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1306

  宋健回到省城平江,就开始为杨峰同志奔波起来。他在宣传部多年,省委机关的人头甚熟,至少打探起消息来,是非常方便的。
  令宋健没想到的是,他刚递交了报告没两天,就被部长给召见了。
  “老宋,你给梁省长单独做了汇报?”部长看字的时候要戴老花镜,看人的时候要脱下来。眼睛虽然花了,部长看人却是一点都不花。
  宋健露出意外的表情,道:“怎么会,我报告写好以后就递上来了,没有给别人看,也没有给别人汇报。部长您没有做决定,我怎么好拿出去。”
  “哦,你的报告被梁省长给批准了。”部长放下眼镜看宋健。
  宋健恍然,忙道:“可能是有其他的原因。其他人呢,确定了没有?”
  “其他人的还待审核呢,就这份批了。”
  “一起递上去的,就这份单独批了?”宋健疑惑不解。
  部长见他时真的不知道,便道:“别寻思了,许是有人打了招呼。恩,你准备一下,下午跟我去给梁省长汇报工作。”
  这是难得的机会,宋健高兴的答应了,回去认真地准备了一番,还携带了相关的文件和报告。
  但到了梁省长的办公室,梁省长没问这些,而是认真的问起了西捷工厂的情况。
  西捷工厂就是名义上由西堡肉联厂和捷利康合作建设的生物制药厂,投资近百万美元,是河东省去年引进外资的标杆。
  宋健当初就写过相关的文章,脑子一转就想起来了,西捷工厂投产的时候,可是梁省长去视察的。
  这说明两者是有渊源的。
  猜测着梁省长问问题的目的,宋健见招拆招的回答,顺便将弗兰奇给抓了出来。
  部长听出了端倪,插口道:“老宋,弗兰奇好像是上次签约的西捷工厂的那个老外吧?”
  宋健心说不愧是部长,口中则道:“没错,我去的时候,弗兰奇在谈另一个合同。”
  “又要建厂吗?”部长像是演双簧似的,配合宋健。
  宋健点头道:“英国的捷利康公司似乎是有这个计划,听他们的意思,捷利康公司是有更新设备,建一个更新的工厂的想法,但具体建在哪里还没有决定,技术标准也在商议中。”
  “怎么商议?”部长继续问。
  主座的梁省长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两人的对话。
  宋健与部长心有灵犀,作势思考了一下,道:“好像是在和杨峰同志的儿子杨锐商议。对了,杨锐是去年的高考状元,如今在北大读书,西捷工厂的建立似乎与他就有关系。”
  “我记得,西捷工厂第一次试生产,有这个年轻人。”梁省长开腔了,问:“这么说,捷利康的新工厂,还是想和杨锐合作?”
  “他应该有不小的决定权。”宋健稍微紧张了几秒钟,好在面子上没有露出来。
  梁省长“哦”的一声,道:“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从杨锐这边入手,与捷利康打好关系呢?”
  宋健听的一呆,看向部长。
  部长也有点傻眼,他们是宣传部,和央视打好关系能理解,和捷利康打好关系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时候,与企业套关系的重任,也架在宣传部的脖子上了。
  但梁省长问询,还是要一个回答的。
  部长想了一下,道:“如果有机会,我们肯定要和捷利康好好打交道的。”
  宋健也是类似的话,一样的意思。
  梁省长颔首道:“你们刚刚从西寨子乡回来,了解那边的情况,应该和捷利康保持接触,你刚才说的那个外国人……”
  “弗兰奇?”部长回应。
  “对,弗兰奇到省城来了一趟,见了不少人,你们也可以和他见见面。外国人到咱们河东省来投资,这是好事情,不能凉了他们的心。”
  宋健都忘了自己答的是什么,出门后还有些懵懵懂懂。
  倒是部长年老成精,心里清楚的很,笑道:“老宋,你这次下乡,可是捡到大便宜了。弗兰奇来省城,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你知道吧?”
  “这个……”
  “行了,你也不用给我说了,我估摸着,一会就有人来问你,怎么回答,你可得考虑清楚了。”
  宋健一脸苦涩:“我压根没考虑过。”
  “那你可得考虑了。100万美元的工厂,呵呵……”部长本来想说梁省长都忍不住,话到嘴边,他自己忍住了。
  宋健的心情有点诡异。
  让杨峰在招揽外资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是他在西寨子乡里说出来的建议。
  但是,宋健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刚刚回到平江,杨峰的影响力就发挥了作用。
  这未免有点太快了吧。
  再想想自己最近两天的忙碌,宋健顿时有种做无用功的郁闷感。
  在办公室里关了半个小时,宋健干脆给西寨子乡拨了一个电话,准备质问杨峰一番。
  意料之外的是,杨峰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这本来就是弗兰奇本人的决定。
  对弗兰奇来说,杨锐手里的资源,远比宋健等人想象的重要。
  这就好像是一家中国公司投资坦桑尼亚,负责项目的经理又怎么会在乎坦桑尼亚下属的一个州的下级机关的负责人。对这家中国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来说,任何能够推进项目进度的人,都比坦桑尼亚本土的政治关系来的重要。
  而杨锐手里掌握的资源,能够推动的项目进度,可不是一点点。
  辅酶Q10的生产工艺是杨锐的起家法宝,连续性的研究,让杨锐原本就站在相关技术的世界前沿。
  如果是其他不熟悉的研究,杨锐即使有超前的论文支持,也需要时间一点点的补课,从基础到前沿,重新学习一遍。
  辅酶Q10却是他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现在,杨锐只需要多付出一点点的时间,就能达到技术领先的程度。
  同样的东西,其他研究室想要实现,需要的可不仅仅是技术验证,他们首先得研发出技术来。
  有时候,四页纸的一篇论文,就意味着两年三年的技术差距。
  即使是有技术储备的日系生物公司,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再论证,没有技术储备的捷利康,想从其他实验室找到能用的东西,那就太难了。
  相比之下,杨锐甚至还有精力考虑利益最大化的问题。
  到了现在,技术是一定要自己做出来,再重新卖给捷利康的,这是纯粹的卖方市场,价格由杨锐来开。
  除此以外,即将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的头衔,也是不错的资源。
  杨锐如今都是在JMC上发表论文的人了,自然看不上这种赚钱技术的署名权。
  当然,第一作者的位置还是要占住的,可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杨锐想来想去,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却是姚悦。
  ……
第390章
再选人
  河东大学。
  深冬尚未远离,初春尚未绽放,刚刚开始迎接学生的校园,满是萧瑟之景。
  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小桥流水下,只有些没有扫尽的枯枝败叶,嵌在石板石缝当中,在微风中瑟瑟发抖。
  户外冷的厉害,即使如此,仍然有学生裹着绿色的军大衣,昂扬着头,用高亢的声调,背诵着英语。
  一条十几米长的小桥上,就有七八个人在背诵,有的人背靠着桥桩躲风,有的人背对背的依靠着取暖,还有一名男生竟然就骑在桥上,顶着刺骨的风,用尖利的嗓音,读着新概念英语。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要跳下去呢,就不能找个暖和点的地方背英语?”杨锐穿着羊绒毛衣,罩着羊绒呢子大衣,脖子上还绕着围巾,依然不觉得暖和,他的身体素质是比以前好了不少,可天气也比后世的冷了不少,现在可是棉衣棉裤为标配的年代。
  姚悦掩嘴笑了一下,顺便轻呼两口气,暖暖已经被冻红了脸颊,道:“那是悬锥英语社的团员,取头悬梁锥刺股的意思,就是要条件艰苦了,才能学好英语。在桥上读书,就是为了让冷风吹着,头脑清醒。”
  杨锐在风中抖了一下,摇头道:“条件是够艰苦了,不怕感冒吗?”
  “不光条件艰苦,悬锥英语社的团员的成绩也好,虽然比不上所有人……”姚悦笑盈盈的看了一眼杨锐,接着道:“他们今年有人申请到美国留学通过了,悬锥英语社的申请人数一下子增加了七八倍。”
  姚悦的心情是极好的,当杨锐主动来找她的时候,姚悦的简直快乐的要跳起来。至于杨锐找她做什么,姚悦反而不关心了,只顾着拉他在校园里转悠。
  杨锐也不着急,跟着姚悦的脚步,忽快忽快,忽左忽右,忽前忽后的游览着河东大学,随意的聊着天。
  作为河东省唯一的重点大学,河东大学无论是位置还是面积都是非常好的,校园依山傍水,囊括了百年巨树与千年孔庙,一五期间的建筑历史悠久,新修的球场大气磅礴。
  但是,这些优势条件和北大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论位置和面积,北大在扩招前的大学中是第一等的,论校园环境和历史悠久,更是完胜。
  长期的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自然是学校之间的阶级差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