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2/1306

  景语兰连忙站起来,就听里面的杨锐喊道:“没事,踢错地方了,你继续说。”
  后一句,自然是对着电话里的人说的。
  不一会儿,杨锐一脸振奋的走了出来。
  “好事儿?”景语兰原本有些担心,看他的表情倒是觉得轻松了。
  杨锐点点头,道:“有突破性进展,我去实验室看看,对了,你们刚才说的房子,有多少套?”
  “多少套?”赵萍被这个问题给弄迷糊了,想了一下,才道:“总共是21栋楼,一栋楼两个或者三个单元,有五层的有六层的,加起来得有三百多套吧。你现在买的话,还能挑到二楼三楼的。”
  80年代的住宅楼还没有电梯的概念,因此,高的楼层是不受欢迎的,一楼又常被怀疑潮湿漏水等问题,二楼三楼就是最好的楼层了。
  杨锐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道:“正好,如果今天的实验突破被证实的话,就要大批的招募人手了,我们正好需要一个封闭的小区,你帮我问一下,如果我们包圆的话,开发商能拿出什么条件,之前的房子,他们能不能帮忙收回。”
  “包圆是啥意思?”赵萍的智商又下线了。
  “就是21栋楼,我全要了,但得全在一个围墙里面,我拿来做宿舍楼。”杨锐的体育馆目前仍是国内最大的保龄球馆,堪称是日进斗金,在这个通货膨胀20%的年代,自然是要想办法拿出来花掉的。
  如果是全国范围内招募人手,组织人员来攻关的话,这么一个封闭环境,还真的是蛮适合。
  而且,也能将诺贝尔奖的奖金,名义上花掉大部分,免得被人惦记。
  用私人的钱,买商品房,免费给外地来的研究员做宿舍,大家听说了,也只能赞杨锐的奖金花的好,花的对。
  不过,算个总账的话,大约还是不够的……
  杨锐揉揉脸,又道:“我不可能按开发商的价格买楼的,也没那么多钱,你给他们仔细说道说道,拿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出来。哦,前提是今天的突破性进展确实啊,他们要是诈和的话,买楼的事也只能延期了。”
  杨锐穿上大衣出门去了。
  听到关门声,赵萍的智商才重新上线,心里想的第一件事:杨锐的实验一定要成功啊!
第1463章
叹为观止
  杨锐开着车,从什刹海附近杀到实验室,也就是二三十分钟的光阴,不堵车的北京,以后的年轻人恐怕是……恩,在春节时期可以感受得到。
  实验室内的研究员,却没有杨锐这种轻松的心态了。
  王良才、苏帆、谷强、田兵以及多名抽调来的辅助研究员,都有些忐忑不安,要么表情凝重,要么神情郑重,要么体重很重……
  从实验结果上看,他们感觉自己是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已经进行了重复实验的验证——这么晚将实验室老大从床上拉回来,总得确定再确定才行。
  之所以人马齐备,就是为了召集人手,进行重复实验的验证的。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原本就没下班。
  实验室里吃的好喝的好,呆的再晚都有厨师帮忙做夜宵,还可以将剩菜打包回家,另外还有加班费支付,谁没事了回家啊。
  再说了,实验狗下班能做什么?陪老婆聊天吗?
  开玩笑,实验狗能有老婆吗?
  实验狗的老婆难道喜欢聊天?她要是喜欢聊天,干嘛要嫁个沉默寡言的实验狗呢?
  以上的以上,都说明了一点。
  一群穷极无聊的家伙,虽然在实验室了混了许多个小时,但他们依然不敢确信,自己真的达成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在做的项目可是“克隆”,而且是克隆哺乳动物。
  这样的项目,随随便便都有可能产生数十篇的顶级论文。毫不夸张的讲,如果克隆羊的项目集中发表论文的话,从《细胞》到《自然》再到《科学》,得腾出一半的版面来做准备。
  换言之,如果眼前的结果被证实,课题组至少预定一篇CNS了。
  “王良才,是你的组完成的?什么情况,直接说。”杨锐进门扫了一眼,挂好大衣,一边走路一边说话。
  王良才有些紧张的咳嗽两声,道:“是,我们完成了注核的步骤,目前来看,注核后的细胞,各项指标性都达到了要求。一些指标还超过了预期。”
  “我们组也完成了一次注核。”谷强卡着时间,也插了一句:“而且,我们组完成的比王良才组还早一点。”
  杨锐转头看了谷强一眼,问:“你怎么没有打电话给我?号码丢了?”
  “哪能呢,我背都背下了。”谷强说着声音略低,道:“我们想做好了重复实验,再打电话给你的。”
  “做好了吗?”杨锐问。
  “还……还没有。”谷强回答的有些无奈。他的组已经不是第一次完成注核步骤了,事实上,注核原本就是他的组率先完成的。
  然而,难关好闯,经验难得。
  不断的完成注核,不代表他们就能得到符合要求的注核卵细胞,即使得到符合要求的注核卵细胞,也不代表他们就能顺利的重复出来。
  难以重复实验,是谷强组遇到的大麻烦。
  他总是凭借运气,一次次的勇闯难关。
  但是,重复实验不能仅仅是自己做,还得让别人能做出来。
  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帮手,保证稳定的供应注核卵母细胞。
  而要想完成克隆羊,是需要海量的注核卵细胞的。
  杨锐的计划,是准备1000份的注核卵细胞,因为历史上,苏格兰人用了大约550份的合格的卵母细胞,才得到一只克隆羊多莉,唯一的一只克隆羊,妊娠的过程还相当凶险,一圈里可是流掉了好几位羊同伴。
  如今,杨锐提前了数年进行克隆羊项目,国内的各方面条件又弱于英国——照顾母羊本身就是件技术活,被凌虐过的卵母细胞更是各种先天不足……
  因此,在谷强的实验组不能稳定的进行重复实验的时候,仅仅得到一颗没有坏掉的注核细胞,即使是得到了达到指标的注核细胞,都是不足够的。
  杨锐不用细问,就能猜得到谷强组出现了问题。
  然而,他今天赶过来,并不是来给谷强做知心哥哥的。
  杨锐只是冲谷强微微点头,就转向王良才,道:“实验记录给我,开始说吧。”
  杨锐伸手拿到了记录,看的同时转转手指,示意王良才同步进行。
  王良才深吸一口气,道:“我们改进了去核的方法。”
  “哦?二次改进?不错。”杨锐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了。
  他给出的办法已经很超前了,这让他很想听听王良才的改进方法。
  “我说主要的部分。”王良才道:“我们之前是用纺锤体卡住去核针,然后吸取碎片状的细胞核。”
  “嗯的。”
  “改进后的办法,还是利用纺锤体较为坚韧的特性,但是,我们把一部分纺锤体,直接吸进来。”
  “哦?”
  “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可能完整的吸走细胞核,更少污染,更快速度。”王良才停顿了一下,道:“虽然成功率也降低了一些,但我觉得是值得的。”
  当然是值得的。杨锐对王良才的实验天赋大为赞赏,甚至有一些……小小的嫉妒。
  所谓的实验天才就是这样吧。
  为了不过于超前,杨锐其实并没有给出最完美的解决方案,而只是给出了基础版的方案,单纯的利用纺锤体来做文章。
  谁能想到,王良才刚刚学会了基础版的东西,就自己给进阶了。
  这种敏锐度和执行力,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杨锐原本准备,到了大规模的进行注核细胞的时候,再行说明改进试验方法的——仅仅是实验阶段,耽搁不了多少工夫,又有循序渐进的练习的好处。
  谁能想,王良才就这么把谜底给解开了。
  杨锐又是无奈又是认同的点点头,道:“想法非常有创意,结果如何?”
  “对比实验证明有显著性。”显著性指的是数据,王良才此时省略了,在外行人听来,似乎有点黑话的意思,在实验室里却没有丝毫的违和。
  实验结果自然是有显著性的。杨锐暗自笑一笑,翻到了实验记录的部分,核对了一番。
  虽然是预料之中的结果,他还是需要仔细验证。
  学术造假都是发生于细节当中的,没有人会去修改最后的数字,然后让结果吻合。当然,蠢蛋总是有的,但是并不显著。
  正常的学术造假模式,都是从原始数据开始作假,改了最初的数字,后面的数字再经过正常的运算图标做出来,看起来就煞有介事了。
  而项目负责人,或者实验室主任的职责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抑制实验室内其他学者的造假冲动,同时,也承担着一切学术造假的后果。
  所以,日本的美女研究员造假之后还在狡辩,她的导师就毅然自杀了。
  在这一点上,项目负责人有点像是西餐厨房的主厨,他不用亲自动手,但要检查所有人的工作,并做好最后的品控工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2/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