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4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2/1306

  两个闲人吵架,可以说来说去说不清楚,两名科研员吵架,能做评断的就很少了,许多时候,就要历史来评断。
  但是,当一名顶级期刊的作者持有某种意见的时候,大众往往只有聆听的份,当然,大众大多数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听到的是什么,但是,在切身利益相关的时候,听不懂也只能听,听不懂也只能根据权威的话来照做。
  经济学家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早在凯恩斯时代以前,经济学家就在实质上掌握了国家和普通人的钱袋子。加息还是减息?加多少减多少?印钞还是回收钞票?刺激经济还是债务重组,这些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决定,往往就是一两名,至多数名经济学家所作出的决定,在未知因素诸多的环境下,权威学者也许在频繁的出错,但他们的权威却鲜少受到质疑,因为用其他人的话,出错的可能会更多。
  可口可乐非常清楚学界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否则也不会三五不时的组织这样的活动。
  不过,肖经理的经验显然还不足够,甚至来不及影响局面。
  这时,杨锐彻底进入了辩论状态,道:“每人年均喝200升的可口可乐,这个热量水平,肯定超过健康值了吧,正常人一年是吃不了这么多糖的,但喝可乐就变的很轻松了吧。”
  “美国人还家家都有一辆车呢,中国的国情不一样。”常世辉倒还轻松。
  周围还有研究员议论纷纷:美国佬太有钱了,200升可乐要花多少钱?
  杨锐说道:“中国在发展,经济水平提升以后,面对的问题是一样多的。”
  “问题归问题,喝一口可口可乐,不会使人不健康。”
  “说的不止是可口可乐,碳酸饮料,也包括咱们平时喝的汽水,北冰洋之类的饮料,一样会产生叠加效果。”
  杨锐这么一说,另有研究员不高兴了,道:“北冰洋汽水出售多年以来,顾客都是一致好评,并没有产生你说的问题……”
  这位自然与北冰洋的生产企业有关系了。
  “天底下哪里有一致好评这种事。”杨锐兴致来了,接着道:“再者说,热量只是碳酸饮料问题中的一个,磷酸问题又是一则。”
  “磷酸?”常世辉调动脑筋,回忆起来。
  杨锐早就组织好了语言,此时噼里啪啦的道:“许多碳酸饮料,比如可乐中的酸味,主要是来自磷酸的,你们在可乐中尝到的涩味,主要来源就是磷酸。大家都知道,磷酸是中强酸,面对金属离子的时候,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而且,磷酸结合金属离子产生的磷酸盐,溶解性很低。我记得有多篇文章,有写到,磷酸在消化道中,会降低钙铁锌铜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
  清晰严密的逻辑,是辩论中最强的武器。
  常世辉没想到杨锐还真有准备,只能道:“即使降低了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影响也不会太大。”
  杨锐逼问:“也就是会产生不利影响了?”
  “微乎其微。”
  “对你可能是微乎其微,对青少年呢?青少年的骨骼生长需要大量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钙质,磷酸影响了钙质的吸收,必然会导致骨骼密度峰值下降,关于这一点,完全可以设计一组实验。”杨锐脑海中有的是相关研究,财大气粗的道:“我的实验室正在增加人手,正好可以给新人练手……”
  接着,杨锐间断性的将一套小白鼠实验说了出来。
  常世辉顿感无力。
  这不是中国式的学术讨论啊!
  中国式的学术讨论,一般就是嘴炮,说的多了,还会互相在各种会议发表演讲,或者做报告的时候带两句,但归根结底,还是嘴炮。
  嘴炮多便宜啊,意气之争这种事情,虽然心情激荡,但大家都是社会人,当然要用便宜的方式解决问题了。
  当然,不光中国的学术讨论如此,外国的学术讨论也是这样。
  不过,略有不同的是,中国学者比较穷,就算是嘴炮越放越生气,也是宁愿在对方评职称的时候使绊子,不愿意花费宝贵的研究资金在这种地方。老外比较富,又缺乏节俭观念,念头不通达了,就算花完投资人的钱,也要先赢下一城再说。
  84年的时候,科研人员就更穷了。
  别说地主家了,院士家都没有余粮。
  过去十几年间,大家隔空放嘴炮的时候太多太多,动用防空炮的时间也有,但是,用自己的实验室,花自己的实验经费,真的做实验来赢嘴炮的,少之又少。
  常世辉喉头动了动,很想说两句硬气的话。
  但话到嘴边,一下子就软了。
  常世辉劝自己:人家都是自己有权决定实验项目,决定资金流向的人了,又正是年少气盛的时候,我和他争什么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想到此,常世辉的语调低了下来,道:“真理越变越明,你有意愿做几组实验也好。”
  虽然不是认输,但常世辉也是想要息事宁人了。
  在场诸人也都听了出来,有的心里憋着笑,有的就帮忙说和两句,软化现场。
  当然,也不免有人与杨锐讨论起了他设计的小白鼠实验。虽然新开一个项目是很费劲的事,这种项目也缺少令人眼前一亮的精巧,或者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不过,以实验讨论的名义打点嘴炮,刷一点存在感,不就是这种参观会议的价值所在吗?
  大家的讨论刚刚开始,在震惊中反应迟钝的肖经理小声的说了句什么,就直直的推开门,快步离开了会议室。
  皮鞋踩在出去的声音,在水磨石地板上回荡久远。
  不一会儿,两名身材健硕的美国人推门而入。
  ……
第506章
没有大事不登门
  “杨锐先生,你好。”两个美国人一眼就看到了杨锐。
  人群视线的中心,年轻且帅气,非常好认。
  杨锐笑了一下,点了点头。
  “杨锐先生,这位是舍伍德先生,这位是吉布森先生。舍伍德先生是我们厂的技术总监,吉布森先生是我们厂的厂长。”肖经理站在后面做了介绍,还是有点紧张。
  对于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的职员们来说,会议室里的讨论绝对是他们极不喜欢的一种,不仅不喜欢,而且可怕。
  杨锐就轻松自如的多了,实际上,他也是参加的会议太少,或者说,参加的此类活动太少了,否则,稍微多认识几个人,有点帮凶什么的,就以一篇Cell的成绩,妥妥的大班小霸王。
  国企内部的研究所本来就虚弱,除了铁道部、石油部这样的部级国企以外,中粮什么的,还比不上江南大学的食品学实力,名不见经传的常世辉同志就更不用在乎了。
  这也是有了硬茬声望的好处,杨锐现在只是还不习惯自己的身份变化而已。
  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的身份稍微有些影响到了他的发挥,否则,光是已经弄到了近百万经费这一条,就要有无数小研究员舔过来,或者逃开去。
  舍伍德和吉布森是可口可乐在中国地区的技术达人了,也是最常参加中国的学界活动的要员,大家纷纷与之打招呼。
  舍伍德和吉布森一一应付了过去,然后脸上带着笑容,道:“杨锐先生,我们方便单独交流一下吗?”
  “就在这里说吧。”杨锐用起了英文,免得翻译的干扰。
  舍伍德犹豫了一下,笑道:“杨锐先生的英语真不错。”
  “主要是看英语论文学的,对话不是很自如。”杨锐也陪着寒暄。
  舍伍德原本是想将杨锐拉到墙角直接谈条件的,就像是企业遇到了媒体的负面报道,第一时间考虑在媒体打广告一样,如可口可乐这样的大企业,遇到了学者的负面研究,第一时间也是资助该学者的研究。
  当然,资助多少,怎么资助,也是要根据该学者的水平,以及负面研究的攻击性来决定的。
  如果是无稽的研究,许多企业都是不予理会的,但是,如果是顶级大学的教授所做的研究,那哪怕只有一个名字,大公司也不敢等闲视之。天知道哪一天上了法庭,人家就成了专家证人了。
  另外,中国的情况更复杂,可口可乐中国公司也更注意公众形象,好容易邀请来的学界会议,险些变成声讨大会,是肖经理恐惧的原因。
  而对舍伍德等美国人来说,热量和磷酸也是他们不愿意谈论的话题。
  在过来之前,舍伍德和吉布斯讨论的研究经费——实际上是公关经费,是2000美元。听起来不多,但在1984年,2000美元在美国也是拿得出手的经费捐助了,普通名校的教授,比如密西西比大学的教授们,除了来自公共基金的研究经费以外,数千美元的企业捐助已经算得上是大手笔了。
  那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的捐助,如果不是出于特别的目的,那必然来自特别的人,比如洛克菲勒,比如卡内基。
  可口可乐每年用来捐助的资金也是不少,但是,考虑到他们要在上百个国家,以及最重要的美利坚合众国用钱,能够分润给中国公司的资金也就不多了。
  2000美元,相当于两万元人民币,在舍伍德想来,算是个不错的数字了。
  然而,杨锐拒绝了单独谈话,舍伍德也就只能将自己的开价藏在心里。
  考虑了一下,舍伍德开口道:“关于杨先生说的动物实验,我有一些疑问,杨锐先生目前只有设计实验,并没有实行是吗?”
  杨锐说:“对的。”
  “我们可口可乐内部,其实也有做过一些动物实验,采用的是小白鼠,但是,结果可能是杨锐先生不愿意听到的。”
  “我对学术讨论持开放态度,只要有漂亮的结果,我不在乎结果本身。”
  “那我谈谈我们所做的实验,肖经理,麻烦你给大家翻译。”在场的中国人还是有不会英语,或者英语水平差的,舍伍德决定给杨锐一个致命一击,自然希望大家都能看到听到。
  内心里,舍伍德是不愿意与杨锐敌对的,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主要经营策略,亦是交朋友,寻找共同点。
  然而,舍伍德和吉布森的权利是有限的,杨锐看不上2000美元,他们就只能尝试其他方式来消弭影响了。
  稍微酝酿了几秒钟,舍伍德问道:“杨锐先生,你前面谈到了可口可乐的热量问题,认为可口可乐因为含糖的原因,会使青少年产生肥胖问题,是吗?”
  “不止是青少年了,碳酸饮料造成的肥胖问题应该是全年龄层的。”
  “好吧,接下来,你认为能用动物实验,证明自己的论点?”
  “然后你说你们有做过相关的动物实验,而且观点与我相左。”杨锐配合的这么说,是为了让英语不好的学者跟上节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2/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