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6/1306

  像是印度70年代的化工厂事故,就让他们在国际上很出了一番“风头”。
  好在杨锐的表情轻松,郑老也不用想的太深入。
  杨锐向两边看看,道:“不知道您是否记得,我曾经要求进行一项较大的研究项目,作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一号工程。”
  “当然有印象了,你要了很大一笔钱嘛。”郑老笑了起来。
  要说资金总数的话,中国现在最花钱的首先是基建,其次是工厂更新换代,所谓基建狂魔的称呼不是白来的,像是葛洲坝工程之类的,在80年代就是世界级的,尽管后面还有三峡等工程超越它,但是,不能因为后面的记录更夸张,就觉得前面的记录无所谓了。
  与基建开销相比,中国的军费开支都不算什么了,研究经费自然是等而下之了。给杨锐开出的上千万元的经费,不能说是人尽皆知,相关人等也都是有耳闻的。
  杨锐嘿嘿的笑了两声,再认真的道:“钱没有白花,我们做出来了。”
  “呦?做出成绩来了?不错不错,科教兴国,就是要把科学提上来,把教育抓起来,央视在这方面,也要多做采访,多做报道。”郑老也没有让两边的陪同人员太孤单。
  “肯定的。”旁边的央视干部赶紧表态,并向杨锐笑道:“杨教授的研究,我们一直是追踪的,以后也要继续追踪下去……”
  杨锐配合着点头,再道:“如果只是做出部分来,可不敢耽误您的行程。”
  “咦。做出来了?”郑老可知道杨锐做的是什么。
  杨锐郑重点头,他适才是再三确认过的,此时毫不犹豫的道:“与设想的一样,我们完成了,项目已经可以宣告成功了,不过,我……”
  郑老走的很均匀的步伐,一下子顿住了。
  身后几名跟随的干部,要不是被提溜住,当时就得出现问题。
  “这样,找一间有电话的会议室,杨锐先跟我来。”郑老对着央视的人说了一句,好在有些发愣的干部迅速反应了过来。
  “到我办公室吧,有保密电话。”导演组的领导立即上前开路,到了地方,又被拉了出去。
  郑老和杨锐一前一后进入,把门关的紧紧的。
  被关在门外的领导回望一眼,低声道:“黄秘,参观还继续吗?”
  “当然。”黄秘书道:“时间可能缩短,行程不会变的。”
  “我明白了,我去重新安排一下彩排节目……”
  “不用那么麻烦,彩排照常。”黄秘书的回答顿时让几个人愁苦起来。
  房间内,郑老的表情也不轻松。
  如果要对一名学术界以外的人士解释“克隆羊”的意义的话,可以用一句话说明:克隆人在技术上已无难度。
  是的,克隆羊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是第一种被克隆的哺乳动物。在此之前,人类早就克隆了微生物,克隆了无脊椎动物,克隆了各种鱼类和两栖类……
  但是,克隆哺乳动物,而且是体细胞克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令人担心的。
  这道门槛跨过去,再到克隆人的难度,无非就是花些钱,花些时间罢了。若要一个数字的话,一个设施良好的遗传学实验室加几千万美元的经费,再加几年时间,绝对能做出克隆人来。
  有人也许会说,几千万美元也不少啊,几年也不短啊,而且究竟是多少钱多少年呢?
  究竟多少其实并不重要,此刻需要注意的是数量级的问题。
  几千万美元对于任何单一实验室来说,都是了不得的经费,但是,对于一种世人关心的项目来说,它又算得了什么。
  如果不是有伦理道德和舆论限制在哪里,任何一家广播电视台或者电影公司,或许都愿意出钱去做一只克隆人。
  而在克隆羊出现之前,大家并不知道跨越这条线,需要多长时间。
  站在马后炮的角度,许多人大约都觉得克隆羊是理所应当的,然而,科学并不是这么进行的。
  哺乳动物到哺乳动物是理所当然的,从两栖动物到哺乳动物就不是这样了。
  就像是原子弹氢弹之后的核裂变反应堆是理所当然,但是,很多人欣喜的认为,核聚变即将到来,人类即将进入能源极度丰裕的时代,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石几近完成,那就太想当然了,核聚变被巨资熏陶了数十年,依旧遥遥无期呢。
  同样的例子还有登月计划。70年代以后畅想火星登陆和外星殖民的文学作品可谓是数不胜数,人们很自然的认为,登陆了月球就能登陆火星,登陆了火星就能殖民外星……
  然而,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克隆羊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人完成哺乳动物的克隆,那就很难说哺乳动物的克隆是否能够成功。
  也许10年内做出来,也许50年都见不到。
  尤其是用体细胞做的克隆羊,所谓的真正的克隆,没做之前,没人敢打保票。
  说不定就有可能做不出来呢?
  学者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几十年前,学者们还相信自己能找到以太呢,结果呢?
  同样的例子还可以给冷冻人类和换头术,如果成功了,人们会像是人工置换心脏成功之后那样恭喜他们:我就知道。
  如果失败了,人们……没人知道失败者的名字。
  杨锐也是抱着对失败的畏惧,来做克隆羊的。
  失败的损失是巨大的,成功的意义则突破天际。
  对学者如此,对官员亦然。
  “杨教授,你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郑老先问杨锐。
  “我认为不应该尝试克隆人。”杨锐知道他问的意思,毫不犹豫的道:“伦理上的问题太严重了,接下来,我觉得应该考虑如何通知各国和科学界了。”
第1487章
集体会议
  “克隆在农业方面的潜力很大,也是最容易发展的方向,我们可以借此与国外的公司与实验室合作。一些我们以前想要而得不到的良种,现在估计都可以用来交换了……”农业部的干部声情并茂,仿佛说的是自己研究出来的技术似的。
  “最容易发展和合作的方向,应该是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合作。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也不是良种,而是技术吧。能把我们现有的良种利用起来不是更好?”教育部的干部一半是说明,一半还带着教育性质,听的其他人直翻眼皮。
  “技术也好,农业也罢,其实怎么换,怎么搞,都应该有个统筹兼顾的章程不是?这件事交给我们外贸是最合适的了。”这位气势昂扬,似乎比前面的部门更占据优势,但话说完了,他的眼尾扫过杨锐的动作,却是明白无比的泄露了心中所想。
  克隆技术的主儿,杨锐同志,此时正小声与郑老聊天呢,两个人好像都没有理会房间内的激烈争论。
  数十名各部门的中层干部聚集于此,好似在分享克隆羊的成果,但实际上都在看郑老和杨锐的眼色。
  光是看着郑老如此和颜悦色,与杨锐花费这么长的时间聊天,就令人大家无比的羡慕了。
  别说是和颜悦色的聊天了,在场的别看都在北京工作,但除了开大会,有几个能见到郑老的。最好的机会也就是眼下的这种小会。有关的单位各出一到两个人,集体研究问题或汇报工作。
  然而,这样的场合,往往涉及到的都是非常具体而现实的问题,对参会的干部要求极高,压力极大,弄不好就要被群批一顿,又哪里能和颜悦色呢?
  郑老的秘书,此时悄悄的使了一个眼色。
  葛跃从会议开始,就一直注意着呢,此时激动的浑身战栗,先用万分感谢的眼神看向黄秘书,也不管对方看懂了没有,再大声道:“我们局准备了100万元,愿意用来支持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的发展,希望能够与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合作,一同开发克隆羊……”
  被间接点名的杨锐,自然而然的抬头看了葛跃一眼,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郑老也有些意外的看了葛跃一眼。
  葛跃兴奋的差点跳起来。
  同样是100万,局里面随便勾勾手就可能花出去的钱,竟然换了郑老的一个眼神,换了杨锐的一个点头,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大米换摩托,稳赚不赔,在金庸小说里跳崖,都不一定能有这么大的机缘。
  葛跃的表现,也瞬间点醒了其他人。
  众人顾不上懊恼,首先有人抢到第二名,高声道:“我们部也能拿出100万。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是咱们国内数一数二的高级实验室了,我们愿意支持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与国内外的其他实验室竞争……”
  “我们司可以提供120万元的经费。”这位第三个说话,为了提高关注度,毫不犹豫的提高了20万元的上限,口中再道:“我们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在国际市场上,缺少兑换物资和技术的等价物。我说的等价物,不光是钱,钱,咱们当然还是缺的,但是,你光拿着钱出去,人家也不卖东西给咱们,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杨锐教授,真真是为我们国家,为我们的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这么一说,大家就配合的鼓了几下掌,不是太激烈,总归都是有掌声的。
  杨锐只好咳嗽两声,道:“大家太客气了,我就是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接下来,克隆羊的成果能不能体现出来,还要依靠大家。”
  “好说好说……”大家依旧是客气着,适才剑拔弩张的会议,又变的和谐共荣了。
  郑老笑着看,也没有吭声。在他眼里,这次的会议,就像是战役过后的分赃……不对,是战利品分配会议,争吵乃至于争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总的调调是积极向上的就行了。
  杨锐更无所谓。
  给钱给物这种事,他早都习惯了。
  各单位有本事拿克隆羊出去换好处,那是他们的本事,就算没人提给经费的事,难道各单位还能自己变出克隆羊来吗?到最后,还不是要着落在他身上。
  事实上,直接提钱和经费的单位仍旧是少数,因为此次来参会的,多数都是中层干部,以处级居多。他们并不一定都具有财权。
  处级干部是各部委的主力实干力量,具体的业务由他们来完成,具体的政策也由他们来制定。中国一向不是由职位来决定权力的,所谓的级别,更多的时候只是待遇问题。
  所以,各大歌舞团和电影厂,才会有少将级的歌唱家和演员,令群众群情激荡。但实际上,少将给的只是待遇,是工资、奖金、车补房补和公积金的数额,真正的指挥权是掌握在司令军长师长们的手里的。
  同样的例子比如中学的高级教师和大学的副教授,都享受县处级的待遇,教授享受的是副厅,可是,部委的处长也许决定的就是全国的学校如何运行,是否要拆分合并,乃至于是否能解聘教师,与学校的教师们在权力分配上,是没有可比性的。
  郑老召集的会议,但凡是想要解决某件具体的事件,都喜欢召集这些具体做业务的干部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