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2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8/1306

  “那小厂子就只能关闭了?”大部分的医药工厂,都是在卫生系统内,他们的安置问题,也就是卫生系统的麻烦了。
  胡池不留余地的道:“必须关闭。如果不关闭,他们就要继续生产,继续生产出来东西了,就必须卖出去,这就是毒害人民。”
  “咱们搞个规范,让他们不能卖不合格的产品不行吗?”
  “你能抓干净市场上卖假鞋的吗?”胡池反问。
  卫生系统的官员愣了愣,道:“这药得卖到药店和医院里,还是不一样的。”
  “你能管得了大城市的药店医院,小城市的药店呢?赤脚医生手里的药呢?结果就是农村贫困地区的人,活该吃烂药吗?”胡池不忿道:“我们现在明知道他们生产出来的药品不合规范,还不关闭他们,这不是纵容是什么?还要等他们生产出东西来了再检测?那不是浪费公孥吗?”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就没法聊了。
  来自卫生系统的小官官和胡池的地位差距太大,被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以后,乖乖的道:“这样看,小厂的确有很多问题。”
  “这些小型医药企业,资产不值几个钱,麻烦还不少,要辛苦你们了。”胡池也知道他们为什么反对,暂且空对空的安慰两句。
  其他人只能苦笑。
  现如今,编制是最稀缺的东西。早20年的时候,各地工厂还有招工的概念,现如今,工厂子弟想进工厂,还得顶替家里人的工作才可以。关掉一家工厂容易,安置这么多的编制就难了。
  所谓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生动的形容了一名工作者的辛酸——有钱了不起啊,有钱就可以要求这么累人的姿势吗?
  胡池的表现证明,是可以的。
  而比跑断腿的姿势更困难的,就是盒子精们的互相配合了。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都市男女如今听到相亲都要发疯,药企的干部们对强行配对也没有好心情。
  然而,工作就是这样,心情不好,该干也还是得干。
  上千家工厂的负责人和代表,也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如今的药企,其实大部分还是属于国企的,理论上,只要上级部门支持,以小吃大的蛇吞象模式,依旧是能执行的。88版的GMP版本要求其实不高,尤其是在杨锐修改之后,稍有点基础的药厂,花上个千多万元,就很有可能通过审核。
  作为中国第一次执行的药品生产标准,第一版的GMP主要就是淘汰小破老,正常人能看的过眼的工厂,不是恶心到厂内生蛆的工厂,基本都有可能活下来。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一家市属药厂,若是能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自然会很安全,就是保留性的支持,互相兼并一下,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至于县属、镇属、街道办属、乡属还有私人小作坊式的企业,就比较困难了,不是付出极大的代价,通常只有被兼并的命了。
  不过,这在杨锐或者胡池看来,都没有什么问题。
  提前让他们倒闭,已经是社会主义善良了,放在资本主义国家,做药都舍不得净化水,而用井水充数的企业,已经是属于犯罪了。
  当然,在资本主义国家,有些人把人体基因组计划,也是看做犯罪的。
  “我们的身体,神圣不可侵犯!”
  “克隆羊之父是犯罪之父。”
  “人类密码无需解锁!”
  抗议人群有秩序的喊声,令轿车的隔音荡然无存。
  达尔贝科带着一丝尴尬,向坐在旁边的杨锐道:“虽然有很多人反对,但也有很多人是赞成的。不要被他们的声音所影响,我们是在做改变世界的好事。”
  “不用向我解释,做克隆羊的时候,我就见识过抗议者的模样了。”杨锐笑笑。
  “美国和中国不同,大众抗议的渠道大概更多吧,抗议的威胁也不同。”达尔贝科顿了一下,没有继续说下去,转而笑道:“没想到你真的能敦促中国方面加入人体基因组计划,经费能保证吗?这笔钱是要冻结在银行的。”
  “没问题,华锐也会出钱的。”
  吃过西地那非的,都对华锐记忆深刻,达尔贝科缓缓点头:“这样也好,他们现在的现金比较充裕,应该能解决一定的资金。恩……你真的要宣读鸟枪法的论文。”
  “我来就是做这个事的嘛。”杨锐说着笑笑,道:“绿石角连设备都做起来了,容不得退缩了。”
  “好吧,就当是给大家开拓视野了。”达尔贝科并不看好杨锐开发的新技术,在他眼里,堂堂正正的一个基因一个基因的测过去才是王道。
  哪怕鸟枪法有十倍的速度,也不能忍受它的种种缺点。
  不过,杨锐早就是成名学者了,就算是达尔贝科,也只能选择信任与不信任。
  眼下,大家选择抱团取暖才是最佳策略。
第1533章
粗暴安良
  从论文到实物,再从设备到应用,然后再出论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鸟枪法一次一片的高效率,与它不够精准的缺陷,始终是一对矛盾。
  然而,历史证明,鸟枪法才是最终的胜利者,只是其中需要攻克一些关键点而已。
  学界目前使用的,也是人体基因组计划准备使用的,是逐个克隆法,英文也很好记,就叫克隆by克隆,一个克隆一个克隆的下去。
  鸟枪法或者散弹枪法,则是一枪打出去一片,再把尸体拉回来拼装的模式。
  如果做个比喻的话,学界目前使用的是步枪,一枪一个,打准了效果是很好的。
  鸟枪法更像是机枪,一扫一大片,时不时的会有漏网之鱼,但是没关系,扫的多了,覆盖率还是要令人满意的。
  事实上,面对密密麻麻的敌人,还就是机枪好用。
  只是在此之前,机枪面临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如何连续供单?如果解决发热问题?如何解决后勤问题?如何解决枪体的重量问题?
  杨锐今天的论文,就是一篇解决问题的论文。
  要以格调来论,这样的文章的格调其实并不高,充其量就是一篇战术性文章,别说和高屋建瓴的战略性文章相提并论了,就是与战术讲解类的文章,例如《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这种比,都有些弱鸡。
  但是,格调这种东西,更像是鄙视链,只是一个普遍性的概念。
  真正判断一篇文章的价值的,还是要看它解决了什么问题——论文终究是要解决问题的,战略文章解决战略问题,战术文章,有时候解决的问题却展示了未来的突破口,例如蒸汽机,例如内燃机,例如电动机,例如飞机、导弹、卫星,例如机枪、路由器和PCR。
  “通过大量的采用计算机,我们就能解决鸟枪法的最后一个瓶颈,如果完成拼图的问题。当然,现在的计算机的速度和成本都比较成问题,但在这方面,我相信计算机产业本身的发展,会给我们大量的帮助……”杨锐就是单纯的朗读论文,并没有太多的声情并茂,更不需要有感情的朗诵。
  用情感共鸣来引起科学家的注意,那不是科学家的做法。
  对杨锐来说,这不过是又一次例行公事的项目攻关,对于领域内的学者来说,却是又一次翻天覆地的改变。
  杨锐的思路是非常有逻辑性的,这是从赞美的角度来评价的。
  真实来说,杨锐的思路其实是非常粗暴的。
  他就是有一个思路:我觉得从中路拆家最近。
  然后就一个塔一个塔的拆过去,中间不管是有小兵也好,有敌人的英雄也好,反正就是干死算。
  别的学者是遇到了难拆的塔就饶走了,遇到敌人来袭就让一让。
  杨锐根本不考虑这些,直接硬解:就是干!
  当然,菜鸟也有猛的,最厉害的是,杨锐一路路的硬解过去,竟然解到了答案。
  一篇论文读完,全场都是寂静的。
  实在是结论太出人意料了。
  或者说,是经过论证的结论太出乎意料了。
  当大家还在嘲讽鸟枪法的弱智的时候,杨锐已经用无可辩驳的数字,证明了鸟枪法在人体基因组计划中的优越性。
  那么,诺奖获得者杨锐同志的论文,是否属实呢?
  大部分人现在根本都不会怀疑杨锐了。
  怀疑才是最没道理的。
  只是如此一来,变化又大的令人难以接受。
  若是论文属实,许多生物学实验室,此前构建的基因检测模式,都要改变了。
  “杨教授,您该早点发表论文的。”
  “其实,这样的文章是不用攒的,您早点发了,也不用吓的大家废了自己的研究。”
  “是啊,我的方向得换了,太难受了。”
  学者们议论纷纷,站起来提问的,与其说是质疑者,不如说是不接受现实者。
  粗暴的解题思路有一点好,它的答案实在啊,也没有那么多的弯子可绕。
  如果将人体比作一个广场,人体基因组计划,就是想知道广场上每个人的位置和身份。
  逐个克隆法是怎么做的呢:它一个一个的问这些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8/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