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5/1306

  “有点麻烦吧。”杨锐看出来了,笑了笑,心道:您哪里还需要衣锦还乡啊,西乡开发区谁还不知道老杨家,这要是有个朋友圈,都得被炫坏了。
  “不麻烦的。”段瑞道:“王市长已经给上会了,大家一致通过,只要你愿意配合宣传,就尽量不要你花钱。你舅母这边也和铁路方面沟通过了,保证足量供应坐票,定量供应卧铺票,少量提供软卧票。然后,市里还能给这些补贴一部分。”
  “办多大都行?”旁边的大表哥羡慕的口水都流下来了。他才结婚不久,最知道婚礼的花费和麻烦了,听说有公家给办事,简直恨不得化身杨锐给同意了。
  段瑞道:“越大越好,几百桌上千桌都行,最好能找个由头,申请个吉尼斯记录。”
  90年了,各种外国的玩法开始传入国内,尤其是吉尼斯记录,勾的人欲罢不能。
  那些年,中国人知道了各种之最,还要记录在本子上,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四大古老文字,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和最小的国家,世界上最大面值的钱币和最大面积的钱币,凡是人等想到的,都能写成书出版了。
  没料到,老外竟然直接弄了一个吉尼斯记录,用来记录各种“最”。
  对此,国人都是兴趣盎然。
  杨锐没想到南湖还有这个想法,但是,规模这么大,正好逆着他的想法,不等老妈说话,杨锐断然拒绝道:“那不行,我又不是戏精,不能这么搞。”
  “什么精?”二舅没听明白。
  “总之,南湖的想法,我实现不了。”杨锐拒绝的干脆。
  二舅没话说了,舅母也只好顺从,道:“就是可惜了一大笔的份子钱。”
  如果政府给出了酒席,礼钱自然就剩下来了。
  每人几块钱的礼金,虽然包不住酒席,但如果不算酒席的开销的话,这笔钱可就很不少了。
  然而,杨锐现在哪里还在乎这个,打趣两声,就将此揭过了。
  倒是锐妈,有感于宋雁帮忙不少,道:“要不然,就请南湖的领导,来参加婚礼?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来。”
  几个人顿时眼前一亮。
  愿意啊,谁能不愿意呢?
  对于南湖市的干部来说,他们得多难得,才能与中央的干部坐在一起。
  而杨锐的婚礼,理所当然的会有许多领导来参加。
  杨锐眼皮子一跳,连忙道:“这个先等一下,咱们婚礼的规模还没定呢。”
  光是南湖一地的领导,怕是都能坐几桌子了,这样的婚礼办下来,弄不好真要成什么记录了。
  锐妈从善如流,看向景家父母,道:“亲家,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在婚礼筹备中,婚礼规模可是严肃的重点。
  尤其是现在来说,多办一桌就多赔一桌的钱,真不是想办多大就能办多大的。
  当然,好处是不怕没人来。
  这是集体主义余晖照耀的年代,每个人都属于一个或多个集体中的一员,如果不做限制的话,夫妻双方的单位同事,夫妻双方父母的单位同事,就能坐满操场,单位大一点的,足可以请到半城人。若是再想扩张一点的话,夫妻双方的兄弟姐妹的单位同事,夫妻双方父母的单位同事,两家的邻居街坊和前同事前领导,业务联络单位和相关领导……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最重要的是,如今被请的人都愿意来。
  吃吃喝喝多开心啊,就算是给份子钱,那也给的开心,大不了就给吃回来好了。
  而对结婚的两家人来说,这个压力就大了。
  景存诚早就和老婆琢磨过了,此时道:“我们这边要请的人多一些呢也可以,请少一点的话,自家亲戚也行,菜色丰简由小两口决定,我们掏钱就是。”
  只请亲戚是目前的主流,亲戚给的份子钱也多,勉强能回点血。
  锐妈一听,顿感轻松,笑道:“这样的话,我们就列一个单子,看看具体是要请哪些人再决定……”
  “唉呀妈呀,你们在这里啊。”说话间,一个矮个胖子,从包厢门外挤了进来。
  “你找哪位?”大表哥是警察,眼睛里都带着焰火。
  “我是咱们隆南药业的,这不是听说杨教授要结婚了吗?特地来送几个贺礼,您稍等……”矮胖子说了一句话,又窜到了包厢外,一嗓子吼了出去:“教授这儿呢。”
  须臾间,就听上楼梯的声音踩的地板直响。
  带着白手套的餐厅经理直皱眉头,也没办法。
  “杨教授,我们那边的一点土特产,祝您新婚快乐,早生贵子……”
  “我们本地的莲子是最出名的,您看看这个颗粒……”
  “没啥拿得出手的,就是些晒干的海参,不值什么钱,您对付着吃。”
  两家人几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人带着礼包给送出门去。
  一群人累的满头大汗,再坐下来,不禁全都笑了出来。
  叮铃铃。
  叮铃铃。
  杨锐放在包里的大哥大,此时也不甘寂寞的响了起来。
  大哥大用来打电话,一分钟一块钱,接电话,一样是一分钟一块钱,所以,等闲人有事找杨锐,是不会打大哥大的。
  杨锐接起电话来,众人自然的看向他。
  不到一分钟,对方掐着点挂断,杨锐收起大哥大,再回到桌子上,沉吟几秒钟,道:“依我看,还是做的简单一些好。”
第1540章
大结局
  丁铃铃铃。
  杨锐按着铃,骑着自行车,沿着主街慢慢骑行。
  王国华做他的伴郎,也穿着西装,骑着自行车,与其他几名同学一起,跟在后面。
  1990年,最亲民的接亲方式,就是自行车了。
  当然,小汽车在北京也是能找到的,但普通家庭并不会特别追求,属于有则极好,无也可以的。
  对于杨锐和景语兰来说,他们已经过了追求小汽车的状态了。
  充满年代感的婚礼模式,反而更使人觉得有趣。
  杨锐骑的并不快,他得积蓄着体力呢。
  王国华等人也骑的优哉游哉,而在他们的前方后方,负责开道和断后的警车,也不得不减速慢行。
  再加上亲友团们搭乘的轿车,以及不请自来的各单位小车,整个车队依旧拉出了漫漫的长龙。
  “辛苦了。”
  “谢谢了。”
  十字路口前,杨锐和迎亲团向执勤的交警道谢。
  如今用交通灯的地方并不多,大部分的十字路口都像是眼前这样,由交警以手势来指挥交通。
  对于有警车开道的婚礼车队来说,保证通行就相对容易了。
  杨锐纯以腿控制着自行车,向两边停下来的车队拱拱手,不管他们看得到看不到,就算是谢过了。
  几公里长的路线,须臾即到。
  守在景宅路口的年轻人,看到杨锐的瞬间,立即点燃了鞭炮。
  喜鹊牌的万响鞭炮,用长长的杆子挑起来,有红、紫、蓝、绿、黄、粉六种颜色,看着就让人觉得喜庆。
  它炸响的声音也不似后世“电光火石”般的鞭炮,由于制作工艺传统,捻子长且慢,因此,鞭炮的声音是“啪,啪,啪啪,啪,啪”的,带着清晰的节奏感,让人的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一个接一个点燃的场景。
  一万响的鞭炮,足足放了几分钟的时间,直到杨锐等人进入景宅,里面的鞭炮响起,外面的鞭炮才歇下来,却是算好的时间。
  在亲朋好友的祝贺声中,杨锐一口气吃了十个鸡蛋——按照传统,这就是新郎一整天的食物了,若是远途结亲的话,消耗的蛋白质就全靠它们来补充了。
  景母看着杨锐狼吞虎咽的样子,没来由的高兴,口中道:“慢点吃慢点吃,能吃完最好,吃不完的话,咬一口也行。”
  杨锐嘿嘿笑两声,凭借着常年卧推的战斗力,生生将之吞掉了。
  然后,才见到了新娘子。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新娘子,我们走!”杨锐哈哈大笑,像是山大王似的,扛起新娘子,就上了自行车。
  如今还不讲究考女婿,堵闺房,所有的难关都集中在了闹洞房部分,但是,谁又敢闹杨锐的洞房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