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5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6/575

  C区片刻即达。
  四五层的高度下,分割成块的展区有大有小,泰半已经入驻了公司,挂上了宣传画和各国文字组成的条幅。一些展团的工作人员还换上了统一的制服,显的精神抖擞。
  “我们的在17号,各单位的位置被白板和展柜隔开了,正前方以中国展团的名义做宣传,大家可以轮流到前面来接待来宾。”沈丰又指示了一遍,接着依次核对位置,生怕弄错了引发矛盾。
  放眼看去,平均每个企业只有四五平米的地方,再加上展柜等物,也只能照团里建议的那样,弄些图册之类的放上去。
  虽然省了气力,不过,对比其他公司的展台,却很难让人有开心的感觉。
  一汽的代表轻轻说道:“展台太小了点。”
  “咱们去年参展的规模小,订单也少,今年申请的挺难的。”沈丰也不是第一次解释这个话题了。
  赖文昂大声道:“有费老出面,也不能弄个大展台?”
  “这次展会是有自己的组织方的,法国方面仅仅是配合,就是总统都不好干预。”沈丰尽量解释,又道:“展台是小了一点,但你们仔细看,除了那些跨国大公司,能有200多平展台的公司也不多。”
  “人家是一家公司一个展台……”
  “C区和A区是最好的两个区,200平利用好了,其实也够了。”沈丰只能是以劝为主。
  赖文昂是帮人抱怨,相当于刷一下存在感,说到此处,也就不吭声了,蒙头继续布置展台。
  200多平米的地方,涌入一百多人,也是拥挤的厉害。
  高岗等人平日里做惯领导了,现在也不得不亲自动手。
  大的展台是由展团事先做好的,小的展台放些横幅,堆些宣传册子和海报,也就用的差不多了。
  高岗和自己的下属忙忙碌碌的做完,很自然的瞄到了无所事事的苏城,不禁笑道:“苏董,你不是带了上百人到法国来,怎么?连个帮忙做事的都没有?”
  “有在做事的。”苏城无动于衷的靠在立柱上。
  “哦?”
  “那不是吗?”苏城努努嘴。
  相隔两三个展位,一面横幅缓缓打开,“大华实业集团”几个字显眼异常。
  而在横幅下方,大约有三四十名中国人,正在布置展台。
  对比苏城身边五平米的展柜,那最少有一百平的展台几乎要显露出奢华的毛边了。
  “这是……”高岗等人都瞪大了眼睛。
  “我们在法国还是有不少朋友的。”苏城笑的十分诚恳。在资本主义国家,许多总统不方便做,不能做的事,大公司却是能做到的。
  大华实业不仅有菲纳公司这样的盟友,还有法国大西洋船业这个长期的合作伙伴,LNG船的复杂程度和石油系统极为相像,它们也都能带来充沛的资金与过剩的人脉。
  思维模式也会带来极大的不同。无论是鲁主任还是机械工业部,他们都习惯于通过官方途径来解决问题,偏偏这样的国际展会的组织方是独立的国际组织,就像是奥组委或者世界杯组委会一样,要影响它们,必须是非常强势的成员国,或者非常有钱的金主才行。
  法国政府也算可以沾上点边,但隔了一层,就很不好用了。
  除此以外,很少参加此类展会的先生们,也没有认真的考虑展区大小的问题,一两句抗议或请求,又怎么可能多得地方。
  “不好意思,我先过去一下。”苏城侧身挤了出去,然后指导着杨明等人,将面向17号一方的展柜上,先贴满大华实业的海报。
第五百九十章
开门红
  随着苏城的暂时离开,中方展台的诸位代表,也就目光投注到了前方的大华展台处。
  纠结的碳纤维放大图,气势磅礴的LNG船,还有复杂的令人头晕的海沧基地结构图,可用于万吨巨轮的高功率柴油机……
  大华实验室历时七年,数千名研究人员的所有的付出,都以最简单的海报,出现在了大华实业展台的四周。
  而他们中蕴含的,却是最复杂的技术,最艰难的工程。
  中方展台的议论声,由小及大,又由大及小,好像有一个黑洞,在吸收着声音似的。
  国有企业从来都不缺乏顽固的,愚蠢的,自以为是的家伙,但是,放眼90年代的中国,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水平,国有企业的干部的技术实力,仍然要远远高于同时代的私有企业。
  中国的国企,用了差不多40年的时间,从无到有的建立。它们吸收了一代又一代的天才和人才,方才建立了中国社会的生产基础。
  当然,就像一切国有企业那样,中国的国企的腐朽几乎与他们的事业同步,腐化堕落的研究员和工程师们晋升高位的亦不在少数。伴随着上层对学历的重视和尊重,能读懂技术的公司代表却是非常多。
  坐在一把手二把手,或者七把手八把手的位置上,每日里除了不正经的事,总会接触到行业最顶尖的技术,有机会看到世界最新的进展。
  大部分时间,国企的高层是将技术当作童话故事一般来看的,了解归了解,却总以为它是属于遥远的仿若丹麦、德国之国度。
  然而,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面对一项项极具冲击力的技术,要说没有一点感觉,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沉默着,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了。
  极少有国企人愿意承认私企的成功,或许有普通的国企,地方国企人愿意承认,但是,高踞于生物链顶端的央企向来是不认同私企,甚至不认同地方企业的。
  当无可辩驳的事实出现的时候,沉默是唯一的手段。
  此时此刻,大家都有些忘记询问苏城,他们是如何弄到大展台了。
  “LNG船技术,大华实业准备要拿出来了吗?”两名身着鲜亮西装的法国人,来到大华的展台前方,望着其中的一副海报仔细看。
  由于分类明确,现在的许多船舶,只从外形就能看出不少的内容。若是有比例尺的话,含义就更加明确了。
  中方展台和大华实业的展台都有法语翻译,为了让大家都能听到,翻译的声音也很大。
  中方展台的先生们都竖起了耳朵,两个衣着体面的法国人出现在展台,不免让人遐想联翩。
  闫学灿露出自认最有魅力的微笑,来到前方,说道:“我们承接LNG船的订单,大华船业的第一批LNG船已交付使用,使用正常,如果需要的话,我们有台塑集团等接受船舶的公司的推荐。”
  “得到接受公司的赞赏是很难得的。”打头的法国人换用了英语,却笑道:“不过,我是法国大西洋船厂的卢恩达,我对大华船业掌握的技术更有兴趣……”
  闫学灿恍然,道:“卢恩达先生,我是Yan,我们在电话上聊过。当然,我的答案还是一样的,你们可以有偿使用我们的技术专利,但不会转让。”
  “闫先生,总算见面了。”法国人哈哈一笑,转头道:“既然是闫先生,那我们就说点新东西,听说你们在做低压双燃料的柴油-电力机,用于取代旧的蒸汽涡轮,虽然你们还没有做出来,但我们愿意用一定的代价,合作开发这项技术。”
  “大西洋船厂的消息很灵通……不过,还是不要了。”闫学灿笑着摇摇头。
  悄然听他们说话的国企人莫名的松了一口气。
  如果尚未开场就让大华船业谈成一笔交易,开门红的好处就轮不到他们了,虽然几率很低。
  法国人没有离开的意思,卢恩达同样摇头,笑道:“事实上,我们有收到贵公司的函件,有邀请我们来谈技术合作的问题。”
  “函件?不可能,我是大华船业的主要负责人……”闫学灿说到这里,突然停下了,如果要说有谁能不经他而直接做出决定,那在大华实业的确是有这样一个人的。
  闫学灿小声问:“是总部给你们发的函件?”
  “是的,大华实业的函件。”
  闫学灿无奈摇头,扭头喊道:“苏董,法国大西洋船厂。”
  苏城毫不奇怪的走了过来,扬声道:“两位来的真早,是卢恩达先生?”
  “我是卢恩达。”他整整自己的西装和苏城握手,笑道:“听说大华实业愿意合作开发柴油机的技术,我们就开始了估价的准备……”
  高岗等人耳朵竖的比头发还高。
  这时候,苏城摇头了,说:“还是先听听我的报价如何?”
  “嗯?当然,苏董请说。”卢恩达表现的很大度。船用柴油机是一项投入很大,竞争很激烈的行业,相对的,船用柴油机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在LNG船上尤其如此。因为液化天然气的关键是制造低温,它需要大量的动力,再加上动辄10万吨的排水量,LNG船的柴油机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
  大西洋船厂一直都在研究取代蒸汽涡轮的动力装置,也始终在关注相关领域的论文和专利。当济柴将这个项目进行到30%的程度的时候,法国人就迫不及待的希望收购了。
  在号称民用船舶的皇冠的LNG船项目上,利润从来都是丰厚无比的,重点更多的在于技术的先进性。如果能给那些财大气粗的船东在运营方面省钱,船东一定舍得开出大额的钞票。
  在闫学灿,以及许多人紧张的注视下,苏城低头想了一会儿,道:“2000万美元怎么样?”
  卢恩达心跳加速,努力的希望矜持一会儿。
  苏城的声音再次响起:“2000万美元加我们的技术,占据合作开发的发动机技术70%的利益分成……”
  卢恩达的矜持丢了,讶然问:“你想收购我们的技术?”
  “准确的说,还是合作开发,并且,我们将承担高比例的支出,并用2000万美元弥补你们的技术投入。”大西洋船厂的进度比济柴要快,如果不做任何改变的话,大西洋船厂有很大的几率,比大华实业更早研发出类似的低压柴油技术。同时,他们还拥有大量的LNG船专利,其结果很可能导致大华实业在收回技术投入之前,首先跌入惨烈的价格战中去。
  大西洋船厂希望购买大华船业的技术,是为了减少研发时间,快速推出产品,进而与其他船厂竞争。而大华船业就算有刘秋这样的技术大牛,也不能保证自己的综合实力抵得上深耕细作的大西洋船厂。
  事实上,作为欧洲最好的船厂之一,大西洋船厂也不会少了技术大牛的存在。
  2000万美元,如果能让大华船业就此挤进一线造船厂的行列,那简直是超值了。
  卢恩达确定苏城是要大西洋船厂的技术,傻眼了。
  高岗等竖着耳朵听他翻译的国企人也傻眼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6/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