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306

  要是形容的话,熊科长这样的干部,就像是古代的皂隶,最是欺软怕硬。
  杨锐眯着眼镜,更像在衡量着熊科长的软硬。
  “小杨,你别介意,学校的事都不是小事,上面很关心,我们也很关心。大家都是为了你们能好好学习……”熊科长打着哈哈,想把此事揭过。
  “水井不够用,排水的明渠也不方便,总是会影响到学习的吧。”杨锐一脸淡然的道。
  熊科长张张嘴,好几秒以后才醒悟过来:尼玛,我是不是被敲诈了?
  “熊科长,我这边还有事,要不然,你先回去,过两天我去拜访骆叔叔,咱们再说这些事。”杨锐的威胁接踵而来,一点迟疑都没有。
  熊科长呆住了:这果然是敲诈啊。
  齐渊更是吃惊:现在的学生,也太嚣张了吧。
  杨锐点头示意,转身就要继续他的表彰大会,这时候,他的袖子被拽住了。
  “小杨,你不用担心水井,再穷不能穷教育,是不是?我这个基建科的科长啊,其实就是个打杂的,上面怎么说,我就怎么做,累的半死,一点决定都做不了。不过呢,我回去以后,就给局长建议,保证给咱们西堡中学特事特办,把水井批下来。”熊科长算是想明白了,他现在虽然不能确定杨锐说的是真是假,可水井也不是说让他现在就用手挖出来,回去等消息就行了。到时候,真的证实了“骆叔叔”的存在,或者更好的消息,骆叔叔打了电话过来,再挖也不迟啊。
  齐渊急了,水井可以以后挖,罐头和钱发出去,可就收不回来了。
  他连忙道:“表叔……”
  “工作时间叫我老熊也行,叫我熊科也行,别叫表叔。”熊科长瞪了他一眼,又瞥了杨锐一下,怕他回去以后乱说,叔侄两人一起跑到学校里,给人听去了可不好听。
  不等齐渊反应过来,杨锐呵呵一笑,道:“没关系,我以前小的时候没人看,也经常和老爹出去,他办事,我就在旁边看着。你们虽然是亲戚,但能一起工作,也很难得,比较默契,对不对?”
  熊科长怎么听怎么不对,他这种说法,要让人听去了,就算不变成罪证,也够喝一壶的了,不由哀声道:“小杨,我今天其实是有其他的工作的,因为你们学校的事比较重要,我特意过来一趟,你别说出去了,让熊叔难做。”
  “不会,我到时候一定给您解释。”杨锐一脸我为你好的模样。
  熊科长真想叫一声“祖宗”。
  齐渊总算不是纯傻,听着两人的对话,也不吭声了。
  能教出杨锐这种孩子的家庭,肯定不会是泥腿子了,还是再观望一番算了。
  就在叔侄两个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杨锐突然摸摸头,道:“我突然想起来,你刚光说了水井,没说排水的明渠的事。”
  “明渠……修渠是有点麻烦的,你们的位置比较特殊……”
  “夏天一脚泥,冬天半块冰,操场排水不好,夏冬两季,操场的利用率就低,你也说了,我们的位置比较特殊,你不把明渠修好,我们都没有运动的地方了。”
  “这个……”熊科长不想点头。他是基建科的科长不假,基建科本身却是不印钱的,每年那么多的支出项目,全送到西堡中学来,他再怎么捞钱?再怎么拿捏校长们?
  杨锐暗骂了一声不见棺材不掉泪,咳嗽一声,道:“熊科长既然不准备修明渠,您带着侄子来我们学校,是做什么来了?对哦,听说齐老师一直想调动工作,您是来给他办调动的?”
  “我……就是来看看水井。”
  “水井有什么好看的,人家钻井的说哪里有水,就在哪里钻呗。你这是找了个理由,翘班看侄子来了吧?”
  “和他什么关系都没有!”熊科长被杨锐的语言攻击的快疯了。
  都说枕边风难挨,其实就没什么风是好挨的。
  杨锐笑呵呵的递上台阶:“和齐老师没关系,那就是和明渠有关系了?”
  熊科长此时万分确定:咱真的是被敲诈了。
  “是,我也是想来看看排水明渠。”熊科长无奈认了下来。
  “那顺便看看厕所吧,旱厕又脏又臭的,最好能安装一套冲水的设备,干净,也方便。”
  “看看就看看吧。”熊科长垂头丧气的,像是冰川融化了以后的北极熊。
  他现在打定了主意,要等“邵叔叔”的电话了。
  杨锐这才满意的收起了笑容。
  这一轮,他可没有虚张声势。以杨家的资本,认识一名科教文卫的副县长,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没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熊科长耷拉着脑袋,不准备管齐渊的事了。
  杨锐笑的露出尖牙,挥手送走了熊科长,目光集聚在了齐渊身上。
  “我……先回去了。”齐渊转身就往宿舍区跑。
  杨锐不屑的撇撇嘴,老远对着他的背影道:“我们最近在搞评选,你注意一下。”
  齐渊不明所以然,却是暗暗记在心里。
  回过身来,杨锐继续颁发奖励。
  每个年级的前25名,都无一例外的得到了一个装着10元钱的白皮信封,一听罐头和一份奖状。
  奖状是荣誉,也是对奖励的背书,却是黄仁临时想出来的。
  杨锐从善如流的给准备上了。
  125个罐头分罢,满操场都是抱着罐头吞口水的学生。
  然而,就是在这种气氛下,也没有一个学生打开罐头尝一尝。
  最便宜的水果罐头也要七八毛钱,除了将它们拿回家里去,普通学生是不会自己做决定的。
  表彰仪式和颁奖,持续了一刻钟的时间。
  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顺利,准备离开的时候。
  杨锐又拿起了话筒,道:“请留步,还要让大家填写一份资料。黄仁,把调查书发下去。”
  被他称作调查书的,正是《教师评价表》。
  黄仁是闭着眼镜,将一摞摞的教师评价表,送到每个人手里的。
  而先后收到这个东西的学生,也渐渐失去了说话的兴趣。
  ……
第42章
后知后觉
  一千元在21世纪人看来,或许只是一半个月的生活费,一件衣服,或者一顿饭钱。
  而在1982年,1000元超过了大部分家庭的储蓄,就普通的四口之家来说,夫妻两人都有工作,甚至一个孩子也开始赚钱了,依然很难攒到1000元的积蓄。
  事实上,人们开始感觉有点闲钱,也就是最近两年的事儿,至于摆脱拮据的生活,国人还需要近十年的努力。
  此时的工资报酬,是用来维持基本生存的,储蓄都是从嘴里抠出来的,一顿少吃一毛钱,一个月就能省下九块钱,一年节省100元就可以存成定期,小心翼翼的供养起来。不过,要是偶尔奢侈一次,哪怕两个月奢侈一次,以前的节省就全白费了。这种生活,无论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还是30年后的年轻人,都是不愿意过,或者过的很艰难的。
  好在理想通常是不用花钱的,用80年代的生活来比较六七十年代,人们亦有充分的满足感。如果没有外国的资本主义做对比,如果不知道外国人的生活方式,80年代其实是一个纯粹的美好的时代,差不多也是中国前无古人的美丽时代了。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是没有1000元的概念的,也很少有人见过1000元放在一起是什么样子。装在白色信封里的10元大团结是第三版人民币里最大面值的钞票,足以令其幻想出无数的美好景象。
  然而,再奇诡的幻想,也无法形容他们目前的新潮荡漾。
  给老师打分,给老师评价?
  这种事儿,他们是想都没有想过的。
  虽然就在不久以前,教师还被污蔑成臭老九,成了被批判和打倒的一员,但中国尊师重道的传统不是几年时间建立起来的,数千年的传统自有其惯性。其实,学生罢课和烧书也没有持续多久,没两年又搞起了复课闹革命,不继承知识的国家是传承不下去的。
  另一方面,和西方国家不一样,中国的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一向很高,科举时代的老师无需赘言,就是80年代的教师,普遍也有高中或中专以上的学历,说是掌握话语权太过了,分享一部分的话语权还是能做到的。
  不管老师们相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地位如何,如今的学校教师对学生是纯碾压的,随意体罚什么的只是权力中的一项,稍微厉害点的,还有资格影响学生档案,决定学生的前途……
  正因为如此,杨锐才更想制约这种权力……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太大了,尤其在家长没文化的时候,学生能否成才,泰半取决于老师。
  然而,给老师评价,好的评价自然没关系,不好的评价,被看到了又怎么办?
  似乎听到了他们的议论,杨锐再次站到了主席台上,拿起了大喇叭,道:“同学们请注意,我们这次是不记名投票。你不用填写名字,也不用写字,只要填数字行了,咱们是五分制,1分最低,5分最高。比如第一条,教学水平,你觉得普通,就写3分,觉得较好,就写4,觉得非常好,就写5,如果你觉得达不到平均水平,或者达不到让你满意的程度,你就打2分或者1分……”
  数字同样有笔迹一说,但比较起来就非常难了,注意的时候,也容易改变写法,就西堡中学的水平,想来没有哪位老师有这样的字迹坚定能力。
  杨锐一口气说完,学生们的表情果然从疑虑变成了振奋。
  投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与人口素质没有本质上的联系,原始部落还投票呢,这种方式,天生就带有一种爽感。
  因为你能决定别人的命运,也许只是一点点命运,也许自己只是决定里微不足道的一环,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种难得的权力,它浑身都沾满了令人喜欢的要素。
  等大家动笔了,杨锐又到主席台下面,吩咐了曹宝明两句。
  一会儿,就有两个大铁桶被搬到了主席台上,里面放了柴火和麦秆,一点火就能燃起来。
  同时,几名锐学组的成员也把桌椅搬到了主席台上。左右两边各是四套桌椅,有纸张和比铺开,在微风下哗哗作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