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2/1306

  杨锐当年买邮票是极大方的,若是珍稀的邮票,例如蓝军邮和猴票之类的,他经常能多给出市价五六成的价格,以至于做到后面,小陈自己都成了邮市上的小名人,卖邮票的甚至会自己找上门来。
  后来,杨锐购买古董、字画、茶叶和四合院等等,也多有通过他来操作的。
  与杨锐这位罕见的大客户的关系,也是小陈年纪轻轻就成为分理处的主任的主要原因,直到现在,分理处有什么任务要完成的时候,小陈只要打一个电话给杨锐,多数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回馈。
  虽然一个小小的分理处,只是银行系统中最基层的存在,但在走进总行的大门之前,小陈都是满足而快乐的。
  在附近的片区,他也是各家主任里最年轻最滋润的一名了。
  而在走进总行的大门后,小陈却没想到会见到杨锐。
  “我是张谦。”张秘书长和小陈握了一下手,笑道:“我记得,你之前是读过金融体系培训班的吧。”
  “啊……是的。”小陈愣了一下,培训班是多久以前的事了,而且只是个很没意思的例行公事吧,为何此时提到?
  “金融体系培训班里面,出了很多人才呐。小陈,好好干。”张秘书长说着给他介绍道:“杨教授你认识的,这位是咱们任行长。”
  “任行长好。”小陈赶忙打招呼。
  这是只有开大会才能见到的人呢。
  “嗯,你给杨教授服务,解释咱们行的政策,有不明白的,就问其他人。”任行长像是位知性长者似的,与小陈握手。
  小陈按捺着讶异点头。
  “华锐即将有大笔的外汇过来,任行长希望我能存在中行。”杨锐笑笑,道:“我也不认识中行的什么人,就想到你了。”
  杨锐的解释却是直白的多,一下子把小陈给惊醒了。
  “我对外汇业务也不是很熟悉……”小陈连忙解释。
  “你有不懂的就问其他人,然后再给杨教授说。”任行长这句话就近似于命令了。
  杨锐的语气更轻松的道:“我只听你的解释和说明,其他人说什么,我都是不理的。所以,小陈主任,你肩膀上的担子是很重的。”
  杨锐像是开玩笑的,但听在小陈耳中,却是真的重逾千斤。
  “杨教授,我怕自己不能胜任。”小陈小声回答。
  他确实没有相关的经历,尤其是看任行长都出现的场合,涉及到的金额情况怕是不会轻松,想到出错的可能和后果,小陈就是压力重重。
  “你不用担心,就和我以前在咱们分理处办事一样。”杨锐却是笑眯眯的安慰着,说:“我呢,不喜欢其他人絮絮叨叨的说些违心的话,你怎么说都是中行的人嘛,你帮我处理银行方面的情况,我比较放心。”
  “这个……”
  “小陈,杨教授选我们中行,就是因为和你熟悉。可以说,你的工作,不仅是为我们中行开辟了一条新业务线,还是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课,你就按照杨教授说的做,有什么需要的,都来找我。”任行长说着,转头道:“小张,你把小陈先借调到总行来,让他能安心做事。”
  小陈懵懵懂懂的点头。
  眼前的信息太多,他已经处理不过来了。
  杨锐起身活动了一下,顺便倒了一杯水,顺手退给他,道:“小陈,别想太多,慢慢来,咱们都是新手嘛。”
  让小陈居中处理华锐的外汇业务,是杨锐不得已而为之。
  90年的中国,是没有什么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者银行居间服务机构的。银行的工作,就是存钱放款,再就是卖些乱七八糟的金银币。
  外企倒是可以用外国银行和外国的各类咨询机构和事务所来处理外汇,杨锐却不方便了。
  当然,华锐赚到的大笔外汇,都可以留在香港的银行账目上,可即使如此,需要寄回国内的也是极其大笔的。
  这么多钱,而且有陆陆续续的不断入账的资金,就不能单纯的存入银行了,也没有哪个银行给你提供这么单纯的服务。
  而要签订复杂一点的合同,以国内银行目前的尿性,潜规则会玩的人累死。
  与其自己费心研究,杨锐宁愿找一个熟悉的居间人。
  杨锐给了小陈十分钟的调整时间,然后就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他道:“这是我们的首期利润,存入华锐的新开账户里,你看看怎么搞合适,我要灵活支取的方式,兑换比例也要合理……”
  小陈茫然的接过文件,低头就看到一长串的零。
  “这是……”
  “西地那非在美国的收入。”
  小陈总算知道,为什么堂堂任行长都出现了。
第1527章
居间
  “总共是1亿美元。”小陈终于是数清楚了阿拉伯数字,轻轻的念了出来,看向杨锐。
  尽管数字后面的小括号里,就有大写的中文字,他还是愿意数清楚阿拉伯数字。
  房间里的银行干部们,都有些呼吸急促。
  他们不是没见过钱的主儿。
  但是,1亿美元的款子还真的是不多见的。
  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外贸等收入攀升很快的行业,也会有上亿美元的收入。外资企业入华多年,也是动辄汇入汇出几十个百万。
  但那都是整个行业的收入。
  放眼全国,国内一年的外汇收入才是多少?银行的干部们对每个月的数字都耳熟能详,前几个月,国库的月平均收入才是10亿美元稍过。
  等于说,华锐这笔钱相当于国库当月收入的十分之一。
  而对银行来说,这个概念就更可怕了,可以说,他们长出来的头寸,能填平三五个银行的亏空。
  更别提,杨锐说的还是首期款子。
  “制药业还真是赚钱啊。”任行长大约是为了活跃气氛,于是感慨了一句。
  杨锐笑笑:“开销也高呢。之前借款出来的1.8亿美元,怕是不能立即偿还。”
  购买西地那非的贷款,是从四大行借出来的,而且是没有抵押物的长期借款,自然没有立即归还的道理。
  传统的中国人,倒是经常有不欠钱以求心安的概念。不过,人心总归是不能依靠这种方法来安稳的。不发展只求心安,终究会陷入新的不安中去。
  绿石角公司送来的首笔利润,更是一把锋利的长剑,能为杨锐劈开无数的道路,归还贷款是最傻的一种。
  任行长只能遗憾的笑笑,道:“借款出来的钱,只要付了利息就该您用了……那么,咱们现在就给存起来?”
  杨锐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小陈,问:“怎么存合适?”
  “啊……”小陈像是被问懵了,抬头看看四周,像是只被狗环绕的兔子。
  杨锐却不着急,就安心的等待着。
  良久,小陈问:“这一亿美元,都是要存入账户吗?”
  “是。”杨锐回答:“暂时没有大的开销计划,因为后期还会有利润放进来,所以,只要有一定的现金准备就可以。”
  想了一下,杨锐又道:“我想给人体基因组计划做些前期准备,预计还是要花些钱的,尤其是订购设备,都得用外汇。”
  自行填充实验室是做人体基因组计划少不了的部分。
  如果不做填充而直接申请国家资金的话,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不过,因为是用自己的钱给公立实验室,花销就不宜过多,前期几百万美元,后期上千万美元就足够了,剩下的开销,基本都可以从公共基金中走。
  事实上,若是关系够硬,脸皮够厚,飞到欧美演讲个十次二十次或者七八十次的,说不定也能弄来几百万,给杨锐的实验室做基因组计划前的铺垫。
  然而,杨锐最不愿意做的就是这种事,大部分学者最厌烦的也都是这种耗时耗力耗脸皮的事儿,只不过,大部分学者手里的钱不够,不能花钱买舒服。
  杨锐却可以。
  他赚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想做什么实验做什么实验,想自己填钱就自己填钱吗?
  人体基因组计划在前期是不受大众理解的,要求国家基金也是很困难的,去欧美找基金更不容易,给别的学者就只能放弃了,给杨锐就不同了。
  必要的时候,他所有现金,包括西地那非赚到的每一分钱都可以填进去,只留下一些破房子过活就行了。
  小陈也不问杨锐具体的事项,仔细想了想,道:“您预计什么时候要用,大概要用多少?”
  “一两个月吧,少则几百万美元,多则两三千万。”杨锐说的宽裕了一些。
  小陈却是听出来了,苦笑道:“您的跨度也太大了。”
  “太大吗?和1亿美元比,都在范围内吧。”
  “但对银行来说,就截然不同了。”小陈说话的时候没抬头,也就看不到色变的银行官员们的模样了。
  其实,他是知道领导们的脸色不会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2/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