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5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575

  第二周,泛亚基金就开始了资金挪移。
  总计160亿美元的资金,再加上阿利耶夫的15亿,一共是175亿美元。这么大一笔钱,足足要用三天时间,才能准备到位。
  没等这项工作完成,康乐直冲苏城的办公室而来,推门就道:“城里面,都开始传说泛亚基金的消息了,据说资产超过50亿美元,你们可要小心点,不要被抓住了。”
  “这么快?”苏城站在办公室的跑步机上,大汗淋漓,按下了停止键以后,一边擦脸一边问:“有谁想吃掉咱们吗?”
  “你应该问谁不想。我就回答没人。”康乐自己坐到沙发上,打量着被改造出至少二十块大屏幕的房间,道:“金融城里的资金不管怎么流动,都是有迹可循的,金融城这种地方,有关钱的秘密根本是藏不住的。”
  无论是石油期货交易所,还是银行系统,最终的消息都会归于一个小圈子,就像是交易所的席位一样,无论基数有多大,终究要一级级的收敛到一个会议室所能控制的范围里。
  苏城啧啧两声,道:“我们才准备了60亿美元,他们猜的还真准。”
  “100多亿美元,谁都忍不住的。我也就是提醒你一句。金融城里的嘴,可是数不胜数。”
  175亿美元,哪怕只是叼下来一口,都相当于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年盈利了,不管对方是谁,鳄鱼们都会尝试一番。
  苏城缓缓点头道:“我明白了。”
  “你有什么办法?”康乐好奇的问,他也有钱在这基金中呢。
  苏城呵呵一笑,道:“能有什么办法,不变应万变吧。”
  “不变应万变”用中文来说是很不错的词汇,换成英文就彻底变样了。
  康乐脸色微变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你没有见识过伦敦城里的巨鳄模样,被吃的骨头都不剩的家伙,每天都有。”
  苏城喝饱了水,就在康乐面前将衣服换了下来,道:“咱们是做石油的,又不是做金融的,管这些伦敦城的大鳄怎么想,咱们只要见到原油再动手,那就不会有问题。”
  康乐不安的道:“即使见到了原油,如果金融城的反应迟钝,或者有意延迟反应,咱们的利润就会出现很大变化的,说不定,亏损也有可能。”
  在给钱的时候,他还是很信任苏城的计划的,但在真的要到施行的时候,人总是会有各种忧虑,这也是人之常情。
  苏城理解的一笑,道:“放心吧,咱们七家公司,金融不擅长,石油总是擅长的。再者说,各公司里的银行董事不是也默许了此事,就算不帮忙,总不至于落井下石吧。”
  康乐一想也是,呵呵的笑了两声,道:“苏董行事,我自然是放心的。嗯,到了发动的那一天,一定要叫我过来。”
  “当然。”
  “具体发动的时间?”
  “那不由我定。”苏城微微摇头,又道:“现在应该是缓慢建仓的时间,您要是有时间,就过来看看。”
  建仓是最无聊的事,看也看不出什么。
  康乐没答应,临走前又问:“要不要我提前做些宣传?”
  他连续试探,终究是心虚。
  苏城继续否决,道:“石油期货适宜雷霆一击,提前宣传还是不必了。到时候,一笔大单子压下去,比什么宣传都有力。”
  康乐期期艾艾的告辞了,苏城继续汗流浃背的锻炼。
  接下来几日,更多的金融机构瞅上了泛亚基金,坊间甚至有关于“肥肉”的传说。
  暗流涌动中,祁霄等人都紧张的厉害。
  与之相反,苏城却是一副遍尝伦敦美食的架势,每天都陪着舒兰在城里闲逛,今天是百货大厦,明天是米其林餐厅。
  和2014年的伦敦想比,1994年的伦敦并不显的落后,但是,1994年的伦敦却比1994年的上海要现代化的多,历史的凝重感和繁荣的商业,使得这里的居住属性大为提高。
  发达而方便的通讯工具,甚至让苏城有种比在上海总部更方便的感觉,尤其是在适应了电话会议以后,无论是阿塞拜疆还是济南厦门,联络起来都要方便不少。
  由于苏城的缘故,作为大鳄们眼中的猎物,泛亚基金表现的实在过于镇定,却是引起了不少食肉动物的好奇。
  ……
第六百一十一章
做吃肉者
  175亿美元之于金融世界,就如同雪花牛肉之于烤肉界,绝对是看一眼就馋的流口水的产物。不论是投资银行的经理还是基金公司的老板,光是想想将之收入囊中的时刻,就会躁动不安,浑身发红,满身出水。
  短暂的静默期以后,雪片般的请帖被送到了泛亚基金。
  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迫使尚在摄政街和牛津街闲逛的苏城和舒兰,匆匆的赶回了康乐大厦。
  “苏董,请帖都已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了,比较重要的在您办公桌的匣子里。”李时荣和杨明一起到大门口来接苏城。
  李时荣是信息局的二把手,也就是董峰的副手。不过,他的工作方向已日趋于保密方向,在隐隐传说的大华保密局名单上,李时荣是排在第一位的。
  然而,一向镇定自若的李时荣,今日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苏城挽着舒兰上电梯,笑道:“有什么就说吧。”
  “是……”李时荣低着头站在离门最近的地方,微微转身,赧然道:“我做了确定,无论是咱们大华实业,还是其他六家企业,都没有公布基金的地址或联络方式。包括康乐家族在内,也没有任何一名董事主动的提供泛亚基金的地址和联络方式。所以……我们收到的请帖,只能归结于对方的情报能力。”
  泛亚基金原本就是隐私性最强的离岸基金,注册地都只要求一个行政邮箱就行了。其他六家公司和他们的掌权人也没有泄漏泛亚基金的信息的驱动力,相反,为了保护自己与内线交易的不相关性,没有人会主动提供一条这样的消息,仅仅为了方便发送请帖。
  这可不是一张两张请帖,而是需要两名行政秘书忙碌一个多小时才能整理清楚的请帖数量。
  苏城意识到情报泄漏的可能,眼角跳了两跳,收起笑容,沉声问:“你的意思是,咱们大华的保密也漏的像筛子一样?”
  此时,作为公司老总,苏城开始怀疑李时荣是否在夸大其词,并以之提高保密部门的重要性。不似最初用于搜集公开情报的信息局只有小猫两三只,现在的大华信息局光是负责保密工作的员工就超过百人,单另出来,也不能说是总部规模最小的部门,对管理层日趋稳定的大华来说,自部门二把手到部门总监,可以说是一步跃迁了。李时荣有心思亦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李时荣似乎并没有自抬身价的意思,或者说,他表现出的羞愧更胜于对本部门的控诉,随着电梯的开门声,李时荣一步跨出电梯,认真的道:“我们的保密的确出了问题,不过,这么多的金融公司得到了公司的消息,主要是情报被出售的缘故。”
  “情报贩子?”
  “也不能说是情报贩子。”李时荣低着头,略显尴尬的道:“是附近中餐馆的外卖小弟。”
  “外卖小子卖出的情报?”苏城不由重复了一遍。
  自从第一张请帖送到,李时荣就出去暗地调查了一番,要在人生地不熟的伦敦地区做私下的调查是不容易的,好在信息局的经费不少,他申请了快速的专项资金以后,足以聘请当地的侦探事务所进行调查。
  此外,案情简单也令人哭笑不得。
  李时荣手上就捏着调查报告,但他根本不用去看,像是背诵似的,无奈道:“咱们一大群华人到了金融城,点中餐都要求放辣放麻不放酸甜,外卖小子来两次就猜到康乐大厦里住进了一群中国人,虽然没有见到咱们的样子……”
  停了一下,李时荣摇头道:“金融城就是个大漩涡,什么消息都在里面转,做餐饮的也懂得卖消息换钱。就我所知,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一个专门做亚洲生意的咨询公司,得到了100英镑。咨询公司将消息放进了内网,再加上一些泛亚基金的小道消息,最终答案就被整理出来了。因为想要了解泛亚基金的公司很多,又是即时消息,咨询公司就向许多熟悉的金融公司表达了出售意向,据说一口气卖了五六十份。每份3000英镑。”
  情报世界,三分靠搜集,七分靠分析,李时荣也是各种翘楚,他甚至没有用总部信息局的分析师,自己就将线路串了起来,而且还专程到咨询公司进行了确认。
  苏城惊讶之余,突然觉得有点好笑:“一份100英镑买来的消息,用3000英镑的价格卖了五六十份,这家咨询公司真是没少赚到啊。”
  “小型情报公司的生存方式。”李时荣小心的道:“也有的公司是从其他公司得来的消息。”
  李时荣的调查可以解释公司信息的泄漏确实有巧合的存在,但并不会让苏城觉得高兴。
  他先将舒兰送到同楼层的房间安顿,接着才返回办公室,阅读精选出的十几份邀请函。
  杨明清咳一声,道:“邀请函是由办公室整理的,现在来看,比较重要的邀请有BP公司,美国安然公司,日本伊藤商社,美国雷曼兄弟公司,法国兴业银行,以及帕克逊基金公司和阿鲁巴投资公司。”
  BP算是比较纯粹的石油化工集团,安然公司和伊藤商社都属于能源金融集团,前者偏重于能源,后者偏重于金融。雷曼兄弟公司和兴业银行是投资银行,帕克逊基金和阿鲁巴投资公司则是类似于索罗斯的金融投机鳄鱼,属于最为恶形恶状的存在。
  杨明介绍的顺序,也是大鳄们从吃相好看到吃相难看的排序,差不多也是知名度的排序。
  不过,知名度并不一定代表着实力,90年代是金融秩序最混乱的年代,若是能拿出好的创意,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往往能筹集到巨额资金,如175亿美元的诱惑,足以吸引上千亿美元的游资。
  苏城心里比较了一遍,讽刺的看着请帖,道:“还挺全活的。”
  “因为请帖数量比较多,我们就选择了当地比较有实力的,这样,如果参加了一家公司的宴会,相关公司的人也能见到。”
  “你觉得应该去见他们?”苏城没有做出决定,反问杨明。
  和最初的秘书身份不同,杨明现在开始担任大秘的角色,也就是幕僚长的身份,虽然无法直接接触到实务,却不妨碍他的眼界增长。
  此前,杨明也是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即刻道:“BP公司是英国本土的石油公司,在企业排行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虽然不是金融核心的集团公司,但他们在里海地区的实力毋庸置疑,我觉得,不管是照顾BP的情绪,还是寻求盟友,都应该见一下他们。”
  他没有逐一分析各公司,只是将自己较为肯定的答案说了出来。
  苏城缓缓点头,道:“既然情报都泄漏成这样了,那就见BP的代表一次吧。”
  “好的,晚宴时间是周三晚上8点开始,可以吗?”
  “咱们10点再去,提前告知,我们有所耽搁。”
  “好的。”杨明确定以后,在本子上做了记录。
  李时荣因为苏城的情报泄漏说而再次低头,旋即道:“苏董,我一定总结教训,不会让这样的事再次发生了。”
  “仅仅是你们总结经验教训,很难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的。”苏城有点叹息道:“咱们以前和国内代表团出门,别看内部露的和筛子一样,对外却不会有这种低级失误,你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情报安保人员,有失误也情有可原。”
  他前半句说的稍重,后半句却又缓和了语气。
  李时荣猜不透这是打一大棍再给一小棍,还是苏城纯粹的感慨,一时间有些迷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