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3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6/1306

  “老厂……”郑建明是想聊又不想聊。
  “陪我走走。”老厂长拉着郑建明,走在没有树叶的林荫道下,粗壮的槐树歪歪扭扭的,粗壮的杨树直窜到上空,唯有粗壮的松柏枝繁叶茂,骄傲的摇头摆尾。
  “这些树,还是我们建厂的时候载的,你看看,都长的这么大了。”老厂长颇有些感怀。
  郑建明低头说“是”。
  老厂长笑笑:“你以为我又要忆苦思甜?”
  郑建明只能傻笑。
  “别笑了,我知道你心里不爽快。”
  “老厂……我不是要争,我就是心里堵的慌,我也是建厂初期,流了汗的……”
  “建厂初期流了汗的人多了,段华的资格难道比你浅了?他在罐头厂呆着,也没有叫唤吧。”
  郑建明愣了一下,不吭声了。
  西堡肉联厂50年代建厂,段华60年代入厂,算不得第一批入厂的人,但也赶上了最后的建设时期,严格说起来,郑建明比他的资格也老不了几年。
  “我不是因为段华不爽快,段华要升,我不反对,但因为杨锐,我想不通。”
  “想不通也要想通。”老厂长把电影里的军人台词给拿了出来,少见的大声道:“就因为杨锐,你也得想通。”
  郑建明用鼻音重复了“杨锐”两个字,又道:“他也许是有技术,弗兰奇现在要捧着他,但你看,等他把技术给了捷利康,弗兰奇再怎么对他?还能让他予取予夺的?”
  “至少你知道杨锐现在是予取予夺了?”老厂长的脑子还挺灵活的。
  郑建明表情一滞,这是他最不愿意想的事。
  “建明。”老厂长又叫了郑建明的名字,缓缓的道:“你知道杨锐今年多大吗?”
  “啊?这我哪知。”
  “刚20岁。”老厂长淡淡的道:“你觉得,他以后还能不能搞出技术来?”
  郑建明僵着脖子,道:“就算有了新技术,也不一定是捷利康用得上的吧。”
  老厂长呵呵一笑,却道:“你记得咱们厂以前的总工乔万山吗?”
  “记得,怎么不记得,咱们现在用的屠宰线就是乔总工改的。”郑建明的表情舒缓许多。乔总工是西堡肉联厂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技术总工,而那段时间,也是西堡肉联厂颇红火的一段时间。不管人再怎么闹腾,总是少不了要吃饭。
  “那你记得乔总工后来去了哪?”
  “不是说回北京了?”
  “回哪个单位了?”
  郑建明摇头,他那时候还是肉联厂的中层干部,没资格参加私下里的送行会。
  老厂长微笑道:“核工业部。”
  “这么厉害!”核弹这种东西,听起来就高大上。
  老厂长点头,道:“老乔的本职是搞核反应堆的,具体搞什么,我也弄不太明白,不过,搞核反应堆的人做出来的屠宰线,我到时觉得挺明白的,你说呢。”
  郑建明脸上的笑又消失了。
  “我听他们说,杨锐到了大学,就搞起了什么新技术,和辅酶Q10没什么关系了,但人家的技术底子只要在,再返回来弄辅酶Q10,你看现在,照样是一等一的。”老厂长说到此处,稍稍加快了一些步子。
  郑建明低着头思考,两人越走越远,一会儿的功夫,竟然走到了西捷工厂跟前。
  几台工程车辆还在“咚咚”的工作着,西捷工厂是作为样板来设计的,相应的工艺流程是要推广到捷利康控制下的多个工厂去,工人也是加班加点。
  老厂长拉着郑建明站在靠总厂的小土坡上,从随身背着的行军包里,掏出个望远镜,向着西捷工厂看了一会,递给郑建明,手指着右前方,道:“你看那里。”
  郑建明整个人都震惊了:“您怎么会随身带着望远镜的,还带着望远镜吃西餐?”
  “看那里!”老厂长的眉毛竖起来了。
  郑建明使劲咳嗽一声,端起望远镜,看向他手指的方向,同时颠了颠望远镜,道:“这东西得有十几斤吧,这么重,您就随身背着?”
  “看那边!”
  郑建明一笑:“看啥?”
  “中间的窗户看下去。”
  郑建明调整着望远镜:“那是……杨锐?”
  “嗯。”
  “看他做啥……”
  “你看就对了。”
  郑建明皱起眉头,看了一会,才意识到自己看的是什么。
  杨锐在西捷工厂里做实验!
  西捷工厂的生产线已经向捷利康的技术员开放了,但是,没有最初的数据和参数,后来者想验证这项意外惊喜,几率是很低的,就像是从正常的技术发展到意外惊喜一样低。
  而掌握了相关参数,又找到了诸多相关论文的杨锐,要验证并完善这项技术就容易的多了。
  但仍然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杨锐不想回到学校以后,还天天往天津跑——距离北京最近的捷利康辅酶Q10工厂就在那里。现在可是没高铁的时代,跑一趟天津也得耗费大半天的时间。
  而要是不想浪费这些时间,他就只能在西捷工厂里将技术完成,并写出论文来。
  杨锐已经连续数日泡在了西捷工厂里。
  郑建明举着望远镜,看着杨锐一会儿写东西,一会儿扳机器,一会儿打内部电话,忙的不可开交,顿时觉得手里的望远镜越来越重。
  “老厂……”
  “这次西捷厂重建成功的话,如果产量能达到捷利康说的那么多,我就准备退休了。”老厂长一句话,就把郑建明满肚子的想法给打消了。
  ……
第407章
任性
  “您还没到退休的年纪呢,这怎么就,怎么就……”郑建明着急的险些把望远镜扔出去。
  “冠心病,高血压,偏头痛,肝也不好了,都是早些年折腾出来的病。”老厂长指指自己,道:“身体不行了,老伴不让我再干下去了,儿子也想让我住过去……之前还有点担心厂子,但咱们只要拿下西捷厂的新合同,西联再活十年,应该没问题吧。”
  西捷工厂的利润都输送给捷利康、香港华锐以及国医外贸了,剩下一点儿边角料算作人力和生产成本给西堡肉联厂,却也足够这家平均月薪50元的地方企业吃饱穿暖了。
  郑建明却是越听越是心凉,道:“老厂,西捷厂的合同毕竟是身外之物,他们今天把合同给了咱们,过几年要是不给了,咱们厂这么多人,难道喝西北风去呀。”
  “所以,我才同意省计委的意见,提拔段华做副厂长啊。”老厂长语重心长的道:“你看杨锐和捷利康的关系,就算以后有别的厂竞争,有杨锐的关系在,咱们少说也有个优先权吧。”
  郑建明愣了愣,使劲摇头,道:“老厂,这么大一个厂子,难道就靠一个人活着?杨锐要是和捷利康闹翻了呢,您看他和弗兰奇谈判的样子,年轻人年轻气盛,一个说不好,说掰就掰了,到时候,咱们厂子不是难做人了?再者说,段华现在才40多,您把他给提拔了,他念着你的好,给咱们说项一下,到以后,要是别的厂把他给调走了,他不是又要把合同带走?到时候,咱们一个厂几千号人,又怎么整?”
  “你说的对,一个厂不能靠一个人养着,咱们和捷利康的合同,就是一个保底的合同,让咱们能吃饱穿暖,不至于像是省里的其他厂子那样,说垮就垮掉了。吃饱穿暖了以后,咱们也不要丢了主业呀,咱们的主业越强大,西捷工厂的议价能力就越强,再做几年,咱们说不定还能再建一个药品分厂,这不是好事情吗?”
  “好事是好事,但是……老厂,咱们厂不能没有你啊。”
  “刚还说一个厂不能靠一个人呢。”老厂长呵呵的笑了两声,道:“我今年不退,明年后年也该退了,以后是你们这一代人的天下了,有没有我,天都不会塌下来。”
  郑建明的心乱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你不看了我看。”老厂长从他手里抓过望远镜,饶有兴致的看向西捷厂。
  老厂长的胳膊瘦干干的,估计刮下来没有五斤肉,但他端着望远镜的时候,手臂成L型,纹丝不动……
  十几斤重的老式望远镜,成年人举的久了都觉得累,老厂长似乎是举惯了,一点劳累的表情都没有。
  郑建明叹为观止,要是平时,他一定要为老厂长深藏不漏的爱好拍三个小时的马屁,然后每隔一个星期再拍一刻钟。
  但在现在,郑建明实在是没有心情。
  沉默了许久,郑建明调整好了心情,道:“小龙挺孝顺的,退休也是好事情,不过,办病退以后,退休金不是要打折吗?革命了一辈子,最后一两年病退,太不划算了吧。”
  “省轻工局给我安排了一个清闲位置,我去坐一年办公室,然后就退休了。”老厂长依旧端着望远镜,不知看到了哪里。
  郑建明最后一点希望也消失了,省轻工局的闲职不是想有就有的,这显然证明了老厂长不是冲动的决定。
  他或许是准备了好些时候,只是决定现在离开。
  郑建明顺着望远镜的方向看过去,西捷工厂吐着微微的蒸汽,拆掉了一半的墙壁,让工厂像是拆迁工地里的小作坊,不知道的人,恐怕以为这里是生产豆芽或者肉松的地方,谁又能想得到,里面的日产值将超过1万美元。
  放在30年以后,随便拉一个做外贸的乡下小厂出来,年产值300多万美元实在不稀罕,但在1984年,年缠住1000万元人民币的已经是大厂了,足可以养活一两千名的国企员工,至于年产值300万美元的工厂,个个都是地区的香饽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