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0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1/1306

  “是日本产的音响,听歌用的。”杨锐笑笑解释,又道:“两万五千美元是我的正当收入,给国家缴过税,有据可查。”
  “是,我知道。”小陈有点听说杨锐的事,只是人们对身边的故事,尤其是大故事,总是抱有一些怀疑的态度,而他此时更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是:“就这么几个铁疙瘩,怎么就值这么多钱了?”
  “大音响是蛮贵的。”
  杨锐对来自日本的音响还是挺喜欢的,再过些年,人们说起索尼三件套什么的,也是充满了崇拜与信仰的。
  当然,若是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的心态,真的了解日本音响之后的第一想法,大约是我们要做自己的中国人的音响,所谓国货当自强是也。但是,作为重生者的杨锐来说,国货之音响自强与否,他都觉得无所谓了——你总得留一些空间让小日本工作啊,如果真的不分大小好坏的将消费品全给国货扫光了,日本人以后难道都让中国养着不成?总得分润出一些工作给他们才行。
  所谓的国际分工,就是将我不想干的事丢给你去干,比如说各种.avi的视频,就可以外包给日本来拍摄生产和运营,他们赚到了钱,才能换取到必须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否则,中国货充斥全球了,其他国家人难道都混吃等死吗?
  当然,80年代的中国人,现在是不可能像杨锐一样思考问题的,在这个自我矮化的年代里,中国人看见日本人,股间都是抖的,那不是怕,是对高不可攀的技术的畏惧,是对海量的财富的畏惧,是对未知的世界的畏惧。
  就连日本人装音响的包装箱,在胡同居民的眼中,都是极好的。
  小陈看看身材矮小而板正的日本搬运工,以及两个像是小冰箱似的黑色音响,陷入了漫长的思考与惊叹。
  松岛恒看着手里的两万五千美元,同样陷入了漫长的思考与惊叹。
  中国人什么时候能拿出两万五千美元了。
  别说是中国人了,现在拉一个美国研究员出来,要他从兜里拿出两万五千美元也是近乎不可能的。
  一年三四万的薪水的美国人,想攒出1万美元都像是传奇似的。
  松岛恒倒是知道中国人能攒钱,可要说攒出一万美元,你也得现有一万美元吧。
  松岛恒愣愣的看了杨锐半晌,突然展颜一笑,鞠躬道:“杨锐先生,很抱歉,在这件事上,我做错了。”
  杨锐嘿嘿笑两声,道:“不用鞠躬了,音响我也是喜欢的,你们愿意拿钱,我也不吃亏,当然,我说了,这个不是强买强卖,你想搬回去,也没有问题。我之后重新订购就行了。”
  这些年,他几乎都是不看电视和录像的,电影也看的极少,实在是视频影像的差距太大。倒是松岛恒送来的音响,给他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
  想想后世那么多人夜以继日的玩耳机,玩到中耳炎犯了都不放弃,音响想必还是有些趣味的。80年代的港台流行歌曲,无论词曲都不弱了,某些作品传唱30年,并不觉得落伍,国外的更不用说,U2乐队正红的发紫,披头士的列侬已经死了6年了,除此以外,西方世界还留有满仓满谷的古典音乐供人约炮时提名。
  松岛恒想要的答案却不是这个,他看看小陈,干脆用英语道:“暂时请不要翻译,杨锐先生,音响的事先放到一边,我觉得我可以提供更好的礼物。”
  “哦?”
  “100万美元,由东京大学支付,用于您到日本三年的讲学费用,您看如何?在此期间,松岛实验室会提供您所需要的一切实验设备和经费。”松岛恒这次确实没有再鞠躬,他用自信充满了腰肢。
  他算是看出来了,杨锐并不是典型的中国学者,并不是那种为了节省几百日元连电车都不坐的访问学者。但是,比起某些油盐不进的穷学者,他觉得自己与杨锐这样的富学者更有话题。
  杨锐能拿两万五千美元出来买一套音响,说明他的日常花销只会更高,更说明他需要更多的收入。
  松岛恒不怕杨锐的要求高,他有充足的经费保障,既有用于科研的,也有用来买人的。
  松岛恒望着杨锐的眼睛,郑重其事的道:“杨锐先生,100万美元是支付给您的酬劳,以您今时今日的成就,这样的工资,完全合理合法。”
  杨锐似笑非笑,用英语道:“你是想100万就买个诺奖啊。”
  “杨锐先生说笑了。”松岛恒抬头看了杨锐一眼,眼皮垂下来,道:“您如果愿意让出一个诺奖的名额的话,每年100万美元,也是没有问题的。”
  30万美元,对高端学者来说是正常价位,100万美元就高的多了。
  杨锐有些吃惊于松岛恒的锲而不舍,转念一想,却有些理解,旁的不说,后世的中国为了找一个能做出诺奖的学者,经费花销都过百亿,还是一无所得,最后竟是无心插柳,得了一个生物学的诺奖,只是可惜屠呦呦年纪太大,没能将诺奖的价值精髓给压榨出来。
  而对仍然年富力强的松岛恒,或者孜孜不倦的想要与哈佛比肩的东大来说,诺奖的诱惑力就太大了。
  杨锐笑笑:“我有什么资格给你们出让诺奖。”
  “如果杨锐先生配合的话,我们东大愿意全力配合您,拿下诺奖。”松岛恒顿了一下,道:“您知道,诺奖也是需要运作的,而且,一个诺贝尔奖能够由三个人分享,杨锐先生并不会吃亏。”
  话说到这里,就不能再说下去了,杨锐连忙斩断,道:“你想多了,在目前的环境下,我是不会去日本的,所以,您的提议,我不能接受。”
  松岛恒深深的看杨锐一眼,道:“杨锐先生,虽然您的成绩有目共睹,但诺奖不是那么简单的,而且,成绩的好坏的评断标准各有不同,有东大或者没有东大的帮助,区别是很大的。”
  杨锐摇头,道:“松岛先生,请回去吧。”
  杨锐的语气太过于坚定,让松岛恒有些着急了。
  他再次恢复到说话前鞠躬的模样,道:“杨锐先生,您有什么要求,尽可以提出来,无论是什么样的要求,我们都可以谈一谈的。”
  “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了,你的条件虽好,我却是一个都不愿意答应的,我还是乐意在我的实验室里,做我自己的实验。”杨锐现在换成了中文,又对一脸茫然的小陈道:“日本人想挖我去他们学校干,我不乐意,你今天这个见证可得做好了,以后有人找我麻烦,得你做证人。”
  小陈苦笑着道:“你们说的都是外国话,我也听不懂啊。”
  “他给我送了礼,我觉得两国邦交,不能就这么把人给打回去,所以付钱给他了,就这么简单,后面挖我的话,你想听的话,我到时候写份书面材料,您给归个档就行了。”杨锐说的简单。
  小陈笑都要笑不出来了,道:“我们就是个街道办,您的材料,我也没资格收啊。”
  “怎么没资格收,你们是正处级的国家单位吧,和外省的县政府一样了。再者,我也会报告给学校的,就是麻烦你这边给证明一下。”杨锐给小陈说完,再对松岛恒用英语道:“今天的事,就到此为止吧,日后有缘再见。”
  他再不给松岛恒说话的机会,执意将之送出了门。
  回过头来,杨锐对景语兰,道:“我想请同事们到家里来听音响可以吗?”
第1243章
相亲
  和煦的风从操场上吹过,卷起细碎的草叶,轻轻的打着旋儿。
  明媚的阳光斜斜的照下来,弱化了紫外线的威力,却保留了原有的温度,暖洋洋的洒在景语兰的脸上,让她微微偏转的半边身子,都像是映在金色当中似的。
  办公室里的几位男同事,都忍不住的将眼神瞄向景语兰的方向,这样优美的景象,就是电影里都不曾见过,何况是现实之中呢。
  坐在景语兰右侧的女同事肖彩莲则不免有些吃味,重重的咳嗽一声,又用脚跺跺地板,喊道:“景老师,咱们是不是该上课了?”
  景语兰回过神来,看看手表,笑一笑,道:“还有二十多分钟呢,现在过去太早了吧。”
  “哦,对,我看错时针了,你看看我这个脑袋瓜……”肖彩莲拍拍自己的脑门,一副弄错了的样子。
  “那再过十分钟再走。”景语兰被她打扰了,也就不看窗外了,靠在椅背上,找了本书翻阅了起来。
  男同事们也不好意思再盯着景语兰看,一个个的缩回了自己的办公桌后。
  肖彩莲却是依旧有些心绪难平,以前的时候她才是外语院的院花,不仅是老师们,甚至有胆大的学生敢凑过来的,短短的几年时间,她受到的关注却少了许多。
  肖彩莲望着景语兰秀美的身姿,脸上却是丝毫不露,反而用关注的语气道:“今天怎么了,看你像是心神不定似的。”
  “也没有。”景语兰挺不愿意聊这个话题。她是有些琢磨不定,是否与杨锐的实验室同事见面。
  如果可以选择,景语兰宁愿将现在的生活,永远的持续下去,然而,她心里也知道这终究是不可能的,但是,将自己与杨锐的关系暴露在外,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这样的未知,对于景语兰来说,实在是有些揪心。
  另一方面,杨锐愿意主动的邀请实验室同事来家里吃饭,又令景语兰倍感欣慰,她因此想到了很多,又不愿意多想。
  肖彩莲眼见着景语兰又开始发呆了,不禁咳嗽一声,道:“小兰,又想什么呢,你像是有心事呀。”
  她这么一说,其他老师们都看了过来,尤其是单身的男老师,更是关心的问:“景老师有什么心事?”
  “没什么。”
  “有事情说出来我们可以一起参详,是因为年底评职称的事吗?景老师有什么消息吗?”
  景语兰微微摇头。
  “其实我倒是听说一个消息,好像今年评职称增加了论文的要求。”
  “对,这个我也听说了,据说教授要有翻译作品了,我估摸着,副教授很快也要做要求了,我们该得未雨绸缪了。”
  “说的是,其实我早就想翻译一部作品了,就是始终没抽出时间来。”
  几个男老师互相聊天,眼睛其实都瞟向景语兰。
  如今的办公室条件就是这样,半个教室大小的办公室,一人一张大办公桌就算是不错了,妄想小办公室或者单独办公室,都是不可能的事。
  景语兰并不喜欢这些年轻老师的殷勤范儿,尤其是有了杨锐做比较以后,她更觉得这样的殷勤平添尴尬,但是,她也不能完全不近人情的拒绝对话,或者说,有些男老师根本不在乎尴尬不尴尬,只要能和景语兰说上话,就很开心了。
  同一间办公室的年轻男老师,更是觉得不应该浪费了近水楼台的优势,有机会说话的,都不会落在人后,即使景语兰不吭声,他们也想刷个脸熟。
  肖彩莲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此时还不能表露出来,顺着几个人的话,笑道:“景老师最近有什么打算,我看你好像也在写文章。”
  “是在写,写的慢。”人家点名出来,景语兰总得回答。
  肖彩莲呵呵的笑着,说:“也是,小兰你现在的心思估计是在找对象上吧,有没有人给你介绍?”
  哪怕是结了婚的老师,此时也竖着耳朵听起来了。
  景语兰轻轻摇头,不想回答肖彩莲的话。
  “景老师,我看这样好了,最近有个机关干部的相亲活动,我找张票给你。”办公室里的中年妇女对这种事是最感兴趣的了,连忙道:“是咱们市委组织的活动,里面有市委市政府的年轻人,也有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干部,都到了合适年纪了,总得找个对象不是?”
  “马姐,我最近忙不过来。”景语兰连忙拒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1/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