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0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5/1306

  随着实验进度的提升,苏先凯的工作性质其实就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就像是杨锐当年做辅酶Q10的生产方式一样,苏先凯要做的研究,其实也是慢慢的偏向了生产方式的研究,而且,当他研究的面越来越广的时候,牛视紫红质蛋白其实也就变的和辅酶Q10一样,可以分工协作,进入专业化的生产状态了。
  生物制药在80年代其实都是实验室生产的模式,包括杨锐建立的西捷工厂也是如此,总共一二十个人,二三十个人,就能组建工厂的生产部了,大家操作的仪器,也就类似于实验室的放大版,有些甚至都不用放大,就用实验室进行生产。
  从牛心中提取辅酶Q10,从牛胰腺中提取胰岛素,以及从牛眼中提取牛视紫红质蛋白,都是一类的模式。
  杨锐和苏先凯稍稍帮帮手,就将目前掌握的技术,全部传给了陶学林。
  而陶学林只用了几天的功夫,就是牛视紫红质蛋白的产能,提高了数倍。
  这可不是初期的数倍提高,而是在苏先凯已经深耕许久之后的再提高。
  陶学林的加入,也让牛视紫红质蛋白的产量,不仅超过了杨锐要求的百倍提高,且犹有过之。
  这就是陶学林的管理能力的体现了。
  同样是分配得到了6只科研狗,谷强组的提高就没有如此明显。
  谷强的实验能力虽强,管理方面却不是强项,与之相反,由于谷强的个性太强,陶学林带来的这些研究生,还都不太喜欢与谷强的合作。
  但是,陶学林的命令,就没有人敢不听了。除非有谁不想毕业了,否则,对研究生们来说,导师就是天,导师就是地,导师就是灿烂伟大之花,导师就是你在梦里虐死了千百遍,却在白天让你装作享受的样子挨虐的人。
  陶学林的精神状态也很好,将自己的实验室放在一边,进入杨锐的实验室,对于见过四旬的陶学林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能够迅速的找准自己的位置,自然是很令人高兴的事。
  他在分给自己的大实验室里踱着步子,一个挨一个看学生们的工作,比在自己实验室里的时候还认真。
  谷强就有些焦头烂额了,又气又无奈的看看精神抖擞的陶学林,道:“以前是一个苏先凯,现在又加一个陶学林,现在牛视紫红质蛋白组的人数比我们还要多了,这么多的材料怎么用得完。”
  田兵斜瞥他一眼,道:“嫌材料多的,我没听说过。”
  “就问你怕不怕。”谷强一边问,一边工作着。
  田兵哼哼两声,道:“没什么怕不怕的,杨主任对我又没有数量要求。”
  在G蛋白偶联受体内插入可溶性蛋白片段,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是轻松的事。
  G蛋白偶联受体依旧是一种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大小,是远远小于微生物的,换言之,这东西你用普通的显微镜都看不到。
  在看得到的东西里插入点什么,都不容易,在看不到的东西里插入东西就太难了。
  由此还要验证受体的稳定性,这就是难上加难。
  田兵自己是做的疼痛欲裂,但这并不妨碍他嘲讽谷强。
  谷强撇撇嘴,道:“杨锐对你没有数量要求,是看你们还没做出什么成效。”
  田兵微笑:“我们这边才开始做,你怎么办?要是再做不出成果来,别说杨锐了,苏先凯都得打死你。”
  熬夜做出来的牛视紫红质蛋白若是白浪费了,苏先凯确实会气的打人的。
  “实在不行,我就把他送过来的牛视紫红质蛋白一锅搅了。”谷强发了狠,他最近确实是累的惨了,尤其是陶学林加入以后,别说睡觉了,吃饭都是小跑着去的。
  田兵哈哈的笑了出来,道:“搞浪费谁不会,小心杨主任把你吊起来打。”
  吊起来打是杨锐最近常说的词,其他人也都学会了。
  谷强强辩道:“谁说一锅搅就是浪费了,反正最后都是要进离心机的,前期的处理统一进行了,就是产率低一点,效率也提高了,对不对?再说了,数量增加了以后,前期统一处理,总的效果也不会太差,你没看几个学生做预处理做的脸都白了……”
  “要不是知道你在瞎扯,我真就信了。”
  “也不能说全是瞎扯……”谷强自己说着说着,陷入了沉思状态。
  “你想什么呢?”田兵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
  谷强没吭声,过了一会,道:“其实仔细想一下,我刚才不是胡扯,我说的是有些道理吧。”
  “有什么道理?你这样子起码要浪费一成的蛋白。”
  “不一定。预处理本来就是有损耗的,成批量的做了预处理,损耗大一点,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再优化一下,和之前比起来,也就多个5%最多了……”
  谷强畅想着未来,脸上露出美好的笑容。
  田兵提醒道:“5%也不少了。苏先凯他们的产量都提高到最初的100多倍了,你想想,你增加5%的损耗,就等于浪费了之前五六倍的产量。”
  “牛视紫红质蛋白不够用的时候,5%肯定也不能浪费,现在条件不是变了吗?杨锐给咱们增加产量的目的是什么?苏先凯和陶学林辛辛苦苦的忙着做牛视紫红质蛋白是为了啥?还不是……”
  “总不是为了给你浪费的。”
  “是为了让我们有选择空间嘛。”谷强振振有词,越说越觉得有道理,过了一会,狠狠的点了点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
  田兵眼角拼命的跳,问:“你想试什么?”
  “就你提出的,一锅搅。”
  “一锅搅是你提出来的,不是我啊。”田兵连忙申明,并试图打消谷强的顾虑,道:“你不要胡闹了,现在人手也多了,你像是陶学林那样,把人员安排调整合理了,就是加班也加不了几个小时的。一锅搅行不通的,不光是预处理的损耗,你后期的污染也很大,到分离处理的时候再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谷强说着停顿一下,道:“我们之前分开做处理,就像是厨房里做炒菜一样,你要一个个的菜做准备,每一道菜都是不一样的准备方式。一起做处理呢,就像是火锅,东来顺的铜锅你上次不是吃了好多?火锅就比炒菜差吗?”
  田兵看疯子似的看谷强,道:“你是被任务逼疯了吧。”
  “是啊,我是被逼疯了。”谷强一副躺倒了随便你的表情,拍拍手,道:“总之,我得试一次。”
  “杨锐要是知道你把这么多牛视紫红质蛋白浪费了,真会把你吊起来打的。”
  “火锅,就一定炒菜差吗?”谷强又问了一次。
  田兵道:“你不会就想这么给杨锐解释吧。”
  “谈火锅和炒菜,杨锐应该会比较理解吧。”谷强目视前方自觉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理由。
  ……
第1208章
锅成
  “谷强是狗急跳墙了吧。”苏先凯看着谷强将自己辛苦做出来的牛视紫红质蛋白混合到一起,用去污剂处理,表情是震惊的(⊙?⊙)
  但是,苏先凯并没有立即跳脚杀上门去。
  这就是实验室内的规矩了,虽然原料生产是他做的,虽然他做的非常辛苦,但苏先凯也没有资格要求别的组怎么做,即使看起来是无比白痴的实验方式,他也没资格干涉人家的工作。
  再者说,天底下总有些科研成果,是用白痴模式做出来的。
  当然,白痴模式的最平常结局,还是以失败告终,只是做的实验多了,总有些异常情况发生。
  谷强是正路走不通了,实在无可奈何之下,选了一条奇路。
  陶学林同样不看好谷强的模式,又同样很看得开的道:“我们做好我们的,谷强说不定有什么好想法。”
  “能有什么想法。”苏先凯理解归理解,听陶学林这么说,本身是很不爽的,道:“等周一晨会,我要找他好好说道说道。”
  唯一有资格干涉谷强实验的,就是杨锐了。
  不过,即使是杨锐,也不会在谷强实验一个方案的第一时间,就进行否决的,那种不信任,除了将人逼出实验室以外,毫无意义。
  再者说,杨锐一个劲的要求加大原料供应,其目的就是为了提供研究员更多试错的机会,谷强采用的方案再弱,终究是一种方案。
  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弱小的方案与强大的方案之间的界限,或许并不像是研究员们想象的那么清晰。
  谷强也知道自己的做法有些离谱,也因此做的更加用心,尽管所有的用心,都可能在错误的方向上变的毫无价值,但除了用心以外,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事实上,采用一锅搅的预处理模式,与其说是他有什么好想法,不如说他无路可走。
  一次处理个位数的蛋白,和一次处理千位数的蛋白,消耗的资源可不止百倍那么简单,它会占用研究员们的全部时间和精力,而研究员的数量终究是有限的。
  别说是离子通道实验室了,就是国外的顶级实验室,也鲜少有上百人的项目组。
  尤其是顶级项目的团队,核心人员更是要精简再精简。
  否则,人数上来了,管理问题又会浮上水面,最终结果是人浮于事,整个团队再无余力以攻关。
  而就G蛋白偶联受体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来看,谷强已经模糊的认识到,除非将团队的数量再扩大十倍,否则,就必须将人员从目前的消耗体系中抽离出来。
  一锅搅的模式,解决了全部问题——假如能够成功的话,用这种模式,谷强只需要一两条实验犬每天八小时,就能处理以前七八个人加班加到死才能做完的预处理。
  节省下来的时间,谷强就能够做进一步的尝试了,而这又是非常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工作。
  如果将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比喻成一间漆黑的大会议室,实验就好像是一根小蜡烛。用小蜡烛微弱的光芒,照亮整间会议室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寸一寸的照亮,尽可能多的尝试是重中之重。
  王旗之所在,一片光明,王旗之所向,一片黑暗。
  谷强的心里是绝望的。
  他觉得自己是黔驴技穷了,“黔驴技穷”是个贬义词,但谷强并不在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