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306

  班长刘珊发完了卷子,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愣神,心里默默计算:数理化全是满分,就有320分,再加上英语的87分,现在公布的分数已有407分,能擦到一本的边了。再要是算上没公布的语文,以及没考的政治和生物,岂不是想上哪里的大学就上哪里的大学?
  许多事儿都是经不住计算的。
  原本只是觉得满分夸张的,这么一算,却是算出了人家切切实实的前途。
  一本?
  刘珊偶尔会梦想一下,却从来没有在身边见到有人真的做到。
  胡燕山的玻璃心也碎了一地,嘴里干涩的张不开。说杨锐只擅长数学和物理,已经是自欺欺人了。如今骗自己都骗不过去,这让他对杨锐是各种羡慕嫉妒恨。
  台上。
  杨锐三言两语的讲完了最后一题,照旧一笑,道:“想要加入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把书面申请交给王国华,考察结果一个星期内会通知大家的。”
  庄牧生在台上似乎听的很满意,点头道:“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同学们分享,这是好事,嗯,以后也要加强化学学习。”
  说完,他才开始顺着第一题开讲。
  班里同学哪里有听讲的心情,一个个低声议论着杨锐。
  几乎是一夜之间的变化,大家看在眼里,羡慕在心中。
  杨锐静悄悄的坐回到了位置上,也不怎么听课,就在自己的本子上抄抄写写。
  王国华看的奇怪,轻声问:“你做什么呢?”
  “混点买肉钱。”杨锐叹口气,一脸的萧索。
  “拿什么混?”
  “嗯,如今摸底考试也结束了,学习小组招人也得一两个星期吧,这两天我准备写点文章投给杂志社,收了稿费以后,一起吃肉。”杨锐语气懒散,手上的动作却是丁点不慢。
  他脑袋里装的,可不光有读研期间看过的论文,也有读中学和小学时看过的文章,其中除了文摘性质的以外,自然都是现今尚未发表的新鲜货色。
  这里面,文学性的文章还有文风的问题,科普性和学习类的文章就简单多了。譬如前面教给王国华的口诀和六边形记忆法,稍微整理一下,就能发表在《中学生数学》一类的杂志上。
  若是说明的详细一点的话,每篇文章混个几百上千字并不难。
  80年代的杂志销量很高,随随便便拉出来一个不怎么知名的刊物,就有一二十万的销量,知名的文学刊物更有数百万的销量,比后世的报纸卖的都多。
  稿费因此也颇为优渥,少则10元千字,多则百元千字的稿酬比比皆是。而一名普通工人的月薪亦不过40元左右,乡镇一级的更低,往往只有30元。
  如此一来,发表一篇文章,差不多能得到一个月的薪水,顿顿有肉略微困难,经常吃肉却是容易做到的。
  何况,杨锐只是抄写脑中既有的文章,多发几篇没什么负担。
  王国华似懂非懂的问:“投给杂志社,真能发表?你写的什么?”
  “就写中学数学公式的一些特殊用法,比如奇偶的辨析,怎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见他不明白,杨锐转口又道:“还有顺口溜什么的……”
  “哦,顺口溜,这个好用。不过,你教我的顺口溜,不是一个老教师留下的吗?”王国华还记得这茬呢。
  杨锐含糊道:“他当时教了我一些,我自己也学着编了。”
  “那你编的,能发表吗?”
  “看吧,不能也没关系。”
  “倒也是。”王国华满足了好奇心,回头听课去了。
  杨锐继续抄他的文章,因为是新人第一次发表,他不敢抄太长太多的,难度尽量选择适中的,正好是一名中学生能够做出来的水平。
  当然,其中的窍门多少是要有些灵感的。
  化学课结束,庄牧生收拾好东西,就出去了。
  教室一时之间安静了下来。
  几秒钟后,许静率先站了起来,拿着一张纸,交给了杨锐,道:“我要加入你的那个小组。”
  “我知道了。”杨锐刚把申请展开,又一张纸递了过来。
  “我也想加入小组。”这次是曹宝明,高大的身躯把走道都给塞住了。
  “你就用一张草稿纸写申请啊。”
  “你也没说要锡纸写啊。”曹宝明开了个玩笑。裹锡纸的香烟比不裹锡纸的贵两毛钱。
  见杨锐要放起来,他连忙道:“看看我写的怎么样。”
  杨锐不由看向许静。
  “先看他的也行。”许静一副很好说话的女汉子模样。
  “那你稍等。”杨锐将曹宝明的申请铺平,然后久久没有说话。
  “看不清楚吗?”曹宝明急了,道:“我读给你听。”
  “等等……”
  曹宝明咳嗽一声,读了起来:“我志愿加入杨锐学习小组,拥护小组的纲领,遵守小组的章程,履行组员义务,执行小组的决定,严守小组的纪律……”
  杨锐头痛的敲敲脑门,这家伙竟然改写了入党宣誓词……
  虽然有点不恰当,但不得不承认,这么一改,还挺对杨锐脾胃的。
  曹宝明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长的粗壮不假,却很有眼力,经过仔细的思考,果然挠到了杨锐的痒处。
  “怎么样,我能加入小组吗?”曹宝明搓着手,他确实觉得杨锐的小组有用。
  杨锐犹豫片刻,笑了:“你可以跟着小组一起学习,先做后备组员。”
  “后备组员?”
  “确定你的表现和你的申请相一致了,你就可以正式加入进来。”
  曹宝明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写太多了。
  ……
第12章
回家
  翌日,杨锐被请到了校长室里。
  几科老师皆在,由校长赵丹年亲自询问杨锐的学习情况。大家都想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满分学生了。
  其实,见识过77年和78年高考的老师,对学生突飞猛进的成绩,是有相当的心理准备的。
  但杨锐的变化也太大,令人不敢相信,以至于惊动了校长赵丹年。
  在西堡镇附近的十里八乡,赵丹年都是一位传奇人物,读小学的时候就加入了少年先锋队,端过红缨枪,送过鸡毛信,到全国解放的时候,不光入了党,愣是磕磕绊绊的把县中给读了出来,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西堡中学从无到有,从小学到高中,差不多是赵老头一手拉扯起来的。
  凭着这份资历,西堡中学虽然历经停课复课的冲击,总归是伤筋不动骨,还有所成长,小白牙会在这里读书,也是由于其父托庇于此。
  赵丹年在本地的声望如此卓著,固执的性格更是人尽皆知。
  见到他,杨锐就不能简简单单的说一句“开窍”来解释了。他仔细考虑了一番,方才慢吞吞的道:“其实我以前就经常背题背书,总是不得窍门。这次高考,把我给彻彻底底的考醒了,自觉理科有点融会贯通的感觉。另外,这次考试的题型与上次高考类似,我大部分都见过,得到满分,虽然有点意料之外,也不是凭空来的。”
  赵丹年背着手,围着自己的暗红色写字台转圈,像是在判断他的话是真是假。
  其他老师趁机纷纷提问。
  杨锐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答着,精力都集中在赵丹年身上。
  他清楚的很,这老头儿说一句话,顶别人一百句。
  没营养的对话进行了几分钟,赵丹年终于停下了脚步,问:“你这个成绩,能保持吗?”
  杨锐毫不犹豫的点头说:“能。”
  赵丹年于是颔首道:“那就好好考,争取考一个中科大、北大出来,给咱们西堡中学露脸。嗯,你组织的那个学习小组,是什么想法?”
  “就是想把我的经验,传授给大家。不过,学习是因人而异的,不能囫囵吞枣,小组内部互相帮助,我觉得是提高成绩的最好方式。”
  赵丹年微微沉吟,片刻后,道:“同学间互相学习的氛围也很好,不仅要向他们介绍你的经验……”
  他慢悠悠的说了两分钟,杨锐依旧是点头说“好”。
  如此,赵丹年方才露出满意的神情,问道:“你们几个,有什么想说的?”
  房内几个老师面面相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