是另一回事了。
  小胖不管谁出钱,站起来忙忙的招呼大家去酒店。
  一会儿,几名大华的管理层也出现在院子里,既是招呼大家,也是谈论更多的合作细节。
  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染指石油开发的,但在石油开发以下,相关的工作还有很多,大华吃不掉这么大的盘子,也看不上微薄的利润,但其他公司就不一定了。
  晚饭时间,大家继续谈石油和合作,大部分是与大华实业的合作,某些公司互相之间也谈成了合作,倒是让曙光理事会的作用发挥了一些。
  第二天亦是曙光理事会的茶话会。
  直到第三天,才有胜利油田的专家,来到了京城。
  他们坐卧铺过来,差不多算是此时最高端的旅行方式了,尽管如此,两名钻井采油研究院的专家还是累的厉害。
  杨明将他们安排在了大华实验室的招待所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华实业有许多来自胜利油田的研究员,两个人过的很是愉快。
  不过,当林永贵告知他们此行是为了评估大华实业的三次采油技术的时候,两名研究员的表情极其精彩。
  “秦院长和姚所长,以前就是咱们钻井采油研究所的大拿,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大华实验室掌握的肯定不少。”专家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解释他们的能力。
  “不少有多少?”林永贵多年来虽然紧抓生产,但对研究院的水平,他是很难有一个感性认识的,以此时国人的思维模式,掌握最顶尖技术的肯定是国家队,或者说,应当是国家队。胜利油田、大庆和长庆基本就是石油总公司下属的三驾马车了,三者的水平相当,或许大庆稍强一些,但在采油技术上,胜利油田因为其复杂的油藏情况,向来发展的最快。
  这一次,林永贵是希望两名专家向苏城证明胜利油田的实力的。没有太多的利益纠葛,算是一种精神需要。
  再怎么说,他也是副部级的官员,也需要证明自己。
  可惜,两名专家无法配合他。年龄稍长的研究员纠结片刻,道:“听说大华实业准备开发巴库的旧油田了,那说明他们的三次采油的水平,到了实用阶段,我们的还不行。”
  这下子,林永贵明白了,诧异道:“咱们的三次采油技术还不能用?其他油田呢?”
  “咱们的三次采油技术是最好的。”专家说着小声一点,道:“咱们的三次采油所,以前就和大华实业的三次采油所合作的。后来退出的一些研究员,都在咱们研究所呢。其他几个油田的三次采油才刚开始。”
  “但还是不能实用?”
  “不划算。我们算过,就现在的技术,采一吨稠油,光是化合聚合物的成本就要1000多块,设备和人工成本还没算呢。”年长的研究员如此解释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2/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