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1306

  “毛市镇。”信贷员和记账员异口同声。
  白主任的脸色白了:“都是咱们溪县的镇子。”
  “是。”
  “怎么没有西堡镇,他们找的不是西堡镇的资料?”
  其他人摇头。
  “程集镇,朱河镇,毛市镇,去把他们的报表拿出来……算了,我自己过去看。”白主任很不放心的去查账了。
  半个小时后,白主任脸色灰败的出门,直奔县委而去。
  三个镇的名字,其实是杨锐和段航,以及二舅两口子参详着写出来,因为这三个镇是溪县的大镇,也是经常出问题的镇子。
  就溪县信用社的乱摊子,这三个镇要能干干净净才有鬼。
  现在的问题,只不过是河东全省都将精力放在平反和恢复经济上,根本顾不着他们而已。
  白主任自查自纠,一会儿就找出不少的问题,再回忆那张纸上的数字,他是越想越想。
  这其实是生物脑的一个功能,也是正常人经常会有的错觉。生物界和心理学界有数个著名的实验,都是这样类似的。
  杨锐活学活用,立刻将心里有鬼的白主任诳了。
  事实上,骗他比骗普通人都简单。
  普通人可不会随时准备着汽油烧账本。
  白主任现在也是摸不清省厅掌握了多少证据,否则,他都不去县委,首先会先把账目烧了再说。
  烧光了证据,大不了就是调职闲赋,他这几年也捞的够本了。不烧证据就是牢底坐穿的下场。
  白主任越想越害怕,步子也越迈越快。
  谢科长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或者说,溪县的班子,此时都被给搅和起来了。
  窝案,谁不怕啊。
  等段瑞也来到县委的时候,会议室都乱成了一锅粥。
  有问题的官员自然是害怕的,没问题的官员也不轻松。这些年,没问题而倒掉官员还少吗?同事和上下级关系就是最好的攻击理由。
  “老段来了,说说情况。”县委书记对段瑞还是熟悉的。他是空降干部,用人全凭手腕,对组织部的部长和副部长的履历,都捻熟于胸。
  段瑞按照杨锐的剧本,道:“情况还比较复杂,您可能也听说了,我外甥得了全省高中预考的第一名,他以前其实还有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赚了不少的稿费。所以,省厅来的人,这次就是以调查他的名义来的。有点奇怪的地方,是两个人里,一个是省厅的科长,一个是机关学校的老师……”
  “老师,哪个老师?”老师也不能让人轻松。写大字报和闹事的,既有红五类的学生,也有红五类的老师,而且越是年轻的老师越是不安分。
  段瑞说:“对方也许只是调查我外甥,段航和他们聊着天呢,看能不能得到点消息。”
  “此事不能等闲视之。”县委书记才不相信省公安厅来的人,只是为了调查一个学生,就是调查段瑞,他都觉得大材小用。别看省公安厅的单位级别高,就感觉特别牛,可实际上,超牛的省公安厅,编制和县公安局也差不多,就是几百人,去掉派驻各地的干部,能用的人手并不多,所以,省厅督办的案件,一年的数量都有限,省厅派出来的干部才令人重视。
  段瑞突然有种莫名的笑意,安静的坐回到后排的椅子上。会议厅的前排座椅,是要留给副处级和处级干部的。
  县委书记继续在错误的判断上渐行渐远,说:“咱们要主动起来,省厅要查案,可以呀,我们溪县四套班子,全体上下,能配合的一定配合。但是,省厅不能把咱们所有人都蒙在鼓里,没有这样的道理,对不对?”
  从他得到的消息来说,书记的决定是相当正确的。然而,他得到的消息是二手消息,本身就不够准确。
  如果把白主任和谢科长放在这个位置上,他们就不敢做这样的决定。但他们把消息提炼了告诉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再综合情况做判断,结果就截然不同了。
  这时候,他就是不考虑人家抓窝案的可能性,都不可能。
  而抓了窝案,即使他这个外来户的县委书记没做错什么,也算是错了。
  县委书记微微偏头,看向县长,道:“老李说两句?”
  “我同意书记的意见。”县长难得少说话。
  其他人见两人都同意了,也纷纷发言表示赞同。
  一圈说完,书记道:“没有其他意见,我就向南湖地委报告了。”
  接着,书记要来了会议记录,检查以后,让参会的人都签字了,才去自己的办公室打电话。
  县长也退席去打电话,会议厅又慢慢的起了议论。
  不过,领导们做了决定,现在议论的价值就不大了,除了几个爱唠叨的,大部分人观察一下别人,都三三两两的散去了。
  段瑞拿着大茶缸子,跟在出去,然后找了几个相熟的官员,聊了起来。
  现在,自然是建立攻守同盟的时间。
  书记的电话,打到了地委,就是一副很有心机的抱怨。
  县长的电话也打到了地区行署,同样是很有心机的抱怨。
  地委书记和行署的专业,听了抱怨以后,也不得不将电话打去省里。
  在中央财税改革以前,全国的税收主要是给地方拿去了,因此,地方的话语权要比后世大不少。
  另一方面,在地方工作的老干部和老红军也很不少,不是说欺负就能欺负的。与之相反,地方对抗上级的事例是屡见不鲜,而且赢者居多。
  像是省长和省委书记这样的封疆大吏,对地方主官还有一定的威慑力,次一级的就不行了。省级机关固然拿捏着权力,可他们求到地方上的时候也不少。面对一个县的抗议,省公安厅的厅长都觉得挠头,最后不得不派了一名副手,去溪县处理此事。
  ……
第182章
站规矩
  省公安厅的人,在准备往溪县来,杨锐则把史贵派往平江,让他在河东大学和省机关中学打问一下张博明。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张博明手下没有人,所以只能自己来溪县打探消息,结果陷了进来。杨锐吸取教训,就让史贵去帮忙打探。
  史贵靠着杨锐,短时间内赚了数千元,让他跑路了解消息,即使耽误了生意,也不会有什么怨言。另一方面,一直在卖盗版书的史贵,也懂得应对询问,趋利避害,在河东大学和省机关中学摆两个摊子,也算是隐藏身份了。
  电话打完,杨锐转头回到信用社,又直接找张博明问话。
  张博明被关了半天时间,人都气疯了,心里更有一丝害怕,一个劲的问杨锐:“你塞在我笔记本里的条子是什么?”
  杨锐就笑笑,问:“你担心是什么?”
  “那个笔记本里面,我从来都是只写诗歌,不写其他的,很多人都知道,你别想陷害我。”
  “你怎么知道我就陷害你了?”
  “不陷害我,你弄一个纸条做什么。”张博明呵呵两声,表示不相信,道:“我知道你想什么。”
  “想什么?”杨锐不懂审问技巧,也不追求那个,就是牢记一点,自己这边不泄漏消息,获得多少消息算多少。
  张博明处于劣势,顾不得想那么多,反而想要诈住杨锐:“你是在我的笔记本里塞了不合适的诗吧,我告诉你,你这一套早就不够用了,检查的人又不傻,不说字迹相同不相同,就说诗歌,不是你编一首,就可以说是我写的,诗也是有诗风的,我张博明的诗风,你学不来。”
  “还挺傲气的。”杨锐笑眯眯的评价。
  “这不是傲气,是自信。你在平江问一问,我张博明的诗,是不是你能写得出来的。”张博明郁气难平,忍不住又加一句:“别看你杨锐预考第一,除了考试,我猜你什么都不会,你也就会学呀学的,和机器一样……”
  他在预考两个字上加了重音。
  杨锐不以为意的道:“你的意思是高分低能吧。”
  “你自己知道就好。”张博明觉得能打击到杨锐,更道:“别看你现在考的好,那是你们的条件好了,我参加高考的时候,连复习的时间都没有。等到了大学,你就明白了,现在分数高,屁用都没有。”
  杨锐才不在乎被人说高分低能呢,能被这么骂的人,你首先得有高分。这就好像被人骂“有钱了不起啊”,换个思路,也算是完成了一项成就。
  杨锐继续道:“这么说,你自认挺有能力的,你擅长什么?不会就懂个诗歌吧。”
  张博明自不肯认输,且用不屑的语气道:“弹钢琴,拉二胡,吹口琴,画油画,跳国标……”
  他做外交官的母亲兴趣广泛,培养了张博明基础的音乐和绘画技巧,到他上了大学以后,国内的政治环境宽松,张博明的澎湃兴趣在学校里一发不可收拾,即使水平远远不及从小训练的孩子,在80年代的中国校园,也是独树一帜的校草般存在了。
  杨锐脑袋一转,就能猜想到会弹琴会跳舞会绘画的张博明在学校里的待遇,不由笑了出来,说:“学油画,是一定要学人体的吧,你画过裸体没?”
  “谁说油画就一定要画裸体了。”张博明有点慌乱,旋即又笑了:“你要想用这个借口弄我,我劝你别白费心了,第一,我只画山水,第二,我的画都送人了……”
  “小张,别说了,沉默是金。”蓝国庆不得不打断张博明的话。他前面不吭声,是想张博明吃个小亏也没什么,反正他爸是张胜琪,怎么都能把他给捞出来。可说的太多就不好了,万一弄个流氓罪,判刑重不重不说,首先就不好听,和他一起来的蓝国庆本人,也容易受牵连。
  张博明被一提醒,也冷静下来,冷笑两声,闭上了嘴巴。
  杨锐也冷笑两声,站起来说:“李哥,麻烦你给张博明换个房间,两个人呆办公室里,闷的很。”
  李哥就是和尚,笑笑说:“叫我老李就行了,不用叫李哥。”
  “你是我表哥的同事,我叫李哥应该的。”杨锐客气了一声,又道:“咱们再找两个人吧,门禁严一点,也有个替换的人。”
  “行,我再叫两个人上来。”和尚说着向楼下喊了两声,又点名叫了两名警察上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