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1306

  “我怎么没看出他脑子好使的。”许正平拿起履历又看了一遍,自然是一无所获。
  “算了,我去找蔡院士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给他弄个什么票……”
  许正平赶紧拉住他:“这种事就别麻烦蔡院士了,哎呀,你这是走火入魔了吧。”
  杨锐抹把脸:“随你怎么说吧,这人我要见着。”
  “非他不可?”
  “差不多吧。”杨锐满脑子都是酶学的资料,这货弄过来,稍微训练一下,绝对好使。
  能从大连轻工业大学一路做成工程院院士,这自学能力肯定也是超强。
  许正平看着魔怔的杨锐,道:“那咱还面试什么啊,直接录取了算了。”
  杨锐忧心忡忡的道:“这不是来了才好谈条件吗?你刚不是说了,还担心人家学校不放人?咱们得帮他调动不是?”
  许正平奇怪了:“你是怎么看出他天赋异禀的?”
  “反正不是脱了裤子看的。”
  这句话,许正平想了八秒钟才想明白,想明白以后,顿时哭笑不得。
  杨锐围着实验室中间的方桌转悠。
  杨锐现在的状态,就好像为了某个掉落,天天刷副本,连刷好几个星期,变着法子刷,倒贴钱刷,刷来刷去的,终于有一天,想要的掉落出现了……这个时候,自然是拼了老命的抢啊,此时的状态,一个团队的其他人无法理解也是正常的。
  许正平没办法了,只好顺着杨锐的意思,一会儿再建议道:“要不就寄钱过去吧,寄往返的火车票钱,够意思了。”
  杨锐持续担心:“他万一买不到票,不愿意来了呢?”
  “就当来首都旅游了,他肯定也乐意。”许正平心里狂吼:咱是北大啊,北大面试,怎么可能有不愿意来的。
  杨锐思前想后,又拿起苏先凯的履历看了半天,道:“这小子结婚了,这样子,给双份的火车票钱,外加在北京四天的食宿费,等于来北京的费用咱们全掏,请他和夫人来面试。”
  许正平的脑液都沸腾了:“有这么着面试的吗?”
  “怎么没有,你以为哈弗牛津就不用抢人了?该抢的一样抢,斯坦福这种财大气粗的新兴名校就更不用说了,遇到合适的,人家不光出往返的国际机票,还送旅游,安排五星级酒店。”杨锐没指望苏先凯现在就有院士的水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只要有院士的潜力,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和意愿,那帮助就很不小了。
  看看已经被杨锐捕获的黄茂就知道了,只要杨锐稍作指导,他就能独立完成钾通道项目的大部分实验,最后,他甚至注意到了细胞内的电导率——换10个普通科研猿,别10个了,就换一操场的普通科研猿,都不会去做这样的测试,至少杨锐自己就不会。
  简单而重大的科学发现多了去了,中国一年毕业的研究生更多,有好几十万,但在这种灵感型工作上,人数不过是分母罢了。
  可以说,杨锐在理查德的科研竞争中,黄茂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假如杨锐的实验团队里只有魏振学这种二货,他是敢不敢将几十万美元投入其中,发起竞争,恐怕又是一番纠结。
  杨锐是实验室老大,经费也是他弄来的,许正平懒得去争,只是第三次拿起苏先凯的履历,认真研读,一门心思的想要读出其特殊之处。
  整整一天时间,许正平都纠结于此了。
  ……
第540章
捕获幼牛
  “苏先凯!你的电报!到门房取。”办公室大妈刘红梅占据着房间里唯一的电话,每个人的信息都要经她来传递。
  苏先凯茫然抬头,大方脸整个是迷糊的状态。
  “哎呀,你的电报啊,还不知道是什么事呢,赶快去看看吧,别是老家有什么事了,你们那村子在山里头吧,发个电报挺不容易的。”办公室大妈的语气有些古怪。
  苏先凯闷嗯了一声,书签放在刚刚看过的位置,出去了。
  大妈瞅着他的动作,又觉得不爽,口中道:“天天看英文的杂志,好像就他看得懂似的,还不就是个助教!”
  办公室大妈的对面坐着两人,只是笑不说话。
  苏先凯出了教学楼,气闷的踢了一脚石头。
  他是从太行山里考出来的学生。所谓的革命老区,说起来好听,实际上却只能说是又红又专,但在学校里,在办公室里,所有人说起太行山,第一印象就是穷。
  办公室里的老教师刘红梅更是三五不时的将“穷”和“山”挂在嘴边。
  原因很简单,刘红梅的儿子和苏先凯同年毕业,苏先凯因为成绩好而留校了,刘红梅的儿子却因为只读了不出名的大专,没能分配到学校里来。
  两个年轻人不同的命运,却在刘红梅心里扎了一根刺,或许是更年期到了,刘红梅逮到机会,就要讽刺苏先凯两句,方才觉得快活。
  自然的,苏先凯是不会觉得快活的。
  正相反,办公室里的空气,几乎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如果用后世的语言来评价,刘红梅就是在施展冷暴力。
  然而,苏先凯虽然天天都看论文,却对此无可奈何,他可以去实验室,但实验室是多个小组公用的,做完了实验就要出来,他也可以去教室,但教室也是给全校学生使用的,上完课了就要离开。
  学校还要求老师坐班,以方便学生来问问题。
  很少有人来问小助教问题,于是,苏先凯每天就在图书馆和办公室打转。
  因为学校里拿不出经费给青年教师,所以,苏先凯等年轻人必须先做理论研究,只有理论研究做的好了,才能增加经费。
  苏先凯迫切的希望能够写一篇理论稿子出来,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继而拿到学校最高的3000元经费,做自己想做的项目。
  拿到经费,开启项目,不仅意味着脱离“新人”阶段,还意味着自己有新的办公室可选,哪怕是最差的项目办公室,苏先凯也可以第一时间搬过去。
  中年妇女的怨念,实在是太可怕了。
  苏先凯一边为未来做计划,以对冲办公室大妈的邪气,一边加快脚步。
  他是极少收到电报的。苏先凯上一次收到老家的电报,还是一年多以前,里面就四个字:母病速归。
  苏先凯吓的心慌,连夜倒了几趟车,站着回了老家,结果是母亲的老胃病犯了,住院缺钱,弟弟偷偷的拍了电报。
  就是这么简洁的四字电报,苏先凯还被老父埋怨多次。“能吃一笼素包子了”差不多要成苏父的口头禅了。
  苏先凯也担心家里有什么急事:秋收在即,莫非是家里的大牲口出了事?牲口得病也就算了,家里人可别得病了……
  苏先凯胡思乱想着,进了门房,问道:“大爷,是不是有我的电报?”
  门房大爷戴着老花镜看报,取下来看人,见是位面熟的年轻老师,即道:“电报和信都在右边筐子里,你拿自己的,走前记得签名,别拿混了。”
  叮嘱结束,门房老大爷继续看他的报纸。
  苏先凯只好自己在竹筐里找信件和电报。
  一个学校每天的来往信函是极多的,正常人的正常联络都用平信,有的人一天能寄好几封出去,门房的信件还都是寄给老师,否则数量非得增加十倍不可。
  苏先凯正翻找期间,又有人来了,叫道:“老孙,有我的信吗?”
  门房大爷照例取下老花镜,瞅了一眼,就见他一个筋斗云翻下来,火眼金睛的道:“王教授来了,您的信我放抽屉里了,担心给弄脏了。”
  一封信分分钟递给了对方。
  苏先凯这时候仰起头打了个招呼:“王教授。”
  “小苏也在啊,行了,你们忙着,我先回去了,还有个实验没做完呢。”王教授笑了两声,取了信就走,一点时间都不浪费。
  苏先凯有些不爽的继续翻信件,他的电报属于急件,原本更应该单放出来。
  然而,门房大爷并不鸟他,他也无可奈何,学校的气氛就是如此,沉闷而保守的气息,始终未曾消散,当然,还免不了有浓厚的官僚味飘来荡去,像是狐臭似的,寻之不见,缭绕不去。
  门房大爷只认得校领导和院系领导,有名或厉害的教授副教授也会被记住,除此以外,谁都不能在他这里混出眼熟来。
  “找到了。”苏先凯一边腹诽,一边找到了写着自己名字的电报。
  “工作证带了没?”门房大爷将签名本推了过来,指指下面,道:“签名拿信。”
  苏先凯迅速完成全部流程,当场就将之给撕开了。
  门房大爷也没说什么,电报的确是急了点。
  没有点急事,谁会拍电报啊,这可是按字算钱的。
  刷拉。
  苏先凯单手一抖,将电报给展开了。
  展开的电报,将苏先凯和看门老孙都给吓了一跳。
  “电报还有折页的?”老孙表示自己在五指山下……不,门房里呆了多年,从来没见过折页的电报。
  苏先凯木木的点头,道:“看起来是电报没错。”
  电报的抬头,是漆黑的七个大字并两个符号,“苏先凯先生,你好。”
  苏先凯当时就晕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