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0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5/1306

  吴奇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道:“所以说,咱们就做好手底下的实验就行了,要是运气好,有所发现了,一作是拼运气,二作三作的几率还是不小的。”
  对方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好奇的问:“你说两条线,另一条线呢?”
  吴奇没好气的道:“敢情你是闲聊天的?”
  “不是不是,就是问一问。”
  “另一条就是教授们的线了,杨锐也是这条线,实验方法,实验思路算他们的,这条路就难了,不过,咱们现在做的项目规模可大了,到时候出产的论文不知道能有几篇,要是在这方面有成果,直接就是一作,能上大期刊。”吴奇说到此处,羡慕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旁边的科研狗不以为然,道:“这条线就太虚了,我还是好好的做我的实验吧。”
  吴奇无奈的笑两声,转瞬又道:“咱们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实验了,谁的操作好一点,运气好一点,就能脱颖而出,以后才有机会做虚的。”
  停顿了一下,吴奇再道:“你可别小瞧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二作三作,比咱们以前发表的论文可厉害多了。”
  “有多厉害。”
  “我听说离子通道实验室去年发表了两位数的JMC的论文,咱们要是能在JMC混一个二作,我指点你一条明路。”吴奇神秘兮兮的道。
  “什么明路?”
  “直接申请国外大学的博士,要求全奖学金。”
  对方吓了一跳,道:“你玩我呢,出国是要考试的。”
  80年代的出国留学,与2000年以后的出国留学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在80年代,中国的留学生九成九的都是公费出国,所以,需要先在国内参加一次或多次的考试,通过了以后,才能申请国外的大学,不过,相比于申请大学的问题,国内考试更加艰难,这些从高考独木桥中杀出来的学生们,需要再次优中选优,再次拼杀,进而才有机会获得微乎其微的出国机会。
  这个机会,是真正的微乎其微,哪怕是对北大清华的学生来说,也是如此。
  吴奇却是洒然一笑,道:“所以说,你平时得和师兄师姐们接触一下,如果拿到全额奖学金,再请国外的学校发录取函的话,是有可能不需要参加留学考试的。”
  “那怎么行。”
  “怎么不行,这就等于是自费留学了,不用国家的钱,也就不用参加国家考试了。”吴奇自然而然的说。
  实验桌旁的科研狗就像是咬到了一根假骨头似的,期期艾艾的道:“听说国外吃一顿饭就好好几块钱,自费留学怎么能行。”
  “所有说要全奖学金,你怎么尽是车轱辘话。”吴奇不耐烦了。
  “不是不是,咱们凭什么能拿到全奖学金?”旁的科研狗也着急了,这么重大的信息,现在才知道,已经是太落后了。
  吴奇沉吟了一下,还是说道:“就咱们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做的工作,就够咱们申请全奖学金了,要是有一个小一作或者大二作,那就更稳了。”
  “真的假的。”这位吃惊不已。
  吴奇哼哼两声,道:“你以为呢,咱们现在做的可是世界最前沿的科研项目,国外好多学校都没资格做的,咱们要是能做出成绩来,再要去读一个博士,还不是手到擒来。”
  “听你说的好像蛮容易的样子。”旁边的科研狗并不是太相信。
  吴奇轻笑两声,不再多做解释,而是将注意力用在了实验当中去。
  收集的信息再充分,最终仍然要有实力傍身才行。
  吴奇很明白这个道理,有幸加入离子通道实验室以后,他就拼命的做着实验,只是成果并不令人满意。
  虽然说,失败的实验记录也是重要的科研财富,但是,又有几个人真的是想要做科研世界的分母呢。
  只不过,现实并没有给吴奇太多挣扎的空间,身为满海教授的学生,吴奇的工作除了少之又少的理论课程之外,主要就是给满海教授打下手,让做什么做什么,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基础的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法。
  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在起步阶段是不要求创新创造的,就是单纯的培养科研思维和科研方式,国内不读书的劳苦大众自然对这种方式颇有怨言,仿佛他们辛辛苦苦交的税喂了狗似的,实际上,这样的科研狗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的受欢迎。
  而且,将眼光放在30年后再看,更能发现无数的专家学者,自此教育模式中脱颖而出。
  吴奇不是劳苦大众,虽然他的父辈是,但他本人不是,所以,他并不在乎学校的教育模式好不好,他总是挣扎着为自己寻找上升空间。
  例如杨锐适才所说的底物分类,许多人都是耳中听过就去,连谷强都没有特别上心,吴奇却是一下子注意力集中了。
  他不像是苏先凯、谷强等研究员那样,有更大更多的问题要思考,吴奇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他就是一条最基础的科研犬,用不着洞察一切,只要啃干净眼前的骨头就行了。
  底物分类就是啃骨头的顺序。
  挑出肉最多的,抢在最新鲜的时候啃咬,自然是最划算的。
  吴奇将自己做的分类名单来来回回的看了两遍,并没有发现杨锐指示自己从后往前的依据是什么,但是,他也没有现在就去询问的意思。
  实验室就是这样,许多命令并不一定是有充分的依据的,但是,底层研究员依旧要依令而行,理由?如果一定要一个理由的话,高阶研究员比低阶研究员更强就是理由。
  实验室并不是军队类的强力机构,但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们同样是朝夕相处,谁的能力强,谁的能力弱,不用多久就能分辨出来。
  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杨锐的命令是鲜少人质疑的,吴奇更不会这样做。
  他更倾向于做出了成果之后,再询问杨锐。
  再做完一轮,吴奇记录了数据之后,就展开笔记本,郑重的写道:G蛋白偶联受体项目第一阶段,第57次实验,采用底物分类模式。
  ……
第1221章
升攻防
  “我回来了。”杨锐推开门,喊了一声,顺手将手里的公文包放在了门内的柜子里。
  “回来了!”景语兰从东厢的厨房里探出头来,笑道:“我正在摆盘呢,稍等一下。”
  “摆盘啊,今天吃什么?”
  “日本料理。是日本大使馆旁边的川口店送来的,有寿司和鳗鱼饭,我偷偷弄了一点泡菜。”景语兰一边说,一边端了个大大的盘子出来,左右看看,道:“要不然就坐在院子里吧。”
  “就坐院子吧。”杨锐看着景语兰的笑容,疲惫的精神为之一阵,笑道:“好厉害,川口好像是关西来的吧,鳗鱼饭做的很好来着。”
  “他说今天买了极好的鳗鱼,要请我们吃,我还是给付钱了。”景语兰说着吐吐舌头,道:“一份鳗鱼饭要40块,会不会太奢侈了?”
  “不奢侈,反正咱们不花,也是要捐给国家的。”杨锐哈哈的笑了起来。自从他捐款600万美元给国家之后,一个附带效果就是景语兰愿意花费更多在家用方面了。
  实际上,最近几年,景家的经济条件也是节节攀升,中丝总公司原本就是重量级的央企,又有外汇进项,除了不能直接拿钱回家以外,景存诚被动得到的特权,就将全家人的生活水平提升到了普通人难以接触的高度。
  比如全家参与的使馆晚宴,或者外商晚宴,在这个时代就屡见不鲜,青岛大虾或者天目湖笋干之类的土特产,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日常的牛奶鸡蛋的供应,作为公司福利发放的食物、衣物或者其他轻工用品都是捡好的来,甚至大件的家具、电器,都可以从公司用低廉到不可思议的价格租出来……
  而杨锐在吃穿用度上的要求,也是明显超过时代的,不穿打补丁的衣服,不穿不合身的衣服只是基础的,杨锐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穿数千元的定制服装,以及来自国外的运动服了,无肉不欢什么的,更是深深的影响到了景语兰。
  等到杨锐捐出600万美元以后,杨锐花钱其实就更自如了。他的收入来源还称不上透明,但他有钱而且理应有钱的舆论基础是有了。
  80年代都在喊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其深层次的语义,就是造导弹的理应好过卖茶叶蛋的。
  掌握知识能够发明创造的人生活富裕安康,在中国社会是受到祝福的,80年代尤甚。
  在多方面的影响下,景语兰也被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消费水平,只见她将几份日式料理摆盘放在天井下的石桌上,又拿了两个垫子放在石凳上,才道:“卫生间里应该有热水,你可以洗漱一下再来吃饭,我再做一个汤就好了,你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唔,我发现了一个不错的家伙。”杨锐说话间,就在心里赞一句,传说中的“w.qi”呀,没想到竟然一分力不出的就招募到了自己手下。
  遥想当年,不对,是遥想未来,当Wqi的名号在美利坚的土地上响起的时候,不知激励了多少前途远大光明的生物系学生,迈入了深不见底的生物学大坑。
  杨锐也曾读过Wqi的报道,对他发表的几篇文章还有过深度阅读,只是不太读得懂就是了。毕竟,三十年后的W.qi已经功成名就,开始执掌一间美帝的顶级实验室了,做出的科研成果在出入门槛的研究者来说有些神神道道,也不可避免。
  旋即,杨锐想到自己今天搞的底物分类,在Wqi眼中,自己是不是也有些神神道道呢?
  杨锐想到这里,嘴角不由划过一丝笑容。
  景语兰看着杨锐的表情,有些好笑的道:“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研究员吗?那你们不是应该多交流一会吗?”
  “还是个学生,考虑是不是让他自由发展,我有点担心干涉太多不好。”杨锐沉吟着说了一句。
  景语兰奇怪的问:“自由发展不会浪费他的天赋吗?”
  “会吗?”
  “我觉得会吧。我们做老师的时候,都会讲因材施教,擅长听力的学生,就多多培养他的听力,多给他一些机会听磁带,擅长读写的学生,就多介绍几本书给他。另外,明显的短板也应该弥补起来,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全凭学生自己的发展,不一定会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吧。”景语兰就在北师大做外语老师,也很有心得了。
  杨锐听的心里一动,他原本考虑的,是不干涉吴奇的发展路线,多给他一些机会就好,但是听景语兰说的话,他也觉得很有道理。
  已经表现出了天赋的学生,如果不能得到超过平均水平的资源的供应,是否能够体现出天赋呢?
  也许可以,但绝对不能让他的天赋最大化。看看实行了二十多年素质教育的英国人就知道了,学生的数学水平弱小到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如,要说其中有天赋的学生比例太低,那就太种族主义了。
  吴奇在曾经的发展过程中,是否获得了大量的资源呢?杨锐不用回忆太多就能确认此点,别的不说,光是公费留学的机会,就已经超过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了,而他在国外的际遇亦是相当不错,不仅得到了准诺奖级的导师的青睐,而且被推荐进入了世界顶级的生物实验室。
  想到此处,杨锐突然一笑,暗道:我现在也已经是准诺奖级的导师了,如果离子通道实验室能够顺利完成G蛋白偶联受体的项目,自己不说自己是世界顶级,别人也得把你捧上去啊。
  “我先多给他几次机会看看。”杨锐做出了决定,更显的轻松了,笑道:“他如果真有本事的话,起码应该给我推动一点实验进度。”
  杨锐想的是自己给的底物分类建议。
  如果吴奇认真做的话,一定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受限制条件的,但是,漏掉也是有可能的,这就像是同样一道题,不同的人解,不仅会有不同的解法,也会有不等的正确率。
  有的学生比较随意些的,说不定就将重要的解漏掉了。完成了重要的实验,却没有得到重要的实验结论的事,实在是发生过太多太多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