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5/1306

  所以,写一份可行性报告,是非常有用的。
  进一步的说,80年代的国企为什么疯狂的迷恋大学生,就因为大学生是能要来真金白银的笔杆子。
  甭管是写文章的,还是做技术的,只要是能做出来点东西,都是要钱的筹码,怎么算都比他的工资划算。
  但不管怎么算,对工厂来说,最怕的是关停并转,最爽的就是技改更新生产线了。
  大企业找胡池,中小板找杨锐,一群企业仿佛商量好了似的,纷至沓来,最令杨锐佩服的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忒是准确。
  又是央企规模又大的,自然是要去找胡池要名额的,虽然是央企,规模还不够的,就自动自觉的来找杨锐要名额,自己处在食物链的哪一级,各家企业似乎是一清二楚的。
  所谓的越级挑战,在这个时候,杨锐是一起都没遇到。
  唯一麻烦的是礼物的退还,要不是杨锐记忆力良好,加上许多家企业都在礼物里留下了信息,否则非得有送错的不可。
  换成想在仕途或者国企有所作为的学者的话,此时的正确选择,大约是一家家的送还回去。就算不能达成共识,认识一下总是好的。
  杨锐对此就毫无兴趣了。虽然现在的国企依旧是势力强大,但作为诺奖获得者,若是只做研究的话,完全是不用理会产业界的。
  同样是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很显然,科研金字塔是可以更任性一些的。
  胡池却是爽的不能自已,生生加塞了30多人到代表团队伍里来,而且不仅仅是化工和医药方面的企业,更有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等方面的企业,根本就是一个大杂烩。
  胡池为此是有些忐忑的,到了机场,特意道:“有些企业实在是拒绝不掉,也是因为你的名气太大了,这不是,大家都表示说,要给你的离子通道实验室捐款呢。”
  “说捐就捐啊,光说客气话没用。”公立实验室的好处就在于收钱没负担,要是离子通道实验室有哪怕1%的股份是杨锐的,他拿捐款的时候都要多加考虑。
  然而,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是纯粹的公立实验室,公对公的捐款,杨锐收再多都不怕。
  胡池被杨锐说的笑了起来,道:“当然是说捐就捐了,都是这么大的公司呢,怎么会说客气话。”
  “捐的多了才是捐,捐的少了就是客气话。”反正都是在候机,杨锐说的更加随意。
  胡池回忆起前两日,因为金钱而被杨锐支配的恐惧,不禁迟疑道:“多少才算是多?”
  “你觉得呢?”杨锐反问。
  胡池想了好一会,低声问:“50万算不算多?”
  要不是被杨锐吓住了,胡池最多也就敢说个30万。
  毕竟是捐款,哪里能要求数额呢。胡池还处于捐款的初级阶段,并不能理解捐款的丰富多彩。
  杨锐同样被胡池说的50万给惊了一下。
  这可是多出来的30多家企业呢,一家要是给个50万的话,凑吧凑吧又是1500多万。
  想到此处,杨锐几乎是要泪流满面了。
  曾几何时,经费是来的这么容易?
  胡池只当杨锐的惊讶是不满意,有些尴尬的道:“事先也没有说要多少钱的,不如我再去说说。”
  “可以了,50万也不算少了。”杨锐也不好意思这样子敲竹杠啊。
  胡池却是当秘书当久了,一下子就理解错位了,他回顾了杨锐所谓的“多”,以及现在的“不算少”,依旧是很不好意思的道:“确实是少了点……”
  在他看来,动辄需要数千万美元经费的杨锐,对于50万或者千多万元,也是不会感到开心的。
  杨锐谦虚了一句,道:“捐款嘛,多有多捐,少有少捐,就这样吧。”
  胡池再次品咂了杨锐的话,默默点头,道:“我知道了,多有多捐,少有少捐。”
  按照胡池的理解,只要有人捐的多一点,那么,少捐的也就无所谓了。对杨锐来说,应该只是有总量就可以了。
  想到此处,胡池重重的点了点头,义无反顾的转向企业家们聚集之地。
  他做了这么久的大秘,可不是靠扮hellokitty成功的。
第1409章
主辱臣死
  “你好,请问……”
  “杨教授出国去了。”
  门房秦大爷懒洋洋的望着窗外。初冬的北京,带着些许的萧索,道路两边的乔木,缓慢而坚定的落着叶子,每天都给清洁工造成一堆的麻烦。
  然而,门房是一间独立的岗亭,再将蜂窝煤烧起来,简直就是……
  秦大爷想了半天,还是没有回忆起“独上小楼成一统”的前后部分是什么。
  问话的人却打断了秦大爷的遐想——文青的遐想也是能打断的吗?秦大爷的语气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友好。
  “我知道杨教授不在,你们现在的负责人是谁,许正平许主任吗?能请他来一下吗?”站在门岗外的干部手里提着两个黑袋子,身边还跟着两名身强力壮的男人,很有气势的样子。
  秦大爷却不在乎他们有几个男人。旁边可就是警务岗亭,里面的警察叔叔……对他来说是警察侄子可都是带枪的,哪里有敢来闹事的。
  秦大爷打量着了三人一遍,再次懒洋洋的道:“许主任也很忙的。你们有什么事,是哪个单位的,先登记一下。”
  说着,他就将登记本拿起来,又端起笔来。
  岗亭外的干部没好气的道:“你先打一个电话嘛,你这样的态度,就不怕耽误事?”
  “我们这里是研究所,你们可不是搞学术研究的,耽误不了什么事。”秦大爷说到学术研究四个字,咬字很重很清晰,道:“看你们是国企的吧。京官可穷,买不起你们这么好的衣服。”
  要说看人,做门房多年的秦大爷,早就炉火纯青了。
  岗亭外的干部却是被说的一滞。
  被鄙视了怎么破?大概是他的脑海中的第一念头了。
  搞学术的歧视国企,其实不是什么新鲜要闻了。
  国内早在几十年前,就有这样的风气了。
  不提文化人固有的骄傲,双方的地位首先就是不对等的。
  产业界或者企业界,有求于学术界是常有的事,小到零件公差、材料配比、药剂使用,大到产业整合转型等等,产业界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非常多,而他们也习惯了求助于企业界。
  而从学术界来说,他们对产业界的需求是几近于无的。除非是有心人际关系的学者之外,大部分学者对只有索取没有付出的产业界是没什么好感的。
  有人会说,企业界有钱啊。
  然而,企业界的钱,此前都是很少给学术界的。
  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就是研究所给企业界提供技术和信息,企业界生产和销售,再缴税给国家,最后再由国家拨款维持和运营研究所。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所是企业界的上游,并不需要企业界直接的利益输送,并且,这也是不允许的。
  既然没钱收,又要给做事,学术界自然有资格鄙视企业界了。
  至于说学者的个人收入如何,国企人的个人收入如何,并不会影响到鄙视链的运行。清高者鄙视铜臭,那还不是几千年前就开始的把戏吗?
  被秦大爷堵在门口的干部费同化,以前其实也是习惯了被学术界鄙视的。
  然而,他今天却是按捺不住性子了。
  面对秦大爷上翘的嘴角,费同化咚的一声,就地丢下一个黑袋子,刺啦一声,撕开来,声音不大,却带着得意,道:“我是送钱来的,你们许主任要是没兴趣,我就真回去了。”
  黑色手提袋内,满满的一包现金,怕有十几万之多。
  10块钱一张的大团结,簇新簇新的伸胳膊伸腿,惹人眼热。
  费同化让秦大爷看清楚了,才将黑色袋子再次拉上拉链,问:“可以了吧?就说,请你们许主任来拿钱。”
  “干什么用的钱?”秦大爷内心虽有点震惊,语速依旧没有变。
  “你叫你们许主任来,否则,钱我就提回去了。”
  “杨教授说了,来路不明的钱,我们不能要。你今天就是把钱丢在我这里,不能做的事,我也不能做。”秦大爷一副我不会被钱收买的样子。
  费同化才不想收买他呢,奈何小鬼难缠。
  费同化不能真的耽搁正事,摇摇头,道:“这个钱,就是给你们杨教授的,我们南部化工给他的捐款。”
  “捐款?白给的钱?”
  “这……好吧,白给的钱。”费同化免去了解释的废话。
  秦大爷点点头,道:“白给的钱就好,听你的意思,给杨教授说了?”
  “当然。”
  “你们单位是跟着杨教授的团出去了吧?”秦大爷突然来了一句,手还在下巴上捋了一下,就像是关羽看着嫂嫂似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