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0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7/1306

  紧接着,杨锐就用尽量简单的句子,来描述PCR的使用与意义,并着重举例道:“您比如列车上发生了强奸案件,受害者无法指认凶手,我们就可以对全车的男性采集DNA,与精液做比较,直接就能确认凶手。”
  曹达在旁听的一阵紧张,你们见面就谈这个真的好吗?
  杨锐只当看不见曹达的表情。
  就他这些天的经验来看,瑞典人并不忌讳谈性,就像他们的电视台那样,瑞典人是出了名的在公共场合谈性的民族,其开放程度经常让美国人感到羞耻并嗤之以鼻,更不要说他们在谈论专业的时候的专业态度了。
  舍伍德局长也不觉得杨锐说的有问题,反而引起了兴趣,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们能在一群嫌疑人中,确定是哪一个?”
  “在有生物学痕迹的情况下,是的。”杨锐像是给曹达说的那样,又解释了他的一滴汗理论。
  瑞典人向来是喜欢新技术的,就像是他们将美国货成为一次性产品一样,他们对于新技术的开发不遗余力,也是因此才能以900万人的规模,建成一座能独立设计制造最新型战斗机的国家。
  舍伍德局长对杨锐所言的技术有些上心了,这一半是因为杨锐的说明,另一半也是他听说了杨锐的名声,来到中国大使馆参加晚宴,自然会听说这里的名人。
  舍伍德局长半是好奇的问:“如果有一滴血,你们也能检查出它是谁的,是这个意思吗?”
  “没错。”杨锐肯定的道:“任何微小的生物学痕迹都可以。”
  “原谅我,如果我说的猜测的没错,头发也可以是吗?”
  “没错。”
  “这样的话,我们还真的有一个案件,也许能用得上您的新技术。”舍伍德局长有些上心了,道:“我们在附近的一个镇发生了凶杀案,我们的侦探搜索了整个镇,但是始终没有线索,接着又发生了两次案件,一样没有结果……”
  “你说的是马尔勒案。”站在旁边的人立即喊出了名字。
  舍伍德局长点点头,道:“我们有凶手用过的衣服,还有凶器,我想上面能找到毛发,但是,数量恐怕不会太多。”
  “马尔勒案是连续三次的凶杀案。”
  “一个小镇在两个月里死了三个人,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我们都吓坏了。”
  “听说是小镇里的人做的。”
  当“马尔勒”这个词出现的时候,周围的人都来了兴致。
  很显然,对于此时的瑞典人来说,这是一桩名案了。
  杨锐同样打点起精神,问道:“凶手圈定在小镇里吗?”
  “对,马尔勒是个孤独的小镇,只有一条通道到斯德哥尔摩,小镇居民很固定,也很团结,你知道,这就是典型的瑞典小镇,所以,当大家意识到小镇内有一名凶手的时候,所有人都不好受。”舍伍德局长看看周围的人,顿了一下道:“马尔勒案因此很受瑞典全国的关注,你们的技术如果能找到线索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远离尘世的小镇,那不仅是典型的瑞典小镇,而且是典型的北欧小镇。
  杨锐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舍伍德局长,您如果愿意尝试采用新技术的话,我可以说服华锐公司,以成本价来做检测。”
  曹达连咳两声,用中文道:“杨锐,这时候就别说钱的事了。”
  舍伍德却不以为意,问道:“大概需要多少钱的预算?”
  “每做一次检测,3000克朗左右。”杨锐能够开出这个价格,还是有赖于耐高温聚合酶是他的专利分。
  即使如此,曹达还是被这个价格吓了一跳,就算是人口稀少的北欧小镇,起码也得有好几百人。能死三个人的小镇,听起来就不会太少人。
  舍伍德则是计算了一下,道:“一人做一次检测,马尔勒镇有不到1000人,是300万克朗,这样计算吗?”
  “差不多,为了准确,有的人会做两次,但总数不会增加太多。”
  舍伍德沉吟起来:“听起来不错。”
  杨锐猜想他或许是不想在酒宴上决定此事,于是趁热打铁的道:“舍伍德局长,我们是否可以约定一个时间,让我到警局向您亲自说明。”
  “哦,这是个好主意。”听说能够尝试,舍伍德立即应允下来。
第1304章
测试
  “我们可以做个测试。”杨锐站在一群斯德哥尔摩警察当中,用英文道:“你们可以提供一根头发给我,然后选择几个人让我们来检测,明天这个时间,我就能告诉你们,头发是属于谁的。”
  小邓作为大使馆的翻译站在杨锐身边,再将他的英文翻译成瑞典文,以免有人理解错误。
  另一方面,瑞典人的骄傲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总是更喜欢听瑞典语,而非英语、德语或者法语,即使他们听得懂,也是如此。
  杨锐让黄茂将PCR仪打开,接着道:“我们就是用它来检测DNA。这台机器叫做PCR仪,只要有一个DNA链,甚至不需要一条DNA链,一部分DNA链,我们就能将它无穷无尽的扩展。”
  见众人有些迷茫了,杨锐立即转换方式,道:“简单来说,PCR仪的最低要求,就是一个细胞。所以,它的好处就非常明显了,罪犯在犯罪现场的任何一点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线索。”
  “你是把这些毛发和细胞,放在倍数很高的显微镜下吗?”有警察扬声问了一句,能知道倍数一词,说明他是了解一些实验的。
  杨锐温言温语的道:“PCR的原理与显微镜略有不同,但是,我们最后得到的确实是图像,也可以这样理解。”
  他的解释明显是有纰漏的,黄茂一急,就用中文道:“杨主任,不能说是与显微镜类似吧。”
  “我哪里说与显微镜类似了,我是说与显微镜略有不同,我们最后得到的就是图像不是?”杨锐认真的纠正黄茂。
  黄茂愣了愣,道:“PCR仪和显微镜也不止是略有不同吧。”
  “从外行的角度来看,用略有不同来形容足够了。”杨锐不再说中文,继续用英语道:“抱歉,我的助手想向大家讲述更详细和清晰的原理,我否决了,我认为我们掌握好搜集证据的方法就可以了,PCR仪的使用最好由专人负责,以免在法庭上吃亏。”
  杨锐这么一说,局长大人深以为然,道:“说的对,我们要守规矩,一切按照书本上的做。另外,关于证据的搜集,还有取证,也要依据杨锐先生提供的手册来进行。”
  华锐实验室早就编制了PCR的使用守则,特别是采样的准则,并尝试在香港等地区的警局推广,杨锐深知都不用翻译,直接拿英文版的过来就可以了。
  警察们有的点头,有的还有不服气地喊道:“就算用这个什么PCR,为什么一定要请这家公司。”
  对方用的是瑞典语,等小邓翻译给杨锐,他已经继续说了起来:“这是独有技术吗?来自中国的独有技术,要指导我们怎么破案?我可不敢将这样的证据递到法庭上去,法官也不会通过它为证据的。”
  “皮克尔。”局长舍伍德站了出来,看着说话的警官,道:“你最好收起你那一套,然后乖乖的做好你自己的事。”
  他的用词严厉,目光一转,又是对众人道:“马尔勒的案件,现在受到了各方的格外关注,我们现在要做的,首先是确定嫌疑犯,然后再决定如何起诉。如果需要的话,我相信杨锐先生,能够向法官解释的清楚,什么是PCR仪。如果不能,那也是愚蠢法官的决定,而不是由我们来决定是否相信一种新技术——我们要利用一切技术,明白吗?不是像个德国人一样,见到任何新技术都先批评一番。”
  他对德国人的歧视,引来了一阵笑声。
  皮克尔道:“既然明知道要向法庭解释,我们为什么不找一位瑞典教授来操作这些机器。”
  杨锐听着同步翻译,迅速道:“因为我们能提供更好的PCR仪。”
  “更好的PCR仪?比瑞典的还好吗?”皮克尔笑问。
  杨锐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委婉的道:“PCR仪是我发明的,而且专利期并未结束,所以,现在全世界的PCR都是我销售的。我现在拿出来的是尚未投放市场的第二代PCR仪,更小更便携,速度更快,都是你们需要的功能。”
  不用他说明白,大家都理解了杨锐的意思,全世界的PCR仪都从我这里出来,这一款是非卖品。
  事实上,杨锐现在拿出来的并不是真正的二代PCR,但他要叫做二代,其他人也是没有办法。
  舍伍德不等皮克尔说话,先是站了出来,道:“讨论到此结束,我们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PCR仪的功能,与此同时,我们要为接下来暴露出来的线索做准备……”
  舍伍德直接安排起了工作,杨锐向黄茂示意两下,就操作了起来。
  PCR仪用起来其实很简单,去掉有点啰嗦的前序步骤,基本可以总结为:打开机器,塞入原料,得到结论。
  这么三个步骤要是熟练了的话,一天能够进行的实验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后世的科研实验室里,有的研究生研究了三年,有两年时间都是在跑PCR,跑到后面,动作快的像是实验室界的博尔特,与一组DNA发生关系的时间只要几秒钟。
  黄茂被杨锐从北大挖到华锐实验室以后,也是实验室里的领头羊,他的小牛气质经过这么几年的培养,海量的资源砸下来,已是萃于巅峰状态,根本不用杨锐帮忙,就将机器运作了起来。
  涂宪拿着棉签,开始采取警察叔叔和警察阿姨们的上皮组织。就是将小棉签在牙龈的位置捣一捣,有人体自然脱落的细胞组织将棉签涂满。
  加上各种浪费时间的操作,PCR仪也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彻底脱离人了,和操作微波炉的难度相似。
  杨锐看看基本完成了,就道:“明天这个时候,就能看到结果了,我们会有人留在这里,以备咨询。”
  杨锐自己并没有直接留下来,他觉得这样或许更好交流。
  一群警察看着嘟嘟嘟的像是在煮水的PCR仪,总觉得高科技感不够,有人就怀疑地问道:“这样就可以了吗?”
  他的意思,大约是电影里的科幻节目,可不是这样演的。
  杨锐耸耸肩,道:“这样就可以了,我们给机器上添加了封条和锁具,明天再揭秘,相信我,这会是你们用过的最有用的机器。”
  “比咖啡机还有用?”
  “唔,仅次于咖啡机吧。”杨锐跟着开了个玩笑,难得瑞典人肯开玩笑。
第1305章
帅气
  第二天。
  杨锐再来到斯德哥尔摩警察局的时候,二楼的办公区,足足聚集了两倍的警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7/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