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1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5/1306

  他都是用动的。
  这一次的经费争取,就是这样一次表达心意的行动。
  某种程度上来说,蔡教授也不是太想这么早为杨锐确定下明年的经费。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假如杨锐获得了诺奖,那不用说,自然是海一般的经费和政策飘过来。
  即使杨锐拿不到诺奖,只要杨锐不是入围一日游,想要政绩的行政官员就一定会将杨锐视作未来希望,现在国内有希望拿自然科学类诺奖的,仔细找都找不到两个。
  而从行政官员的角度来看,他们又如何给予学者以帮助呢?如何拔苗助长呢?
  除了堆经费,也是没有其他手段了。
  所以,蔡教授抢在诺贝尔奖颁奖前几天,为杨锐争取经费,纯粹就是表明心迹的举动。否则,他早一个月搞这个套路,效果说不定更好。
  葛兴邦在开会之前呛声,其实就是认为杨锐会诺奖一日游。
  当这个设想化为儿戏之后,葛兴邦自己也知道不妙了。
  老一辈的科研人,都知道行政官员堆经费的时候的变态。
  “实在不行,就答应杨锐650万的经费要求好了。”葛兴邦有点不愿意将吐出去的话吃回来,给老谭说的时候,依旧是不情不愿的。
  老谭生气归生气,谈事情的时候也只能心平气和的道:“现在的情况,就怕他们不答应650万。”
  “他一个人拿走650万还不愿意?北大算一个整体的话,要拿走1000万以上了吧,这就是总经费的三分之一了。”葛兴邦说的腮帮子一跳一跳的。
  北大清华两所学校,再加一个中科院,是国内吃经费的大户,如果看每年的经费分配的话,三者一体拿走某个类型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经费是常有的事。如今的清华生物系初建,还没到大批量吃经费的时候,北大独拿三分之一,也不算稀罕。
  不过,这一次的经费谈的匆忙,葛兴邦的想法就多了一些。
  老谭只问:“人家不愿意,你能逼他们同意吗?”
  “也不能再多了。”葛兴邦不乐意。
  “我和老方商量了一下,提到800万,不然的话,等奖项颁了,割肉更多。”
  葛兴邦皱眉:“你们都决定了,还问我做什么。”
  “我们得统一意见啊,否则,你再一个人站起来打对台戏,我们说的不是也白费了?”老谭说起这个话还生气呢,要不是葛兴邦闹起来,650万指不定就敲定了。
  一招判断错误,葛兴邦也不硬气了,想了想,道:“我们其他几家怎么分配?”
  “该怎么分配再说,先把杨锐的谈下来,否则,割的都是我们的肉。我太知道这个了,到时候,你经费被人划走了,别喊冤。”全国到处都缺钱,哪里的经费都给不全,批下来了一个数字,拿到的是另一个数字的也常见,这种时候,自然是有气势的,受重视的项目拿到的资源多。
  “好吧。”葛兴邦从善如流。
  到了下午时间,老方和老谭就约到一起,去见蔡教授,只是没有半刻钟的功夫,都灰头土脸的出来了。
  “怎么了?要价高吗?”葛兴邦问。
  “康讯的8人名单出来了。”老方叹了口气。
  “康讯的名单,含金量不太高吧。”葛兴邦略不自信。
  “8人名单,含金量再不高能怎么样。总之,老蔡等得起。”老方意兴索然,道:“这样子,还不如等诺奖出结果呢。”
  “万一杨锐就得了诺奖呢?”老谭冷然问了一句。
  老方看向老谭,葛兴邦也看向老谭,几秒钟后,三人尽皆放声大笑。
  越是行内人,才越知道诺贝尔奖之难,多少学术名宿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做出来的超牛成果都没有轮上呢,又怎么可能轮得着杨锐呢。就算他的成果再厉害,以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尿性,让他等个十年二十年的,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这种时候,身为中国人的杨锐,又如何能得诺奖呢。
第1361章
风大闪了舌头
  “老李,给我份油条豆浆,不要小菜,煮鸡蛋给我一颗,饿坏了。”杨锐小跑了一圈回来,稍微冲了一个凉就跑到了食堂,开始点菜。每到一个新地方,他最先认识的就是厨房大叔了。
  老李也熟悉了这个长相帅气的年轻人,笑呵呵的给舀了一大碗豆浆,道:“不着急等两分钟,我炸两根新鲜油条给你。鸽子蛋吃不吃?也是新鲜的,和鸡蛋差不多,营养好点,味道也挺好的。”
  “还有鸽子蛋?”杨锐有点惊讶,这劳什子的促进会是个本市的小会,安排的住宿也是在出版社的招待所里,位置比较偏,地盘略大一点,但并不显眼,没想到竟然也有点特色。
  老李得意的笑两声,道:“一般人我不告诉,咱们隔壁不是有好几个农场吗?里面好东西不少呢,我们平时里有空,就去换点回来,我给你说,三个人头大的鸡见过吗?”
  正常人听这么多东西,脑筋要转不过来了,杨锐却是习惯了天天想问题,转眼间笑道:“火鸡。”
  “厉害,不愧是学生物的。”
  “这和学生物的没关系,三个脑袋大的鸡,它也只能是火鸡啊。”杨锐哭笑不得。
  老李不认可:“你以为人人都像你这样,我上次说火鸡的时候,就有个学生物的和我争,说什么进化论没有那么大的鸡,气的我啊,晚上的时候拎了一只,就放他面前。”
  “好吃吗?”杨锐的关注点瞬间偏移了,传统厨子做的火鸡是什么味,他还真有点好奇。
  老李却是摇摇头,道:“肉糙的很,我分了三块,一块烤了,一块煮了,一块红烧了,都不怎么样,瞎浪费油。”
  杨锐有点遗憾的道:“你们隔壁农场也是的,养火鸡有什么用。”
  “有的领导家里愿意过洋节。”老李说的直接,转手捞了五个鸽子蛋放碟子上,给了杨锐。
  “呦呵,今天有新菜了?”后进门的研究员也不认识杨锐,就瞅到他碟子里的鸽子蛋了。
  老李露出微微的笑容,道:“鹌鹑蛋,来几个?”
  “这个不像是鹌鹑蛋吧。鹌鹑蛋上有花的。”后进门的这位也不像是容易被忽悠的,眼睛就瞅着杨锐的盘子去了,笑道:“给我来这种的。”
  “没了。”老李把勺子在铁盆上使劲敲了几下,面露不屑。他也是招待所有编制的大厨,管你顾客想吃什么爱吃什么,一切都顺着自己的心意来。
  杨锐看的笑了笑,他以前也对这种事业单位的厨师很愤怒,后来迫于嘴馋,加上手里有钱了,就采取了散烟开道的方式。等闲单位的大厨,递一包红梅出去就眉开眼笑了,要是递一包红塔山,立即就和你勾肩搭背,要是讲究些的,每铲子都能比别人多好几块肉。
  杨锐没有改变社会的宏大愿望,至少在厨师界,他是自动自愿的和光同尘的,每年种出来的五常米就那么多,养出来的大肥牛就那么些,分配的再均匀也没意义,总得有人吃不上。再说了,把肉强行分给不爱吃肉的人,也是一种不人道,又何必呢。
  然而,后进门的研究员却有些年轻了,见老李不理自己,就坐到了杨锐面前,道:“兄弟,怎么样,蛋分两只?”
  早餐走的是学会的账,吃啥都不给钱,啥吃不到也没人管。
  杨锐笑着摇摇头。老李不肯给对方,甭管什么理由他自然不能拆台。
  年轻的研究员有些不高兴,手一伸,就从杨锐的碟子里捞走了三颗鸽子蛋,倒是把杨锐给看愣了。
  “你给我放下!”身后,有老头中气十足的大喝了一声。
  年轻人紧张了一下,再往后一看,又嬉皮笑脸起来,道:“师父,你起这么早啊,我这不是想着给你弄点营养的吗?这小兄弟一个人也吃不完这么多。”
  被他称作师傅的正是老方,后者气的鼻子冒烟,哼的一声,道:“让你看资料看资料,你天天出去瞎玩,还小兄弟,连杨锐都不认识,你跑来参加什么学术会议!”
  老方越说越气,将自己的搪瓷缸子举起来,就扔了过来。
  年轻人躲了一下,诧异的看了眼杨锐,又转过头来,笑道:“师父,我这不是就认识了吗?不打不成交嘛,杨教授,对不起,我戚贺荣有眼不识泰山,在这里给您道歉了,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把我放过吧。”
  他道歉的流程蛮熟悉的,一看就是千锤百炼过的。
  杨锐判断不来他们是演戏呢,还是想要借此接近自己,换成之前,他非得好好思考一番。
  然而,他此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诺贝尔奖上,根本不愿意和老方或者戚贺荣斗心机,于是只笑了笑,道:“真心道歉的话,就给我把鸽子蛋剥了,找师傅要个筷子和勺子,手别碰。”
  杨锐说的就像是吩咐服务员一样,更没有和老方打招呼。
  老方皱了皱眉,戚贺荣的眉头就全皱起来了,问:“用筷子和勺子怎么剥蛋壳。”
  杨锐理都不理,自顾自的吃油条豆浆。
  老方心里琢磨不透,使了个眼色,对戚贺荣道:“既然是道歉,杨主任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戚贺荣于是要了新的汤勺和筷子,凄凄惨惨的剥起了小小的蛋壳。
  老方顺势坐到了杨锐对面,微笑着道:“杨主任,我们这两天的都吵翻天了,怎么样,您说句话。”
  他用您就是假客气了,有点倚老卖老的架势,就等着杨锐谦虚呢。
  杨锐却只抬了抬眉毛,道:“没什么好讨论的。”
  “嗯?”
  “咱们的认识有偏差,讨论不出结果的。”杨锐将油条戳入豆浆中,吃的畅快淋漓。
  在早餐里面,豆浆如果不配油条,最多就是三线的地位,大众比不上豆腐脑,地域比不上胡辣汤、羊汤、生滚粥、油茶、炒肝……但是,一旦将油条戳进豆浆中,口味立即得到了质的提高。不客气的说,这种来自于人民群众自发创意的食物,踩三个米其林三星是没问题的。
  要是油条用的油老一点,豆浆熬的地道些,口味更是要有数倍提升。
  杨锐此时就觉得美味非常,甩开腮帮子,一口气吃光了两根油条,蘸掉了半碗豆浆,还意犹未尽。
  老方哪里受过这样的,眉头再次皱成了川字,道:“杨主任,不讨论肯定是没结果的,有偏差,我们就纠正偏差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