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0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7/1306

  “当然也是可以的,不过,我对你抱有更高的期待呀。”杨锐拍拍谷强的肩膀,语重心长。
  谷强有点发愣,问:“什么期待?哦,你是说降低损耗率……”
  “降低损耗率的事,交给实习生做就行了。”杨锐打断谷强的话,道:“以后,牛视紫红质蛋白的原材料的生产和开发,都要渐渐的转移到实习生身上,不能全部让你们来做了。你们的工作,应该继续向前推进才行。”
  谷强张张嘴,无力反驳。
  实话实说,最近一些天的工作压力,实在是超过了他的预期的,从根子上说,谷强是不愿意继续如此紧张忙碌的工作的,他更愿意躺在功劳簿上吃饭。
  想了想,谷强问:“我能不能先用半个月的时间,写个文章出来。”
  “谷强,你这个火锅技术,现在还不能发表。”杨锐盯着谷强的眼睛。
  谷强迟疑了一下:“我知道您迟滞竞争对手的步子,不过,我刚开发的这个技术,没什么技术含量来着,我要是不发表,我怕别人就给提前发表了。”
  “别人不一定能想到。”
  “万一想到了呢。”谷强确实担心,他现在就像是抽奖抽中了500万一样,想去领奖,怕被认出来了借钱,又怕去的晚了被耽搁了,还怕彩票本身出问题……
  杨锐露出亲切的笑容。
  这个笑容,他对着镜子练了半个小时。
  自从决定执行蛙跳战术以后,杨锐就已想到了其中几个关键点。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暂停论文发表的问题。
  对普通研究员来说,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几乎就是能吃一辈子的好东西,如果没有机会也就罢了,有机会的人,无论如何都是不愿意失去的。
  复杂的问题不在于此,真正复杂的问题,是不同的人对“高水平”的认识是不同的,像是国内大多数实验室的研究员,他们的高水平的概念,甚至远低于CNS。
  更准确的说,中国和全世界的大多数研究员,都不会将CNS看做是高水平的标杆。
  若是那样的话,高水平的要求就太高了。
  在中国,JMC就已经是非常高水平了,而这样的论文,若是拿去给懂行的人评奖,几乎是一拿一个准。
  而就目前来说,谷强对JMC的需求已经没有那么迫切了,可CNS的需求还是极高的。
  尤其是一作CNS,只要有了,不说一定能评选到院士,到地方院校做个院系主任都是相当够格的。
  换言之,谷强若是有一篇一作的《Cell》,他就能衣锦还乡,杀回山大去玩王者归来。
  然而,这与杨锐的目标是冲突的。
  火锅流的预处理方案确实出乎他的意料,国外当年是否发现了这样的模式,杨锐都不知道。
  所以,谷强是的确有资格发表一篇高水平文章的。
  然而,这可是离子通道实验室难得占据优势的一次,而且是巨大的,决定性的优势,就此发表一篇论文,让优势尽丧?那怎么能行。
  几百万美元的经费,几十人乃至上百人的努力,积累数年的实验室,还有大量的知识积累,难道就是为了一篇CNS级的论文?
  杨锐几乎可以肯定,谷强的文章一出,立即就会引起一场新的科研竞赛。
  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犬牙交错的战场上,一方异军突起,肯定是要引起刺激的。
  但是,强力压制谷强也不是事。
  杨锐扪心自问,他的第一篇论文,如果被唐集中强力压制的话,那就不是善缘,而是结仇了。
  想当年,在做钾离子通道的相关研究的时候,他也是分批次发表论文的。
  这样的问题,在做项目之初,杨锐也是考虑过的,只是考虑的不够充分。
  此刻,杨锐略作思量,决定抛弃华丽的言辞,换做诚恳的语气,道:“谷强,我不敢说别人一定想不到这个点子,也不能肯定这个点子,就一定不会被人抢先,但是,我确实需要你暂缓发表论文。”
  不等谷强说什么,杨锐用手一挡,道:“我不想说安慰你的话,我现在能保证的就一点。如果你这个成果被抢先,我许你一篇《Nature》的一作。”
  用成果换成果,用论文换论文,这不能说是符合学术道德的事,却是学阀们常做的事。
  学阀即如是。
  学阀当如是。
  ……
第1210章
庇荫联接
  杨锐看着谷强,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决定似的。
  表面上如此,其实,杨锐并没有给谷强多少选择的空间。他只能同意,或者决裂。
  没办法,实验室没有资源给谷强去做任意的决定。
  离子通道实验室没有,国内实验室没有,其他的国家一流实验室同样不会有。
  谷强的成功,与其说是机缘巧合,不如说是他长时间的试错与天赋直觉所带来的红利,同时,也不能忽视整个实验室给予的支持。除了离子通道实验室,全世界有能力给他提供一锅搅数量的牛视紫红质蛋白的实验室,一个都没有。
  是苏先凯之前的G蛋白组做出的前序研究,才有了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的基础;是杨锐提供了研究经费,统和了实验室,并做了国家立项,且确立了以牛视紫红质蛋白做研究目标的方向;还是苏先凯等人努力多日之后,才将牛视紫红质蛋白的产量提高了百倍以上,才有了谷强尝试一锅搅的资源。
  而在此之前,因着杨锐的决策,所有人都没有就此发表哪怕是一个字的文章。
  这样的项目决策,归根结底也只能由项目负责人做出,期间有人的利益受损失,有人要妥协,都是免不了的。
  不过,道理是这样的道理,谷强最终是否愿意认下来,却是很难讲的。
  他也确实是有拒绝的理由。
  自己做出来的成果,总是会觉得更好更亲切,就是能换到更好的,很多人也都是不愿意的。
  再者说,杨锐说的成果换成果,论文换论文,总归是画饼,哪里有现在得到的强,谷强要是立即退出离子通道实验室,再去宣布自己的成果,并发表论文,杨锐也不一定真的会去拦他。
  当然,谷强如果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就等于是撕破脸皮了,不仅不能再在离子通道实验室呆下去,国内生物界大约都是不好留的。可是,若果放眼全球,能收容谷强的地方可多得是。
  在这个星球上,没有哪个国家真的能够拒绝一篇CNS级论文的作者。远的不说,大陆周边的香港、韩国、日本,都是很认学术精英的。
  顶级论文,更是比顶级名校毕业证更漂亮的通行卡。
  谷强也盯着杨锐,判断着杨锐的心意。
  他的脑海中千回百转,百转千回……
  谷强不是一个胆小的家伙,或者说,谷强从来都是一个胆大包天的家伙,若非如此,他也不至于从山大流亡北京了。
  谷强望着杨锐的眼睛,猜度着他的所思所想。
  这是一件大事,谷强也想的很多。
  他之前就想了很多,现在却想的更加仔细了。
  许久,谷强将满腔的言辞,凝成一句话,问:“这么说,我做的东西是蛮有用的?”
  “当然,非常有用,在前期处理中,起码能提高几百倍的效率,恩,优化一下的话,说不定还不止。”杨锐给予了相当的肯定。
  如果说,在工业界或消费市场上,十倍的差距是杀手级的应用的话,科研界的杀手级技术的要求就高了,但不管提的有多高,100倍都是梦幻数字。
  谷强的眼神亮了亮,道:“我先看看。”
  杨锐让出了位置,让谷强自去实验桌前看数据。
  谷强这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的时间。
  差不多晚上10点钟,学生们纷纷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返回宿舍之后,谷强才再次来到杨锐面前,昂了昂脖子,道:“杨主任,我有几个要求。”
  “你说。”
  “我想独领一个小组……”
  “不行。”杨锐一句话就给斩断了。
  谷强愣了一下:“为什么不行?”
  “因为现在只有一个小组了,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组,增加中间职级是没有意义的事,只会降低效率。现在不是为了平衡而放弃效率的时候。”杨锐说的话很严肃,语气表情却是平和的,且诚挚的道:“谷强,成立一个小组很简单,我一句话就能确定下来,分拨几个人给你,也并不困难,但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我不愿意给你一个虚幻的许诺,我甚至不敢说,我给予你的回报,就一定能让你满意,但是,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目标是做出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任何决定,都不能阻滞这项目标的达成。”
  《Nature》的档次在某种程度上,是比《Cell》高一点的,后者毕竟是生物学的期刊,前者却涵盖了全部的自然科学领域,刊登难度也是略有差距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Nature》上的文章就一定会比《Cell》上的强。杨锐也无法保证,他就能给一篇更牛或者相同牛的成果给谷强。
  而且,人的判断力是有偏差的,也许杨锐现在给谷强的是他认为的更好的成果,谷强的认知却不一定是相同的,再过一二十年,认知变化就更大了。
  更不要说,之后又将谁的成果和论文拿出来补偿给谷强。
  学阀不好当就在于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7/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