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4/1306

  用历史故事来解释的话,晚年的李世明,见到了武媚娘,他要表现自己的冲动,需要的就是伟哥。而当晚年的武媚娘,召见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后两者要表现自己的冲动,需要的就是春药。
  辉瑞的临床一期,受试的都是健康人群,且以青壮年居多,里面的男人,平日里就能做到微微一硬以示尊敬,吃不吃西地那非,其实都没什么区别的。
  这原本还是西地那非的一大卖点。
  它帮你在想站起来的时候站起来,并不会在你不想站起来的时候引起误会,这种自由,代表的不正是金钱主义优越性吗?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换成有钱就是泰迪,格调就太低了。
  但也因为这一点,辉瑞的临床一期,也就完全没有发现西地那非的副作用。
  临床二期,遇到其实也是类似的情况。
  临床二期说是同时关注安全性和疗效,但它最关注的,其实还是安全性,这是所谓的人道主义的新药开发模式,临床一期通常只有20例到80例受试者,它的范围太狭窄了,很难全面的考察药品的安全性。
  可以说,做临床一期的主要目的,就是考察对人类的普遍毒性——对动物的普遍毒性已经通过动物实验筛选过了。
  临床二期,才是真正的安全性测试。
  总数100名到300名的病患,按照半数来计算,也有50到150名人会服用不同剂量的药品。
  大部分的副作用,都会在这一期测试中发现。
  但是,为了尽可能的通过测试,医药公司通常都会尽可能的选择较健康的受试者。
  让75岁疾病缠身的老大爷参加测试,出点什么问题,究竟算谁的呢?
  所以,在临床二期,服用了真的西地那非的病患,有站不直站不起问题的,毕竟是少数,还要在药效期正好遇到适合一硬的对象,也不是很容易。
  除此之外,变硬这种事,毕竟是有些令人羞涩的,患者遇到了,也不一定会照实说。
  应当讲,伟哥的诞生,还是具有一定的戏剧性的。
  而在河东大学临床实验中心的二期实验中,杨锐是有意增加了几率的。
  他要求挑选的年龄层更平均,也就是提升了平均年龄,他还要求患者的病情分布更平均,也就是增加了(相对)重病号……
  对此,几位具体执行的临床医生都对杨锐无比的佩服。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冶学严谨的表率了。
  放着上亿美元的化合物,依旧不忘采用最科学的方式来做临床测试。
  蒋鑫表面上在质疑临床医生,实际上是在质疑杨锐,而在几位临床医生看来,质疑自己没问题,质疑令人钦佩的杨教授,那就太过分了。
  所以,蒋鑫指桑骂槐的话才出口,就有医生耐不住反驳起来。
  杨教授的努力……
  杨教授的严谨……
  杨教授的实事求是……
  王晓树险些将一口老血喷出来,你妹的,临床试验都要遭了,你竟然还搞超标准的严格?
  王晓树觉得,自己是必须出头了,这是银行赋予自己的指责,这是保护国家财富,保护人民财产的最后时刻。
  “杨教授!”王晓树抖抖衣服,带着大无畏的精神,喊了一声。
  “杨教授……”一名医生推门进来,急匆匆道:“药品盘点完了。”
  药品盘点是杨锐进来时,随口提到的,算是例行公事的任务。
  当然,杨锐本身是隐藏深意的,此时不自觉的露出笑容,问:“没问题吧?”
  “那个……”医生支支吾吾的没回答。
  “直接说吧,大家今天就是来听报告的。”
  “西地那非的成品……有遗失。”医生低着头,很是懊恼。
  “怎么会这样。”杨锐露出“震惊”的表情,转瞬,先是自我批评道:“这事怪我,不应该在病房里设药品柜,当时设计师就提醒我了,我说咱们中国医院都习惯这样了,再说了,谁还偷药不成……”
  “对啊,怎么会有人偷药!”几名临床医生天天与西地那非打交道,都觉得匪夷所思。
  这可是实验中的药品,会不会吃死人都还不确定呢,偷回家去做什么?
  ……
第1508章
隐疾
  “还有人偷药?”王晓树低声问专家。
  他在银行里工作,看病开药都是报销的,家里的药箱从来都是需要清理过期药的,还从来没听过偷药的故事。
  蒋鑫是搞药品研发的,琢磨着道:“我倒是见过偷中药材和偷中成药的,偷西药的比较少。”
  的确,就国内目前的环境,普通人能接触到的药品,基本都可以找人免费开出来。至于免费开不出来的进口药,一般的医院都是锁起来的。
  “你们的药品柜没上锁吗?”蒋鑫对此事还是蛮在意的,追问旁边的医生。
  “有上锁,但是统一钥匙的简易锁。”医生有点羞愧,病房里发生的事,自然是要算他们的锅的。
  杨锐咳嗽一声,道:“还是怪我,药品柜买的太简单了,应该买单独暗锁的医药柜的。本来是想照顾一下本地国企的生意,他们求上门来,我也不好拒绝。”
  杨锐在河东省就是纯粹的地头蛇,临床实验中心建立的时候,从上到下的领导,全部关心了一轮。很多人或许觉得这种关系流程化,但实际上,一些琐碎麻烦的行政问题,往往就是领导一个关心就能解决的。若果不是杨锐有意放水,通过家里人放出了风声,本地的锁厂或者医疗设备厂,想求都求不到门的。尤其是医疗设备厂,哪有敢在GMP委员会大佬面前晃悠的,真当关停并转是开玩笑的。
  在场的医生不疑有他,还帮杨锐开罪道:“国内的条件就是这样,医药设备都是统一的,现在的医院诊所也都用的是这样的药品柜。大家都用这样的柜子,也没听说有丢药的。”
  他的话也没错,国内本来对常规药就是不设防的。最简单的单片锁,用的钥匙能打开全城的药品柜,典型的防君子不防小人。问题是,医院的药品柜里,放的都是不值钱的常规药,或者就是些棉签、紫药水、搪瓷缸之类的东西。堂堂国内第一间国际标准的临床实验中心,这也太不国际了。
  “报警吧。”王晓树想的最多。对他来说,首要任务就是保护临床实验中心的财产安全。
  杨锐摇摇头:“报警是要报的,不能就这样报,小李,你们先去守着门,不许任何人进出。”
  身材健硕的保镖应了一声,就去忙了。
  杨锐掩饰的笑一笑,道:“名声也是要考虑的,这个纰漏,我们得修饰一下。稍等,我打个电话。”
  没多长时间,就有身着便服,手持大红证件的干部带着人,风驰电掣而来。
  临床实验中心的气氛顿时变的紧张起来。
  “之后再有人问起此事,就说有人私藏药品。”杨锐将一群医生召集起来,叮嘱了起来。
  有人低声问:“有啥区别?”
  “私藏药品是病人的私人行为,不影响大局。药品被窃的话,就要被人怀疑咱们临床实验中心的素质了。”杨锐说的很是郑重。
  要说药品被窃,其实也是杨锐有意的松散管理的结果。但他也是没办法,不如此,难道等着患者自己报告副作用吗?
  历史上,在欧美进行的西地那非的临床试验,做到三期了,都还没有人自爆其丑,中国人对这种事,就更加讳莫如深了。
  临床二期的实验要持续一年左右,难道杨锐就眼睁睁的看着而且莫名其妙的进行下去吗?
  为抗药效果花费几百上千万美元的成本,也太坑爹了。
  医生们都没有什么不满,几句话的功夫,就统一了思想。说起来,丢药的责任还是要放在他们身上的。杨锐又不直接负责管理,说到底,控制病房本身就是临床实验的一部分,只是年轻的医生们没经验,更容易犯错罢了。
  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搜查之后,一名患者被带入了问话室改的审讯室。
  问话是临床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副作用,包括心理和精神上的副作用,都是通过问话室来确认的。
  河东大学的临床实验中心在改造过程中,问话室亦是重中之重,采用了类似刑侦剧里的单面玻璃,既不影响受测者,又能实时监控很评判。
  身着便装的侦查员与患者面对面的坐了下来,其他人则多站在另一个房间里,通过单面玻璃观察里面的情景。
  “鲁阳,今年五十六岁,有严重的冠心病,有轻微中风的历史,糖尿病二十年,肝肾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因为胆囊结石做了摘除手术……”
  医生拿着鲁阳的病历,轻声的念了出来。
  即使杨锐调高了测试人群的平均年龄,降低了健康指标,鲁阳依旧是里面年龄较大,健康程度较差的病人。
  几个人都是各种奇怪的通过单面玻璃,看向隔壁房间。
  “鲁阳是吧?你是长江水利系统的处级干部,恩,看你的档案,干的很不错呀。中专入党,函授大专,党校本科,恩,学历不吃亏,业务表现也不错,做了七年检验所的副所长,然后上调机关了,怎么样,喜不喜欢机关生活?”便衣说的并不是太严肃,像领导问话,多过审讯。
  鲁阳却是紧张的不行,闷着头,道:“我……我检讨,我不该偷拿药品,该赔多少钱,就赔多少钱……”
  “现在不是赔钱的问题,你拿走的是测试中的药品,由此可能导致整个测试工作陷入危险。现在,临床实验已经停下来了,不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不能重新开工的。所以,你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检讨?”
  便衣说的语气轻松,内容却令人十指发麻。
  鲁阳自己就是体制内的干部,也是因此,才能以年老重病的身份,参与到西地那非的测试中来——他服用其他几种降压药,都容易产生过敏,是典型的过敏体质,甚至连最简单的利尿剂,也因为肾脏功能不好,无法经常服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4/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