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0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4/1306

  500万美元,也是一个关口了。
  如果将实验室形容成一支陆军,普通的国内实验室,资金在10万元级别的,就是连营级的轻武器部队,别说参加凡尔登之类的世界级绞肉战了,打个中原大战都得当炮灰。
  国内一流的实验室,资金100万元,勉强算是一个装备好点的旅,或者装备差点的师,有能力独当一面了,但也就是在国内战场的边缘跑一跑,打中原大战的时候都当不了主力。
  而当资金到达500万人民币,甚至1000万人民币的时候,做中原大战的主力是没问题了,但是遇到凡尔登之类的绞肉战,照样是炮灰的命,到了这个级别,再多的人民币,都只是增加炮灰的量,而不能为他们添上必不可少的重武器。
  比如说,如果实验室能有100万美元的仪器,就好像增加了一个重炮营似的,立即具有了脱胎换骨的战斗力。
  增加到两百万三百万美元的时候,一支机械化甚至装甲师就算是出现了。一个月前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就是这样的机械化师,已经有能力参加任何水平的大战了。
  但是,能不能活下来,能不能赢,还需要更多的资本。
  像是500万美元装配出来的,就可以算是坦克师了,有点余钱的话,说不定还能买两架飞机观察战场。
  包括扫描电镜这样的仪器,若是在百万级别的国内实验室,都是像宝一样的藏起来,有的实验室,说不定就是为了一台扫描电镜而建立的。
  所有的研究围绕着扫描电镜能做什么而做,这样的实验室才是普通地方院校的日常。
  在这样的学校或研究机构里做研究,从来都不是我们想做什么研究,而是我们能做什么研究。
  但是,在离子通道实验室,扫描电镜之类的仪器,已经渐渐的趋于正常使用了。
  不过,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是免不了好奇。
  当杨锐问“我要个人操作扫描电镜处理牛视紫红质蛋白”的时候,三个人差不多一起举手了。
  “王思胜来做。”杨锐点了人,并道:“现在就是这样,你们要做好G蛋白的纯化,接着测序,同事处理好牛视紫红质蛋白,苏先凯,你要给王思胜提供足够的牛视紫红质蛋白。”
  “没问题。”苏先凯背着身子回答了一句,免得自己被崭新的电镜所诱惑。
  杨锐微微颔首,道:“我们把这几个项目做一个比较,就算是入门了。”
  “入门?这才算是入门?”正在遗憾没有抢到电镜的谷强不禁叫了一声。
  杨锐用图样图森破的眼神看了看他,道:“当然只是入门,要不然呢?”
  “我以为……我们该到写文章的时候了,至少能写篇论文是吧?不能发Cell,也能发个JMA什么的?”谷强再掩饰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渴求,影响因子4.0的JMA对他来说,已经是难得的高因子了。
  杨锐耸耸肩,回过头来,道:“我们不发文章,至少现在不发。”
  “不发文章是什么意思?”谷强傻眼了。
  不发文章,谁知道你做出成果了啊,要是后面的人做出了成果,人家发了,覆盖了你的,又怎么办?牛顿当年能吵吵嚷嚷的打嘴皮官司,现在的科学界可不玩这个,至少,西方科学界不和中国人玩这个。
  杨锐呵呵的笑两声,道:“我们在做的是G蛋白偶联受体啊,我们要是一发文章,岂不是告诉所有人狼来了?而且,我们还要重新和大家站到一条起跑线上?那肯定不行,我们现在跑的是马拉松,不是100米。”
  谷强的脑子都要烧起来了,道:“不发文章怎么行,就算是……就是……您借调我的时候,怎么不说啊。”
  “忘了。”杨锐回答的如此简单。
  “这怎么能忘……”谷强咬牙切齿。
  “你也没问啊。”杨锐用的台词万年好使。
  谷强欲哭无泪,默默的低下头来,过了许久,问:“做到什么程度,发文章?”
  杨锐笑而不语,他不是装神秘,他是怕说出来吓坏其他人。
第1195章
米浆
  离子通道实验室。
  杨锐端端正正的坐在角落里,凝神注视着前方袅袅的烟雾,以及烟雾旁边忙碌的身影。
  一切都是如此的和谐,正如实验室的工作状态一样。
  所有人各安其职,各尽其责,将所有的力量聚集起来,让每一粒分子充分的发挥出饱满的特性,最终统和成一个整体,就会变成……一锅香浓的米饭。
  “好香。”杨锐耸动着鼻子,眼睛盯着微微喘息的大柴火锅,像是盯着微微喘息的妙龄女子一样。
  余先尧单手拄着炉台,慢条斯理的摸索着木质的锅盖,动作并不紧张,却有非常好的节奏感,一副练习了很久,游刃有余的样子。
  杨锐急不可耐,又耐性十足的坐在炉台的另一边,他的脑海中,有着纷繁的思路,大部分是属于美食的,少部分是属于不可磨灭的科研的,还有一部分是属于回忆与幻想的。
  他急不可耐,是嗅觉催促的,扑面而来的香气,虽然清淡,却是杨锐此前未曾体验过的。他品尝过许多美食了,牛羊肉的醇香,猪肉的丰腴与海鲜的鲜香都已经印记在了脑海中,可要说米饭,单纯的一大锅米饭,能够令人垂涎欲滴,着实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这是大师级的厨师,带来的蕴含着其个人理解的美食,因此,杨锐是急不可耐的。
  同时,杨锐又是耐性十足的,他想要的并不是填饱肚子就行的米饭,如果是那样的米饭的话,他虽然不擅长实验,勉强也是做得出来的。
  杨锐真正想要的,是这一锅超出自己理解的米饭,如果它们的滋味真的有表现出的香气这般好的话。
  是因为这个理由,才让杨锐变的耐心,他不想催促余先尧,以免米饭的品质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
  余先尧却是做的很轻松。
  他虽然围着柴火锅在转圈,虽然在旁人看来,他的双手双脚几乎都在忙碌,但或许是太熟练了,以至于余先尧根本是身体反应快于思维的状态,尤有余力的看一眼杨锐,问:“你在这里等着,不怕浪费时间吗?”
  “好饭不怕等,我不着急,您慢慢来。”杨锐赶紧叮嘱,虽然他口水都要滴下来了。
  余先尧笑一笑,问:“你不用做实验吗?我看其他人都很忙的样子。”
  “我的主要工作是思考,再说,我做实验也不行。”杨锐很轻易的承认了自己的劣势,再道:“我等您做饭的时间,也是在思考的,效率还更高。”
  余先尧露出笑容,一副“既然你说是这样,那就是这样”的表情,继续忙碌着自己的擅长的工作。
  杨锐无奈的耸耸肩,在这方面,他是没有说谎的,他的主要工作确实是思考,而且,将全部的时间都消耗在实验室里做思考,对他来说也是没有必要的,此时换了一个环境,思路还更加开阔。
  当然,杨锐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思考。
  相比他思考的进度来说,实验室的进度是落后的,因此,现在的杨锐是有相当的余量,来尝试其他的思考方式,并且思考更宽广的范围的内容——例如,怎样加快实验进度,修正实验顺序,得到更高的实验精度和更多的数据。
  和普通人想象的不同,不管是实验精度,还是更多的实验数据,甚至更快的实验进度,从来都不是科学实验的实际目标。
  科学实验的实际目标就是得到答案。
  而无论是统计学的答案,还是实证得到的答案,都不会盲目的扩大范围,增加精度,得到答案就好,其实可以说是一个科学原则。
  这其中则蕴含着一个朴素的科学理解:别纠结的太多,纠结太多,你是得不到答案的。
  就像是经典的牛顿力学,曾经也仿佛像是万古不破的真理,结果呢,别说万年了,一百年也坚持不下去。
  对于神级人物的神级成果,不断的扩展范围都会出现漏洞,更不用说普通人物的普通研究了。
  大部分的科研成果,范围其实都是很狭窄的。
  但是,狭窄的范围并不是错误的,只要不是错误的,那它就是人类科研进步的一粒尘埃,尘埃积累的多了,终究会建成大厦的。
  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也不是要追求究极真理。
  世界上是否真的有究极真理,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质疑的究极真理。
  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就是再过三十年,也没有彻底的完成,但是,起步至今,日渐清晰的构想和假象,却是建立在更加模糊的构想、假象、数据和实证之上的。
  杨锐也是因为有足够丰厚的“时间资源”,才有胆量说略略的修正进度,扩大范围,增加速度,但是,在这方面,他本人也是异常谨慎的,是否进行,如何进行,他也是在思考当中。
  “米饭好了,现在要吃吗?”余先尧突然问一句。
  “好,好好好。”杨锐连连点头,转眼间就摆好了姿势,拿起了筷子,就差用来敲桌子了。
  余先尧笑了笑,平平的舀了一碗米饭,放在杨锐面前,道:“我建议你先吃一点白米饭,不想吃了,可以再加其他的东西。”
  “可以加什么?”
  “酱油或者猪油。我都带来了,酱油是用黄豆曝晒而成的,极鲜且淡。猪油是精选的板油,随时吃随炼,只要一点,就很好下饭。”
  杨锐有些不能理解,又有些期待,又有些迟疑的点了点头,轻轻的端起碗来,夹了一筷子米饭,先是观察了一下,才放进嘴中。
  余先尧惊醒烧制的米饭,从外表上来看,似乎没什么出众的,如果不是看他在煮米饭的过程中,不停的转圈,不停的开盖闭盖添火改火,根本意识不到有什么特别的。
  带着微微的怀疑,杨锐缓缓的咀嚼起来。
  而在两排牙齿汇合的瞬间,一股浓浓的米浆,从米粒中被挤了出来。
  爆浆了?
  爆浆的米饭?
  杨锐只觉得自己的世界观都受到了冲击。
  米饭怎么可能爆浆?
  我以前吃的难道都是假米饭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4/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