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5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5/1306

  虽然邱晔可能不会受到学校或教育部方面的直接处罚——大家都做的事,你如果不做,还因此减少了论文发表量,学校反而会不高兴吧——但不管邱晔的直管上级怎么做,他违反卫生部的政策,自然就拿不到卫生部的经费了,特别邀请函原本是必然会有几万元经费的,面试的成绩好的话,还可能多达两位数,邱晔为此也是花了好几万做重复实验,结果损失了卫生部的经费,估计也会伤的要命。
  杨锐私下里想,在学校给一个处分,以及损失五万元经费之间,邱晔估计会选择前者。
  对研究员来说,只要学术成绩好,行政处分也就开除之类的有点威胁了。
  毕竟,学校可以给处分,也可以取消处分,还可以增添奖励。
  但要学校跟着你的指挥棒走,你就得拿出足够吸引人的学术成绩来,而学术成绩,向来都是用经费堆出来的。
  “邱晔最好不是已经把手里的经费都用完了……如果都用完了就没办法了,下半年做点理论研究,看点成功学也是不错的。”杨锐这么想着,偷笑了两声,才回到院子里。
  邱晔不知什么时候站了出来,脸上似乎恢复了笑容。
  杨锐于是对邱晔露出轻轻的微笑。
  邱晔赶紧回了一个笑容,互相之间,仿佛有种一笑泯恩仇的味道。
  笑过,邱晔暗道:你小子别落在我手里,到时候……
  杨锐亦是暗自一笑,心道:可惜你小子落在了我手里……
  ……
第565章
面试
  “杨锐,到你了。”下午上班时间,才有工作人员拿着名单出来点人,点到杨锐的时候,已经接近傍晚。
  年纪大的资格老的,首先进行面试,有没有特别邀请函,此时倒是看不出来。
  也有一些老资格的家伙始终坐在外面,就像是丁成国一样,他们都是陪着子弟过来的。
  当然,今天能过来的子弟,除去杨锐以外,最年轻的就是三十好几的邱晔了,倒数第三位的年纪即使没有四十岁,也是三十七八岁以上。
  这倒也是正常,就是20年以后,国外留学生纷纷回国,能在三十几岁申请到十万元以上经费的人也不多。
  80年代就更少这样的情况了,如苏先凯那样是研究员最正常的状态,苦熬三五年,再用几千一万元的经费做几年实验,如果做出了成绩,才有资格拿到几万乃至十几万元的经费。
  而对研究员来说,自从拿到经费开始,就进入了淘汰赛的赛程。
  在用真金白银做实验以前,研究员想怎么闹都可以,而一旦用上了真金白银,你做失败了实验,就别渴望同情了,一定会被捶到谷底,运气好才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像是理查德教授,都做到世界顶级学院的教授了,只差一步到终身教授,只差两步到讲座教授,可他科研竞赛失败,依然要从十万美元以下的项目重新做起。
  杨锐其实也是一步步做起来的,他最初做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重新测定辅酶Q10的吸收系数》就是一篇不折不扣的基础文,就是先重新测定了一下辅酶Q10的吸收系数,简单直接的不得了,但要是没有这份资历,他现在也没机会发表Cell级论文。
  委员会面试与审查的速度飞快,杨锐前面的几个人,几乎是进去了就出来了,反而是一名呆了五分钟的研究员,出来气愤之极的模样,显是没通过面试。
  杨锐不免也稍稍紧张了一下。
  不过,看他前面的几位都顺利的离开,杨锐又不禁放松下来,心里自嘲的想:几万块人民币而已,咱买一辆车都要大几十万……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一样。给华锐实验室买的车,怎么算都是华锐实验室的资产,分配给小牛们使用,他们用不了几年,就能把投资连本带利的赚回来,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连一年都用不着,通过杨锐布置的任务,小牛们的执行价值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而北大的离子通道实验室,不仅做出的东西不归杨锐,其本身的财务结构就不适合杨锐投资。
  自己投钱给高校的实验室,自己做实验,这种事在国外也许能行,却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杨锐也不想搞这样的麻烦。
  因此,这笔来自卫生部的经费,将会是一笔很不错的启动资金,也是证明实力的资金。
  不像是“讹诈”自可口可乐的美元,苏先凯等人,大约很想看到实验室有正经的经费收入。
  “你的证件。”在进门前的前厅里,工作人员细致的检查了杨锐的函件和身份证明,又等里面铃响,才让杨锐进门。
  沉重的大门推开,里面是一间比教室略大的会议室,远离大门的一端,依次坐着多名委员。
  “各位好,我是北京大学离子实验室的负责人杨锐。”杨锐报了名,就见坐在会议桌后的几名委员,齐刷刷的抬起了头。
  “哎呀,还真是年轻啊。”坐在左手边的老太婆脱下眼镜,以远视者的姿态打量杨锐。
  而在他旁边,则是杨锐熟悉的王永教授。
  是的,就是给杨锐带无机化学,对杨锐帮助良多,前段时间,还用杨锐送他的可口可乐的访美名额,与老婆一起去了亚特兰大玩耍的王永王教授。
  王永教授依旧是和蔼可亲的模样,对旁边的老太婆笑笑,说:“才是一年级生呢,今年刚好20岁吧,少说还有三十年的美好年华呢,如果一直做科研的话,能再做五十年吧,一定会有惊人成就的……杨锐,坐下来嘛,不要那么吃惊的表情。”
  “呃……有吗?”杨锐的嘴还合不拢呢。
  王永重重点头,然后咳嗽一声,道:“你不要因为认识我,就有什么顾忌,首先呢,我肯定会秉公而行,其次,我们的委员会都是按照规则来做评断的,恩,我看看,你拿的是特别邀请函,哦,还是我签发的,哎……年纪大了,都有点记不得了,那我就不说话了,你们来问问题吧。”
  杨锐已经听的呆住了。
  很显然,特别邀请函的来源很复杂呀!
  而在会议桌的另一边,右手的两位教授根本是闭目养神状态,坐在中间的主席也只是低头看文件,甚至不知道他看的是不是有关杨锐的文件,因为自杨锐进来,他那一页文件还没有翻过页呢,果然是莫测高深的文章吗?
  坐在主席两边的委员倒是好奇的打量着杨锐,其中一人还问出了问题,只是内容简单的让杨锐三两句就回答了。
  一分钟后,委员会主席抬起头来,拿起一个印章,哈了一口气,“啪”的一声,盖在面前的文件上:“通过了。”
  “按照你的实验计划,我们认为五到八万元的经费比较合适,五万元是肯定给你的,剩下三万呢,你如果能完成中期目标就能拿到,完不成的话,也就没有了。”王永给杨锐解释了一句,也啪的在上面盖章了。
  杨锐愣了半晌,总算醒悟过来,试探着问:“那个……我最近又做了新的项目,能追加经费不能?”
  “追加?怎么追加?”主席微微皱眉,明显觉得麻烦。
  要钱总是不容易的,杨锐当做没看到人家的眉头,整理了一下许正平告诉他的内容,道:“我是做了新的项目,是在你们发特别邀请函给我以前做的,这样的话,我想阐述一下我目前的工作,并且申请更高额的经费。”
  “活动经费。”王永帮杨锐补充了一句。
  杨锐连忙点头,说:“没错,是活动经费,我的论文写在这里了。”
  他起身从公文包里掏出论文。
  委员会的主席摆摆手:“不用拿出来了,你就在那里说,我们听着就行。”
  他仍然是嫌麻烦。
  这时候,还是王永挺身而出,哈哈一笑,道:“拿几个,我们来看,杨锐,你边说边给大家发一个副本,节省时间。”
  “哦。”杨锐连忙点头,走上前去,将打印好的文件分别递给几名委员,口中道:“我做了一个基因测序,测序选择的目标是腾冲嗜热菌的S5片段,腾冲嗜热菌是我们在云南腾冲找到的嗜热微生物……”
  他一通介绍,起码用掉了五分钟时间。
  大约是因为王永的关系,主席也没有打断他的话,而是在听到基因测序的时候,就稍微认真了一点。
  基因测序是一种简单而复杂的实验,简单在于目标和方式很纯粹,复杂在于过程的繁琐与精确。
  归根结底,现在的基因测序就是一种高档的项目,很考验实验室的实力。
  “人体基因组计划”之所以厉害,是因为该计划的首先是改进了基因测序的方法,然后是统和各方力量,以人类能够承受的资源量,完成这件事。
  如果按照80年代的技术水平来给人体基因组测序,测序到80年后都测不完。
  简而言之,杨锐拿基因测序出来,能够证明高大上,而且能证明自己利用资金的效率。
  另外,基因测序也是很稳定的刷paper,刷成果的好东西。
  好在最左侧的老太婆喜欢,笑着问了几个问题,见杨锐回答的不错,道:“正好经费有多出来的,分给北大的离子通道实验室也不错。”
  主席沉吟着道:“八万元对一个新实验室来说不少了。”
  “也不多嘛,咱们的宗旨不是能给够就给够嘛,添油没意思。”王永劝说的很有力量。
  主席沉吟一下,道:“那就加一点,杨锐,你想加多少?”
  “凑个整数,20万?”杨锐狮子大开口,他是真心看不上小钱。
  七个人的委员会,三个人咳嗽了起来,显然都被杨锐的整数给镇住了。
  主席亦是哑然失笑,摇头道:“没这么多给你。”
  “十八万也行。”
  “那也太多,今天是有预留的经费没有给出去,但也假不了这么多……”
  “算一下,少一个组,剩下了六万呢。”王永在中间打叉。
  主席笑了,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舍得,想想道:“十四万不好听,就给十三万吧,追加五万,也是一个整数。”
  杨锐心说,十三也不见得比十四好听。
  不过,多拿五万总是好事,他也不能死皮赖脸的要,惹恼了一毛钱都没有了,杨锐见好就收,说了谢谢,离开会议室。
  出了门,杨锐首先是抹了一把汗,又是一声叹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