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0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6/1306

  转过头来,杨锐道:“这位同志,我知道你是想踩人进步,得,我听您的,这样子吧,您说我该怎么说话,我就怎么说话,实验我也不做了,您和日本合作去吧。”
  他这句话说的多少有些得罪人了,人家虽然是想踩人进步,毕竟没有那么明显,再者说,该干部踩的是谷强,也没有踩杨锐,被杨锐当着面这么一说,当时就急了——领导们都在场,影响已经造成了。
  这位干部不仅急眼了,而且很是委屈,道:“我没有这个意思啊,我就是想提醒一下这位同志注意影响……”
  “你已经造成影响了。”杨锐决定将二愣子装到底了,紧接着,他就用英语道:“松岛恒教授,我们用英语谈可以吗?”
  “哦,太好了,我们用英语来谈。”松岛恒拍拍自己的脑门,笑道:“我太笨了。”
  中方领导听到两人的英语对话,却是一阵兵荒马乱。
  要说过来的领导都是相当有资本的,一个个都准备充分的带了日语翻译,在86年的环境下,也就北京等几个大城市能一下子凑到这么多英语人才了。
  但是,日语翻译不见得都懂英语。放在2000年后,懂小语种的翻译,英语总归是不会太差的,但在80年代,单独特训出来的小语种翻译是主力军,懂日语的不懂英语才属于正常,会两国语言的乃是稀缺人才,在场的没几个人带了。
  接连几句话,大家都没办法参与了。
  还是梁瑞反应的快,他一边向杨锐和松岛恒告罪,一边拉了个会英语的出来,让他大声的翻译。
  于是,原本都是在领导耳边小声说话的翻译就昂着嗓子唱名起来,至于适才警告谷强的翻译,早就被丢到一边,听着英文发呆去了。
  场面一时间变的吵杂起来,却是正和杨锐的心意,插科打诨的回应着松岛恒的话,总是不切入正题。
  松岛恒顿时着急起来,他有些了解中国的政治,知道领导们聚集的时间,是最适合确定章程的地方,又说了几句话,找了个空隙,就僵硬的打断杨锐的话,问道:“杨锐先生,对于我提出的两个要点,您对哪方面不满意。是资金呢,还是学术目标?”
  经过大嗓门翻译,在场的领导的小心脏又提了起来,生怕杨锐说错话的样子。
  杨锐露出中二的笑,道:“说不上不满意,但是,我对这两个目标,的确是有些疑虑的。”
  “您说。”
  “您刚才说的,是计划投入600万美元,合作做出50%的粗略构象的意思,是吗?”
  “没错。”
  “这样做出来的成果,算是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单独的,还是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和您的松岛实验室合作的?”
  “当然是合作的。”
  杨锐撇撇嘴,刚才松岛恒要是敢说单独的,他立刻就把600万吞下来。
  不过,套话问到这里,杨锐也是计划收尾了,他放缓了语速和间断,让翻译能方便一些,道:“您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如果您投入600万美元,我们关于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的项目,就变成两国合作了?”
  “中日合资。”松岛恒这个词是用中文说出来的,他在过来之前,是请教过专人的,知道这个词对政治人物的诱惑。
  领导们果然也很是意动,有几个人当场就小声的咬起了耳朵。
  杨锐笑一笑,道:“那我们如果拿了您的600万美元,以后在这个项目上,做出诺贝尔奖的成果,也是中日合资的奖了,是吗?”
  ……
第1236章
太晚了
  诺奖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宣传之后,就更加有气势了。
  松岛恒特意注意了一下周围中国人的表情,慎重的回答道:“杨锐先生,据我所知,离子通道实验室初期的经费已经耗费的差不多了。在我看来,只有得到我们的投资,贵实验室才有可能完成G蛋白偶联受体的构象实验,而且,若是以完整的构象为目标的话,别说600万美元,就是2000万美元也不一定能完成,所以,您的这个假设,是建立在自己并不能获得的成果上的。”
  “我们前期的600万美元的确耗费的差不多了。”杨锐停顿了一下,道:“您刚才说,再投入600万美元,与我们合作做到50%的粗略构象?”
  松岛恒立刻确认道:“没错,我是这样期望的。”
  就粗略构象来说,这东西还真的是不粗略的。
  大部分的实验室或学者,都不可能一口气做到阶段性的成果才发表的,敢这样做的都是顶级实验室,还得是拼运气。
  所以,大部分的研究员,都是能做多少,就发表多少东西出来。
  做构象就像是尺规作图一样,你得知道最基本的限制条件,才能做出构象来,而限制条件,就是大量的实验做出来的。
  所谓粗略的构象,就是得到了不完全的限制条件,例如30%,50%,60%,90%等等。不过,松岛恒所谓的50%的限制条件,可不是从无到有的做出50%,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做出50%来,这个难度从他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很不小。
  然而,换在已经投入了大量经费和时间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内,尤其是杨锐的金手指光环笼罩的离子通道实验室里,又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在谷强发明“大锅烩”之前,50%粗略构象还算是难度,之后,对离子通道实验室来说,就没有意义了。
  用一个形象的解释,如果说G蛋白偶联受体的构象是一个拼图,每一块拼图就相当于吃小浣熊方便面集卡片,吃一包方便面,你能得到一张卡片,卡片也许是重复的,也许是不同的,集齐一半的卡片,就叫做50%的粗略构象,全部集齐就相当于构象完成。
  离子通道实验室刚开始的时候,与其他实验室一样,都是每天买个三包五包的方便面,希望凭运气来得到想要的卡片,结果发现不行,于是,各家实验室开始各显神通,创生出了众多的学说,例如末尾字母是5的方便面容易产生好卡,捏一下容易碎的方便面容易产生好卡,隔壁老王家的方便面容易出好卡,如此等等。
  离子通道实验室在各种学说中,选择了最正确的学说——每天买30包的方便面,容易得好卡。
  实际上,选择这种学说的实验室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有资格选择这种学说的实验室,多数是超级吃货们组成的,你得每天吃得完30包才行啊。
  在20%粗略构象都没有完成的年代里,大部分实验室都处于休养生息期,有的能坚持每天30包方便的,有的坚持不了的,每天买20包再配合一些其他的学说的,也是有的。
  杨锐就是瞅到了这个空子,在其他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从30包买起,很快过渡到了40包,50包,100包……倒不是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吃货力比其他顶级实验室的高,而是因为杨锐发明了一个新办法:光拿卡,把面丢了。
  这种做法,在快速增加到200包的时候,遭遇了瓶颈——小卖铺每天进的方便面,就这么多了。
  后来,谷强发明的一锅烩,就相当于方便面批发战术,很简单粗暴的一个方法,抛掉小卖铺这个中间商,直接对接批发商,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方便面购入量,一下子增加到了每天1000包的规模……
  就是这样,离子通道实验室仍然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集齐了所有的卡片。
  松岛恒的50%粗糙构象,还是建立在每天买30包方便面的基础上的,设想50%粗略构象,自然是一个很大的目标了。
  对于班里的普通同学来说,能搜集一半的卡片,也是很爽的事了。
  松岛恒更是愿意为这个目标付出更多,他很是开放的道:“如果您对这个经费额度不满意的话,我们也可以再谈。”
  杨锐笑笑,道:“这样算的话,做到50%的粗略构象,您的预期成本是1200万?”
  松岛恒以为杨锐是怀疑他报的开销太大,哭笑不得的道:“50%的粗略构象,1200万美元做出来应该不错了。这得看你们现在做的进度,不过,我估计1200万差不多了,看你们实验室的状态,各种仪器也都有了,我们松岛实验室的储备也不弱,接下来就是扩大实验规模的问题,运气再不好,1500万美元以内,应该能做出来,也就是再增加900万美元的样子……”
  “50%的粗略构象,价值1500万美元?”
  “我们双方合作,计算成本和价值的时候,当然不能只算经费投入。”松岛恒默算道:“我们松岛实验室预计会投入两名副教授,10到15名助手,还有东大的鼎力支持,我认为翻倍按照3000万美元计算价值是合适的。”
  “50%的粗略构象,价值3000万美元?”
  “对的。”
  “那到90%的粗略构象呢?”杨锐像是辛勤的猎人,默默的挖坑。
  松岛恒信息不足,哪里能猜到杨锐和离子通道实验室现在是什么状态,却是笑了起来:“虽然我说600万美元能够完成50%的粗略构象,但是2000万美元,要做出90%的粗略构象都很难,杨锐先生,我们的目标应该实际一些,对吗?先做出50%的粗略构象,再谈其他的如何?”
  松岛恒对杨锐和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能力还是有一定信任度的,否则也不会赶来中国,不过,他的目标也不就一定是100%的清晰构象,90%就非常好了,50%也不错。更不要说,现在还是谈话状态下,他的倾向性就更强了。
  杨锐微笑脸,道:“这不还是讨论吗?”
  松岛恒不信杨锐的话,更猜他是要自己说给领导听。
  不过,松岛恒不介意让在场的领导了解到此项计划的价值,反正中方自己是拿不出大笔的外汇做G蛋白偶联受体的,他更愿意将难度夸张一点。
  松岛恒略作思忖,道:“杨锐先生的目标如果是90%的粗略构象的话,我们可以补充投资到2000万美元,松岛实验室也会加大投入,可说实话,我不确定这就足够了。90%的粗略构象需要花费更多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到了这一步,也许要引入更多的投资方,而且,我希望中方也能追加一定的投入,不一定是外汇,人民币的经费也可以。”
  他说半句话,翻译大声的跟半句,领导们听的是连连点头。
  80年代的中国确实缺钱,但是中央政府是不太缺人民币的,不管是哪个单位,人民币都是能拿得出来的。
  真正让领导们在乎的,还是整个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投资模式,如果真的有2000万美元投进来,那肯定不能让北大独吞了,大家都是要投资的,如果能投人民币然后分外汇的话,那就更好了。
  杨锐只是微笑,继续问道:“这样的话,投入就超过2600万美元了,价值也要翻倍到5200万美元吗?”
  “您是说90%的粗略构象的价值?那不止的。”松岛恒笑了起来,看看周围的领导,解释道:“90%的构象消耗的时间,还有其中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如果哪个实验室能够第一个做出来,价值6000万都太少了,7000万都不夸张。”
  “100%的清晰构象的价值呢?”杨锐追问:“这是诺奖级的成果了吧,价值多少,1亿美元值吗?”
  松岛恒不易察觉的皱了皱眉头,道:“如果做出100%的清晰构象,自然是有资格拿诺奖的,但几率并不是很大,杨锐,我们现在中日合作,暂时将目标定在50%的粗略构象就可以了。”
  梁瑞始终注意着松岛恒的表情,生怕这么大宗的外汇投资和合作跑掉了,连忙道:“杨锐,你不要想太多了,就算是做出了啥成果,人家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合作也是应该的嘛。现在就不要看的太远,先一步步的来。”
  “没办法一步步来的。”杨锐手一摊。
  梁瑞皱眉:“什么意思?你是想一步登天不成?蔡教授,你们北大的实验室,志向也太高远了。”
  杨锐今天表现出来的中二气质太强了,以至于梁瑞也找蔡教授做镇压,免得自己被扯起来缠斗。
  杨锐却不给他跳出陷阱的机会了,提高声量,道:“不是我们想要一步登天,是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他们的钱了。”
  不等其他人醒悟过来,杨锐继续道:“别说50%的粗略构象,或者90%的粗略构象了,我们都已经做出100%的清晰构象了,他们只要出600万美元,就想拿走价值1亿美元的项目,还挂上自己的名字,这个生意做的太便宜了吧。簿主任,您来评评理,这样合适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