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1306

  虽然杨锐已经两次证明了自己,他在辅酶Q10的开发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这毕竟是一项偏门技术,杨锐的含金量远远不能和预备收购的团队相提并论,而两次成功以后又接连失败的研究者不胜枚举。
  归根结底,科研本身就是具有赌性的,而杨锐这张牌,明显还不够大到让人下重注。
  弗兰奇比总部的评估团队更为重视杨锐,可即使如此,他也不能将数十万美元交给杨锐,而什么保证都得不到。
  采用独立承包人的方式,弗兰奇不担心杨锐坑钱,但他担心杨锐过度自信。
  如果30万美元用完,开发进度仍然很低的话,前期投入很可能白费,也就没有再投资的意义了。这种情况下,杨锐固然是浪费了时间,捷利康的30万美元也是打水漂了。
  为此,弗兰奇始终坚持5万美元,至多10万美元的起步资金,接着根据研究进度拨款。
  这倒是欧美常用的拨款方式,名校的教授们固然不屑于此,至少不屑于几万美元的起步价,但是,普通高校的教授,或者名校的青年教师们,还是很乐意接受这种方式的。
  再怎么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款子了。
  可惜,杨锐并不愿意不停的公布自己的进度。
  因为他原本就没有计划按照正常的进度来做辅酶Q10的研发。
  直到第二天,杨锐和弗兰奇之间的分歧仍然没有解决。
  “出去转一圈吧。”杨锐在院子里呆的气闷,决定将谈判暂且放一放。
  弗兰奇也有同样的想法,立刻响应道:“我早就想看看你的家乡了,等我换一双舒服的鞋。”
  作为一名胖体空中飞人,弗兰奇随身携带的装备相当齐全,他从箱子里找了一双慢跑鞋,慢吞吞的换上,然后在地上跳了两下,笑道:“可以出发了。”
  杨锐怜悯的看了一眼那色彩斑斓的运动鞋,自己找了双旧鞋,裹上大衣往外走。
  相比于西堡中学所在的西堡镇,西寨子乡更为落后。
  这是一个农业乡,乡政府所在的街道,就是全乡最繁华的地方,而路口的集市,就是全乡的商业中心。
  弗兰奇昨天没空看四周,现在重走一遍,其实也看不到太多的新东西。
  十分钟走完了西寨子乡之精华地带,弗兰奇的球鞋满是灰尘和泥泞。
  弗兰奇用纸擦了一次以后,就彻底放弃了,倒是他走着走着,突然感慨道:“锐,你能获得现在的成就,实在不易。”
  杨锐不禁莞尔,转头看见农贸市场里的人影绰绰,遂道:“来,我给你看看我们本地的生物学。”
  杨锐一马当先,只见集市内已有十多人摆摊,卖的既有山里的蘑菇,也有山里的野味,还有从水库里抓来的大鱼,就用草绳子栓了,丢在筐子里。
  “这些都是猎物呀。”弗兰奇盯着一只黄色的兔子,颇有些好奇。
  “我以前看书,很多英国人都喜欢打猎的,你试过吗?”杨锐花钱买下了兔子,又买了两只野鸡,一袋蘑菇,满载而归。
  弗兰奇一边看他付钱,一边回答道:“没有,打猎很花钱,我也没有时间。”
  “有些野味是挺好吃的,有些就不行了,特别是遇到不会做的人,膻味怎么去都去不掉,就只好用满锅的调料,白费了东西不说,还不好吃。”杨锐用英语谈着经验,听的弗兰奇惊诧万分,卖野味的商贩也好奇万分。
  集市里没几个人,于是大家都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起面前的洋人来了。
  反正弗兰奇也听不懂,几个人近距离的围着他,倒也讨论的畅快。
  弗兰奇看他们聊得眉飞色舞,无奈摇头,干脆当个泥塑的菩萨,同时思考着怎么说服杨锐。
  他的心理价位是10万美元的初期投入,这完全符合捷利康对杨锐的预期,弗兰奇也认为,杨锐能够在短时间内,体现出10万美元的价值,到时候,继续追加投入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但他怎么都无法让杨锐同意这个协议,近距离的观察着杨锐,弗兰奇也不由的思考起他的想法。
  杨锐似乎只对野味感兴趣了。
  春节尚未结束,会到乡里来卖货的人很少,带来的东西却多,其中颇有些稀罕物,杨锐精挑细选的颇为认真。
  这让弗兰奇更加关心他的心理状态。
  “12万美元,杨锐,这是我的最终出价,以我的权限,最多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弗兰奇在回到杨家以前,叫住了杨锐。
  杨锐一手提着兔子和蘑菇,一手提着野鸡,摇摇头,道:“12万美元没什么诚意。”
  “12万元,的确是我的最大限额了,即使是换一个人来,他也给不出多少。”
  “我再想想。”杨锐一副没诚意的样子。
  他是想一次性拿到大笔的资金,然后做不用汇报进度的独立承包人,可现在看来,可能性是越来越低了,因此,他对谈成合同的兴趣也越来越低了。
  对杨锐来说,辅酶Q10这笔单子,接有好处,不接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弗兰奇就不一样了,他千里迢迢跑过来,为的就是谈下杨锐的单子,再怎么说,杨锐开发的生产技术已经在多个工厂使用了,过去一年以来,也为捷利康赚取了超过千万美元的利润,由他继续开发辅酶Q10的生产技术,至少比在学校里随便拉一名教授出来靠谱。
  当然,普通点的教授,也就是10万美元的价码,能拿到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的一次性投入的牛人,哪个学校都不会多。
  “或者,我们仍然采用赞助的方式,再确定一个时间奖,比如说,半年内完成,我们让出15%左右的分成。赞助金额可以提高到60万美元。”弗兰奇开始尝试转移方向。正常的赞助是不给被赞助人分配成果的,时间奖更像是驴子上的红萝卜,虽然不至于一毛不拔,但要拿到的可能性还是相当低的,至少就弗兰奇所得到的消息,半年得到成果是不太可能的。
  杨锐稍微想了一下,就放弃了道:“15%的分成太少,半年时间太苛刻。”
  要是一切照抄的话,半年做一套工艺流程出来也不算难,手里说不定还能落下几十万美元,但要是只得15%的分成,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赞助合同还有15%的分成太少了,实话说,就是这样的分成比例,我也需要向总部确认,不保证能拿到。”弗兰奇略有些消沉,他觉得自的任务大概是完不成了。
  杨锐笑笑没说话,等进了院门,突然问道:“如果有现成的技术,比如说,能把辅酶Q10的产率,提高到现有产率的1.5倍,或者两倍,你们有兴趣吗?”
第385章
杨锐的父亲
  “当然有兴趣,您有提前做相关研究吗?”弗兰奇颇有些怀疑,他是关注了杨锐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的。杨锐进入大学以后,总共也就是一个学期的时间,他先是发表了几篇普通论文,接着在重量级的《JMC》上发表论文,而且是在与加州大学的理查德竞争胜利……
  杨锐组建的实验室能够由此成就,出乎特普拉的预料,更是让弗兰奇觉得神奇,而在捷利康伦敦总部的评估组看来,此时的杨锐,绝对是一名年轻的生物学天才。这样的人物,即使放眼全球,也是一时翘楚。
  在什么东西都没看到的情况下,拿出10万美元给杨锐做研究,完了还分润股份给他,这样的待遇,理查德都不一定能拿到。杨锐能拿到,也是因为他的实验室表现极强,预示了超卓的生命力。
  捷利康在全球搞收购,对世界各国的各大实验室都有了解,而在亚洲地区,能够达到加州伯里克大学的研究型大学屈指可数,能战胜理查德的实验室更是稀罕。
  若非杨锐只是一名学生,实验室也是刚刚启动,他和弗兰奇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至于现在,让弗兰奇惊讶的是,他不觉得在过去一个学期里,杨锐有时间去做钾通道以外的东西。
  杨锐回答果然出乎他的意料,道:“我之前就有考虑过技术更新的问题,本来以为植物提取法还能使用一段时间,就没有深入研究。”
  弗兰奇茫然点头,他虽然不是研究员,基本的道理都是知道的,可杨锐真的能考虑这么远?
  植物提取法生产辅酶Q10已经是相当高水平的生产工艺了,杨锐能做出来,还进一步的考虑了技术更新,这时候,弗兰奇忽然明白了杨锐不同意他的提议的原因了。
  “有文字性的资料吗?让我可以递交到上面去审查的。”审查结果自然会影响到两人的谈判。
  杨锐摇头,道:“只是一些想法。”
  弗兰奇信了五分。如果他初来乍到,杨锐这么给他说,弗兰奇肯定当他说假话。
  杨锐继续问道:“你们是对技术的先进性更有兴趣,还是只对产率有兴趣?”
  “如果采用新技术最好,当然,只要产率能提高,我想工厂那批人也不在乎用什么方法。”新技术的可塑性更好,发展空间也大,尤其是微生物发酵法,尽管目前的实验室法生产的辅酶Q10,仅有植物提取法的五分之一的产率,可它一旦实用化,进入工厂化生产,潜力惊人。
  到30年后,日本人采用的微生物培养法生产的辅酶Q10已经占到全球市场的90%,包括英国德国和挪威等国在内的大型制药公司,几乎放弃了这个市场。
  而日本人采用的微生物培养法,差不多就是从80年代末开始发展,一步步扩展起来的。
  同样的例子还有青霉素,一战之初的青霉素也是采用微生物法生产的,成本极高,价比黄金,产量也是低的可以,一度只能给中高级军官使用。但是,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选株,到六七十年代,80万单位的青霉素已经跌到白菜价了。
  不过,与抗生素相比,辅酶Q10的市场远没有这么大,连续30年的选株也实在有些漫长,如果植物提取法能够产生更高的产率,捷利康也是很乐意的。
  毕竟,植物提取法生产辅酶Q10其实也是一种新技术,再多五年十年的生命并不奇怪。
  弗兰奇的回答在杨锐的料想当中。
  他顺其自然的道:“我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咱们再继续谈下去。当然,是在你们有兴趣的前提下。”
  “嗯?不如就你目前的想法,我们继续讨论。”
  “不用了,这两天,你就好好休息一下,我多弄点野味什么的,咱们好好吃上几天,等春节过完了,咱们再继续谈。”
  杨锐是准备有了确凿的东西再谈判,免得继续遥遥无期的扯皮。
  弗兰奇其实更乐意扯皮,他职业就是扯皮的,但杨锐这样说,他也没办法。
  接下来两天,弗兰奇好好的品尝了一番河东美食,也就是各种肉的各种做法。
  作为一个胖子,弗兰奇吃的很开心。
  ……
  没到正月十五,各级政府机关却是开始上班了,虽然还是不怎么办事,做事亦很拖沓,但这就像是蛇从冬眠中醒来一样,哪怕迟钝,你也得慢慢醒来。
  却是到了正月十五的当天,一行两辆轿车,引起了机关干部们的注意,这些上班上的昏昏欲睡,早上9点来,下午两点走的乡干部们,望着两辆车上挂的平O车牌,想入非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