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575

  苏城边听边点头。
  190柴油机改造的船舶,动力强劲,但速度不快,因此适合渔船和小型货船。可相比之下,挖泥船等工程船,显然更适合他们的柴油机。
  苏城用赞赏的语气道:“老闫,做的好。我完全没想到挖泥船。嗯,你去找一下谢天格,他那里新买了设备,正好做这个订单。然后再跑跑其他港口,咱们国内的港口,如今简直是一穷二白,什么设备都没有。”
  向来接受惩罚式教育的闫学灿,骤然受到激励,老脸飙红,道:“苏董放心,我这就去回他们,晚上就往天津去。另外,我有个想法。”
  “嗯。”
  “如今各船厂的船是供不应求,不过,这种情况也就是两三年的事,我们应该借着给各船厂拉订单的机会,把销售渠道建起来,等到以后船舶供大于求的时候,就可以凭着订单抽成了。”
  使用190柴油机的船厂,卖掉一艘船,等于给苏城赚到了5万左右的利润,比船厂赚的还多,所以大家都没有考虑从订单中赚钱。但是,闫学灿做了多年销售,自然不满足于这种状况。
  苏城沉思片刻,道:“这样吧,你们部门可以先把手续做出来,销售部作为主体,揽到的订单,以代工生产的形式,发给船厂。两年以内,不要抽利润,以后再看情况。”
  闫学灿一下子乐呵了。这和他想的也差不多。当然,此时应该称赞“苏董英明神武”。
  苏城粗粗一算,自从用那300万借款,打开船舶市场以后,190系列的柴油机,已经卖掉了50台以上,利润250万。这个成绩本身并不起眼,但极大的降低了济南动力机厂转型的成本。等到大功率的柴油机投产,就不再是他们求人,而是别人来求他们了。
  苏城摸着下巴,自娱自乐间,又见小胖偷偷摸摸的从窗底经过。
  “黄平!”苏城大喊一声。
  小胖腿一抖,就甜甜的笑了:“师父,我来请您吃饭。”
  苏城恶寒的皱眉,问:“好端端的,怎么要请吃饭?”
  “那个……我爹来了。”
  “嗯?”
  “我爹是中船桂江造船厂的厂长。”见苏城不明白,小胖小心翼翼的解释:“中船就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以前叫六机部,再之前叫第九工业管理局……”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因为苏城的眼神越来越亮。
第一百零六章
渔政船
  小胖将酒席定在了莱州饭店。
  因为这家老板肯花钱雇特级厨师的缘故,不差钱的主儿都喜欢来这里,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油田拔尖的饭店。
  小胖的老爹是位敦实的男人,圆圆的大肚皮像是西瓜似的,两条垂下来的臂膀因此显的纤细,但在握手的时候,那胳膊确定无疑有苏城两个粗细。
  寒暄坐定。小胖如同受气的小媳妇一样端茶倒水,动作轻柔乖巧。
  即使这样,端茶给他老爹的时候,黄恒丰也只是轻轻的一哼。小胖于是重新缩回了角落里。
  苏城暗道:小胖一心一意的横着长,看来也是压迫的原因了。
  黄恒丰打了个哈哈,转过头来,却笑容满面,道:“苏城苏厂长的事迹,我看过几遍,叹为观止!我这一次来,也是因为看到一篇报道。”
  “哦,哪篇报道?”苏城先前的大量曝光,引来的后遗症就是小报的重复报道。这有点像是后世网络的无限转载,所不同的是,记者同志们每次都要加上一点或新或旧的材料,以证明自己确实在干活。
  黄恒丰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叠好的报纸,标题用黑体字加粗:《海关巡逻艇旧貌换新颜》。
  内容无甚新意,只是地方小报的豆腐块文章。黄恒丰用指甲在下面一点划了划,道:“我看他们说,苏厂长收购的济南动力机厂已经能够生产船用柴油机了?是不是真的?”
  “当然。”苏城确信黄恒丰已经从小胖那里知道真假了,否则何必千里迢迢跑到东营来。
  黄恒丰果然没有质疑,转而关切的问道:“你们现在能生产多大功率的柴油机?”
  “368KW,450KW和500KW,一共三个型号。”苏城说着又补充了一句:“500KW是刚刚研制成功的型号,已经进入生产状态了。”
  黄恒丰却有些遗憾的摇头道:“我们桂江船厂接到一笔水产厅的订单,需要用到660KW级的柴油机。丹麦的MAN、瑞士苏尔寿和日本三菱的报价都很高……”
  因为苏城和小胖的关系,他也没有做什么掩饰。
  苏城则赶忙回道:“我们已经有研制660KW船用主机的计划了。”
  虽然不知黄恒丰的订单规模,但这是打开销路的极佳途径。
  黄恒丰做出倾听的表情,粗圆的胳膊顶住硕大的脑袋,像是被斩首了似的。
  苏城轻轻咳嗽一声,道:“我们的普通型柴油机,已经实现了660KW扩容。接下来,我们会将船用主机的改造放在首位。如果您仔细看190柴油机的构造就会发现,这是一种极容易改造的柴油机,我们准备将它一路做到1200KW,甚至1400千瓦。我可以保证,660KW的船用主机很快就能完成。”
  “多快?”
  “3个月!”苏城给了一个极小的数字,从改装到定型生产,3个月时间非常紧张了。
  不过,桂江船厂造一艘船,少说也要三个月的时间,黄恒丰算了一下,就问:“能不能到你们厂里看一下?”
  “倒屣相迎。”苏城暗自想:国内的重工业得凋零成什么样子,才让人家堂堂厅级干部,不远千里来找发动机。这要是放在几年后,估计就得自己求上门去了。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是堪比中石油的庞然大物,桂江造船厂虽然是其名下的二级工厂,但就规模而言,丝毫不逊色于红火时期的济南动力机厂。
  如今的情况,是民间资金逐渐富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大,重工业厂由于掣肘重重,有销路也生产不出产品,有产品也弄不来材料,四处折腾之后,发现需求方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自己更新换代几近于无……
  传统的船用主机制造商,现在要么忙着生产大型船舶主机,要么仍在生产高耗能低水平的老机器,摆出一副爱买不买的形状。
  桂江船厂身在中船旗下,不从镇江船舶设备公司买柴油机,转而寻找国外柴油机,甚至济南动力机厂的柴油机,本身就能说明问题了。
  三个人随便的吃了几口饭,就往济南动力机厂赶。
  在小胖强烈的建议下,由黄恒丰的司机开雪铁龙,一路风驰电掣,又稳又快。
  黄恒丰路上眯着睡了会儿,到了地方睁开眼睛,又是神采奕奕的模样,迈开方步,一副大领导的模样。
  就级别而言,人家还真是大领导。早几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还叫六机部的时候,他就是六机部直属局的厅长,现在名字改了,实权却没有丝毫的改变。
  陈祖年迎了一下,黄恒丰也不多话,就往里去,小胖碎步跟上。
  苏城此时才有机会问道:“黄厂长,你们准备建造的船舶,是什么规格用途的?”
  “满排200吨左右,长40米,宽6米,航速12节以上。”黄恒丰顿了一下,道:“用来给福建水产厅渔政处做渔政船。”
  “渔政船!”苏城霎时间就震惊了。
  曾经何时,这就是中国的海军啊!
  陆军靠城管,海军靠渔政。唯一让苏城迷惑的地方在于,这个渔政船还真是小啊,200吨能做什么。
  似乎真的只能当“渔政船”的样子。
  见苏城表情有异,黄恒丰奇怪的问:“怎么了?”
  “那个……渔政船,算不算军舰?”
  黄恒丰愣了一下,哈哈大笑,道:“这算什么军舰,渔政船是执行渔业任务的船,监督、保护渔船,以前的时候,还做渔业生产指挥船,你就当是渔船里的公安好了。现代军舰,普遍都在3000吨级以上,大的多了。”
  苏城暗自腹诽:您有生之年一定能见到比军舰大的多的渔政船。
  不过,在80年代末,渔政船的确是很纯洁的,它的执法权限还比不上天津海关买去的海关巡逻艇。
  尽管如此,苏城的海军情结,还是不知不觉的发作了。
  黄恒丰走在前面,一无所觉。
  一行工人小跑着从身边经过。
  黄恒丰轻轻挑起眉头,回过头去,看着他们进入车间。一会儿,又有两名工人,跑出车间,前往另一个车间。
  为了工作而奔跑。
  有多久没有见到这样的情形了。
  黄恒丰不由陷入了沉默。
  中船旗下的工厂,其实都不太好过。国内造船业原本就没有发展起来,近些年,又受到日本和韩国的挤压,分外难受。
  但是,即使工厂如此难过,中船旗下的工厂,工人们仍然用悠闲的脚步,完成车间到车间的转移。
  50年代的造船人精神,似乎已经融入了海水,随波飘走了一样。
  “莫非,民企真的比国企强这么多?”黄恒丰有着强烈的危机感。
  桂江船厂是做小船的,主要生产巡逻艇、缉私艇、渔政船,以及3000吨以下的货轮、油船和客船。在民企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桂江船厂的订单自然不会少。但是,沿海的小型私人船厂,已经慢慢成长起来了。
  那些船厂,如果也能像苏城的济南动力机厂一样拼,黄恒丰自觉毫无胜算。
  “黄厂长。”陈祖年唤了一声,打断了黄恒丰的遐想,向他介绍道:“这位是我们190柴油机的设计者,刘秋工程师。”
  “你好,刘工程师。”面向普通工人,黄恒丰的态度是很好的,更像是小胖的爹。
  刘秋的头发永远都是乱的,油手握了一下,便道:“我来介绍190柴油机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