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5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1306

  77年,实用级的DNA测序方法出现,中国忙着重新印书招老师,自然也来不及去学。
  许正平身为北大的副教授,接触到DNA测序也就是前几年的事,完整的实验,他总共也就做了一次,算是体验一下现代分子生物学最重要的技术。在他的项目涉及到基因测序以前,他大概也不会去做第二次。
  国内的研究员大抵都是如此,为了节省资源,研究生学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也都是理论学习。
  许正平用小脑想也知道,杨锐就算做过DNA测序,也就是一次半次的。
  看他的动作也知道了,简直称得上生疏,用这样的技艺,几天时间做出DNA测序。
  许正平深切的认为杨锐亏了,别说靠这个去拿浮动经费了,这些花费良多的试剂什么的,都算是白瞎了。
  杨锐自己完全没注意到周围人的视线。
  这个实验对他来说也确实是困难的,需要全神贯注才行。
  配置缓冲液,退火混合液这些事情可以让助手贺全贵等人来做,甚至离心和乙醇清洗也都可以交给助手来做,但到了添加溶液,继而跑电泳,或者加热,冰上冷却的时候,就全是杨锐的工作了。
  杨锐读书的时候,DNA测序用的自动测序仪都到了第二代,自动测序仪不能说是全自动,但能够取代的人工步骤也多的多了。
  在政府叫停以前,普通产妇都可以进行基因测序,做各种产前筛查。
  但在1984年,现在的DNA测序技术连第一代都没有,老美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做出第一代的DNA测序仪,中国人买得起的话,也要再过两年——就像是苹果手机一样,你掏得起钱,照样得等工厂生产。
  没有DNA自动测序仪,手动就很复杂了。
  DNA测序归根结底,就是分析DNA片段的碱基序列,腺嘌呤是A,胸腺嘌呤是T,胞嘧啶是C,鸟嘌呤是G,这四个字母以各种形式循环,就构成了生物体的基础,而DNA测序就是要测出这四个碱基的排序。
  它的原理很简单,做起来却不轻松。
  因为碱基是看不见的,要测序,就要让它发生反应,而且是正确的反应。
  准确的让所需碱基进行反应,一步又一步,对神学来说,也是魔鬼的脚步了。
  杨锐的脚步非常慢,慢到许正平都看不下去的程度,可几个小时之后,杨锐的电泳跑完,一条清晰的凝胶出现在几人面前。
  “怪漂亮的……”范振龙年纪大些,社会气也多一些,想要拍杨锐一记马屁,总算找到了机会,虽然拍的比较轻,总算是一记马屁,也收获了杨锐的笑容。
  苏先凯的反应稍微迟钝一点,也紧跟着说了一句:“是挺漂亮的……”
  不管杨锐再年轻,当他是实验室负责人的时候,实验室诸人的命脉就捏在杨锐手里了。从经费到发表论文,所有人都要受杨锐的钳制,遇到好一点的实验室负责人,经费就能多一点,无聊的任务就少一些,论文发表了,也会少点麻烦。遇到人品差的实验室负责人,不仅经费少,成果要求还多,更有甚者,有的实验室负责人不光要自己做通讯作者,乃至第一作者,他们还敢把论文作者的署名给实验室以外的人,做人情甚至纯粹的交易。
  苏先凯和范振龙初来乍到,都摸不清杨锐的脾气,但起码知道顺着毛捋总没错。
  杨锐将结果记录下来,继续将刚才的过程重复一遍。
  这一次,又是几个小时,依旧得到了一板漂亮的凝胶,又得到一轮赞扬。
  杨锐再次重复,一遍又一遍。
  从早上到晚上,杨锐除了吃饭,就没有停下来,到下午的时候,甚至增加了一组实验。
  苏先凯等人无话可赞了,许正平却是看的眼都直了。
  竟然每次都直接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在手动实验的时代,这可是非常难的。
  再怎么说,这也是新鲜热辣的崭新DNA序列。如果是重复实验,照着别人的答案重来,当然简单许多,就像是范振龙和苏先凯做的重复DNA测序那样,可崭新的DNA测序,却总是会多出一些不想要的答案。
  仅仅是最后一步跑电泳,经常都会遇到跑不出来的情况,继而功亏一篑。
  杨锐每一步都慢,却是没有遇到错,这让许正平几乎不敢想。
  可在不敢想的情景,现在就出现在他眼前。
  这就像是期末考试,只有一个学生考了100分,你说他是抄袭的,这就对不上了——要是真的考试,那还有正确答案看,杨锐现在做的,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腾冲嗜热菌的S5片段测序,别说国外研究员没有腾冲嗜热菌,就是有,他们也没有测序了发表过公开论文,这一点,经常查看资料的许正平很确信。
  “做的真漂亮。”晚上八点,看着杨锐又做出一版清晰的凝胶,许正平由衷的赞了一句。
  杨锐笑笑,道:“卖油翁而已。”
  “你这是开创性的实验,光是手熟可没用。”许正平不信他这个话。
  杨锐其实是说漏了嘴,他是照着脑海中的答案,反推测序的,当然每次都准确,这时候自然不会反驳,装作谦虚的样子再笑笑,道:“再做一组,我就休息了,你们想回去就先回去吧。”
  “不着急,我们都看看,学习一下。”范振龙顺手再来一记马屁。
  “你们都有家有室的,不回去陪老婆,看我做实验有什么意思。”
  “精神支持。”范振龙回答的简短有力。
  “我给你打下手好了,我的实验做完了,今天准备的试剂也都用完了。”苏先凯更直接。
  诸如缓冲液之类的很多试剂都是要现用现配的,一般来说,早上来的时候配置出来,根据进度决定配置多少,用完也就该结束实验了。当然,一些要求苛刻的实验甚至存放不了几个小时,那就只能间中再配。
  苏先凯是已经多配了试剂,只是没准备做到晚上八点,现在想继续做自己的实验,也没东西做了。
  杨锐给他让了一个位置,道:“那就再陪我两个小时,这几天我把这个测序赶完,能多拿几万块钱也是好的,对不对。”
  “几万块当然好了,不过,几天赶完,真够呛。”苏先凯说了实话。
  杨锐笑笑,道:“是累了点,但应该能做完。”
  苏先凯忍不住道:“腾冲嗜热菌的S5片段一共126个碱基对呢。”
  126个碱基对,相对来说算是比较简短的。杨锐一天时间做出了5个,也是极快的,但用小学数学除一下也知道,几天时间是完不成这个工程的。
  事实上,这已经快的飞起了,在国外,很多实验室测序一条基因链,测一两年的都有,期间遇到的各种奇葩问题,罄竹难书。
  杨锐今天做的这么顺,已经让人啧啧称奇了,但要说更顺更快,苏先凯实在拍不出这么过分的马屁。
  杨锐也没得解释,只是继续去做。
  谁都没注意到,他现在的熟练度却是增加了。
  ……
第561章
听得懂吗
  做一组崭新的DNA测序,与做一次DNA测序的重复实验的区别,就像是开创一种手术方法,与重复一次手术的区别一样。
  做重复手术和重复实验一样,也需要动脑子,也需要面对与预知不同的情况,但哪怕是心脏手术,也有迹可循,有关键点可供指导,训练的多了,成功率也就高了。
  开创新的手术方法就不光要脑子了,还需要做更多更多的准备,然后在失败中寻找正确的路径。
  一次成功的全新手术方法也有不少,但风光背后,必然是无尽的汗水与准备。
  许正平觉得自己已经够了解杨锐了,可是看着杨锐一天比一天的速度快,还是惊讶不已。
  他是参加过数次国际会议的人,也看得懂国外文献,知道国外的实验室情况是怎么样的。
  简单来说,就没有杨锐这样的。
  至于苏先凯和范振龙,已经被杨锐给搞蒙圈了。
  因为他们俩同时在做DNA测序的重复实验——杨锐为了PCR而做的基础检查工作,就交给了苏先凯和范振龙,而他们做这个重复实验的速度,竟然慢慢的赶不上杨锐的新实验了。
  这实在是令人……情何以堪!
  其实也不奇怪,实验室里的仪器设备毕竟有限,杨锐买了一些简单的设备,又借了几件,这些自然是先紧着他用。苏先凯和范振龙还处于熟悉学校和实验室的阶段,做的重复实验也不是多重要的事,自然谦让给杨锐。
  流畅的做实验和间接性的做实验是两个概念,苏先凯和范振龙没有越做越慢,都已经是加把劲了。
  当然,杨锐越做越快,这个他们是解释不了的。
  唯一能理解的,大约就是仪器用熟了,流程做熟了。
  没人知道,杨锐也是在从新人向熟练工进步。
  这就好像是一名三四级的中级车工,刚开始车一个异形件,可能要翻来覆去的尝试,等车的多了,有了套路自然就轻松了。
  待到杨锐将测序完成的时候,许正平等人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做的漂亮。”许正平不知道第一次说这个话了,也都习惯了。
  杨锐自己倒是显的沉稳,道:“说实话,做实验还挺爽的。”
  “啊?”
  “把瓶瓶罐罐什么的弄起来,然后倒倒这个,倒倒那个的,最后出来一个结果,不是挺有意思的?”杨锐颇有些怀念的看着实验桌上的器具,道:“接下来要去申请经费,可能有阵子不能做实验了吧,有点浪费时间啊……”
  许正平哑然失笑,道:“别人申请经费可能会浪费时间,你不会。”
  杨锐奇怪的问:“为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