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8/1306

  而在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中,总共有三个步骤,第一是提名,这里面除了瑞典的六所大学的教授之外,还有多所国外的大学,以及历届诺奖得主,在这一步,算是国际化的。
  但从第二步开始,就是纯粹的瑞典化的。
  第二步是诺奖委员会筛选被提名的科学家。这支五人组成的委员会,基本就能决定诺奖的大部分归属了。不过,真正的决定权是握在由数百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手里,这些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也都是瑞典科学家,他们代表着最终决定。历史上,五人委员会做出的决定,被评审委员会打回去的不少,事实上,几乎每年都是要撕一场乃至多场的。
  五人委员会角逐出一个名字,评审委员会打回去,五人委员会再角逐一个出来,评审委员会再打回去。
  不管这两个步骤循环多少次,做出决定的,都是瑞典科学家。
  这是诺贝尔留给瑞典人的最大遗产。诺奖的运营方式,也使得瑞典科学家,在世界顶层科学界中,总是享受着特权地位。
  就像是现在,杨锐也得非常耐心的为来访的瑞典科学家,介绍他的PCR实验室,换成来的是美国人,自个儿撒尿玩去吧,没空管你。
  成名比较久的科学家,或者是多次成为诺奖候选人的科学家,在如何面对瑞典科学家的问题上,往往需要多做思考。
  杨锐仗着自己年轻,又是新闻人物,就少了许多顾忌。
  事实上,他原本也不需要太多的操作,他就坐镇PCR实验室,自然有无数的参观者来访。
  休斯顿看到这一幕,却是心生感激,他太知道顶级科学家的时间珍贵了,眼瞅着杨锐陷入到了接待参观的热潮中,不免心焦的道:“杨锐先生,不如我们再多找几名研究员,免得耽误您的事。”
  杨锐心想这就是我的事,口中道:“现在的工作太多了,你多找几名研究员也好,如果能忙得过来也好。”
  他倒也愿意缩减一定量的接待次数,反正见到的人数已经够多了。
  休斯顿感激之余,就去学校招募人手。
  然而,没等新增的研究员彻底熟悉工作,DNA的鉴定工作突然大增。
  “最近这是怎么了?”杨锐和休斯顿等人都备感疑惑。
  舍伍德却只是简单的解释一句话:“我们开始打击黑帮了。”
  杨锐和休斯顿目瞪口呆。
  黑帮手里面的命案自然是不少的,只是以前总少了证据,DNA的突然出现,却是解决了大量的问题。
  而瑞典的行动,也不可避免的引起了更多国家的注意。
  意大利、美国等深受黑帮祸害的国家,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瑞典。
  黄金时刻的概念,也一下子变的深入人心了。
  杨锐的名声,也不其然间,传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
第1318章
当众演讲
  “休斯顿,稍等一下。”杨锐赶了个大早来到PCR实验室,正好看到熬了一宿的休斯顿睡眼迷茫。
  休斯顿困的要死,却不好拒绝杨锐,拖着僵尸步走到他跟前,先是一口气喝光手里的咖啡,再和杨锐打招呼。
  “又熬了一晚上?”杨锐有点可怜的看着休斯顿。
  休斯顿点点头,道:“没办法,实验只能安排到晚上……对了,我们要的PCR仪,还没能送到,杨先生能不能帮忙催促一下。”
  “我今天正要和你说这件事,仪器已经送到了,正在过海关……”
  “太好了!”休斯顿一下子精神了,大声笑道:“还好请了你帮忙,谢谢,谢谢。”
  休斯顿一晚上没睡觉,有点头晕了,抱住杨锐就蹭脸。
  瑞典的习俗就是这样,见面就蹭脸,高兴了也蹭脸,只不过他们表现出高兴的时间不多就是了。
  “算不上帮忙,休斯顿,可以了,我感受到你的开心了。”杨锐觉得自己像是在给一条金毛犬说话。
  休斯顿甩着金色头发,兴致昂扬的道:“这是帮忙,杨锐先生,你帮了我们很多,否则的话,不会这么快的。我听说格兰公司都已经全负荷运转了,还供应不上各地的订单。”
  说到此处,休斯顿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自从黄金时刻的称呼传出来以后,世界好些国家的司法机构,都开始大批量的购入PCR了,谁都不想落后于人。
  就是国内的几个大城市,也都不厌其烦的打越洋电话过来,请杨锐帮忙购入PCR,从而建立国内自己的PCR实验室。
  中国的对外消息向来落后,都已经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如FBI或者苏格兰场这样的机构,自然是早就动手了。
  格兰公司原本就不是一家多么大规模的公司,蜂拥而至的订单,瞬间将他们的产能给挤干了,拿着钱提不到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没有杨锐的帮忙,斯德哥尔摩的PCR实验室是不会这么快扩建的。
  而这一次的扩建,也不是为了给斯德哥尔摩警察局帮忙。
  休斯顿等人参与PCR实验室的筹建,是为了拥有自己的实验室,或者说,是为了利用PCR实验室的设备、材料和经费,进行一系列的科研实验,并不是为了给斯德哥尔摩警察局打工的。
  要是正常的合作项目,就应该是休斯顿等人完成斯德哥尔摩警局的既定任务之后,自由的使用实验室的设备和材料,并瓜分来自各方的经费。
  然而,黄金时刻的概念,既让杨锐的大名远播,又顺便坑了休斯顿等人一茬。
  现如今,全瑞典人都知道用PCR仪破案越早越好,以至于实验室里的PCR仪全部满负荷运转,别说休斯顿等人抽不出机器来做自己的实验,就是能抽得出来,舆论压力也是他们需要考虑的。
  甚至就连杨锐现在提供的仪器,休斯顿等人也不敢据为己有,只能是做一些相对扩展性的实验,将警察的办案需求外延,顺便写几篇论文而已。
  杨锐倒是比较理解他们,笑一笑,就略过了尴尬的部分,道:“其实本来还可以再早一点的,但格兰公司投产了新的型号,我觉得不错,就让他们送了新型号过来。”
  “更新的型号?改变了什么?”休斯顿立即激动起来。
  “自动化程度加大了。”杨锐道:“我考虑到咱们能用的人手已经不多了,再送多几台PCR过来,也要照看不住了,相信其他实验室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自动化程度高一点的话,能节省些人力。”
  休斯顿愣了一下,道:“是机械自动化吗?”
  “都有吧。”杨锐呵呵的笑两声,并不准备多做解释,说话很累来着。
  要说后世的PCR仪,有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甚至纯自动化的都有,设备联动的也很常见。
  但在86年的环境下,自动化就很简易了,只能相对节省人力而已。
  不过,自动化的真正困难不在于机械问题,而在于PCR的操作过程本身。
  休斯顿不明所以的表达着开心的心情,像是懵懂的金毛一样。
  瑞典是个缺乏人力资源的国家,大学里的研究员同样匮乏,他们与斯德哥尔摩警局合作的项目,已经拥有了三名教授和四名讲师或助教,再加上四名来帮忙的学生,人数已然超标,是很难继续扩展了。
  一方面,学校的助教和讲师有限,愿意做PCR的,或者在这方面有研究的,总共就是那么一群人,另一方面,就是讲师或者助教,同样是需要给人家提供研究资源的,换言之,就是增加的人手越多,占用的研究资源就越多。
  这一点是瑞典等国家,与中国或日本的研究机构所不同的地方。日本的科研界是金字塔化最严重的国家,别说是助教或者讲师了,就是副教授也是教授旗下的奴隶,往死里用就是了,不能咬牙坚持的副教授根本在科研界活不下来。
  当然,日系的教授的职责也极重,动不动就玩引咎辞职的一套。
  相比之下,中国的科研界的金字塔化就要轻微一些了,至少副教授都是有一定的自主研究权的,而副教授对于博士毕业生来说,不过是毕业一年以后自然就能评上去的职位,并不算辛苦。
  瑞典的学术气氛就更轻松了,他们的讲师只要能弄到经费和项目,也都是自由的,助教一级倒是会受到颇多限制,但那主要是助教太弱鸡了,只有本科毕业生就到学校工作的学生才会被评为助教,这样的学历在大学里确实是不够看的,想要自由也是枉然。
  总而言之,休斯顿已经将短期内能够拉到的人都给拉到了实验室来,这时候见杨锐也考虑到了类似的问题,颇为高兴,愣是陪着杨锐聊了半个小时的新机器。
  等到下午时间,睡饱了的休斯顿匆匆忙忙的回到实验室,就开始帮忙拆卸机器,重新安装。
  到了晚上,新的PCR就全部启动了起来。
  休斯顿原本准备离开的,看着看着,却是挪不动步子了。
  “这种鉴定方式,似乎和以前不一样了?”休斯顿有些意外,要在外观层面形成不同,可以想象内部的变化。
  PCR可不是社会消费品,作为基础研究的一部分,对它的任何一点改造,都是需要很了解基础的。
  杨锐只是微笑,道:“这是全自动荧光染料标记法,我之前就研究出来的小成果,一直觉得用不上,没想到还挺好用的。”
  “岂止好用。”休斯顿眼睛都不愿意眨一下的看着,喃喃道:“我好像看过您写的关于这方面的论文。”
  “实际产品比当初的论文又进了一步。”杨锐将得意掩饰的很好,道:“我正准备撰写新的论文,就是关于全自动荧光染料标记法的。”
  “啊,恭喜你。全自动荧光染料标记法的论文,会登上《科学》吧。”休斯顿羡慕也是没办法了,这样的成果是直接对PCR的更新,以PCR如今的价值和火爆程度,CNS是十拿九稳的。
  “不遇到奇怪的问题的话,应该没问题。”杨锐拿出此项技术就是为了在瑞典展示的,自然不会示弱。
  休斯顿点点头,想了一会,再抬头看杨锐,突然神情有些扭捏的道:“杨锐先生,我能不能写一些关于您的新的PCR仪的论文?”
  “咦,这不用问我啊……你是想要哪方面的资料吗?”
  “如果能得到最新的全自动荧光染料标记法的运行数据的话,那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了。”休斯顿脸红了一下。
  他的要求对科学家来说尚属正常,对于商人来说就略显过分了。
  也是他太想写成论文,才做出了请求。
  如果能先期拿到新的PCR仪的资料,就可以先期完成各种测试,并发表论文,这样的文章几乎是白得的,唯一的要求就是快而已。
  休斯顿到了PCR实验室,还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呢,也是有些忍耐不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8/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