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0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1/1306

  “1500美元是瑞典的最低工资线?”涂宪啧啧有声的从旁边窜出来,畅想道:“我要是有1500美元,那得过什么日子。”
  “该过什么日子还得过什么日子。”旁边一位老教授转过头来,回了一句,说:“民国的时候,我们北大的教授,也能拿三四百个银元的,是普通工人的十几倍,是农民的上百倍,过的还不是正常人的日子。”
  周英耀不能让他们吵起来,笑笑道:“在斯德哥尔摩,一家人3000美元可过不了什么好日子,但是生活也不会差。主要不是他们的工资高低,是政府的政策好。”
  “怎么个好法?”
  “瑞典是高税收的国家,但是,他们这个工资在瑞典是免交个人所得税的,另外还有子女补贴,生活反而挺不错的。你看他们的房子,楼不高,有电梯,面积也不小,有一百多个平方米吧,这是把三四千美元的月收入,实实在在的揣兜里的好处。”周英耀认真的给做介绍,接着又道:“我们的正常参观路线,是看完这里,再去见一位高收入家庭,有了比较你们就发现了,在瑞典,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差距没有多大。”
  “为什么?”团里有一半的人,都对这个话题好奇万分。
  “因为高收入高税收。”见杨锐也有兴趣,周英耀立即精神了起来,道:“你们看低收入的人,一个月3000美元的收入是要比12000美元的人少的多,但是,1500美元的人免税了,还有子女补贴,12000美元的人要交高税,工作又忙,如果请保姆的话,也得按照瑞典的最低工资标准来,支付1500美元以上,一个家庭的开销这么多,剩下的也不多了。这是瑞典社会的特点。”
  涂宪听的头晕目眩,道:“照你这么说,在瑞典做保姆还是个好工作。”
  周英耀哈哈的笑了起来,道:“瑞典人做什么工作的工资都不低的,很幸福的一个国家……”
  “国民的收入感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体现。”杨锐状似赞同的开口,道:“一个是工作收入,另外一个是预期寿命。”
  “是。”周英耀不明白杨锐想说什么,就简单的说了一个字。
  杨锐继续道:“我们看到工资收入等情况了,还应该看看瑞典的医疗环境。”
  “您的意思……是想看看瑞典的医院?”周英耀小声的问。
  “制药厂。”杨锐抬头看了他一眼,道:“阿斯特拉是瑞典最大的制药公司吧。”
  周英耀点头道:“的确是,不过,我们大使馆和他们没有建立什么联系。”
  “我有他们的电话,你打过去问问看好了。”杨锐要的就是有人出面,并没有指望着一名大使馆二秘,能帮自己跑下所有的关系来。
  周英耀却是机灵,他知道杨锐在国内的声望渐隆,尽管不知道他在国外是否一样的受欢迎,但只要问问就可以了。
  两人并未再做直接交流,而是依着正常的代表团的路线,将两户社民党党员给都拜访了。
  中国来的团都是如此,甚至旅行路线都是固定的,杨锐也不想有什么变化。
  事实上,如果不是大使同志消失不见了,这原本应该是前两天就应该组织进行的活动。
  待到傍晚时间,一团人才心满意足的返回希尔顿。
  周英耀径直找到杨锐,笑着道:“杨主任,阿斯特拉的访问确定了,具体时间由您来定。”
  “那就后天。明天再按照原本的程序来一天。”杨锐顿了一下,又道:“我还想请大使馆举办一场晚宴,邀请一些科学界和产业界的人来。”
  周英耀愣了一下,迟疑道:“政界的瑞典人,我们反而认识一些,科学界和产业界,就不是太熟悉了。”
  “能做多大的规模,就做多大的规模。”杨锐说着问:“整个大使馆,都没有熟悉科学界和产业界的人吗?”
  “倒是有位科技参赞。”周英耀耸耸肩,直接的道:“他是凌大使的人。”
  “凌大使人都不在,不用管他,你就找这位科技参赞来帮忙好了。你跟我来。”杨锐带着周英耀回到房间里,就从保险柜里拿出了两万克朗,想想又取了一万美元,转身装在文件袋里,交给周英耀道:“这些算是你的活动经费。”
  周英耀吓了一跳,忙道:“这我可不能要。”
  杨锐拍拍他的手,道:“我和郭威的关系非常好,你可以问问你的岳父。如果他和郭威的关系也像是郭威介绍给我的话,我们之间就不用推辞了。”
  杨锐颇为诚恳的道:“我相信你已经知道我花钱的目的是什么了,这笔经费,是用来给你拓展人脉的,咱们中国人的,或者瑞典人。”
  “好吧。”周英耀压抑着心里的激动,将文件袋给揣了起来。
  “你现在和阿斯特拉的人联络上了,也可以邀请他们,或者请他们代为邀请人员来大使馆参加晚宴,规模大一点没有关系。”杨锐紧接着问:“大使馆有这方面的经费吗?”
  周英耀摇头。
  “你向国内申请,国内的关系,我去沟通。”杨锐大包大揽的拍了胸脯,他也确实有这个资格拍胸脯了。
第1284章
试用装
  制药公司是世界上最肯出钱的一类公司。
  自上而下的数,从辉瑞制药到莫桑比克贝拉制药厂,有一个算一个,在宣传营销、政府公关和法律安全方面的开支,都在各行业的前列。
  简单来说,越是利润丰厚而名声不好的企业,就越需要大笔的额外开支,来维护本已崩溃的形象,保护脆弱的生态链,例如军火商、能源企业或者制药公司。
  另一方面,公司的规模越大,跨国跨地区的程度越大的,也越是需要投注资源于其中。
  可口可乐为什么愿意支付十数万美元给杨锐,做一个并不在他们计划中的投资?因为在他们的营销企划中,花费十数万美元而开一次会,做一个项目,实在是太平常了,即使是中国区的可口可乐公司,在找到合适的项目的时候,也愿意开销大笔的现金。
  某些时候,这样的跨国公司会支付数万美元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者,以换取他的“仗义执言”,或者干脆就是一次面向不在乎人群的演讲。来回的头等舱机票与酒店费用,再加上讲课开支,足以令人咋舌。
  制药公司的气魄就更大了。
  当一家公司,平均每年要为各类诉讼支出数千万美元的时候,他们在维护关系方面的大方,比一家普通工厂的全年产值还要多。
  有时候,为了一场关系到新药游说,制药公司能从口袋里掏出上亿美元来。
  阿斯特拉也是世界有数的原创药公司,每年向瑞典政府缴税无数,一年卖药卖出来的营业额动辄数百亿元。
  对这个级别的制药公司来说,他们首先需要关心的要点,就是药品的研发和新药的上市。
  其实,比起小型药品公司来说,大型制药公司的研发能力不见得更强,他们最习惯的方式,仍然是购买小型制药公司的专利,并运用自己强大的营销能力和政府关系,将药品推介出去。
  但是,药品专利仅仅是药品研发的一个环节而已。
  到了阿斯特拉的程度,他们不仅要关心有什么新药出来了,他们还要关心,我们现在能做什么新药。
  能做什么新药,取决于基础医学的开发和倡议。
  例如G蛋白偶联受体,就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新药源泉,一度有50%的新药,是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发力了。
  阿斯特拉自然不甘于人后,对于杨锐递过来的橄榄枝,他们一把就给拽住了。
  大型制药公司这样的企业,根本不怕你提条件,身在瑞典的制药公司,更是如此了。
  杨锐不是第一位对诺奖有兴趣的生物学家,也不会是最后一位。
  在当日简单的制药厂参观后,不用杨锐或者周英耀招呼,负责行程与介绍的阿斯特拉官员,就找了过来,道:“杨锐先生,听说你们中国大使馆,要举行一场晚宴。我已经报名了。”
  “哦,感谢您的参与。”杨锐表现出了相当的热情。
  “我再介绍一下自己,普利策。我是斯德哥尔摩人。我从小的时候,每年最喜欢的节日,就是诺贝尔奖颁奖式。”普利策笑笑,道:“那个时候的斯德哥尔摩,是一个最热闹的地方,我们喝酒,欢笑,一起看真正的科学家获奖。”
  杨锐微微点头。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哪怕是最活泼的瑞典人,也没有最腼腆的美国人外向,喝了酒之后除外。”普利策举了举自己拿在手里的酒杯,道:“杨锐先生,阿斯特拉公司认为,您在G蛋白偶联受体和PCR方面的研究,具有令人称赞的独创性,令人称道的影响力,您理应获得诺贝尔奖。”
  “阿斯特拉公司是这样认为的?”
  “当然。”
  “非常感谢你们的赞赏。”杨锐不禁抬头。这就是他来瑞典的意义所在了,他得告诉人们,这里有人有资格能得诺奖,这个人愿意得诺奖。
  不过,阿斯特拉公司原本就是最容易征服的瑞典公司,他们和捷利康的关系,他们身为制药公司的没节操,都决定了他们更愿意支持杨锐。但是,从踏脚石的角度来看,阿斯特拉公司又显的意义非凡了。
  杨锐也很承情的道:“阿斯特拉公司的态度对我很重要,普利策先生,你们是我在瑞典接触的第一家公司,也是第一家给予我全力支持的公司,非常感谢。”
  普利策很瑞典的笑了笑,极快的收敛了起来,说:“杨锐先生,我想说明一点,现在还不能称作是阿斯特拉公司的全力支持,当然我们非常的支持您……”
  “在什么条件下,你们才会全力支持呢?”面对这样的跨国公司,即使是瑞典跨国公司,杨锐也不用保持所谓的名士风范了。
  商业公司就是讲究交易的公司,而杨锐也是有本钱的人。
  普利策颇为意外的看了杨锐一眼,道:“您的做法,让我想起了美国人,哦,不,应该更像是英国人。”
  “哦?”
  “英国人总是语气平淡的讨论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
  “所以英国的007很出名嘛。”杨锐笑笑,又道:“我看瑞典人也总是非常冷静。”
  “不如说是冷漠。”普利策转而换过话题,道:“杨锐先生,阿斯特拉如果全力支持您,您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回报呢。”
  “我可以给你们的研究员上一个月的课,并且回答他们的问题。”杨锐道。
  普利策愣了一下,忍不住笑了起来,道:“杨锐先生,您是个擅长说笑话的人。”
  “并不是笑话,普利策先生。”
  普利策板起脸来,道:“杨锐先生,我宁可认为是一个笑话,阿斯特拉是一个有多年传统的,有自信的大型制药公司,我们很愿意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与其他国家的研究者互相探讨,但是……”
  “我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做出了去铁酮。”杨锐没有让他说完,打断道:“而且做出了7个活性物质,现在看来,三期临床也很顺利,四期临床更没有问题……”
  普利策顿时有些词穷。做出原创新药,对于任何一个大公司来说,都是大事,阿斯特拉虽然是个营销上百亿美元的大公司,他们每年能通过的原创新药——事实上,没有哪个大公司能做到年年都有原创新药的,在药品开发方面,残酷才是常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1/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