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1306

  她确实无法忍受校内名人的环境了。
  吕芝笑着摸摸姚悦的头:“真乖,到了西堡镇要小心,别被杨锐给骗去了。”
  “你才被骗去……”姚悦其实不怎么反对吕芝拿这个来开玩笑,尽管有些羞涩,但这些日子来的通信,却让姚悦的心情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两个女孩子边说边笑,一会儿就将衣服整好了。
  除了换洗衣服,姚悦带的最多的就是书籍和笔记。来来回回确认了两遍,姚悦却是心里一动,道:“小芝,和我去买件衣服吧。”
  “买衣服,为什么?”这一次,向来机灵的吕芝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姚悦赧然一笑:“庆祝一下,买件衣服奖励自己不行呀。”
  “好好好,我和你去。”吕芝此时想到什么,轻轻一笑。
  ……
  姚悦抵达西堡中学的时候,杨锐的茄尼醇提纯的实验都做的差不多了。
  要在1982年生产高纯度的茄尼醇可不容易,日本公司也是研究了多年,才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步骤。
  尤其是提取90%纯度的茄尼醇,能让人抓白头发。烟叶中初步提纯的粗制茄尼醇只有17%以下,就杨锐所知,还没有能一步提纯到90%的工业化技术,所以必须先提纯到60%,再从60%提纯到90%。
  当杨锐读研的时候,国内通常都是出口粗制茄尼醇,进口进口茄尼醇的。这一方面是技术不达标,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被日本人抢去了,做的太慢,就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
  杨锐提前几年开始开发新技术,只要技术保密的好,成本降低以后,其他公司的新技术研发一样要吃瘪。
  在这一点上,生物技术和网络其实是很像的,都是赢家独赢的模式,技术或者市场占有率落后的公司,只能不停的烧钱才能维持,一天烧不动了,就要被淘汰。
  尽管距离整个生产链完成还有一半的距离,杨锐其实已经相当满意。
  茄尼醇的应用前景也很广泛,到杨锐读研究生的时候,除了用于生产辅酶Q10,茄尼醇也可以用于生产维生素K2,以及一些抗癌和抗艾滋病的药物,高纯度产品的每公斤售价高达300美元。
  也就是说,杨锐现在其实已经做出了能卖钱的技术。
  至于从茄尼醇到辅酶Q10的化学合成法,技术并不算难,许多研究者只是没有想到,必须要用90%纯度以上的茄尼醇才可以化学合成辅酶Q10。
  或者说,不是他们没有想到,而是因为这么苛刻的要求增加了太多成本,他们不愿意以此为基础继续研究罢了。
  然而,科学界的许多研究,都是事与愿违的。
  从烟叶中提取茄尼醇,能写的论文就多了,粗制有系统的降低成本的法子,精制又有精制的技巧和方式。
  做完了实验的杨锐,每天就烤着炉子写论文。
  姚悦到的时候,就见他在炉子上放口小锅,一边烤火,一边趴在旁边写东西,像是个被罚留堂的小学生似的。
  “怎么不到桌子上去写?”姚悦进门跺了跺脚,也跑到炉子边上去了。
  杨锐抬头见是她,笑了笑,说:“来了。”
  姚悦莫名的脸一红,点头说:“来了。”
  “冷不?”
  “冷,比平江还冷。”
  “那你还让我到桌子上去,想冻死我不行。”杨锐说着自己笑了。
  不过,他也不纯粹是开玩笑的。
  80年代的北方是很冷的,如北京降温到零下10度很常见,东三省能有零下40度的奇葩天气,没有燃料和取暖设备根本活不下去。
  现代人常用的空调和暖气,在80年代都属于奢侈品,尤其是空调,基本上都是单冷的,就是能制热也用不起电费,三天时间就能把一个工人的月薪花光。
  暖气一般只有大单位才有,有钱的单位给办公楼或者家属楼通上管道,再建一个锅炉房,就能让整个冬天都舒服起来,最好不过。但在80年代早期,能拿得出这笔开销的,非得极有钱的单位才行,别说西堡中学了,南湖地委都享受不到。
  所以,炉子就是西堡中学的唯一取暖工具。
  杨锐宿舍里的炉子,是他新购置的铸铁炉,蠢笨的外型,有一根烟管通到房间外面。
  比较好的地方在于此炉自带烤箱,上面还能烧水和热饭,就是产热少,不干净,一个冬天下来,房间里总是脏乎乎的。
  姚悦从外面进来,被热气一喷,反而觉得寒冷起来,将手放在炉子上,翻来覆去的烤。
  杨锐看的好笑,将写了一半的论文放下,笑道:“你来的正好,我本来准备吃独食的,给你分一半好了,你负责加工。”
  说着,杨锐给烧热的锅里放了点油,又从写字台下面,拿出化冻的一个盘子。
  姚悦伸头一看,竟是满满的一盘猪肉。
  “韩式五花肉,我让西堡肉联厂挑选以后送来的。腌好了,一片片烤熟就能吃了。”杨锐解释的同时,用筷子将两条长长的五花肉,放到了铁锅里。
  至少有四层的五花肉,发出滋滋的烤肉声,香气更是一瞬间喷了出来。
  “还好我现在一个人住宿舍,要不然,每天都得打抢肉战争。”杨锐自嘲的笑了笑,盯着肉渐渐变的灰白,才快速翻了一遍,又拿了双筷子交给姚悦,道:“窗台上有我拌好的调料,味道没那么正,凑活着吃吧,现在想配合适的调料也不行,西堡镇就不卖。”
  姚悦早就看愣了,左右看了半天,问:“主食是啥?”
  “这就是主食啊。”杨锐点了点盘子里的五花肉,看它们有点卷曲了,立刻捡出来,一块放到自己碗里,一块放到姚悦碗里,放下公筷,将碗里的肉在调料里痛快的一卷,大口嚼了起来。
  姚悦唾液拼命的分泌,还是忍住了,说:“不行,你一个人吃吧。”
  “别客气了,我准备了两盘呢,本来准备中午吃一顿,晚上吃一顿的。找点材料不容易,就是一顿太麻烦了。”
  “那也不好。”
  “客气什么,你负责烤肉好了,我顺便还能写点东西。”杨锐不由分说,将公筷塞给了姚悦,又给她说了注意的几个要点,就拿起笔来,一边琢磨语言,一边等着投食了。
  姚悦学着杨锐的样子,将两块五花肉夹到锅里,几秒钟后,立刻有浓郁的脂香飘散出来。
  杨锐抽动两下鼻子,赞道:“我就知道散养的猪肉烤五花肉好吃。可惜没有辣白菜,也买不到好牛肉,咱们国内肉牛太少了,耕牛没法烤,肉老的很。”
  姚悦完全听不到杨锐在说什么,除了办酒席,她还没见过有人把肉当饭吃呢。
  就是办酒席,也没有哪家能让人吃肉吃到饱,现在的人,都是能独立完成三斤肘子任务的牛人。
  等姚悦又烤了一轮,杨锐再次劝说,姚悦终于给自己的碗里加上了调料,将一块寸许的五花肉放入其中,轻轻的拌了拌,塞入口中。
  焦黄的脂肪用两百多种化合物,瞬间收买了她的味蕾。
  ……
第144章
寒假作业
  姚悦矜持的吃了几块烤肉就不肯再吃,在食物短缺的年月,普通人都不会敞开肚皮吃别人的东西。
  杨锐却不在乎,笑道:“你放心吃吧,就当是英国人请客好了。”
  姚悦不解,问:“为什么是英国人请客?”
  “因为用了我的技术,英国人给了我一笔款子,西堡肉联厂也因此经常要我的技术支持,所以,猪肉不用票,管够的,等于是英国人请的客。”杨锐说着80年代式的大话。
  姚悦听的两眼冒星星,问:“卖技术能卖这么多?”
  “当然,技术是最有价值的。尤其是现在的生物行业,资本和人力,都是没法和技术相提并论的。”杨锐对此极其自信。生物行业是未来数十年最需要技术的行业,胜过网络。因为它对资本的依赖不需要全部来自资本家,对人力的需求更少。
  姚悦的眼神更亮了,再被杨锐一劝,再没那么多顾忌,开开心心的吃起了五花肉,还特意问道:“为什么要叫韩式五花肉?”
  “大概是从韩国传过来的吧。”杨锐摸摸脑袋,还真不好回答这个问题。
  姚悦略显疑惑,转瞬道:“就是南朝鲜了?”
  “对,是南朝鲜。”
  “南朝鲜人是这样吃肉的?”姚悦对此的疑惑甚至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在国内人想来,外国固然是富裕的很,但做中国小弟的北朝鲜和南朝鲜,自然应该是精穷精穷的。
  其实也没什么错。韩国崛起正是80年代开始的,杨锐想了想,笑道:“估计南朝鲜人也是把这个当美餐。”
  “确实是挺好吃的。”姚悦说话间,还伸红色小舌舔了舔嘴唇。
  杨锐看的呆了一下,才暗自叹了口气:没有网络没有电脑,连录像带都没有的年月,不好熬啊。
  满满的两盘肉吃完,姚悦主动帮忙收拾东西杨锐乐得轻松,继续坐在炉子边上改他的论文,一会儿更是吩咐道:“洗两个土豆吧,放到烤箱里,正好下午吃。”
  姚悦立刻乖巧的去洗土豆了。
  “给我续杯茶。”杨锐用的更是顺手,他在锐学组内本来就是半个老师的待遇,早就习惯伸手了。
  姚悦亦是甘之若饴,一篇论文的发表,带给她的冲击力远远没有结束,给杨锐服务,反而让她觉得有所回报。
  更何况,杨锐工作的时候,帅气逼人,姚悦不自觉的就被支使了起来。
  杨锐自己,很快也进入了写作状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